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介紹了歷史中一些偉大的科學研究者對世界運行規律的探索歷程。他們是科學之路上的先行者,通過實踐推動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塑造了現今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本書從天文學與宇宙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人類與醫學、地質學與氣象學七個領域描繪了科學發展與技術變革的重要時刻,清晰梳理產生真理過程的脈絡,集成一部記錄了無數人對科學保持理智又飽含熱情的歷史影像。
(英)尼古拉·查爾頓 (英)梅瑞迪斯·麥克阿德 ·科學世界 ·8.9萬字
本書是喬治·伽莫夫的科普代表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由漫談基礎數學知識入手,闡明了時間、空間的相對性,講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四維世界結構,最后全面討論了人類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等方面的成就。本書語言幽默生動,論述深入淺出,已成為廣大讀者喜好閱讀的自然科普讀物之一。
(美)喬治·伽莫夫 ·科學世界 ·15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科學世界 ·6.3萬字
本書以爺爺給兩個孫女講故事的視角,講述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探月工程。用最新的探測成果,向讀者形象地展示了月球的整體特征和區域風貌;講述了人類早期月球探索的有趣故事,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展望了未來的載人登月、月球基地和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的美好愿景。本書可作為廣大中小學生的科普讀物。
焦維新 ·科學世界 ·2.3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科學世界 ·3.4萬字
本書圍繞科幻小說《三體》世界觀展開,介紹了小說中涉及的數學、物理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知識,討論了科學哲學問題,同時加入了作者在科研過程中的一些思考。本書包括6個章節和附錄。前3章從物理學的角度介紹了三體問題的研究進展、多種星際旅行技術的可能性、不同的空間維度的規律等,第4章講解了信息科學中簡單的計算機原理和半導體知識,第5章討論了外星生命的存在概率,第6章探討了物理學的存在基礎。最后在附錄中討論了《三體》中存在的一些紕漏,介紹了相對應的科學知識。本書適合科幻小說愛好者和科普愛好者閱讀。
王一 ·科學世界 ·15.2萬字
《自然史》可以教會孩子:1.島嶼與山脈是怎么形成的?2.哪些原因導致了火山和地震?3.馬為什么在自然界中顯得格外高貴?4.狗和人類的親密度是怎么一步步超過其他動物的?5.喜怒哀樂如何操縱著我們的五官?通過《自然史》,我們會發現:尊嚴和靈性并非人類獨有;自然界充滿了造物的奇跡;眾生平等,萬物美麗。
(法)布封 ·科學世界 ·5.2萬字
《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心理科學》熱評圖書不管你長于哪個領域,精于哪種知識,都推薦你讀一讀這本書,你一定會發現,簡單的現象有時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奧妙。認知心理學創始人邁克爾·S.加扎尼加推薦科學家邁克爾·C.科爾巴里斯,手把手帶領讀者穿過雪片般的信息——從心理學、文學、歷史學等角度來闡明我喜歡的精神狀態——走神。他學識淵博、思路清晰、溫暖熱忱,像一束光一樣,從未如此耀眼。在《走神的藝術與科學》這本書里,科學家邁克爾·C·科爾巴里斯以幽默的筆觸,帶領讀者穿越心理學、文學、歷史的迷霧,解釋了我們為什么會走神,這么做有什么好處。走神不僅可以讓我們擺脫眼前的苦差事,還能讓我們跳出自我束縛。它還有助于增強想象力、創造力、講故事能力和同情心,讓我們顯得更有人性。此外,作者還解釋我們為什么習慣回憶過去、暢想未來。其實,這對我們形成自我認知非常重要。
(新西蘭)邁克爾·C.科爾巴里斯 ·科學世界 ·8.7萬字
本書對量子力學發展史上的著名事件,比如波爾和愛因斯坦之爭的核心EPR悖論、薛定諤的貓等,從易于讀者理解的角度做了解說;另外,也對重要的量子物理實驗,比如電子衍射實驗以及大名鼎鼎的“未來改變過去”的量子延遲選擇等實驗,做了通俗易懂的科學解讀,以破除關于這些事件和實驗流傳甚廣的訛傳,還這些事件和實驗以真實面目。
楊丹 ·科學世界 ·10.3萬字
本書為自然科學普及類讀物,是一本人文歷史知識與科學科普兼具的趣味普及讀物。這本書是以自然科學為架構,基于平行世界理論,設想人們發明了時光機,可以穿越到古代旅行。想親眼目睹恐龍滅絕的過程,又性命無虞?想徒步從英格蘭走到丹麥卻不讓海水打濕雙腳?想觀看巨石陣是怎樣建造的?有這本旅行指南在手,一切愿望盡可實現。瑪雅人怎樣慶祝他們的民間節日?穿越到文藝復興時期之前要注射哪類疫苗,體驗魏克塞爾冰川期要帶上哪些御寒衣物,這本手冊將告訴你所有這一切。不僅如此,它還會向你透露對于時空旅行而言最美妙的目的地和歷史時期,關于平行宇宙及其特征的必備知識,不同時代的社交禮儀,跨國旅行甚至是環宇宙旅行的實用建議。馬上翻開這本實用性極強的旅行手冊,跟隨兩位作者穿越上下三千年世界史,一窺過去時代的人類生活面貌吧!
