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對西方社會日益明顯的社會衰敗現象進行田野調查的結果。結果顯示,西方社會各階層的倫理道德缺失,是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作者還警告那些輸入西方生活方式的國家,要警惕在敞開大門發展經濟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被撒下衰敗的種子,建議這些國家保護自己獨有的語言,切莫為了迎合西方的需要和利益而改變自己。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本書的觀點值得深思。
A·C·弗里奇博士 ·人類故事 ·2.2萬字
從鉆木取火、結繩記事的遠古時期發展到今天的虛擬網絡和數字時代,人類整整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在這數千年里,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生命是奇妙的,創造生命的自然、地球和宇宙更是神奇。在這神奇瑰麗的大千世界,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本書章節內容:第一章:神奇的人體構造;第二章:你不可不知的人體知識;第三章:男男女女大問題;第四章:探索人體的奧秘。本書以最生動的文字,最縝密的思維,最精彩的圖片將這些令人費解的神秘現象的奧秘娓娓道來,與您一起探索種種撲朔迷離的科學疑云。
馬云飛主編 ·人類故事 ·8.7萬字
本書圍繞古今中外100位科學人物及其所創科學圖景進行融合性肖像創作,分為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實驗、科學發現、科技發明、科學探索、科學文化、科學哲學、科學幻想10個圖景篇章,解析這些人物突出的代表性探索成果的經緯脈絡。肖像畫表現了科學人物的精、氣、神,而探索成果的融入使一些平常看起來相當深奧的科學內容變得容易理解,整體上讓科學內容通俗化、可視化與藝術化。本書基于科學肖像這一主體展開,輔之以科學圖景的創繪,體現了科學+人文的思想理念,采用巧妙的藝術與科學結合的敘畫論述,力圖創造一種“用藝術理解科學”的范式。本書可為讀者提供科學與藝術交融的閱讀體驗。
劉夕慶編著繪 ·人類故事 ·18.3萬字
身體對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人們必須正確地使用它,它才會更好地工作。如果身體使用不當,則會埋下很多健康隱患,帶來很多健康問題。怎樣才算正確的使用我們的身體呢?當然要先了解它。本書分為三篇:不可不知的人體奧秘,介紹了人的生理、感官、思維、情感和保健等各個方面的知識;不可思議的人體之謎,講述了很多讓人難以置信的關于身體的傳奇故事;我們的身體是如何工作的,則周詳而又輕松地解密了我們的身體,讓你一眼看穿身體的奧秘。
朱立春編著 ·人類故事 ·13.2萬字
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時為何丟棄大腦?大腦能像腸子一樣“消化”知識嗎?顱骨收藏熱潮,昭示了理性還是愚昧?有哪些偽科學觀點一直在影響我們對大腦的認識?從古埃及對大腦的di一次書面記載,到當代如火如荼的“神經科學”,人類一直被這些謎題吸引——智慧怎樣誕生?知識存于何處?意識的本質是什么?可以說,腦科學的歷史,也是人類自我發現、自我認識的歷史。歐洲頂尖學府比薩大學科學史教授,結合哲學、醫學、解剖學、倫理學等多門學科知識,以全新的角度講述人類和大腦的故事。
(意)克勞迪奧·波利亞諾 ·人類故事 ·10.8萬字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天文學科普書,講述了那些正在消失的天文探險家的不朽故事,即使你對天文學一無所知,這本書也相當簡單有趣。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宇宙?我們為什么要仰望星空,為什么要提出內心的疑惑,滿世界建造這么多望遠鏡,到地球的極限之地尋找答案?我們為什么要觀星?天文學家艾米莉·萊維斯克將在本書中分享現代天文愛好者的故事,他們冒險越過高山,到地球上一些最偏遠的角落追尋奧秘,極好地展示了天文學家如何在這個激烈和不斷發展的領域超越機器,將創造力和激情注入恒星和太空,并激勵我們所有人仰望天空,追求宇宙的秘密。
(美)艾米莉·萊維斯克 ·人類故事 ·18.8萬字
未來有兩層含義:還未到來;終究會來。未來是不確定的,不確定,容易讓人疑慮、擔憂。這樣的想法你我都有,甚至,現在也沒變。不過,未來學家說,從前,先哲預知了現在;現在,我們也可以嘗試解碼未來。科學地預見未知的未來世界是可行的嗎?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精確預見未來事件嗎?究竟什么才是人類的未來?……
(南非)邁克爾·李 ·人類故事 ·8.2萬字
悄悄的,有些事物正離我們而去,正如另一些事物悄悄的走來。生活總是無情的淘洗著舊日的色彩,卻給人們留下幾許懷戀,幾許感慨。
古巖 ·人類故事 ·4.7萬字
喝白粥可以養胃?蘆薈膠真是萬能的?為什么說膠原蛋白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2元的維生素C和100元的維生素C,差別大嗎?你以為的“常識”,真是正確的嗎?這是一部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小百科,從臉上涂的、嘴里吃的,再到家里用,每一個健康小知識的背后,都有大量經過實驗檢測的數據作為支撐。本書將幫助我們破除有害健康且流傳甚廣的謠言,開啟自己與家人的優質新生活。
老爸評測 ·人類故事 ·6.7萬字
鼠疫、天花、黃熱病是人類歷史上致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它們消滅了數以億計的人口,令整個人類世界聞之色變。面對大瘟疫,醫生們能做的,一度只能和巫師一樣。經過一代代人類精英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找到了對抗這些烈性轉染病的方法。鼠疫、天花、黃熱病似乎已經遠離人類世界、煙消云散,但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隱形殺手會不會又卷土重來?本書即呈現了這段科學史。
