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自然與科技”類通識課程目的是向學生打開一扇通往美麗的自然世界的大門,以科學思維和方法展現大自然內在的法則,使學生理解數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中某些問題的認識過程及未來發展方向,提供觀察、思考、認識世界的科學方法,進一步理解科技飛速發展對當今世界的影響,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通識聯播”編輯部 ·科學世界 ·17.6萬字
《造物還原》選取了37種日常生活常見或使用到的不同類別、跨度很大的物品,如汽車、智能手機、割草機、口紅、吉它、隱形眼鏡等,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每件物品的制作過程。閱讀這些介紹,就如同跟隨工程師在制圖紙上一筆一筆繪制輪廓、線條清晰細致的設計圖,堪稱制造過程的技術呈現。本書在介紹每一個物品的制作過程時,還輔以圖表和通俗易懂的側欄注釋來作說明,也插述一些吸引人的小故事,能夠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各種知識,享受到諸多樂趣,甚至會產生動手實踐的欲望。
(美)安德魯·特拉諾瓦 莎倫·羅斯 ·科學世界 ·17.7萬字
這本書顛覆了人類對大腦和衰老的傳統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并不會退化,相反,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加優秀。這并非沒有道理:年長的人比年輕人有更豐富的生活經歷,他們必須適應更多的變化,因此年長的大腦更具有靈活性。你的大腦具有幾乎無限的學習和連接可能性,并且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做到這一點。它將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和交流者,隨著生活的進展,你將能夠做到:使用易學的記憶技巧記住名稱、事實和數字。實現更高水平的創造力、思維更加清晰、注意力更集中、溝通更好、記憶和創造力得到極大提高。更快速地閱讀并且更好地記憶。這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應用這些原則來取得成功。有了這些知識,你將能夠實現幾乎任何想要的事情,并隨著成長而逐漸變得更加出色!
(英)東尼·博贊等 ·科學世界 ·9.9萬字
在載人航天活動的過程中,載人航天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太空環境十分惡劣,為了保障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對載人飛船、空間站等載人航天器的研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根據各個階段載人航天活動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戰略;二是要攻克載人航天器各個分系統的技術難關;三是要研制出高可靠、高性能的載人天地往返系統;四是要打造出壽命長、功能強、體積大、用途廣的"太空大廈”——空間站;五是要為載人登月,載人登火,建立月球基地、太空城和太空電梯等做準備工作。本書全方位地介紹了與上述內容相關的載人航天器的知識和故事。
龐之浩編著 ·科學世界 ·11萬字
這是一場關于數字0的奇妙歷險,除了追蹤0的符號與意義的演變歷程,還有數字0的宗教、歷史、哲學及科學的想象。在0出現之前的年代,純粹的邏輯是主宰者,宇宙建構在有理數之上,昭顯著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跡可循,秩序井然。隨后,在充滿0的宇宙里,邏輯潰不成軍,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土崩瓦解。物理學上所有大謎題背后都潛藏著0的身影,黑洞的無限密度是除以0,無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無窮能量還是除以0……科學家們最終知道,宇宙始于0,終于0。誰能掌握0,誰將掌握宇宙的奧秘。本書文筆簡練,字句詼諧,內容豐富,極具啟發意義,既是作者對世間最古怪的數字投去的審視目光,也是作者對人類思想中最偉大的悖論進行的深沉思考。
(美)查爾斯·塞弗 ·科學世界 ·11.4萬字
本書是科普類讀物,作者哈利·帕克在阿富汗因簡易爆炸裝置失去了雙腿,他的生活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在書中,他帶領我們領略令人振奮的新技術,會見那些挑戰我們身體和大腦極限的人,并在這一過程中努力克服著殘疾,適應著自己的新身份。在思考殘疾人輔助技術的同時,本書也在討論,當我們的身體與科技緊密相連時會發生什么?我們中的大多數人24小時都與手機相連,依賴眼鏡或心臟起搏器,但我們生活的時代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可能性。帕克見到了擁有最先進的骨整合技術的士兵、第一批在車庫里搗鼓DIY電子的生物黑客,以及開創最新機器人和植入物的科學家和外科醫生。他追溯了它們如何引導我們走向強大解放新的可能性——如何成為混合型人類。
