登錄???|???注冊
本書從物聯網的起源出發,首先介紹了物聯網的內涵,闡述了其發展的重要意義,列舉了其典型架構,詳細描述了物聯網的感知技術,包括標識技術與傳感器網絡技術;總結了物聯網的網絡技術,包括近距無線通信技術、低功耗廣域網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然后闡述了物聯網的應用技術,包括交互技術、計算技術、數據處理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并通過典型應用,如遠程醫療、智能電網、現代物流以及智能交通,向讀者充分展示了物聯網的魅力;最后闡明了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
楊鵬等 ·網絡通信 ·23.7萬字
本書融會貫通了Web、傳感器、云計算等關鍵技術,以物聯網為主線,描述了多種現有的關鍵技術和熱點領域。本書首先介紹了物聯網的定義,然后從物聯網體系架構的角度闡釋了物聯網的內涵,按照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的分層模型建立起物聯網的基本體系。完成體系建構工作后,本書分門別類地介紹了物聯網的關鍵知識點,包括傳感器、RFID、寬帶移動通信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傳感器網絡技術等。物聯網的發展在于應用,因此又進一步介紹了物聯網中間件平臺的技術和開發實例,并結合云計算等熱點描述了物聯網業務,使得本書具有了技術和應用、硬件和軟件、理論和實驗、學術和產業相結合的特點。本書最后還描述了物聯網安全問題,并安排了多個RFID和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驗,有助于讀者加深對物聯網的理解。
張春紅 裘曉峰 夏海輪 馬濤 ·網絡通信 ·22.1萬字
本書首先以時間為順序分析了網絡協議各個階段的代表性技術及發展概況,結合TCP/IP的設計原理和技術分析其設計原由及演變方向,從目前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協議角度,分別介紹了目前IP協議的發展方向以及各個方向維度的發展現狀和技術進展情況,以及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最后從需求角度、技術能力發展和過渡演變趨勢3個角度,重點介紹了面向未來互聯網協議發展的方向和可能面對的問題。新的技術需求讓傳統IP協議體系在根邏輯上面臨重大挑戰,通過推動協議體系的泛在性演進,使網絡技術深度進入并統一支撐諸如非IP、標準IP或因環境因素受限而難以通過傳統IP協議及其補丁式改進支持的場景。
陳哲 周旭等 ·網絡通信 ·23.9萬字
本書主要從國家政策、國內外產業現狀、關鍵技術、標準化現狀和需求和應用案例五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對各主要制造業國家在物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的國家政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第二部分對物聯網在智能制造中應用這種新興的產業形式進行介紹,并描述應用場景現狀、市場動態等。第三部分介紹物聯網、智能制造架構和模型,物聯網與智能制造兩種先進理念的融合方式和意義,物聯網應用于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和作用,未來發展的前景和趨勢等,并解說物聯網關鍵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具體技術要點分析。第四部分敘述物聯網與智能制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第五部分提出物聯網服務于智能制造工廠的若干重點行業應用案例和分析。
楊建軍 ·網絡通信 ·24.9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無人機通信技術、無人機通信網絡組網技術,以及無人機通信網絡中涉及的控制、安全等技術。在對無人機進行概述的基礎上,本書將第2章到第12章分為三篇。第1篇是無人機通信網絡基礎篇,包括第2~5章,主要內容包括無線通信網絡的基本概念、無人機通信網絡的特征、無人機通信網絡的信道模型、無人機通信網絡性能的理論研究;第2篇是無人機-蜂窩融合通信網絡篇,包括第6~9章,主要內容包括無人機通信網絡的無線資源分配、無人機空地協作中繼通信、無人機通信網絡的安全傳輸、無人機的無線能量傳輸和無線攜能通信;第3篇是無人機空中通信網絡篇,包括第10~12章,主要內容包括無人機通信網絡的組網技術、無人機集群、空-X一體化網絡。
許文俊等編著 ·網絡通信 ·23萬字
本書用直白風趣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路由交換方向CCNA考試所涉及的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本書主要介紹OSI和TCP/IP模型、TCP/IP、以太網、路由器和交換機在網絡中的作用、IP編址、操作與配置CiscoIOS設備、管理網絡設備、路由基礎與靜態路由、動態路由基礎與RIP、EIGRP、鏈路狀態路由協議概述與OSPF協議、網絡地址轉換、廣域網、訪問控制列表、IPv6、二層交換技術、VLAN技術、配置STP、第一跳冗余協議、網絡架構設計等內容,既涵蓋了網絡技術的宏觀理論,也囊括了網絡協議的微觀工作原理和針對網絡設備的具體操作方式。本書專為技術層次介于零基礎和CCNA水平之間的初學者打造,既適合作為相關課程的輔助教材和課后讀物,也可作為參加CCNA認證考試的考生的自學讀物。
田果 劉丹寧 ·網絡通信 ·22.2萬字
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基礎協議,對保障數字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十分重要,其規模部署需要較長時間且過程復雜。本書系統地闡述“IPv6+”體系的豐富內涵,包括“IPv6+”的提出背景、誕生過程、產業政策、關鍵技術、產業價值和應用案例等。全書共16章,分為趨勢篇、總體篇、技術篇、產業篇和展望篇。趨勢篇(第1~5章)闡述發展IPv6的重要意義,并介紹全球IPv6發展概況,揭示發展“IPv6+”網絡技術創新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總體篇(第6~8章)詳細介紹“IPv6+”體系全景布局、“IPv6+”云網架構評估和“IPv6+”的發展現狀。技術篇(第9~11章)詳細介紹“IPv6+”網絡技術創新、智能運維創新和安全技術創新,包括相關技術的產生背景、簡要原理和技術價值。“IPv6+”從提出到現在僅短短幾年,但是在運營商網絡和行業網絡里已經有了大量的實際部署案例,產業篇(第12~15章)對這些案例進行細致的介紹,向讀者詳細展示“IPv6+”給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重要價值。最后,展望篇(第16章)對“IPv6+”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進行總結與展望。本書作者是IP網絡領域的資深從業者和研究者,對IP網絡有著深刻的理解,親身經歷并實際參與推動了“IPv6+”創新體系的誕生與發展。
