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按照“奇”“美”“謎”的獨特視角把重慶的地質奇觀分為三個篇章,即奇篇、美篇與謎篇,分別從國家地質公園、峽谷溝壑、特色地貌、江河橫流等重慶眾多地質景觀中精選出95處奇觀結集成書。“奇”主要描述罕見的地質景觀;“美”則向人們展示獨特的壯麗自然景觀;“謎”則主要介紹成因不明或有多種成因解釋的地質奇觀。
謝斌 張鋒主編 ·生態環境 ·4.4萬字
地球的一生廣博而深邃,其時間長度超出人類的想象。地球上生命歷史的巨大規模,從在深海熱液噴口中發育的第一批生物到今天多樣化的生命,地球生命的進化之路堪稱一篇史詩般的故事。這是一部信息豐富、精彩紛呈的地球生命傳記。作者埃爾莎·潘西羅里帶我們跨越了地球上15個重要的地質時期,精彩呈現了保存在化石中的多種生命形式,介紹了47種繽紛的生物,講述了生命起源與進化的故事。從早期生物加尼亞蟲、牙形蟲、筆石,到三葉蟲、始祖鳥等“明星”古生物,再到新生代人類的進化,這本書用地球生命如何進化和適應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從新的角度看待地球生命的形成過程,感受進化的節奏與生命的模式,對生命心懷敬畏與謙卑。
(英)埃爾莎·潘西羅里 ·生物世界 ·11.6萬字
人類的起源已經與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并列為四大起源之謎。而這四大起源之謎,又縱橫交錯、互相聯系,若能揭開其中一個謎底,對揭開另外三大起源之謎,就是一個重大突破。1922年11月26日黃昏,考古學家豪爾·卡特(HowardCater),與他的資金贊助人卡納文(Carnarvon)爵士,進入了公元前1352~公元前1343年間統治埃及第十八王朝一位年輕法老的墳墓。此法老,正是后來馳名世界的圖坦卡門。
劉燁 ·人類故事 ·16萬字
本書是《極限英雄》系列叢書之一。你知道“極限”的含義嗎?你了解“極限運動”的的情況嗎?你熟知那些“極限英雄”的故事嗎?那些真正在人類歷史和社會發展長河中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的英雄嗎?1969年7月16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舉世矚目的“阿波羅”登月發射;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并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進入宇宙空間……
莊緯 ·宇宙知識 ·3.8萬字
《燈的故事》是“伊林經典科普小叢書”(共四冊)之一種,講述了燈的創造發明史。作者以時間先后為脈絡,結合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圖景,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濃縮了燈繼承發展的演變史,全面而簡潔地呈現了人類制造光明的思路和征服黑暗的歷程。人們最初利用煙火、引火木、火炬來照明;后來通過尋找更合適的燃料、改進燈的構造,發明了油燈、蠟燭、煤油燈、煤氣燈等;為了避免有火焰的燈產生的煙炱,又發明了沒有火焰的燈——電燈、鎢絲燈、稀有氣體燈等。成千上萬的發明家不斷探索,使燈從粗苯簡陋、不易控制變得安全、便捷、舒適,燈的用途也逐漸擴大,不僅僅限于照明,還能用于裝飾等。
(蘇聯)伊林 ·科學世界 ·2.1萬字
套裝包括:《通識學院:關于烹飪的101個常識》《通識學院:關于電影的101個常識》《通識學院:關于工程的101個常識》等9本。
(美)馬修·弗萊德里克等 ·百科知識 ·21.2萬字
本書將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沉淀下來的豐富的圖文資料融為一體,直觀的介紹歷史發展進程,全書以字字珠璣的文字,介紹了中國歷史的一些基礎知識,內容豐富,涵蓋眾多領域。
聞明 張林主編 ·百科知識 ·9.1萬字
為什么我們天生對世界好奇,卻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為什么我們樹立目標時躊躇滿志,一旦開始努力,就立馬進入“玩——看手機——玩”的無限循環?怎樣才能從一個空有上進心的人,變成行動上的巨人?在《懶惰腦科學》中,作者結合腦科學的前沿研究成果,對以上問題給出了答案。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為了維護身體的運作,大腦會避免積極思考,開啟自動節約能量的潛在機制,這影響了我們的日常行為。懶非我所愿,是大腦天生愛偷懶。無意識的懶惰選擇,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在本書中,作者建設性地提出了應對懶散天性的實用方法,利用大腦天性,激發內在動機,幫助讀者戰勝內在的健忘、焦慮、混亂、拖延,快速行動,高效學習。
