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極限英雄》系列叢書之一。你知道“極限”的含義嗎?你了解“極限運動”的的情況嗎?你熟知那些“極限英雄”的故事嗎?那些真正在人類歷史和社會發展長河中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的英雄嗎?1969年7月16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舉世矚目的“阿波羅”登月發射;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并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進入宇宙空間……
莊緯 ·宇宙知識 ·3.8萬字
英國廣播公司(BBC)王牌科普節目、史上播出時間最長的電視節目《仰望夜空》(TheSkyatNight)出品,你對宇宙的所有疑問,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普通人如何入門天文學?太陽會發出聲音嗎?為什么我們只有一個月亮沒有其他衛星?我們可以撿到隕石嗎?我們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嗎?為什么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影像總是彩色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外星人能收到我們的信號與我們聯絡嗎?……從觀測星空到月球及太陽系,再到更遙遠的星系與更深邃的宇宙,匯集全球各地、男女老幼對廣闊太空的各種疑問,作者摩爾爵士與諾斯博士用專業而生動的方式,解答我們關于月球、太陽系、太空旅行和其他行星的一切問題。
(英)帕特里克·摩爾 克里斯·諾斯 ·宇宙知識 ·21.5萬字
本書通過講故事,把你帶入最牢靠的“情景記憶”,一起去認識星空。通過每個星座的“主星”、“標識星”和“形狀星”為你講西方星座故事;在“紫薇垣”里為您介紹皇宮的生活、去“太微垣”去認識政府機構、去逛“天市垣”,去和天下人做交易,講中國星官的故事。本書不講太多的天文原理,會直截了當地去認識星星。為此,我們還特地的為您設計了,代表您熟悉星空程度的“星霸”級別和“星霸”標志(勛章),1~10級“星霸”基本上是以您認識星星的個數來區分的。
姚建明 ·宇宙知識 ·8.8萬字
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你定會駐足仰望頭頂那片遼闊無垠的星空,心中生出許多好奇來,并想花點工夫探究一番。然而,面對滿天繁星,該從哪里入手呢?雖然今天我們不難找到指導觀星的通俗讀物,甚至還可以借助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但是往往發現難以產生持久的興趣,常常不得其門而入,無功而返。這本書也許能夠滿足你的愿望,引導你在一個秋夜將全天星星認識個大概。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保持興趣。在這本書中,作者將西方的神話、中國的傳說和科學的觀星方法巧妙地融為一體,用50篇優美的短文將全天八十八個星座悉數呈現在你的面前。在這里,你會發現每顆星星都生動起來,它們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更隱藏著無數的秘密等待你去發現。為了便于現代讀者閱讀,我們根據現代天文學的進展對全書內容進行了審定和完善,并精選了上百幅插圖,進一步增強了其實用性。星空從來不缺少精彩的故事,但愿你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趙辜懷 ·宇宙知識 ·10.2萬字
前沿科學研究揭示的驚人真相,生命及其意識創造了我們的宇宙。生命以及世間萬物都是從何而來?宇宙和恒星到底是怎樣運作的?自然規律又是由誰制定的?古往今來,人類一直思考這些問題,但科學的發展并未能夠提供完整而精確的答案。時至今日,一種融合了生物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革命性理論——生物中心主義,對“宇宙是如何運作的”這一問題作出了獨一無二的突破性解釋,并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未曾設想過的大畫面——即時間、空間和現實本身最終都取決于我們?!渡笤O計·重構》對生物中心主義以及其背后的科學理論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深入探討了本系列前兩本書中介紹的那些令人驚奇的理論原則之起源,重新強調了“生命創造現實”這一革命性的觀點,并且進一步完善了生物中心主義。在本書中,蘭札博士更深入地探討了我們的意識、觀察行為,甚至是我們頭腦中的知識都可以影響物理對象的行為方式的證據等話題?!渡笤O計·重構》是蘭札博士基于自己科學之旅所創造的終極作品,為我們理解宇宙本質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開辟了一個全新且獨特的生物學視角。
