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宇宙》由知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所著,是影響深遠的一本天文科普名著,是豆瓣9.5分同名傳奇紀錄片的姊妹篇。《宇宙》一書將科學思辨和人文精神結合,從我們身邊的鎖事追溯到萬物的開端,從浩渺的宇宙視角審視人類自身。作者在天文、生物、化學和地理學之間進行“異花授粉”,將科學與歷史、藝術、人類學和哲學交織,向我們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幫助讀者擁抱科學,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美)卡爾·薩根 ·宇宙知識 ·21.7萬字
布萊恩·R.格林是當今世界領先的弦理論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學思想與寫作融合起來。本書撩開了弦理論的神秘面紗,揭示了一個十一維的宇宙。那里,空間的纖維撕裂了又自己縫合起來,一切物質——從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觀的小能量環的振動中產生。本書榮獲2000年安萬特科學圖書獎。格林竭盡所能,運用許多的例子和類比,將極其復雜的理論用簡潔而優美語言展示在讀者面前,讓普通人也能讀懂。本書的才情令人眩暈,也沒有哪本書像它那樣啟迪思想,愉悅讀者。它真是一部科學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現代物理學旅行,讓我們比以前離宇宙更近了……
(美)布萊恩·R. 格林 ·宇宙知識 ·24.8萬字
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后,為什么太空中人類的身影還如此之少?我們會到達火星嗎?人類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殖民太陽系并前往其他恒星?本書將直面這些問題。對奇跡的渴望會帶領我們走很遠,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則需要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籌劃。萬杰克向我們介紹了那些規劃者,他們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為現實。
(美)克里斯托弗·萬杰克 ·宇宙知識 ·21.6萬字
湛廬文化“科學大師”書系,為你揭曉宇宙和人類發展之謎,本套裝包括《宇宙的起源》、《基因之河》、《人類的起源》和《宇宙的最后三分鐘》四本。
(澳)保羅·戴維斯 (肯尼亞)理查德·利基 (英)理查德·道金斯 約翰·巴羅 ·宇宙知識 ·30.5萬字
本書全方位集攬世界各地關于UFO的重要事件,以及塵封的UFO檔案資料,多角度探秘UFO。故事體的敘述方式結合頗具沖擊力的配圖,將讓星際迷們享受到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阿凡德 ·宇宙知識 ·32萬字
《圖解時間簡史》讓你可以自己探尋到時間的痕跡,“觸摸到”時間的刻度,完全看清時間與空間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還沒有“時間機器”之前,借助本書,你也能實現蟲洞與時間的旅行……《圖解萬物簡史》和前者比起來好比兩個默契的搭檔,它讓復雜的萬物由來,變得清晰,并且成為你可以時刻記憶的精制圖解。直觀的圖片呈現,讓抽象的理論直接具象化,讓復雜的專業知識圖解化,所有你我看來非常難懂的知識,都不再枯燥……《圖解宇宙簡史》是一部科幻迷、科普迷不容錯過的開年巨作,更是一部人人都能讀懂的《宇宙簡史》,更清晰地理解霍金和當代前沿宇宙簡史理論與科學思想。“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搞懂宇宙,它為何存在又為何是如今的樣子”——霍金
(英)斯蒂芬·霍金 《圖解經典》編輯部 ·宇宙知識 ·29.8萬字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探索宇宙是人類永恒的夢想。為此,人類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不斷向深空進發,近距離探測多種地外星球,通過承載著人類夢想的空間探測器揭開了許多宇宙秘密。本書根據世界空間探測的熱點,選擇公眾廣為關注的典型空間探測器和空間探測計劃,以問答形式逐一介紹了世界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歷史、最新進展、背后原理和具體成就,并用科學的方法簡要分析了這些空間探測活動的科學緣由,把嚴謹的航天科技知識和生動的深空探測故事有機結合起來,使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收獲豐富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
龐之浩編著 ·宇宙知識 ·22萬字
《來自恒星的你》不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科普作品,更是對敢于突破偏見的科學先驅的致敬之作。萊維特生動地勾勒出這些鮮為人知的科學探索者的形象,他們的故事體現了科學史上充滿曲折與偏見的復雜性,科學進步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不斷挑戰與顛覆的旅程。
(美)丹·萊維特 ·宇宙知識 ·21.2萬字
本書是關于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
(英)史蒂芬·霍金等 ·宇宙知識 ·30.5萬字
《大眾天文學》是一部天文學科普著作,講述了天體的運動與相互關系,以及研究天體的方法。作者對夜空中有名的恒星、行星、星團、星系以及彗星、流星和極光等進行了詳盡的、深入淺出的描述,并對各種觀測方法進行了闡述,不僅有目視觀測,還有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將宇宙面紗層層揭去,使普通讀者得以全面清楚地了解宇宙真相。
(美)西蒙·紐康 ·宇宙知識 ·21.2萬字
自古以來的智者們為揭開宇宙的一切真相前仆后繼。20世紀初,愛因斯坦方程為發現所有可能的宇宙提供了新方法,自此以后的科學家們都在對這個復雜方程艱難求解,與這些方程解對應的,是各種各樣的可能的宇宙。他們對這些宇宙的描述豐富了人類對這片虛空的想象:這些宇宙的數量無窮無盡,性格迥異,不同宇宙當中的自然法則甚至都有可能各不相同。作者以宇宙學家和科普作家的獨特視角,以其一直以來風趣又富有詩意的表達,為我們講了一個宇宙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我們會了解到人類宇宙觀的改變、宇宙學如何進化和現代宇宙學的最新進展。除此之外,作者還為我們爆料了這些推動宇宙學發展的科學家們不少的小八卦,讓讀者在飽覽這些瑰麗宇宙的同時,也能一窺這些科學明珠們的別樣風采。
(英)約翰·D.巴羅 ·宇宙知識 ·20.1萬字
