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接受“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的基礎上,研究21世紀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生產決策和農業要素投入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分析農業支持政策帶來的環境效應。利用相關統計數據描述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人口特征,利用生命周期法測算農業碳排放,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驗證農村勞動力轉移、非農收入與農業支持政策對務農勞動投入、農業資本要素投入和農業碳排放的影響,提出建立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政策建議。
吳偉偉 ·農業工程 ·11.9萬字
本書收錄了我國主要野菜220種,并對它們的識別特征、營養成分、藥用功效、食用方法進行了簡要介紹。每種野菜均配有實地拍攝的形態鑒別彩色圖片。還提供了96種野菜菜肴成品圖片、各種野菜采集時間表和野菜名稱索引,方便讀者鑒別和制作野菜。本書可供廣大野菜愛好者及野菜開發部門、食品烹飪部門、賓館飯店、教學及科研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車晉滇 ·農業基礎 ·7萬字
本書介紹了適合散養的雞的品種、放養環境的選擇和處理、雞舍建造、雛雞選擇、雛雞飼養管理、育成雞飼養管理、產蛋雞飼養管理、散養雞常見疾病防治、綠色天然飼料、綠色獸藥的應用等。,著重闡述了各主要環節的關鍵技術和措施。
紀守學 周麗榮主編 ·畜牧 ·6.8萬字
碳氮循環對農業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和全球氣候穩定性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書論述了農田土壤碳氮周轉過程、土壤水氮運移及作物生長動態建模與應用。主要內容包括:土壤碳固持模型構建與修正,土壤呼吸動態模擬及集約種植條件下農田土壤有機質培肥目標的確立與實現;基于水熱過程的土壤有機碳動態建模及土壤水氮碳聯合過程綜合模型驗證與初步應用;基于ArcGIS內置VBA編輯器,將作物生長發育和土壤水、熱、碳、氮聯合模型嵌入到ArcGIS中,并建立與之配套的共享數據庫,實現了聯合模型與GIS結合;運用基于GIS的聯合模型對華北平原水氮行為進行模擬,并對夏玉米—冬小麥輪作制度下土壤水氮利用效率和氮素損失量的區域分布規律進行評價,應用模擬結果對農田水、氮管理措施進行優化。本書以試驗與機理模型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由點及面,內容翔實,層次分明,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可供土壤、水土保持、資源環境、生態、農業、環境科學、全球變化、水利、水文氣象等學科與專業的研究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雷宏軍 高如泰 ·農業基礎 ·9.8萬字
受原銀川人才工作服務局委托,我們成立了項目組,于2018年7月至9月,對銀川市34家葡萄酒企業的人才狀況進行了調研。項目組對銀川市葡萄酒企業的高管人員、人力資源從業人員、普通員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高管人員進行了訪談。圍繞葡萄酒企業基本信息、經營狀況、主要業務、產品市場、品牌建設、盈虧情況、高級管理人才狀況、人才的基本信息、人才需求狀況、人才供給、人才管理和激勵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調研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
任現增 ·農業工程 ·2.9萬字
本書精選了139種目前果園和果樹生產中常用的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除草劑、殺線蟲劑、昆蟲性外激素。詳細介紹了每種農藥的中英文通用名、曾用中文商品名、主要劑型、毒性、產品特點、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本書是廣大植保人員、農技人員、專業菜農等的良好讀物,也可供農業院校植保、農藝、蔬菜園藝等專業師生參考。
石明旺 朱素梅主編 ·植物保護 ·13.7萬字
本書是關于探索在寧南山區覆膜保墑旱作節水技術研究的一本專著。全書共分七章,內容包括:寧南山區旱作雨養區的基本概況;不同作物全膜覆蓋雙壟集雨溝播技術模式,增產效果顯著;全膜覆蓋雙集雨溝播套種技術模式;寧南山區覆膜保墑旱作節水技術的初步研究成果和進展等。
張樹海 郭忠富 ·農業基礎 ·12.6萬字
本書結合河蟹產業、生態化、集約化、規模化、智慧化發展方向和生態健康、質量安全、精準精細等轉型需求,系統介紹了我國特色名貴水產資源——河蟹的養殖、加工、銷售過程中環境、苗種、漁藥、飼料及其他投入品、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質量可追溯體系、綜合信息應用、應急工作機制、災害天氣預警等方面無公害生產技術,為從事河蟹養殖的水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漁業農民以及廣大水產科研人員、水產院校師生提供新穎、實用、可操作的理論借鑒。
陳如國 ·水產 ·13.2萬字
自主創新是支撐和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本書構建了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農業自主創新效率以及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對甘肅農業自主創新能力、農業自主創新效率和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進行了實際測度和綜合評價,考察了影響甘肅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農業自主創新對甘肅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在借鑒國內外現代農業自主創新模式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甘肅現代農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具體對策和政策建議。
關愛萍 史煜娟 ·農業工程 ·16.3萬字