(美)羅伯特·蘭札 (斯洛文尼亞)馬泰·帕夫希奇 (美)鮑勃·伯曼 ·宇宙知識 ·12.5萬字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本書使用200余張圖片,全程記錄天問一號的“探火”之旅,分《去火星》《在路上》《到站了》《落下去》《走著瞧》五章,分別聚焦天問一號任務的重要階段,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大量火星科普知識和天文學、天體物理學、空間應用學、航天工程學等學科知識,深度解析火星探測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完美展現中國航天的精神風貌。
王立歡編著 ·宇宙知識 ·5萬字
本書從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的秘密開始說起,逐步深入時下最流行的探索火星的話題,結合航天科技的新發現,重點突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生存的困難與挑戰,用宏觀視野把天文經典故事和地球人對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的發現和認識進行匯集,用人與飛行器的一些經歷,站在微觀的角度展示大航天時代的全新科研成果和科技智慧,為人們暢游太空提供更多的幫助。本書共有6章,介紹月球和火星的知識、講述天文時代的奇聞趣事,還展現了各種太空飛行器與大航天時代的緊密關聯。有豐富的歷史故事、真實案例、深度秘聞及前沿的科技應用,由淺入深地以地球為起點,逐步向外進行探索,通過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故事趣聞、科研成果等內容,讓更多人認識航天、了解航天、愛上航天甚至立志于航天事業。
顏翔編著 ·宇宙知識 ·13.1萬字
《宇宙的第一縷光》是意大利航天局前局長羅伯托·巴蒂斯頓的一部重磅作品,從138億年前宇宙的誕生到21世紀最先進、最前沿的天體物理、航天科技,一部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和哲學交織的人類認知發展史。什么是時間和空間?它們是如何與大爆炸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我們從哪里來?未來還有什么在等著我們?我們是星際還是星際物種?宇宙學目前的界限是什么?在未來的幾年和幾十年里,我們的知識將何去何從?從宇宙大爆炸到未來宇宙,科學探索正在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本書作者羅伯托·巴蒂斯頓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對于宇宙未來和太空經濟的展望,解答諸如生命的起源、能量和暗物質的組成、太陽的誕生和死亡、星際遷移、其他宇宙的存在等棘手問題,帶我們去探究一系列源起、發現和認知的轉變,了解人類是如何改變對事物的認知,又如何實現轉換視角來觀察事物的。他提醒我們,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所有知識的一小部分。文筆優美而浪漫,行文通俗易懂。讓我們踏上旅程,向人類認知的邊界前行,甚至走得更遠一些。
(意]羅伯托·巴蒂斯頓 ·宇宙知識 ·10.2萬字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一個光怪陸離的宇宙——太陽在眼前瞬間消失;將地球放在銀河系的中心;熾熱的太陽被潑了一盆冷水;地球突然停止自轉;銀河系與仙女星系迎面相撞;一顆黑洞出現在地球上……這些聽起來近乎荒謬的故事,真的可能發生!三位來自意大利的天體物理學者,用一系列異想天開的荒誕事例,為我們詮釋宇宙深處可能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神奇現象。超新星、黑洞、彗星……這些中的任何一個出現在地球周圍,都會讓我們萬劫不復!打開本書,看地球如何在危險的宇宙中生存46億年!
(意)洛倫佐·科倫布等 ·宇宙知識 ·8.3萬字
關于太空的88個關鍵詞解釋+彩配插圖。星空都有什么?恒星、行星、流星分別都是什么?地球、太陽、月亮究竟長什么樣?黑洞是什么?什么叫引力波?宇宙在大爆炸嗎?愛因斯坦、牛頓等科學家有什么著名研究?關于無窮無盡的宇宙,似乎有無窮無盡的知識需要了解。而對小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滿足他們對太空的好奇心,讓他們可以進一步展開提問與探索。本書由上海天文館的專業科學團隊撰寫,提煉出關于太空的88個關鍵詞,同時配合上海天文館的熱門展品,用有趣的方式呈現相關知識,以引人入勝的文字和圖畫帶讀者遨游于迷人的太空。本書配有大量宇宙照片,以及藝術家特別創作的優美插畫,還有上海天文館的許多珍貴展品及裝置照片,令沒有去過的讀者宛如親臨上海天文館,去過的讀者則可以把怎么玩都玩不夠的上海天文館帶回家!
