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文化史角度研究中國夢論、夢學。作者從原始社會先民的神靈崇拜,殷商時期的人神溝通之夢,周代占夢術,春秋戰國時期的夢象與夢占語言,兩漢時期的夢迷信及其批判,魏晉南北朝的夢學理論與宗教夢說,唐代的君主夢與記夢文學,到理學思想籠罩下的宋代夢文化以及明清夢學理論的突破與夢文學的發展,一一寫來,勾勒出中國古代夢學理論的發展線索及文化學變遷軌跡,對于今人研究中國古代的夢學理論和中國人文中夢的影響具有學術價值。
楊健民 ·文化史 ·20.3萬字
這是一本研究周代禮制風俗問題的學術專著。本書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與方法,以研究周代禮制中的原始元素為主題,以《儀禮》研究為基礎,注重充分運用《儀禮》一書在記錄動態的禮儀行為和禮儀流程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對周代禮制進行探討。全書重點考察了周代禮制中從原始社會延續下來的帶有原始意味和神秘色彩的“古禮”,深入研究了周代禮制包含的大量古舊禮俗遺存,賦予了禮制研究更多趣味性,并且提出了具有原創性和啟發意義的觀點,它的出版,對于中國禮制史研究的不斷深化、發展,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胡新生 ·文化史 ·39.5萬字
在距長沙市中心約30里的榔梨市上,有一座陶公廟,廟里供奉的主神是陶真人。明清以降,陶真人逐漸從一社區之神發展成湖南省神,其興衰與湖南地方力量的強弱相始終。本書在“國家與社會”的理論框架下,運用以人為中心的研究方法,從海量的歷史信息中,不僅建構了陶真人的生命史,而且揭示了湖南地方自主性的演變。作為一部社會文化史專著,本書打破了古代史與近現代史的畛域,從“地方的邏輯”描繪了一幅嶄新的近代湖南畫卷。
龐毅 ·文化史 ·28.3萬字
古代中國很早就形成了以父系血統為唯一合法傳承路徑的宗法制社會結構,并在父權制基礎上發展出以宗族關系與皇權承續嬗變為中軸的專制社會治理系統。但由于生物遺傳、蓬勃多元的社會因素等局限,當局者又逐漸摸索出一套符合儒家倫理的輔助調整工具,即以繼嗣養子為核心的擬親制度,包括顯性形式如異姓收養、以庶為嫡、同宗繼嗣,乃至贅婿、招夫、改嫁、兄弟結拜等伴生丐養關系,以及隱性變體如天子之道、蓄士養客、宗族部曲、師生門人、主官辟召、賜姓贈名等種種形式,成為血親系統“盜譜者”,并在不同程度上促進著社會能量交換與資源整合。
馬陳兵 ·文化史 ·22.3萬字
不同于主要作為新知識、新生活方式集散地的上海、天津、廣州等口岸都市,“晚清北京”的意義更在于新舊共生、士庶交涉、旗漢雜居,傳統政教與近代文明相交融。這一文化空間,既不失其固有的政治資源,更在清末“中西學戰”、新舊社會沖突、上下關系變化、中外習俗更迭等一系列文化轉型過程中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間》將晚清北京視為一個“文化空間”,探討其間各個社群在各種場合運用多樣表達方式的共生關系,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充分利用報刊、檔案等原始材料,力圖深入晚清的歷史情境,研究具體的文化人物、事件、機構和相關的文學文本,力圖交織呈現晚清北京這一特殊歷史橫斷面的文化生態和城市性格。
夏曉虹主編 ·文化史 ·23.7萬字
首次回溯哈佛推動的歷次美國社會變革,讀懂了哈佛,也就讀懂了美國。世界越混亂,我們越需要追求真理。本書對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做了一次全面徹底的歷史回顧,展現了哈佛從一所清教思想主導的學校成長為全球科學和社科人文教學研究重鎮的歷程。最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呈現了哈佛與美國數百年來社會變革與動蕩的緊密聯系。哈佛歷任校長和校務委員會秉持著“真理”(VERITAS)這一校訓,在“舊世界的桎梏”中不斷突破前行:從平息宗教狂熱,到與英國王室斷絕關系;從錄取第一名黑人學生,到招收第一批女性學生;從反對納粹分子,到擁抱多元文化世界……哈佛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曾說:“我們重視真理本身,但我們還因為理解真理可以對這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對千百萬人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而重視真理。”本書的基礎是一部名校史,因哈佛在全球范圍里的的成就和影響,又全然超出了一部校史的意義和價值。本書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史料豐富,有學術深度和全角視野,文筆簡練活潑,充滿活力,可讀性極強。
(美)安德魯·施萊辛格 ·文化史 ·20.4萬字
法國大革命高舉自由、平等、博愛的旗幟,為什么會走上恐怖統治的暴力極端?而徹底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英國工業革命,如何能得到相對平穩的過渡?這兩個影響人類歷史的偉大事件中充滿了歷史的偶然和無奈的吊詭,它們是如何發生和演進的?其中有什么我們未曾注意到的關鍵細節?本書作者以“說故事”“解故事”“論方法”“演方法“四個篇章,展示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其中可能蘊含的歷史規律,帶領我們撥開歷史表象的層層迷霧,發掘事件背后更加本質的文化基因。
(加)梁鶴年 ·文化史 ·31.9萬字