田輝 李振斌主編 ·網絡通信 ·20.7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涉及局域網技術、網絡設備和校園網絡工程設計,全書分為13章,包括校園網的設計步驟、Windows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Linux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網絡教育應用軟件、網絡多媒體技術、局域網互聯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校園網絡設備、校園網絡安全設計、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結合實例介紹了網絡機房、多媒體網絡教室等不同層次的校園網王程,安排了12個實驗。本書的編寫力圖體現知行并舉的思想,注重網絡工程的理論和方法與學校應用實踐的結合,突出校園網絡及其應用的特點,使理論、實例與實驗相結合,力求達到學以致用。本書適合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材或學校網管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供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參考。
張軍征 ·網絡通信 ·20.6萬字
基于物聯網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發展趨勢,本書對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內容涵蓋了物聯網服務平臺的關鍵支撐技術、體系架構模型,以及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應用使能和安全保障等核心技術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物聯網服務平臺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霧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物聯網服務環境中的應用進行了討論和展望。
郭建立等編著 ·網絡通信 ·20.6萬字
《網管員必讀:網絡管理(第2版)》共兩篇,15章,前10章介紹的是WindowsServer2003R2系統中的各主要方面網絡管理方法,如用戶和組的管理、用戶配置文件配置與應用、文件系統管理、磁盤系統管理、活動目錄管理、組策略配置與管理、遠程管理與遠程協助、服務器性能管理等。后5章介紹的是RedHatEnterpriseLinuxAdvancedServer4系統中的各種安裝方式、基本網絡屬性配置、網絡連接的創建與配置、用戶和組群管理、文件系統管理、磁盤系統管理、DNS/DHCP/ApacheHTTP服務器配置、RPM和資源管理等。
王達編著 ·網絡通信 ·42.8萬字
本書作者根據多年的一線從業經驗,從全面、系統、實用的角度出發,以技術方案+典型實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網絡工程實施技術與解決方案。本書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網絡基礎、網絡工程系統集成、無線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網絡設備配置、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絡工程實施、網絡測試與優化、網絡監控技術、網絡工程實施方案典型實例,以及附錄網絡工程常見錯誤及處理。本書語言簡潔,結構清晰,內容全面,實用價值高,既包括了網絡工程各種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同時又提供了大量實例和實施經驗與技巧,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借鑒價值。本書適合廣大網絡工程師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各大網絡院校和培訓機構學員的教材。
白濤編著 ·網絡通信 ·27.1萬字
本書是資深物聯網專家十余年研究結晶之作,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物聯網的概念、特點和體系結構,較全面地介紹了物聯網在各個層次上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空間。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并且展望了物聯網安全的研究前景。本書分7章對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進行了相對完整的分析和介紹,是作者結合多年來信息領域理論研究基礎,持續跟蹤國內外物聯網的發展,深入分析研究物聯網理論、技術及其對相關領域的深刻影響而形成的探索性成果。第1章和第2章著重介紹了物聯網的概念、特點和結構;第3~6章根據物聯網的結構分別論述了物聯網的感知識別技術體系、網絡傳輸技術體系、管理服務技術體系和綜合應用技術體系,重點闡述了面向規模化應用的管理服務層和綜合應用層;在這些物聯網的整體認識和技術體系結構的基礎上,在第7章中論述了物聯網安全。本書可作為從事信息技術或者電子信息系統研究的科研管理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廣大物聯網及信息化愛好者的普及讀物。
宋航 ·網絡通信 ·30.9萬字
人為什么要使用互聯網?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在網上暢所欲言?網絡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又是什么?虛擬網絡世界又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當連接萬物的互聯網遇見無處不在的心理學,當虛擬空間生長出真實的“心理特性”,我們需要用心理學的方式,重新思考互聯網背后的人與社會。這是一部匯集前沿學者智慧、充滿探索精神的佳作,該書從心理學視角切入,透過文化多樣性和環境多樣性,詳細解讀互聯網時代人們在進行信息資源整合、謀求個人發展的同時,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人們在網絡世界中的行為和關系特征。本書主編雷靂教授,從事互聯網心理學研究超過10年時間,其豐碩的數據研究與案例研究成果深受心理學、互聯網研究、大數據研究等諸多領域專家贊譽。
雷靂 ·網絡通信 ·38.5萬字