(法)鮑里斯·薛瓦勒 馬修·博伊斯岡蒂埃 ·百科知識 ·5.4萬字
如何渡過高中、大學生活?畢業后如何擇業選職?怎樣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公關、推銷、創業等等,這是每一個青年人,特別是每位同學在剛剛畢業后第一個所要面對的問題。本書講述了我們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希望它能指引你更好地生活、更有效率地工作,希望它能減少你成長中的煩惱,為你解決你所需的各種生存問題。不出的意志告訴我一定要堅強,在不斷地學習和強化技能中,漸漸地適應了這一切,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走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為了能更好地生存,我們要學會多種技能,以滿足需要。
碧泠 ·人類故事 ·9.8萬字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集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疑問性與科普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生動可讀,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廣大讀者在興味盎然地領略世界難解之謎和科學技術的同時,能夠加深思考,啟迪智慧,開闊視野,增加知識,能夠正確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激發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熱情,不斷掌握開啟人類世界的金鑰匙,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使我們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主人。
科普小組主編 ·神秘現象 ·6.4萬字
萬物有靈,一切始于大海,也終歸大海。如果說《寂靜的春天》是蕾切爾?卡遜的戰爭宣言,那么“海洋三部曲”則是她矢志不渝的孕育。“海洋三部曲”分別為《海風下》《我們身邊的海洋》《海之濱》。該系列是蕾切爾·卡遜作為海洋生物學家和暢銷書作者一生最重要及成就最高的系列作品,成書于1937-1955年的近20年時間,全套書用文學的語言將藝術般的海洋展現在了讀者面前,走進海的生命,感悟到的是科學家嚴謹的知識講述和哲學家對生命透徹的思考,這也是“海洋三部曲”能持續暢銷至今的原因。《海之濱》是“海洋三部曲”中的壓軸之作。這部作品將目光投向與人類社會聯系更加緊密的海洋與大陸的交界地帶,即我們通常理解的海濱、海岸。本書寫作回歸到海岸,主要以大西洋岸邊為背景展開的,書中用優美浪漫的語言詳細描述了生活在海濱地區的動物、植物等,以生物的視角寫作,描繪海岸大環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潑而完整的面貌,并呼吁人類社會正視和保護日益危殆的海濱生態環境。蕾切爾·卡遜在此書中寫道:“海岸是過去與未來的回聲,也是時間的回聲。滄海桑田,卻依然留下諸多痕跡。”“生命如同海洋,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如上漲的潮水一樣勢不可擋,不回頭,也不改變路線,勇往直前。”《海之濱》出版后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30周,暢銷60余年不衰,并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題名。
(美)蕾切爾·卡遜 ·百科知識 ·13萬字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是判斷其個人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曾經火爆的電視節目《開心辭典》、《幸運52》、《三星智力快車》、《SK狀元榜》,無數觀眾被那些過關斬將的選手所擁有的知識折服。為幫助讀者朋友掌握搶答獲勝的秘訣,增加知識儲備,我們編寫了此書。本書既可以豐富你的知識儲備,又能鍛煉你的思維能力。本書精選自然地理類知識,分為答題技巧、知識解析、選擇、簡答和知識儲備幾大部分,里面既有大量的搶答題目,又有很多讀者應該掌握的知識點。書中的資料來源廣泛,有理有據,內容豐富,可讀性強,讓讀者學有所樂,學有所益,輕輕松松可以學到知識。這樣一本有益、有趣、有內容的書,符合一本好書的所有條件。
張巖雨主編 ·百科知識 ·12萬字
