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科普書,也是一本故事書。作者精心撰寫了18個驚心動魄的醫療故事,生動地呈現了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故事中的急診科老馬醫生和一眾相關專科醫生從病患查體和輔助檢查結果中抽絲剝繭,找到疾病的真相。在“破案“過程中,對30余種疾病進行了生動的科普。通過閱讀這些有趣、有料的案例,讀者會對疾病、醫學、健康、醫生、醫院有進一步的了解。看這本緊張刺激的醫事科普書,就是給自己身體的一場健康體檢,更是給自己心靈的一場SPA療愈。
李鴻政 ·人類故事 ·11.8萬字
日本的產品為什么質量好?日本人為什么喜歡櫻花?日本人為什么特別團結?日本人對宗教的態度如何?日本人對東方文化的繼承如何?天皇對日本人的意義如何?翻開本書,你都能找到答案。本書從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三方面介紹日本,旨在向讀者展示日本的風土人情,以及其背后隱藏的日本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從根源上解讀日本。
寧文平 萬墨軒圖書策劃編輯 ·人類故事 ·2.3萬字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招募了一群年輕女性來完成所有關鍵的計算工作。她們打破了女性只能從事無關緊要的文秘工作的固有印象。從計算員到程序員,再到科學家與工程師,她們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導彈飛上天空,火箭飛越太平洋,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月球任務和行星際探索任務,都離不開她們的計算和程序。同樣身為女性的科學家娜塔莉亞·霍爾特敏銳又細致地為讀者刻畫了她們擁有女性、母親和科技工作者多重身份的光輝與挑戰。基于大量的訪談、檔案和文獻,以這些杰出女性的人生故事為主線,《讓火箭起飛的女孩》既是一部科技領域女性的生命史,也是一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發展史和人類太空探索史。
(美)娜塔莉亞·霍爾特 ·人類故事 ·17.4萬字
一部冷知識大全。你有沒有想過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穿多大尺碼的鞋?誰是第一個在公共場合穿比基尼的人?哪種動物的血壓最高?誰發明了沖水馬桶?誰創造了縱橫填字游戲?從懷孕術語到阿波羅飛船首次在月球上搭載彩色電視攝像機的任務,從朱利葉斯·愷撒的寶劍名稱到超人的寵物猴,從瑞士三角巧克力到蚊子的牙齒數量,再到唐老鴨的中間名,本書介紹了少為人知的常識和扣人心弦的軼事。本書談古論今,別出心裁,耐人尋味,既可以閑來無事隨手翻閱,又適合靜下心來認真精讀。本書旨在造福學生、講師、冷門知識愛好者和好學不倦的讀者。總的來說,本書寓教于樂,令人增長見聞,適合居家、在校或辦公參閱。毫無疑問,收藏本書可謂物超所值!
阿諾德·森特諾 ·奧拉恩 ·人類故事 ·1.8萬字
如何渡過高中、大學生活?畢業后如何擇業選職?怎樣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公關、推銷、創業等等,這是每一個青年人,特別是每位同學在剛剛畢業后第一個所要面對的問題。本書講述了我們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希望它能指引你更好地生活、更有效率地工作,希望它能減少你成長中的煩惱,為你解決你所需的各種生存問題。不出的意志告訴我一定要堅強,在不斷地學習和強化技能中,漸漸地適應了這一切,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走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為了能更好地生存,我們要學會多種技能,以滿足需要。
碧泠 ·人類故事 ·9.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懂事機智的少年、做懂事的孩子、鑄造堅強性格、從小就有志向、喜歡提問動腦筋、反對封建禮制、強烈的好奇心、艱辛的外出求學、初步認識新世界、強烈的求知欲、接受西方的思想、提倡西方的觀念等內容。
竭寶峰編著 ·人類故事 ·11.1萬字
本書通過對人類、黑猩猩、倭黑猩猩之間的行為差異進行研究,對來自六大洲、十幾個學科、幾十個物種和幾百萬年的進化史進行研究與整合,從進化視角來探討人性問題——人類既是最善良的物種,也是最暴力的物種,這依賴于復雜的進化和適應性的傾向。雖然世界越來越和平,個體更加友善,但人類也更擅長組織并使用有目的性的暴力。這是因為人性中的美德和暴力在共同進化,形成了一種“人性悖論”。本書同時也研究了“人性悖論”對家庭暴力、死刑、戰爭、同性戀、情感與道德的影響。本書包含人類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認知心理學、腦科學等多門學科,囊括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產生的重要作用,是哈佛大學生物人類學家理查德·蘭厄姆研究人類進化的一部巨著。
(美)理查德·蘭厄姆 ·人類故事 ·18.7萬字
別小看睡眠問題。長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長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作為從業多年的睡眠科臨床主任醫師,作者為我們呈現了眾多親自診治的病例:睡夢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還可能睜眼開車甚至毆打伴侶;清醒時,也可能因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這些癥狀背后的機理,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腦子里。打開本書,你將同時收獲閱讀懸疑故事的快樂和指導睡眠健康的科學信息。
(英)蓋伊·勒施齊納 ·人類故事 ·17.5萬字
口水從哪里來的?人為什么會放屁?手肘被磕為何如此酸爽?眼見真的為實嗎?人體,美麗,又神秘。作者在學醫期間,為一個事實所震驚——人體很重!一條腿有10公斤重,搬起來相當吃力;手臂,看似很輕,也有4~5公斤重,超乎想象。奇怪的是,這些每天都帶在身上的“部件”,我們卻對它們的重量毫無概念。這是為什么呢?能解答這一問題的科學,就是醫學——結合多種現代技術,探究人體與疾病真相的科學。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人體鮮為人知的神奇功能,醫學先賢的故事,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史,以及那些你似懂非懂的現代醫療技術。一場從古至今,從頭到腳,遍覽人體與醫學之美的旅行,即刻出發!