本書分類整理了大量典型的網絡故障案例,包括物理和邏輯鏈路故障,交換機故障,路由器和寬帶路由器故障,網卡和網絡協議故障,無線網絡故障,安全和入侵故障,服務器和網絡存儲服務,Windows基礎服務故障,IIS服務故障,Exchange、SQL和ISA等應用服務故障,以及對等網絡故障。突出實用性、針對性、技術性、經典性,舉案說“法”、舉一反三,使讀者迅速了解導致網絡故障的原因,掌握分析和排除網絡故障的流程,學會診斷分析工具軟件的使用,從而及時有效地判斷故障、定位故障、隔離故障,并最終排除故障。本書適合于網絡管理員和網絡愛好者,也可用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輔助教材。
劉曉輝編著 ·網絡通信 ·38.3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網絡升級與改造的規劃與技術,涉及冗余鏈路改造、網絡骨干升級、熱備份路由和虛擬路由、Internet鏈路與共享冗余、網絡設備部件冗余、網絡設備管理與監控、網絡分析與控制、Windows群集、Linux群集、服務器部件冗余、網絡操作系統和應用服務程序的升級、活動目錄改造,以及網絡存儲系統升級等。讀者可以根據網絡實際需求和資金投入情況,制定并實施恰當地網絡升級和改造計劃。
王淑江 劉曉輝 劉險峰 王海榮 ·網絡通信 ·22.8萬字
本書以Altera公司的FPGA為開發平臺,以MATLAB及VerilogHDL為開發工具,詳細闡述數字調制解調技術的FPGA實現原理、結構、方法和仿真測試過程,并通過大量工程實例分析FPGA實現過程中的具體技術細節。主要內容包括FPGA實現數字信號處理基礎、ASK調制解調、PSK調制解調、FSK調制解調、QAM調制解調以及擴頻通信等。本書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分析透徹,在簡明闡述設計原理的基礎上,追求對工程實踐的指導性,力求使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數字調制解調技術的FPGA設計的知識和技能。
杜勇編著 ·網絡通信 ·22.6萬字
本書以全球生產網絡的微觀研究為立足點,采用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梳理全球生產網絡的研究脈絡和微觀理論基礎,提出全球生產網絡微觀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以西門子和華為公司為例進行了案例研究,折射了德國經濟和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演進方向,并分析了后危機時代全球生產網絡的發展趨勢,對中國制造業的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崔鳳茹 劉桂鏜 ·網絡通信 ·22.6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下一代互聯網的進展情況,包括下一代互聯網的概念解析,國內外下一代互聯網的最新發展情況,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進展,以及各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政策計劃。最后分析了下一代互聯網對未來社會的影響,提出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政策建議等。全書共6章,包括互聯網發展歷史和現狀,下一代互聯網基本概念,下一代互聯網研究最新進展,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現狀,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現狀,發展下一代互聯網戰略建議。
吳建平 李星主編 ·網絡通信 ·28.2萬字
簡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人類正式進入了大數據的時代。2014年,大數據首次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從這一年開始,我國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并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吹響了我國數字經濟大發展的號角。本書講解了大數據對城市發展和經濟社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在全球數字化的大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如何促進經濟、社會和產業的發展,并重點圍繞城市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切實保障城市的安全運行。本書是編者團隊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領域的第四部作品,本書在總結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相關知識和新技術的基礎上,融入了數字經濟的相關內容。本書適合參與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的管理人員和信息化從業人員閱讀,也可作為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相關專業的重要參考書,廣大對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等知識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選擇本書。
范淵主編 ·網絡通信 ·24.8萬字
《一本書讀懂TCP/IP》是一本介紹互聯網核心協議TCP/IP知識的科普性讀物,內容不僅包括TCP/IP的起源、組成、規則、應用、路由協議、常用命令、主流技術,還涵蓋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熱點技術。采用大量漫畫,圖文并茂,語言風趣,結合現實,將復雜的原理、技術通俗化,行文風格活潑,讓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適合從事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技術人員、從事多媒體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通信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領域的初級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以供中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王元杰 楊波 周亞寧 陳志剛 紀旻旻 ·網絡通信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