姜波編著的《驚魂的謎團》幾乎涵蓋了當今世界各個領域的種種謎團,生活中無奇不有的怪異現象,帶著你在懸疑叢生的敘述中品味神奇的大千世界。我們在這里并不是想給大家一個答案,連科學家都無法定案的事件,我們也不能盲目地下定論,只是把這些事件展現給讀者,科學家們的觀點也是見仁見智、各不相同,有的聽起來甚至有點“離經叛道”,但這當中不乏智慧的閃光,我們可以自己去參透、去領悟。
姜波 ·百科知識 ·42.4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5.8萬字
1.《環球國家地理百科全書》是一套色彩艷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大眾地理讀物。2.全書內容是經過社科院專家和中國地理協會的老師專門審核后完成的,地理知識具有較高的權威性。3.全書共分10卷,分別從多方面介紹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資料翔實、數據全面、圖片豐富。4.這套書也是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以彩圖版的形式介紹全球各國概況及風土人情的圖書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性、閱讀性和欣賞性。5.全書除了百科體知識以外,每卷后邊又加了部分美文,讓地理知識變得有趣而優美。6.全套采用輕型紙印刷,攜帶便捷,性價比很高,是自用的佳品。
王越主編 ·百科知識 ·7.1萬字
本套圖書將法布爾《昆蟲記》原著中的昆蟲故事改編成精美的插圖本,用擬人化的寫法揭示了不同昆蟲的生活習性,用寫實的插圖展示了昆蟲們的外形特征,讓孩子們在閱讀昆蟲故事的同時了解不同昆蟲的習性,讓生活在鋼筋水泥環境中的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體會法布爾先生對生命的尊敬和熱愛。這是一套非常適合學生學習閱讀的經典名著。
(法)法布爾著 央美陽光編繪 ·生物世界 ·5.2萬字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時至今日,中醫藥文化針對青少年青春發育時期,在生理發育、牙齒、身姿、眼睛、嗓子、聽力、身材等各方面的保健中依然發揮著作用。本書圖文并茂,從“樸素的上古文化”“歷法、節氣、傳統節日”“大道中醫”“青春期健康”四個方面向青少年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洪蕾 黃浩主編 ·百科知識 ·5.6萬字
本書為“中華水文化專題叢書”分冊之一。本書主要介紹水對我國文學藝術(包括詩詞歌賦、散文、小說、楹聯等文學形式和書法、繪畫、音樂、戲劇、雕塑、建筑)等方面的重大影響和作用。本書適合于水利行業職工、水文化研究學者、社會大眾的閱讀。
朱海風 史月梅 張艷斌 ·生態環境 ·27.4萬字
另類科普再度來襲!魔性畫風+另類冷知識+代入式體驗的動物科普書《跟動物交換身體》第2部!日本人氣插畫師、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創作,一本以人體作為參照的“體感型”動物圖鑒。全書用多幅生動魔性的插畫描繪了鯊魚、袋鼠、霸王龍、天鵝等二十多種動物的身體結構及演化奧秘,通過將動物的特征與人類一一對比,將專業的生物解剖學知識轉化成夸張、沖擊力超強的畫面,產生真實有趣的對照,帶你走進一場跨物種體驗的驚奇之旅!
(日)川崎悟司 ·生物世界 ·3萬字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醫學傳奇和故事,卻少有傳奇和故事像心內直視手術的發明那樣,驚心動魄而又引人入勝。20世紀中葉,在心臟外科手術發展止步不前的情況下,李拉海和其他心臟手術先驅們一起,完成了許多醫學家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壯舉:他們提出了活體交叉循環的瘋狂設想,頂住道德倫理上的質疑,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打開了人類心臟,修復了致命的缺陷,創造了心臟手術歷史上的一個奇跡。而在此前,人類心臟手術一直受限于6分鐘——在低溫麻醉下打開心臟做手術的極限時間——而只能止步于一些非常簡單的心臟疾病的治療,大多數心臟病患者的結局就是等待死亡的突然而至。交叉循環技術沖破了制約心臟手術發展的壁壘,打開了心臟手術的大門,在這之后,心臟外科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更為復雜的心臟缺陷得以修復,更多心臟疾病患者獲得了重生的機會。《心臟之王》是作家韋恩·米勒利用檔案研究,對李拉海本人、邁克爾·德貝基、克里斯蒂安·巴納德等等多位心臟領域先驅們的專訪,以及對李拉海曾經救治過的大量病人和家屬的采訪,歷時7年完成的著作。本書記錄的既是心內直視手術的發明歷程和傳奇歷史,也再現了“心內直視手術之父”——外科醫生李拉海的傳奇人生。
(美)韋恩·米勒 ·人類故事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