(德)卡特林·帕西格等 ·科學世界 ·15.4萬字
《從一到無窮大》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杰出科普作家喬治·伽莫夫的代表作品,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普經典名著之一,直接影響了國內外眾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全書語言生動幽默,論述深入淺出,搭配大量作者親筆繪制的插圖,以輕松簡明的風格將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諸多方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讀者介紹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一些重大進展。本書從漫談基礎數學知識入手,通過一些趣味的比喻,闡述愛因斯坦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的相關知識,最后全面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與宏觀世界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一本非常適合廣大讀者的自然科學科普入門書。
(美)喬治·伽莫夫 ·科學世界 ·15.4萬字
微生物與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息息相關。關于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新發現每天都會出現,但要理解它們如何對我們產生影響似乎需要生物學高學歷。記者尤吉尼婭·博恩五十多歲時重返大學試圖理解這些生物。它們維系著地球上生物化學平衡,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食物鏈中的食物。在我們的細胞內部被稱為線粒體的細胞器是古老細菌的殘余物,它將我們吸進的氧氣轉化為能量。在微生物一書中,博恩按時間順序記錄了她在學習生物學的那一年中所學到的知識。記錄始于生命的起源,微生物如何影響大氣和土壤,將非生物與生物聯系起來。她探討了微生物如何影響所有生物的進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為什么會隨著微生物而進化。
利民·鄧 ·科學世界 ·2.3萬字
這是一枚鵝卵石的故事,它屬于一枚普通的鵝卵石,就像你度假時在海灘上隨手撿到的一樣。這也是關于地球本身的宏大敘事,追溯小小鵝卵石悠久歷史的過程將帶我們回顧地球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穿越到空間的深處和地球生命起源之時,領略深時之美。我們會跟隨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扎拉斯維奇,在書中一同見證平凡鵝卵石的不平凡“石生”——組成卵石的粒子在遙遠的宇宙另一端形成,它們來自激烈的大爆炸和超新星爆炸;在太陽系的構建中,這些粒子穿越太空而來;我們現在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形成后,這些穿越地球上的山與海的星塵,終于在一枚鵝卵石中相遇……在遙遠的未來,它們也將頭也不回地離開,相隔越來越遠;大部分顆粒將留在地球上,融入新的地層,隨著時間推移,無數新的鵝卵石將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點出現,每一塊鵝卵石上都有我們的那枚鵝卵石的一小部分。這本書還展示了地質學家深入研究地球歷史的過程,他們通過對微量的礦物進行法醫般的仔細分析,破譯地球的演化奧秘。我們身邊的每一塊鵝卵石都滿載著地球乃至宇宙的故事。一塊鵝卵石可能很小,很普通,但它也是我們地球上不平凡的、永無止境的故事中雄辯的一部分。
(英)揚·扎拉斯維奇 ·科學世界 ·11.3萬字
從煮一杯咖啡到買一棟房子到改變周圍的世界,人類有獨特的能力去執行必要的行動,而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把事情做好的?為什么短信和開車很難同時進行?你怎么能拒絕多吃一塊蛋糕呢?為什么盯著一張稅單感覺精神疲憊?為什么你的孩子可以熟練地修理電腦,卻仍然忘記穿外套?本書提出了認知控制神經科學的權威介紹――大腦設計復雜動作以實現目標的非凡方式,以及如何塑造我們的日常生活。本書借助尖端研究、生動的臨床案例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揭示了數十億個神經元如何將抽象的想法集體轉化為具體的計劃,對大腦在人類行為中的關鍵作用進行了研究。
(美)戴維·巴德 ·科學世界 ·19.6萬字