上海天文館本書編寫組 ·宇宙知識 ·5.4萬字
中國古代天文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作為我們從小就熟悉的經典讀物,蘊含了許多天文知識。這些天文元素在很多章回中都是關鍵的線索,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本書匯聚了四大名著中與天文相關的故事情節、習語典故和詩詞歌賦。主要分為宇宙觀、日月、行星、星宿、干支、讖語、歷法、節令等八個方面,結合名著原文和知識卡片,清晰地梳理了四大名著中的天文脈絡,系統介紹了中國傳統天文知識,深入剖析了這些天文元素及其文化意蘊,是一部兼具文學性與科學性的科普佳作。本書特別適合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天文知識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王玉民 ·宇宙知識 ·8.2萬字
從19世紀俄國火箭先驅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思索開始,到東西方太空競賽和人類成功登月的盛況,再到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的穩步發展,最后到人類探險家定居其他星球的迷人設想,是什么讓我們對宇宙的探索走到這一步?太空旅行的未來發展又會走向何方?在一個技術迅速發展、人類雄心勃勃的時代,探索太空對了解宇宙和認識人類在其中的位置不可或缺,更對人類的最終生存至關重要。保羅·帕森斯精彩地展示了人類從太空航行中獲得的所有經驗,每一次飛向宇宙星辰都是人類永不止步的浩瀚征途。
(英)保羅·帕森斯 ·宇宙知識 ·6.6萬字
《宇宙無需一場大爆炸》一書為你深度解讀天文學家如何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楊建立 ·宇宙知識 ·15.4萬字
寫給地球人,擲地有聲的星際探索硬核科學創見,嚴密的邏輯,逼真展現超越時空限制的未來奇景。在浩渺的宇宙中,數千顆系外行星的發現,以及諸如“百年星艦”和“突破攝星”等宏偉計劃展開,正將人類對星際旅行的古老夢想逐步轉化為現實。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資深太空探索專家,萊斯·約翰遜博士將引領我們穿梭于星際物理學的奧秘與尖端技術的前沿。約翰遜博士在《星際旅行》一書中深入探討了最新的系外行星研究成果,以及科學家在空間推進、動力系統、機器人技術、通信網絡等方面的創新突破,為讀者揭示了實現星際旅行的可行路徑。然而,星際旅行并非易事,它要求我們面對未知宇宙的挑戰。約翰遜博士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細致描繪了宇宙探索中可能遭遇的困難與禁忌,以及人類與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克服的重重難關。《星際旅行》不僅是一扇窺探宇宙奧秘的窗口,更是一份珍貴的指南,為未來的太空探險家們提供了科學與技術的深刻洞見。它不僅激發了我們對星際旅行的無限遐想,更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美)萊斯·約翰遜 ·宇宙知識 ·11.6萬字
天氣預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氣象衛星為天氣預報提供初始的觀測數據,是氣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共5章,第1章介紹了人類氣象觀測的發展歷程,氣象衛星的探測原理及技術特點;第2章闡述氣象遙感的原理,氣象衛星的觀測數據及在各行業中的應用;第3章介紹氣象衛星組成、研制、運輸、發射和在軌運行全過程;第4章講述我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及產生的社會效益;第5章描繪象衛星未來觀測需求和發展前景。全書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性講述了氣象衛星相關科普知識,集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適合對氣象和航天感興趣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大眾讀者閱讀,有益于視野開闊、知識面擴展及科學興趣培養。
董瑤海 陳文強 楊軍 ·宇宙知識 ·7.6萬字
這是“2014中國好書”獲獎圖書《小樓與大師:科學殿堂的人和事》的姊妹篇。本書匯集了作者近年撰寫一系列科普作品,包括混沌理論、相對論、反物質、黑洞、蟲洞、時間旅行、諾貝爾物理獎獲獎成果、著名數學猜想和問題、谷歌背后的數學等諸多深受科學愛好者喜愛的內容。本書的取材和分析嚴謹深入,文筆卻生動詼諧,深入淺出,適合廣大科學愛好者及大、中學生閱讀。通過本書,讀者既可以學到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也可以了解知識背后的科學探索故事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等。
盧昌海 ·宇宙知識 ·15.8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宇宙知識 ·2.8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類是諸如『衛星最后都是什么歸宿?』這樣的科普故事;第二類是航天愛好者感興趣的一些有趣的工程問題,例如航天器軌道是如何設計和測定的?第三類是探索更遠的宇宙空間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什么深空探測地面上要那么大的天線?
張拯寧 賀然 ·宇宙知識 ·15.6萬字
對于人類來說,火星是一個極其特別的存在。它是太陽系中很像地球的行星,也極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因此,探索火星這件事情,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便是年輕的NASA科學家薩拉·斯圖爾特·約翰遜基于這樣的信念,有感而發地撰寫而成的,它生動講述了人類探索火星長達四百年的精彩歷程。在書中,作者全方位介紹了火星的本體科學,如環境、地貌、內部結構、起源與演化等。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火星是否有生命、火星的長期改造、成為第二個地球的可能性等前沿話題。并詳細記錄了數代科學家們寶貴的“追星”經歷,從而向讀者展現出人類最極致的探索精神和最前沿的科學創新。
(美)莎拉·斯圖爾特·約翰遜 ·宇宙知識 ·16.3萬字
馮化太主編 ·宇宙知識 ·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