作為一種文學和文化現象,“摩登主義”對新興的社會思潮、外來文化進行時髦化的模仿和趨附,剝離它們的實踐目標和文化、現實語境,將其變成文化消費品。本書從時尚生產、日常生活美學、雜志生態等方面考察1927-1937年間上海“摩登主義”現象的形成機制;從文化消費、現代想象的角度分析“摩登主義”文學的重要特質;在20世紀30年代“摩登”與“反摩登”力量的競爭、協商之中,揭示摩登與現代之間的復雜糾纏關系。
張勇 ·文化史 ·20.3萬字
本書以新聞史的視角,按照時間線索打撈和挖掘了近現代中國史上的諸多細節和歷史真相,詳細梳理了1900—1949年的中國新聞人、報刊和重要新聞事件,涉及王韜、梁啟超、魯迅、胡適、徐志摩、邵飄萍、林白水、張季鸞、鄒韜奮、王蕓生、瞿秋白等近現代重要的歷史人物,以及《新民叢報》《大公報》《新青年》《新月》《語絲》《民立報》《現代評論》《申報》等知名報刊,還原了現代中國新聞史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文人的時代氣質。
汪兆騫 ·文化史 ·20.8萬字
《瘋狂郁金香》是一部關于郁金香豐富歷史的作品,作者安娜·帕沃德講述了郁金香是如何從土耳其開始,進而風靡整個西歐,直到1634年至1637年的荷蘭達到頂峰,造成瘋狂的“郁金香狂熱”。從來沒有一種花卉承載了如此巨大的文化意義,郁金香見證了政治動蕩,彰顯著社會行為,反映了經濟繁榮與蕭條,描繪了宗教迫害的起起落落。在時代的演變中,它承載了政治、社會、經濟、宗教與文化的豐富意涵,可謂“時代之花”。這不僅是一本郁金香的歷史書,還是一本獨特的郁金香園藝百科書,描述記錄了80種野生郁金香品種和數百種園藝品種。不僅如此,書中還收錄了大量作者珍藏多年、美輪美奐的精美插圖,大部分來自17世紀早期安布羅休斯·博斯查爾特等大師的作品,為本書增色不少。7年的旅行、10多萬字的抄寫筆記、120幅珍貴插圖,作者追隨郁金香南至克里特島、東至土耳其、北到荷蘭的整個歷程,揭示了郁金香前世今生超過五百年的故事。
(英)安娜·帕沃德 ·文化史 ·23.8萬字
清末民初至當代以來,清史研究在各個歷史階段分別受到不同學術思潮的支配,不斷處在演變和調整的過程中,如民國初年受到反滿革命話語和科學主義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由唯物史觀集中統領,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科學化程度的加深,社會史與新文化史的方法論因素逐漸滲入其中。《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采取“問題史”的敘述策略,系統考察和集中梳理近百年來清代思想文化史各個流派的研究主旨、基本內容和敘述模式,進而把握其不同于前代的特質,力求初步形成一種對“研究史”進行再研究的寫作風格。
楊念群 ·文化史 ·22.8萬字
墨西哥流行文化史的開創性成果,以公共儀式串聯近五個世紀的歷史遷延。匯集了16位拉美研究頂尖學者的文章,觸及了以往研究涉及較少的拉丁美洲文化史領域,特別是在墨西哥流行文化史研究方面開辟了新的道路。觸及社會各個階層的話語,審視公共舞臺上的多方博弈與對話。殖民者、獨裁者、政治精英、宗教團體、企業家、底層民眾……作者們通過公共儀式與流行文化將社會的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匯聚一堂,展現了他們在這一公共舞臺上的話語和行為,以及他們利用這一舞臺所要達成的目標和相互間的角力,巧妙而深刻地揭示出墨西哥社會中統治與反抗、異化與同化的沖突。
(美)威廉·比茲利等 ·文化史 ·31.5萬字
在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中華民族的商業精神、商業文化和商業智慧逐漸積淀、形成,成為我們祖先留下的獨特的文化遺產。本書《趣說五千年中華財富之路》正是根據這樣的歷史積淀孕育而生,它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商業史話著作,更是一部揭示中國商人精神和商業智慧的深刻言說。在這部書中,我們不僅能夠追溯中國商業的起源和發展,更能領略到中國歷史上那些杰出的商人的智慧和魄力。從神農氏、黃帝時期的商業萌芽,到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的繁榮,直至近代中國商業的痛苦轉型,本書詳細記錄了商業歷史發展的每一個波瀾起伏的進程。它展現了中國古代商人在各個歷史時期,如何在重農抑商的社會背景下生存和發展,以及他們如何影響和推動了整個社會和經濟的存續、發展與繁榮。本書不僅是一部趣味歷史著作,更是一部財富啟示錄。它向我們展示了,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強大的商業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的關鍵。在今天這個全球化、市場化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學習和繼承那些先輩們的商業智慧和精神,以更好地適應和引領時代的變遷。讓我們通過《趣說五千年中華財富之路》這面歷史的鏡子,反思歷史,啟迪未來,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球商業文明的發展。這本書不僅是對過去深邃而風趣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期待和啟迪。
苗延波 ·文化史 ·33.6萬字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魏晉南北朝卷的紀年部分,內容主要是魏晉南北朝儒學編年。《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先秦至20世紀末的整個儒學歷史,為中國儒學的演進、發展理清脈絡。該書以歷代大儒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以傳統文獻為依托,從較高的高度俯瞰整個儒學發展脈絡,體系完備,方法科學,可望著成新時期儒學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呂玉霞 ·文化史 ·29.6萬字