(日)山本健人 ·人類故事 ·10.3萬字
未來有兩層含義:還未到來;終究會來。未來是不確定的,不確定,容易讓人疑慮、擔憂。這樣的想法你我都有,甚至,現在也沒變。不過,未來學家說,從前,先哲預知了現在;現在,我們也可以嘗試解碼未來。科學地預見未知的未來世界是可行的嗎?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精確預見未來事件嗎?究竟什么才是人類的未來?……
(南非)邁克爾·李 ·人類故事 ·8.2萬字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神話故事類圖書。無論是為了提升閱讀能力還是增加寫作素材而言,本書都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本書精挑細選了經典世界神話故事,并且都極具趣味性,孩子們在閱讀中可以通過對祖先神話的了解,逐漸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本源文化的總體精神,介紹了希臘、阿拉伯、印度、波蘭、埃及等多個有著悠久文化的民族中極具代表性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生活和思想,推動了后世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盡早接觸這些歷經長久的歲月而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可以使孩子們了解到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從而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李問渠 ·人類故事 ·5.1萬字
在《抑郁、焦慮和藥物的那些事》中,有11年臨床治療經驗的知名心理學暢銷書作家勞倫·斯萊特以學者、醫者、患者三重身份,帶領讀者一起探索精神醫學領域中那些改變人類世界的藥物和前沿技術。斯萊特通過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以劃時代的藥物為切入點,呈現了近100年來人們與“心魔”的抗爭歷程——從藥物的誕生過程與坎坷的上市之路,到藥品監管機構、制藥公司與醫學人士的各種考量,再到患者,包括作者本人35年的服藥治療經歷。從這本書中,讀者不僅能看到患者、醫生、科學家與疾病之間的頑強斗爭,感受到人類的智慧與人性的堅強,還能從患者報告以及作者親身的體驗中認識到,現有的常用藥物對他們來說有多有效,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副作用與鮮為外人所知的長期影響。如果你對重要的醫學進展與深刻的人性議題感興趣,抑或正在直接或間接受“心魔”所擾,這本書會讓你獲得你所需的信息與更廣闊的視角,豐富你的醫學與人文素養,甚至給你勇氣與希望,幫助你做出有利于提升人生質量的決定。
(加)勞倫·斯萊特 ·人類故事 ·16.8萬字
發生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關鍵點,并導致了深遠的社會變革。隨著革命性制造技術的出現,生產率迅速提高,蒸汽機成為可靠動力的來源,最初一批鐵路為工業建設提供支撐。人們從農業轉向工商業,城市不斷發展,但污染和擁擠環境帶來的疾病也成為了新的問題。許多人因為新機器的誕生失去了工作,另一方面,工廠的工作條件和工資水平也十分堪憂。隨著中產階級的繁榮,工人群體動蕩不安,對工人的剝削導致了工會和抗議運動的發展。本書分析了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以及工業化向其他國家擴散的過程。作者還關注了技術和商業組織的變化及其對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的影響。
(英)羅伯特·C.艾倫 ·人類故事 ·6.7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人類學知識的趣味科普書。22個關于人類進化的故事,揭開我們的身世之謎。美國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李相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故事、專業的人類學知識回答了“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一系列問題,解釋了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從普通的動物進化為智慧的人類,又為此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