(英)哈利·帕克 ·科學世界 ·11.1萬字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實驗和改進,工程師已經優化了復雜的人機協作關系,使商業航空運輸系統為我們帶來福祉。但是,就像為人父母一樣,人類與機器的合作也需要付出努力,這不是我們一開始就能期待完美的事情。想想今天飛行員的學習過程,他們仍然需要通過各種培訓來熟悉自動化的邏輯和行為,并學習如何依賴自動化。
(美)勞拉·梅杰 朱莉·沙阿 ·科學世界 ·13.7萬字
盡管已經經過數十年的研究,人類大腦依舊是個超級謎題。關于意識是什么,我們一直難以給出精準的答案。意識是如何產生、如何運作的?它會因為麻醉而中斷嗎,還是更像永不停歇的音樂?是人類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人類?人真的具有自由意志嗎?16歲少女安娜因為患有癲癇而進行開顱手術,過程中醫生沒有使用麻醉劑,而是讓她全程保持清醒狀態。接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醫生發現,每當用電極刺激安娜腦部的某個區域時,她就會發出笑聲。當被問及發笑的原因時,安娜給出的答案每次都不一樣,“這匹馬真好笑”,或者“你們都圍著我,真是太有趣了”。每一次,安娜都會把她視野范圍內的元素“編造”成讓她發笑的理由。可是真相是,安娜的笑沒有任何緣由,它僅僅是電極刺激大腦而產生的生理反應。我們的大腦并不允許這種“空洞、無意義的行為”,于是在意識里給這些行為編織了意義。所以,意識是什么呢?它既是觀察者也是騙子。但它又不全是。作者認為,面對這項未解之謎,單從一個維度去解釋它是不夠的,這樣做很難讓我們看清楚它的全貌,或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他認為更好的方式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意識為何物。當這些碎片湊在一起,讀者或許會對意識產生自己的理解。于是,這本書用了19個短小精悍、富有啟發性的章節,對現代意識研究做了精彩的概述。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復雜的腦科學概念,它們試圖共同回答:我們的“內在自己”是如何感知這個世界,并與世界發生互動的。
(美)帕特里克·豪斯 ·科學世界 ·8萬字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在大量信息進行互動交流之時,是誰在背后把人們連接在一起呢?人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幾乎一切信息都要轉換成數字進行傳播與交流。運用數字化技術中的虛擬現實技術,人們將可以逼真地模擬出任何環境。數字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導致人類信息處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本書為廣大讀者朋友打開了一扇通向數字化高科技的大門。
李宏主編 ·科學世界 ·8.3萬字
《地球:行星的力量》講述了BBC運用高端拍攝科技,歷時3年,遠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運轉的科考經歷。書中逐一介紹了塑造地球并維持生命的五種力量:天體撞擊、火山、大氣、海洋和冰川,用令人震撼的圖片和科學發現,詮釋關于地球的誕生、生命和未來的史詩故事。
(英)伊恩·斯圖爾特等 ·科學世界 ·12.7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科學世界 ·3.5萬字
從煮一杯咖啡到買一棟房子到改變周圍的世界,人類有獨特的能力去執行必要的行動,而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把事情做好的?為什么短信和開車很難同時進行?你怎么能拒絕多吃一塊蛋糕呢?為什么盯著一張稅單感覺精神疲憊?為什么你的孩子可以熟練地修理電腦,卻仍然忘記穿外套?本書提出了認知控制神經科學的權威介紹――大腦設計復雜動作以實現目標的非凡方式,以及如何塑造我們的日常生活。本書借助尖端研究、生動的臨床案例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揭示了數十億個神經元如何將抽象的想法集體轉化為具體的計劃,對大腦在人類行為中的關鍵作用進行了研究。
(美)戴維·巴德 ·科學世界 ·19.6萬字
大腦是如何產生出意識的?意識對人類知識有何意義?諾貝爾獎獲得者杰拉爾德·埃德爾曼以生動的例子和隱喻,探究了人類意識之謎,闡釋了我們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們自己。
(美)杰拉爾德·M.埃德爾曼 ·科學世界 ·5.9萬字
《經濟學人·商論》一套九本的未來科技叢書,精選了過去一年《經濟學人》的科技報道,涵蓋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人工智能、生物化學、自動駕駛、無人機、量子計算、物聯網、機器人等諸多領域,匯集《經濟學人》的前瞻視角和跨界思維。從商業看科技,為科技找尋應用場景。這套叢書能為你掀開未來的一角,讓你更好地一窺變革的可能。如何理解這些黑科技的發展,梳理它的脈絡,對它們的未來有更清楚的判斷,同時理解它們會對未來的商業、經濟和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經濟學人·商論》希望用這套未來科技叢書來回答上述一系列問題。?