從皇家禁地到保藏文物、服務公眾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創辦前后(1900—1949)的發展史,內涵豐富、蘊藉深遠,在中國近現代文化史與學術史上地位堪重。本書敘寫王國維、蔡元培、胡適、陳寅恪等知識分子與故宮的相關史事,透露出特殊歷史背景下個人與國家、學術與政治、道義與世情的諸多細節,也提供了以故宮博物院院史為個案,觀察我國文博事業發展歷程的特殊角度。全書約40萬字,配圖百余幅,圖文并茂;披露大量第一手資料及近現代學者的珍罕文獻,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故宮博物院近一個世紀前的歷史變遷。
肖伊緋 ·文化史 ·23.1萬字
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工業城市,曾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為“亞得里亞海明珠”,于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方面在世界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更是以浪漫著稱于世。本書除附錄之外內容包括上編十二章,下編六章,描述了海上之城威尼斯的歷史及其人民的社會生活,從潟湖島上最早的定居點到1966年的洪水,再到今天的威尼斯,具體包括歷史學家馬林·薩努多、軍事家拿破侖、政治家丹尼爾·曼寧、建筑學家拉斯金等人在威尼斯發生的故事,展示了威尼斯的風貌。
(英國)克里斯托弗·希伯特 ·文化史 ·35萬字
在西力沖擊下,中國社會經歷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因為婚姻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重大,它順理成章的成為近代先覺者反思國家、民族命運鏈條的起點,婚姻變革被賦予了“強國保種”的悲壯語境。本書梳理1860—1930年中國婚姻文化的變遷歷程,清晰地把握兩性倫理和婚姻功能的變化脈絡,得出該段時間中中國兩性的解放和個體自由度的提高,它使人的自由意志得到體現,個性得以彰顯的結論,并認為自此人們開始追求有尊嚴的生活。
王棟亮 ·文化史 ·42.6萬字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后,掀起了波瀾壯闊的“中國熱”,把王公貴族、文人墨客乃至市井細民全都卷入其中,令他們如癡如醉,無限向往;思想家們為如何看待中國文化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商品的西去和傳教士的東來。固然為歐洲的“中國熱”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但是,應該承認,這些條件并不是中國人為他們送上門去的,而是歐洲人自己主動創造的。《歐洲十八世紀"中國熱"》的內容是中國文化西傳和歐洲人對于中國文化的接受。
許明龍 ·文化史 ·23.1萬字
《廣府文化》是由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廣府文化論壇”之論文精選,每年一本,已出三本,亦為輯刊。廣府文化是一種粵語文化,也是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一種地域文化。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是廣東省委宣傳部批準建立的“廣東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也是廣州市規劃辦確認的“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匯集了省內外一大批從事廣府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本輯,是“第六屆廣府文化論壇”的參會論文之精選,主要討論廣府文化與陳白沙文化專題,包括廣府語言文學、廣府民俗信仰、廣府工藝美術、廣府文化的傳播、陳白沙文化專題等論文,所選論文資料翔實,論述充分,新意撲面,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
紀德君 曾大興主編 ·文化史 ·20.1萬字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加快了構筑文化戰略的步伐,通過制定和發布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形成了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文化戰略。日本文化戰略內涵豐富,包括文化振興戰略、文化產業戰略和文化外資戰略,其獨特的三位一體結構,發揮出了明顯的相乘效應。文化戰略作為日本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日本在推進文化戰略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機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本書期望通過對21世紀初期日本文化戰略的探討,為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某種有益的借鑒。
崔世廣主編 ·文化史 ·2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