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科學家或許是錯的·星球與宇宙》是一本面向小學生中高年級的科普書。每當夜晚,翹首仰望星茫茫星空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什么奧秘。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對于很多天文現象至今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孩子們對此的好奇心當然也不會減少。本書選取部分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整理出了各國科學家對此的論斷,引起孩子們探索宇宙與星球的興趣,大膽想象、積極尋找其中答案。在孩子們的心中培養科學的種子。
徐牧心 李敏 ·宇宙知識 ·4.1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宇宙知識 ·4.8萬字
本書從自然現象出發,建立了一個“系體”理論,并以此理論為基礎介紹了“系體”的概念、結構、特性,宇宙的結構,宇宙中的生命,暗物質,質量與能量、大統一理論等內容。
稅國正 ·宇宙知識 ·10.6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6.7萬字
作者首先從太陽系開始,在第一章中介紹了行星、恒星、星系等基本的天體物理知識。第二章介紹牛頓的宇宙圖景。第三章介紹無窮的概念引起的數學和物理中的佯謬,激發讀者對物理理論的哲學思考。第四章則用最少的篇幅讓讀者認識兩個相對論的基本思想。第五章的目的是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2016年初探測到的引力波。作者從天文學中的距離測量談起,使讀者了解天文學中測量技術中的困難。然后,介紹引力波強度的微弱,進一步將它的各種性質與電磁波相比較,使大家認識到探測引力波的困難和重大意義。第六章則對黑洞的基本物理性質及分類進行探討。第七章到第九章,將對現代宇宙學標準模型的基本原理、數學基礎、大爆炸理論、重要結論和疑難、暗物質和暗能量、宇宙的未來等有趣的問題略作探討。第十章簡單介紹作為標準模型補充的宇宙早期暴脹理論。該書的讀者定位于文理各個領域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天文、數學、物理感興趣的初高中學生,以及所有愛好科學、渴求了解宇宙歷史及本質的廣大群眾。具有高中數學水平的讀者,便可完全讀懂書中內容。但考慮到中國學生的數學能力較強、擅長邏輯思維,書中保留了少量的公式和簡單推導,以便某些喜歡數學的讀者能從中獲益,能夠對物理內容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一般讀者,則可跳過這些公式,不會影響閱讀效果。書中也提到當今宇宙學標準模型存在的許多疑難,啟迪人們對宇宙問題的思考。物理學的天空從來就不是晴空萬里,20世紀初的兩朵烏云掀起了經典物理的革命,從中誕生了相對論和量子論。如今,近代宇宙學天空中的重重疑云和片片暗點又將帶給我們些什么呢?人類期待著下一個愛因斯坦,期待著宇宙學及物理學的新一輪革命。
張天蓉 ·宇宙知識 ·14.3萬字
本套書由中國航天官方授權,中國航天博物館組織專家學者嚴格審定,旨在幫助讀者深入淺出地了解中國航天發展成就的系列叢書。內容以備受大眾關注的載人飛船、衛星、運載火箭以及探月工程為主,使讀者可以集中感受中國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樹立和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特別是對于青少年讀者,通過趣味性、權威性的航天知識科普,使其對中國航天事業產生濃厚興趣,樹立遠大理想抱負,開拓視野,打開格局,均有重要筑基意義。
中國航天博物館 ·宇宙知識 ·10.5萬字
我們為什么要關注航天?中國為什么要建設空間站?空間站建在哪里?空間站里有些什么?航天員在空間站里怎么生活?空間站萬一出現故障要怎么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圖向讀者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從選址到“裝修”再到后期維護的系統設計思路。打開這本書,在設計師的帶領下,讀者仿佛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太空之家的“裝修過程”。書中有珍貴的照片、精美的插畫,以及3D建模,清晰而直觀地為讀者呈現中國空間站的全貌。
郭睿 高芫赫 時光 ·宇宙知識 ·3.5萬字
這絕不是一本普通的太空科普讀物!公元前1600年,內布拉星象盤首次勾勒出太陽、月亮和星星;1969年,月球激光測距后向反射器終于向我們展示了我們與月亮的距離;1986年,正是不起眼的O形橡膠圈注定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墜毀事故;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真實面目……從洞窟壁畫上的星座到古埃及的星圖,從伽利略的望遠鏡到“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從人造衛星到太空實驗室,通過100個永遠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和看法的重要物品與發明,一窺7萬余年的太空探索歷史,無論是石器時代還是現代社會,我們從未停止對太空的觀測探索。
(美)施滕·奧登瓦爾德 ·宇宙知識 ·10.7萬字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探索宇宙是人類永恒的夢想。為此,人類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不斷向深空進發,近距離探測多種地外星球,通過承載著人類夢想的空間探測器揭開了許多宇宙秘密。本書根據世界空間探測的熱點,選擇公眾廣為關注的典型空間探測器和空間探測計劃,以問答形式逐一介紹了世界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歷史、最新進展、背后原理和具體成就,并用科學的方法簡要分析了這些空間探測活動的科學緣由,把嚴謹的航天科技知識和生動的深空探測故事有機結合起來,使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收獲豐富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