本書作為權威專家精心打造的科普讀物,力求融知識、趣味和探索于一體,囊括宇宙萬物中玄奧的科學原理,揭秘了宇宙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介紹了宇宙中的各個天體和星座以及神奇現象和奇幻事件。全書資料翔實,文字簡練,語言通俗,富有韻味,為你解開宇宙之謎,讓你盡覽宇宙的神奇。
美狄亞 ·宇宙知識 ·20.4萬字
英國廣播公司(BBC)王牌科普節目、史上播出時間最長的電視節目《仰望夜空》(TheSkyatNight)出品,你對宇宙的所有疑問,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普通人如何入門天文學?太陽會發出聲音嗎?為什么我們只有一個月亮沒有其他衛星?我們可以撿到隕石嗎?我們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嗎?為什么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影像總是彩色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外星人能收到我們的信號與我們聯絡嗎?……從觀測星空到月球及太陽系,再到更遙遠的星系與更深邃的宇宙,匯集全球各地、男女老幼對廣闊太空的各種疑問,作者摩爾爵士與諾斯博士用專業而生動的方式,解答我們關于月球、太陽系、太空旅行和其他行星的一切問題。
(英)帕特里克·摩爾 克里斯·諾斯 ·宇宙知識 ·21.5萬字
本書是關于黑洞本性的一場論戰,這一論戰關系到我們對整個宇宙的認識,也極大地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參加論戰的一方主要是本書作者薩斯坎德和1999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赫拉德·特霍夫特,另一方則是公眾心目中很熟悉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當某種東西被吸入黑洞時會發生什么呢?它消失了嗎?在30年前,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宣稱落入黑洞的事物確實消失了。大多數科學家沒有意識到這種觀點的意義所在,不過美國物理學家倫納德·薩斯坎德與荷蘭物理學家赫拉德·特霍夫特意識到,如果霍金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必須拋棄以往所有關于宇宙的基本定律。
(美)倫納德·薩斯坎德 ·宇宙知識 ·21萬字
本書從科學技術與社會互相影響的視角,評述了航空航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論述了空天一體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介紹了空天軍事化和商業化的最新進展;詳細地解讀了近年來媒體關注的世界及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熱點,包括現代飛機、無人機、近太空飛行器、先進導彈、高超聲速飛行器、重型運載火箭、衛星、航天飛機、空天飛機和火星飛行器的發展動向;重點探討了太空安全、太空探索、太空經濟和太空創業的現狀和前景。
黃志澄 ·宇宙知識 ·24.9萬字
作者生動而形象地為我們解釋了維度問題,以幫助讀者對高維世界的理解。通常來說,某一維度總會在它的次級維度中展示它在那一維度中的一個局部。次級維度的生物只能按此方法逆向構思上級維度的景象。作者認為可以通過弦理論推導出十維宇宙。其次,作者為我們分析了時間與空間的關系、恒星的演化、黑洞的誕生、蟲洞的可能性,以及宇宙之死的問題。從理性的角度層層推理,幫助讀者理解時間的性質、天體物理學的奧秘。最后,作者提出了建造時間機器的可能性。我們的四維宇宙死亡之時,正是宇宙大爆炸時我們的孿生六維宇宙發展之時。我們通過超空間開啟蟲洞之門,實現穿越時空的旅行。
(美)加來道雄 ·宇宙知識 ·23.3萬字
《天空記》是一本關于天文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學者法布爾撰寫,1865年首次出版,當時銷售了11萬冊,此后多次修訂再版。該書共分25講,分別講述了宇宙學、地球的測量、離心力、天極與緯度、時間與經度、大氣層、太陽、月球、日食、月食、一年四季等等。可以說,法布爾從地球講到了地月系、太陽系,再到其他的恒星、宇宙,分門別類而又系統地講了天文學的一般常識。行文通俗易懂,插圖有趣亦不失嚴謹,所涉及科學理論部分極為縝密。可以說,《天空記》是一部非常難得的科普佳作。可以說,在天才法布爾的一生中,著作等身,隨便擷取,皆可圈可點,燦如晨星。由此,博物學家達爾文盛贊其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法布爾的每一部書,都值得人們閱讀,收藏!
(法)法布爾 ·宇宙知識 ·20.4萬字
本書中,丘成桐細說從古希臘時代柏拉圖等幾何學家、到愛因斯坦、卡拉比以及丘成桐自己的研究、他對幾何學未來的看法等等;敘述了他幾十年來所有成就的來龍去脈以及心路歷程。讀者可以深切了解近代數學和物理學研究的重要進展,更體會到最新流科學家的研究精神。
(美)丘成桐 史蒂夫·納迪斯 ·宇宙知識 ·25萬字
從古至今,燦爛壯麗的星空一直寄托著人類的夢想,吸引著各地區各民族的目光。其中,中國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方傳統天文體系,保留了系統、完整的天象記錄資料,為世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那么,中國傳統天文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曾發揮了什么作用?古代中國曾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天文成就?這些成就對于我們今天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本書以時間為主線,通過大量歷史故事和60多個專題回顧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歷程、重大科學成就與貢獻,同時通過歷史檔案、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物等載體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記錄、科學的星圖、精致的儀器、精確的歷法以及深邃的天文學思想,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執著。讀者可以通過天文這個窗口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李亮 ·宇宙知識 ·21.6萬字
本套裝集結的是其中最具趣味性的三部作品——《人類尸體的奇異生活》、《科學碰撞“性”》、《太陽系三環到四環搬遷紀要》,作者為瑪麗·羅琦的。
(美)瑪麗·羅琦 王祖哲 賀金 何靜芝譯 ·宇宙知識 ·4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