周春荔教授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將數學的真、善、美娓娓道來。通過數學的神奇應用來領悟數學理性之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數學的激情;帶領大家品味各類趣題和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體驗數學思維活動之美;通過動手、動腦、多問個為什么探索一些賽題的來龍去脈,與數學解題交朋友,和數學一起玩。
周春荔 ·科學世界 ·5.8萬字
人類對太空有何更深入的理解?借助于現代的高科技,我們如何重新解讀太陽系和銀河系?如何認知太空中那些遙遠玄奧而又形形的各種天體?太空的探索與開發又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你將至少從以下三個方面獲益:1.通過介紹人類航天史上一些妙趣橫生、震撼人心的故事,從古代的飛天傳奇,到世界各大國之間的太空爭奪戰,使讀者對人類的航空航天簡史了如指掌。2.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圖文并茂的解釋,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讀者學習、思考和探索星星背后的物理現象,了解天體運行的基本物理規律。讓讀者體會大自然造物之巧、感受科學之美。3.介紹幾個典型、著名的航天器和航天計劃,解讀其中涉及的基本物理原理和關鍵技術,了解現代航天技術的發展和未來展望。
張天蓉 ·科學世界 ·12.1萬字
《給青少年講生命科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從生命起源、進化論到細胞學說、DNA螺旋結構等生命科學發展史上重大科學發現,以及基因編輯技術等生物學前沿知識。里程碑式的科學發現展示了生命科學之美,精彩的科學家故事傳遞著人文和科學精神。通過這本書,我們探索了生命,理解生命是一部多么復雜、精妙和高效的機器。你會贊嘆造物主的神奇,也會重新認識生命。讀者定位中小學生,全書知識是中學生物學科的重點板塊,可以作為中學生物的入門預學讀物和課外拓展閱讀。強烈推薦給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8-120歲的“少年”。
劉銳 ·科學世界 ·6.4萬字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早已融入日常。北斗衛星雖遠在天外,應用卻近在身邊。為了開闊讀者的眼界,本書通過15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大眾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如共享單車、電子站牌、電子地圖、車聯網、無人駕駛、物流、日常生活、旅行、多旋翼無人機、天氣預報、大眾體育、競技體育、服務長者、關愛兒童、攝影等,講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本書力圖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場景“圖解化”,用形象的語言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鼓勵讀者張開想象的翅膀,思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情景,讓讀者在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
羋惟于等 ·科學世界 ·2.8萬字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都相信右腦是“情緒腦”,掌管人的情感,而左腦是“理性腦”,掌管理性思維。事實并非如此!吉爾·泰勒博士曾失去了大部分的左腦功能,導致無法正常說話、行走、思考等。她花了八年的時間,依靠自己,完全恢復了左腦的全部功能,堪稱腦科學史上的“奇跡”。結合自己特殊的經歷和多年的研究,她提出了顛覆性的理念:我們的大腦并不能被簡單地分類——實際上,不管是右腦還是左腦,都會同時影響我們的情緒和理性思維。本書獨創了“左右腦對話”模型。掌握本書中的方法和模型,可以讓你在思想、情感、人際關系、職場中,永遠做出正確的選擇,活得更通透,更聰明!
(美)吉爾·泰勒 ·科學世界 ·14.3萬字
《驚嘆創新的科技》是“奇趣科學探索之旅”叢書之一,本書選取了小學生們感興趣的國家前沿科技成果,如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高鐵……也選取了必須了解的經典學科,如基因學、能源等發展和成果,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科技發展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讀者還可以通過本書了解更多的科學和技術的學科和職業,為讀者的職業選取埋下啟蒙的種子。本書覆蓋面廣,既能開闊小朋友們的眼界,又能滿足小朋友們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他們熱愛科學,敬畏科學!
張康 ·科學世界 ·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