龐之浩編著 ·宇宙知識 ·22萬字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普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廣大讀者在興味盎然地領略世界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熱情,不斷掌握開啟人類世界的金鑰匙,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使我們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主人。
科普小組主編 ·宇宙知識 ·5.3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5.7萬字
這本有趣的書以幽默、通俗的語言清晰地講述了一位高中輟學生是如何徹底改變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理解的。從E=mc2到每天的時間旅行,從黑洞到宇宙大爆炸,作者帶領讀者在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旅程中穿越到愛因斯坦的宇宙深處。一路上,我們跟隨愛因斯坦走過他起伏的生命歷程,見證他的思想、邏輯和洞察力,并記錄下這位被公認為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學習時間如何隨著運動而變慢,空間如何收縮,以及質量和能量如何相等。第二部分揭示了一個因黑洞捕獲光而時間停止的宇宙,還有因蟲洞而形成的引力時間機器,以及不斷膨脹的宇宙和137億年前的終極宇宙事件——宇宙大爆炸。
(美)伊拉·馬克·愛格多爾 ·宇宙知識 ·17萬字
從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到遙遠寒冷的海外天體,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太陽系的腳步。保羅·默丁圍繞行星介紹了太陽系中的各類天體,重點講述不同天體的發現過程和主要特點。除了行星,書中提到的太陽系天體還包括常見的小行星、衛星等。本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較為完整的星空圖譜。
(英)保羅·默丁 ·宇宙知識 ·9.5萬字
本書從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出發,以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講述天文學的發展進程,并說明為什么天文學和占星術是同根同源的。與天對話是人類永恒的主題,500年前,天文學和星占學本來就是一家,很多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伽利略、第谷、開普勒等全都是大星象學家。這是符合天文學歷史的發展,更是符合了人類認識宇宙、與天對話的進程的。
姚建明 ·宇宙知識 ·9.1萬字
本書是全世界著名的星圖。這本集星圖和參考手冊于一身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堪稱星圖領域的“無敵艦”。《諾頓星圖手冊》的傳奇性成功很大程度歸因于其獨一無二的圖片排版形式:幾條天區的切片通過拼接構成全天星圖,每條切片大致相當于五分之一的星空。星圖給出了在晴朗的天空下,人類肉眼可見的每一顆恒星,還標出了星圖、星云以及星系。與精確繪制的圖片同時展現的還有豐富的數據表格,詳盡地列出天文愛好者感興趣的天體信息。星圖之前的部分是獨特而權威的參考手冊,內容包括計時和天球位置的測量;太陽、月亮以及其他太陽系天體;望遠鏡和其他觀測、星空照相設備;恒星、星云以及星系。全書通過簡潔、基礎、實用的介紹,引領讀者深入夜空。在國外經歷經百年,至今已經20版(2003年出版),是經典的星圖手冊。
(英)伊恩·里德帕斯 ·宇宙知識 ·14.6萬字
油管10萬+科普博主開啟你的宇宙漫游之旅本書是為所有想了解宇宙基本知識及終極原理的人準備的輕松、入門級科普讀物。全書包含十堂宇宙求知課,由十篇簡短而非凡的文章組成,引導讀者快速穿過星系,解釋黑洞和暗物質的奧秘以及大爆炸之前宇宙的狀態,探討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引領讀者開啟對宇宙未知的求索興趣。本書以一種引人入勝的簡潔方式,為讀者介紹了認知宇宙太空的不同切入點,帶來了十堂趣味橫生的宇宙科普課。
(英)貝基·斯梅瑟斯特 ·宇宙知識 ·3.6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宇宙知識 ·6.9萬字
宇宙是如何開始的?星星是由什么構成的?我們為何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的結局會如何?宇宙由什么構成?我們以及我們的世界為何會存在?本書為著名物理學家村山齊教授關于“宇宙是什么”的長銷科普名作。書中以破解“宇宙的本原與法則”為線索,結合基本粒子物理學與宇宙學的研究,用推理小說般的行文呈現了宇宙的起源、可能結局以及底層構造,細致描繪了人類追尋宇宙之謎的壯闊歷程。此外,作者帶領讀者探索了“額外維度”“暗物質”“反物質”“暗能量”等宇宙謎題,不僅描繪出了宇宙的整體圖景,還探討了當前宇宙研究中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了解宇宙的科普佳作。
(日)村山齊 ·宇宙知識 ·7.4萬字
馮化太主編 ·宇宙知識 ·2.6萬字
2024年雨果獎獲獎作品,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得主,《北京折疊》作者郝景芳、《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爾力薦。地球不太好。極端氣候,網絡罵戰,大國紛爭……人們似乎已經受夠了這個地球,每天都在想盡各種辦法逃離。帶著地球一起流浪或許在科幻片才能看到,然而火星移民計劃早就被“馬斯克們”提上了日程,這個計劃真的可以實現嗎?最初,本書作者和大部分“樂觀且無知的地球人”一樣帶著對太空移民的美好暢想開始了關于該計劃的研究,隨著研究深入卻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宜居環境分析、后代繁衍問題、太空國家建立……人類對解決這些問題所需的知識遠遠不夠,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在地球上引發新的沖突。如果你也想在未來定居火星,如果你也對以上問題感到好奇,請帶著你的夢想和好奇心翻開這本太空拓荒指南。坐穩了,我們要去火星了。
(美)凱利·韋納史密斯 (美)查克·韋納史密斯 ·宇宙知識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