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看不見”的沖突適應效應
沖突適應效應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些差異被用來研究精神病人特定的認知與神經失調(Kernsetal.,2005;Melcheretal.,2008),而且沖突適應的個體差異與精神分裂特質相關(Voelteretal.,2012)。對于正常個體沖突適應效應個體差異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認知及神經失調,特別是對于尋找精神分裂特質的神經標記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從靜息態腦活動、靜息態腦網絡、任務態腦網絡、腦結構的灰質體積以及彌散張量成像等多個角度對沖突適應效應的個體差異進行考察,發現DLPFC及PPC在沖突適應效應中起重要作用;而腦網絡的研究結果提示我們,高沖突適應效應個體更多采取主動的自上而下控制策略,低沖突適應效應個體更多采取反應性的自下而上的控制策略。最后,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具生態學效度,我們將實驗室中的研究拓展到生活中的自我控制能力,發現DLPFC的ReHo值能夠預測個體生活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兩個維度,說明可以將實驗室中的腦成像研究運用到對日常生活表現的預測中。
·5.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