“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了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采取創新性的思維方式,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和市場導向為基礎,遵循農村發展規律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律,以市場導向思維、城鄉融合思維、全面振興思維為主要內容,探討如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本書以重慶市長壽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為例,通過研究重慶市長壽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創新方向、產業優勢、存在問題,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共九個部分。本書有利于相關領域學者學習掌握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實質,以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張呂 ·農業工程 ·15.8萬字
本書介紹了鴨鵝場的生物安全措施,鴨鵝傳染病、寄生蟲病、代謝病、中毒病、其他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病學、癥狀、病理變化、診斷、預防、治療及常用藥物的作用機理、適用證、使用劑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內容翔實,系統性、科學性強,理論聯系實際。本書配有大量圖片,直觀易懂,是廣大鴨鵝養殖及疾病防治技術人員、動檢工作者、基層獸醫的必備工具書,也是大專院校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專業、食品衛生檢驗專業、養禽和禽病防治專業師生的重要參考書。
刁有祥 ·動物醫學 ·16萬字
本書根據設施甜櫻桃的種植特點和生產管理經驗,圖文并茂,較詳細地介紹了設施櫻桃的生產概況、栽培生物學特性、優良品種選擇、設施櫻桃栽培的定植及建園技術、田間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及果實采收與包裝等內容。本書可供農林院校、農科院所、果樹站、基層綜合服務站以及涉農企業、合作社中從事果樹科研、生產及技術推廣服務人員和廣大果農參考使用。
劉學卿 李延菊 李淑平 ·農業基礎 ·6.8萬字
如果你做好準備,拋開激烈的職場競爭,自己做自己的老板,經營農業不失為很棒的選擇。當然,初期免不了要付出努力,承擔風險,但回報定會勝過風險。
亞歷克斯·烏瓦杰(Alex Uwajeh) ·農業工程 ·8760字
本書從新手入門的角度出發,根據觀葉、觀花、觀果、多漿、蔓藤的花卉分類方法,選取了近90種簡單易養的花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每種花卉的生態習性、養護方法、健康功能及其繁殖等基礎知識。此外,對廚房、臥室、角落、陽臺、辦公室等不同場合也提出了恰當的種植方案。
張喜煥主編 ·園藝 ·5.4萬字
本書通過深入淺出的文字及大量直觀實用的圖片,從羊的品種良種化、養羊設施化、生產規范化、繁殖高效化、營養標準化、羊病的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以及羊場管理科學化八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我國北方集約化、工廠化養羊的新技術和新進展,在講述技術先進性的同時,又注重了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于提高我國北方地區養羊標準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可供養殖場、養殖小區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參考。
馬友記主編 ·畜牧 ·12.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經濟作物營養特征及營養診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無公害經濟作物生產常用肥料等內容,并從經濟作物營養需求特點、測土施肥配方及肥料組合,無公害經濟作物施肥技術規程等方面闡述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作物、調味類經濟林木等17種主要經濟作物“無公害,減化肥,增有機,改土壤,善品質,組合化”的施肥技術。本書適合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經濟作物企業、專業種植作物大戶閱讀和參考使用。
宋志偉 楊首樂編著 ·農作物 ·13.5萬字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方式,著重介紹了果樹嫁接基礎知識、嫁接前的準備、嫁接方法、嫁接技術的特殊應用、嫁接后的管理,以及北方常見果樹的嫁接技術等。全書內容系統豐富,語言通俗易懂,圖解形象直觀,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另外,書中設有“提示”“注意”等小欄目,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本書可供廣大果農及果樹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農林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和參考。
石海強 杜紀壯主編 ·園藝 ·3.4萬字
本書介紹了黃瓜生產(栽培)技術,包括黃瓜新品種介紹,不同季節、不同茬口黃瓜的栽培技術以及目前農民最關心的黃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并將生產中發生的教訓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出來。
張衛華主編 ·農作物 ·7.2萬字
本書介紹了食用菌菌種生產中的常見問題、菌種基質的革新問題,尤其針對近年來液體菌種宣傳的大量問題,諸如發展前景、液體菌種的優勢和弊端等進行了說明;關于沼渣的正確判別和利用,有機食用菌的概念性問題以及生產要求,特別是針對消殺問題做了35個問題的答復,覆蓋面廣,便于照章操作;針對平菇生產中常見的諸如碳氮比計算、含水率的概念、發酵料的正確操作、菌株的選擇等提供了大量準確翔實的說明,并且,根據近年來夏季市場對平菇的需求狀況,在播種及發菌的章節中按照現有設備設施技術進行了關于控溫的說明。
曹德賓 王廣來 涂改臨 ·農業基礎 ·10.5萬字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消費者更加渴望多樣化的旅游休閑,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由此,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休閑農業應運而生。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我國臺灣和日本等率先提出“休閑農業”農業經營模式;90年代,我國休閑農業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并逐漸普及。
陳玉林 ·農業基礎 ·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