經濟學人·全球商業評論 ·科學世界 ·15.2萬字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公共運營鐵路——達林頓鐵路,于1825年9月27日在英國通車。短短二百年間,從工業時代的蒸汽機車,到電氣時代的電力機車,再到如今的高鐵,每一次的列車提速,背后都是科學技術的飛躍。鐵路如同人類文明的血管,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名動天下的日本“新干線”,屢破紀錄的法國“TVG”,一鳴驚人的德國“ICE”,不斷超越自己的西班牙“Talgo”……在高速鐵路的舞臺上,世界各國展開了激烈的競賽,而中國高鐵博采眾長,后來居上,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通車。十年后,中國高鐵運營線路已達到3.5萬公里長,超過世界總里程的60%。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代表“中國速度”的重要的一張名片。本書帶您一覽鐵路的前生今世,了解各國如何在追求速度之路上不斷突破,更詳細介紹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開拓創新,直至問鼎世界的輝煌之路。
劉文學 蒲愛潔 ·科學世界 ·7.2萬字
什么是快樂?快樂在大腦中究竟源自何處?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實際上,那些普遍被認為能帶來快樂的因素,也可能讓我們非常不快樂,甚至追求快樂這件事本身都通常會適得其反,成為許多焦慮和沖突的根源。本書便旨在解答關于快樂的諸多疑問,破除關于快樂的種種迷思。作者不僅充分發揮自己作為神經科學家的專業優勢,還采訪了來自各行各業、有著完全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物,包括演藝明星、百萬富翁、頂尖科學家、記者,甚至驅鬼師等,盡可能全方位地向讀者介紹大腦如何讓我們體驗到快樂。本書無法為你提供自救的指南,或是展示某種快樂的范本,卻一定能讓你更理解快樂,并且真的從閱讀中獲得快樂。
(英)迪安·博內特 ·科學世界 ·19.1萬字
周春荔教授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將數學的真、善、美娓娓道來。通過數學的神奇應用來領悟數學理性之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數學的激情;帶領大家品味各類趣題和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體驗數學思維活動之美;通過動手、動腦、多問個為什么探索一些賽題的來龍去脈,與數學解題交朋友,和數學一起玩。
周春荔 ·科學世界 ·5.8萬字
讓讀者洞悉藍星運轉的奧秘,了解萬物相連的規律,探索宇宙萬物的奇妙,激發對未知的事物好奇心。既是一本實用的地球百科,也是一本實用的宇宙百科,幫助孩子搭建立體知識網。整合了多種數字資源,通過多種手段增強讀者閱讀體驗。地球知識百科,天文交流社團等拓展內容,拓展孩子的認知與交流邊界。每日閱讀打卡幫助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微光主編 ·科學世界 ·0字
《半小時漫畫科學史2》是全網1300萬粉絲的漫畫式科普開創者陳磊(混子哥)繼《半小時漫畫科學史》后科學史系列的第二本!從地心說到相對論,半小時讀懂人類如何從蒙昧走向理性!《半小時漫畫科學史2》是半小時漫畫系列的新作:用爆笑漫畫講清復雜的科學發展史,讓你在嘻嘻哈哈中對那些耳熟能詳的科學家與科學故事耳目一新!不擺嚇人的艱深理論,沒有沉悶的史料堆砌,看人類從連蒙帶猜到有理有據,讓各個學科向科學化的奇葩之路。翻開本書,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會像科學家一樣理性思考。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科學世界 ·2.6萬字
我們常常被各種誘惑包圍,不論是便利的網購還是定向廣告,鼓勵我們貪婪地購買更多的東西,過度沉迷于煙酒、甜食和快餐。與誘惑抗爭,似乎是一場永不停息的戰爭,為了我們的健康、存款或者聲譽,我們不應該做一些事情,但是卻控制不到自己,本書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這些沖動到底從哪里來,為什么這么難做正確的事情。《我們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誘惑的科學》匯集了神經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揭示了誘惑這個迷人的主題——誘惑的來源、如何抵抗它,以及為什么我們傾向于不時的屈服。作者闡明了在我們大腦中發生的誘惑和克制之間的神經斗爭,提出了幫助我們更好管理沖動的策略是改善我們的健康、幸福和生產力——在真正重要的時候說“不”。
(英)杰克·劉易斯 ·科學世界 ·1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