(美)李相僖 (韓)尹信榮 ·人類故事 ·11.3萬字
病情危重,通常指病人有一個或多個重要器官無法正常運作。18歲少年在異國被感染后患上嚴重敗血癥,他能存活下來嗎?一名法官在庭審期間突然倒地不起,心跳與呼吸全無,他真的“死”了嗎?懷孕母親遭遇嚴重心臟衰竭,她和寶寶能平安邁過這道坎嗎?手術后,患者原本5米長的腸道僅剩20厘米,她今后還能正常進食嗎?……1952年,因感染病毒而命懸一線的12歲女孩在世界上第一間重癥監護室中重獲新生。以這個故事為起點,重癥監護室資深醫生馬特·摩根講述了重癥醫學背后的歷史沿革與科學發展。摩根醫生借助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上述真實病例,使我們逐步了解重癥監護室的日常運作,深入認識人體不同器官的功能與奧秘,并告訴我們,在生死關頭應如何救人或自救。一名重癥監護室醫生通常需要掌握13000種疾病診斷、6000種藥物和4000種外科手術。對普通人來說驚心動魄的時刻,卻是他們經歷的每分每秒。重癥監護室的醫療團隊傾盡所能,幫助病人度過生命的至暗時刻。許多病人最終康復出院,另一些不幸離世的病人也沒有被忘記,正是他們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對死亡的理解,也讓我們更明白生命究竟意味著什么。
(英)馬特·摩根 ·人類故事 ·12.6萬字
過去數十年來,我們擁抱著工業化與全球化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能感受到流行病的存在。然而,我們對流行病的認知充斥著誤解、輕視或恐懼。在《流行病的故事》中,屢獲大獎的科普作家索尼婭·沙阿向我們展現了關于流行病鮮為人知的真相,深刻揭示了暗藏在每次疫情背后的氣候、社會、文化等因素。流行病侵害著人類健康,有時甚至令國家陷入危機。但另一方面,它也改變了人類的進化軌跡,塑造了人類的行為與文明。人類與流行病之間的較量將持續存在。在后疫情時代,我們更需要借助科學與歷史的力量,全球緊密合作,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流行病風險做好準備。
(美)索尼婭·沙阿 ·人類故事 ·18萬字
這是一本別開生面的、有趣又有價值的工具書。它提供了人類精神上最偉大成就的入門之路。作者根據多年的讀書經驗,為讀者精選并評介了一百多種中國古今名著。本書意在引導讀者閱讀自己喜愛或對自己有益的書籍,讓讀者自己去挖掘一生無窮盡的寶藏,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達到博學多知。
碧泠 ·人類故事 ·13.1萬字
每一天,都要愛自己。這本書一直在告訴你,你的身體有多么重要!關于人體,我們總是有很多疑惑,一些習以為常的機體運作,可能蘊含了大大的道理與樂趣。只有懂得身體,才會產生“要重視啊”的心境。這是一本講解人體知識的趣味科普書,書里的95條人體知識,包括人體構造、抗衰、減重、脫發、運動、睡眠、情緒等。讀一讀,把“愛自己”這條準則持續做下去吧!
(日)工藤孝文 ·人類故事 ·5.8萬字
你只是10%……本書是AlannaCollen著作《10%Human:HowYourBody'sMicrobesHoldtheKeytoHealthandHappiness》的必讀指南。
利民·鄧 ·人類故事 ·3.9萬字
重現神奇物種征服世界之旅!是什么讓英國人放棄咖啡,從此只喝茶?茭白筍不是天生就長那樣,而是受到真菌感染?讓豆子變成美味醬油、讓米變成清酒,創造出王者之酒、藍紋奶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產黃青霉的發現協助同盟國打贏二戰;在顯微鏡下長得像圣誕樹的綠色木霉,是自然界的樹木醫生;里氏霉菌讓你的牛仔褲出現石磨水洗效果,黑麥角菌能讓人走一趟天堂或地獄;愛爾蘭大饑荒、獵巫行動、造就了羅馬暴君尼羅的罪魁禍首,也都是真菌;當然,不能不提眾多美味的菇品,從洋菇、金針菇、香菇、松茸,還有被視為神丹妙藥的冬蟲夏草和靈芝等……也許你從未注意,你的生活已被真菌包圍,這些不起眼的微生物,掌握著生死存亡的關鍵,甚至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最小的真菌你看不到,最大的真菌比45座鳥巢還要大!真菌細胞生物學研究者顧曉哲博士,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真菌在人類社會所扮演的角色。每個品種都有詳細的介紹,讓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輕松活潑的文字加上定制的簡明漂亮的插畫,讓每一株真菌都格外生動的呈現在你的眼前。讀完本書,就像搭乘一臺充滿畫面的時光機,以真菌的角度看盡人類文明史。
顧曉哲著 林哲緯繪 ·人類故事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