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清城墻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思想指導下建成的。城墻完全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建造,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墻頂可以跑車、操練,非常堅固。該書詳述了關于明清城墻的歷史過往,特點及價值,可謂是洋洋大觀,精彩紛呈。
周麗霞 胡元斌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我們再耳熟能詳不過的話。社會百業,就是我們俗稱的三百六十行。所謂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設的販賣攤和商店的行列,這點可以在唐人小說文獻中得以證明。傳統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國農耕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特別是指人們賴以為生產、生活,即與衣食住行用等緊密相聯的手工業、商業的泛稱。
王金鋒 高峰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古老的樂器正為我們演奏著穿越時空的最強者。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乾坤魚 藍昕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中華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遺留下來的一磚一瓦都彌足珍貴,因為他們的存在就代表了歷史的訴說。西安碑林及城墻由來已久,碑林所展現的建筑風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講述了哪段歷史?城墻與護城河、吊橋、箭樓、角樓等又有何關系?碑林與城墻的現狀又如何?在本書中讀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馬夫 陳慧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這里,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陰曹地府的一個關隘;這里,有飽經蠶桑的古跡名勝;這里,流傳著許多傳奇的歷史故事……
鄭明武 李妮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廟宇和墓地于一體的古建筑群;它氣勢雄偉壯麗,極具東方建筑色彩和格調;它以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豐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藝術價值而著稱于世。
關戈 高峰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中國是龍獅運動的發源地。舞龍、舞獅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歷代相傳,長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燦爛的龍獅文化。長期以來,大多青年朋友都認為龍舞、獅舞只是春節、廟會、慶典時的喜慶表演,殊不知它歷經了幾千年的傳承流變,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董勝 陳秀伶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它們是被塵封在地下的美術陳列館,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藝術,也為我們了解古人打開了一扇窗。
王金鋒 林風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在大唐幾百年的歷史洪流中,大明宮始終巍然屹立。王維曾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足以窺見當時之盛況。作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這里曾經充滿了后宮的勾心斗角,朝廷的爾虞我詐,也見證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與安康。推開大明宮的斑駁城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朝代的恢弘盛世。
竇巖 乾坤魚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九寨溝神奇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九寨溝獨特的地域人文歷史。隨著九寨溝名氣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隱藏于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歷史,也逐步向世人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馬夫 陳慧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為研究東周時期楚國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它是輝耀華夏的荊楚文化的代表。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梅嶺自越人開發后,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嶺生根開花,并向嶺南傳播開去。梅嶺既是古戰場,也是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多次戰斗過的地方,特別是陳毅同志帶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游擊戰,并在臨危之中寫下了壯志凌云的《梅嶺三章》,使梅嶺的知名度更高。
孫軍 鄭明武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黃龍自然保護區,因黃龍溝內有一條蜿蜒的形似黃龍的鈣華體隆起而得名,歷來被譽為“人間瑤池”與“人間天堂”。彩池、雪山、峽谷和森林謂之黃龍“四絕”。黃龍奇、絕、秀、幽的自然風光蜚聲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風情也令人心馳神往。看罷此書,贊嘆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
馬夫 陳慧 王靜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梁建造的輝煌成就。
曾勛 馬良 王靜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這里,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悲涼;這里,更是自古中原進入西城的門戶……
鄭明武 李妮編著 ·中國文化 ·3.8萬字
長白山不僅擁有天池、瀑布、溫泉、大峽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也是一座資源豐富的自然寶庫和底蘊豐厚的文化寶庫。其中蘊含著長白山區各族人民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農耕、漁獵、游牧相結合的物質文化,質樸耐勞、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奮斗、開拓創業、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周麗霞 胡元斌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謂最為重要的節日,似乎每一個中國人對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們真的了解春節,了解除夕嗎?你熟知除夕的歷史來源嗎?除夕之夜壓歲錢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時何種典故?南方北方及個少數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備食物又有何差異?本書就對關于中國傳統節日——除夕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解析。
曹恒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我國的當鋪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漢代,典當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專營與兼營并立,逐漸向專營發展,正式成為了一種行業。這是中國典當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大變化,雖然它們曾經備受爭議,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它們以超前的經濟意識和先進的管理模式,最終促進了現代金融業的發展。
鄭明武 馬良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一個十分浪漫的節日,那就是七夕節,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常常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近年來也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本書中,編者全面整理了七夕節的起源與演變過程,它形式多變的“乞巧”方式,還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節風俗,相信讀者們將對七夕有不一樣的了解。
陳秀伶 董勝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長沙市東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橫空出世,讓“馬王堆”成為一個響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培城”。特別是千年女尸的出現,不僅讓國人感到驚奇,而且讓世界各國為之驚嘆,全國各地以及海內外的游客與學者都懷著激動的心情,紛至沓來,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明華鋒 陳慧編著 ·中國文化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