王哲 ·人類故事 ·10.3萬字
在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個人的頭發顏色各不相同,有黑色、灰色、黃色、棕紅色、銀白色等,但就是沒有綠色。對于生活在叢林中的早期人類來說,綠色的頭發簡直就是天然的迷彩服,可以起到完美的保護作用,那么人類為什么要放棄如此優異的自我保護裝置呢?“我們為什么沒有綠色的頭發”,史鈞老師從這個饒有趣味、看似普通簡單實則深奧復雜的小問題作為切入點出發,探討了色彩與視覺形成、色彩與體溫調節、色彩與體型大小、色彩與群居動物的社會交往等問題,詳細敘述了色彩是如何對生物進化及人類社會構建發揮作用的。詳細敘述了不同的生命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的終極原因和進化邏輯,以及色彩對人類社會構建的巨大推動作用。作者延續一貫的幽默文風,以頭發為經、色彩為緯,通過解謎式的巧妙鋪陳,串起進化史中的各種復雜問題,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張龐大而細密的知識網絡,敘述邏輯嚴謹而又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史鈞 ·人類故事 ·16.7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人類故事 ·6.8萬字
我有幸向您推薦一部獨特而深刻的著作——《趣說文明起源的故事》。這本書由林徽因翻譯的文化史大作家房龍的杰作,以其獨特的敘述風格和深入淺出的解釋,使得歷史與科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引人入勝。房龍的寫作方法,將文學的手法運用到科學敘述中,使得讀者仿佛與一位智者同行,探索遙遠的歷史曠野。這種方法在敘述科學上的成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譯者,林徽因,因個人困境而開始這項翻譯工作。盡管面臨多次挫折和轉折,她的努力最終使這部作品得以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這不僅是對她個人不懈努力的肯定,也是對房龍原作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的體現。
房龍 ·人類故事 ·4.3萬字
醫學是以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和機體有效功能的極限恢復,廣義的醫學還包括中國養生學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營養學。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從誕生至今,主要作用還是治已病。二十世紀末,全球醫學界大討論最終結論是:最好的醫學不是治好病的醫學,而是使人不生病的醫學。
苗桂芳主編 ·人類故事 ·5.2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人類故事 ·3.4萬字
口水從哪里來的?人為什么會放屁?手肘被磕為何如此酸爽?眼見真的為實嗎?人體,美麗,又神秘。作者在學醫期間,為一個事實所震驚——人體很重!一條腿有10公斤重,搬起來相當吃力;手臂,看似很輕,也有4~5公斤重,超乎想象。奇怪的是,這些每天都帶在身上的“部件”,我們卻對它們的重量毫無概念。這是為什么呢?能解答這一問題的科學,就是醫學——結合多種現代技術,探究人體與疾病真相的科學。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人體鮮為人知的神奇功能,醫學先賢的故事,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史,以及那些你似懂非懂的現代醫療技術。一場從古至今,從頭到腳,遍覽人體與醫學之美的旅行,即刻出發!
(日)山本健人 ·人類故事 ·10.3萬字
你只是10%……本書是AlannaCollen著作《10%Human:HowYourBody'sMicrobesHoldtheKeytoHealthandHappiness》的必讀指南。
利民·鄧 ·人類故事 ·3.9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人類故事 ·7.7萬字
《中華通俗文庫》是香港中華書局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一套知識性普及讀物,旨在“通過通俗的文字和生動的細節,向讀者們介紹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文字和各種初步系統的知識”,踐行中華書局“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初衷。叢書共出版三百二十種,題材廣泛多樣,包括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名著節本、歷史常識、地理知識、科學百科、民間故事等,至今價值猶存。現精選五本帝王故事(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曹操/唐太宗/成吉思汗),作為復刻版的第二輯,故事傳奇,家喻戶曉,既存《中華通俗文庫》之原貌,亦可見六十年前香港中華書局普及知識之努力。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人類故事 ·0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人類故事 ·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