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語言相通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服務國家戰略,寧夏大學著手打造“一帶一路上的語言”系列叢書,重點研究“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語言國情和語言政策,搭建“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語言和語言政策的數據庫平臺,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參考。本書為叢書第二卷,將研究亞、歐、非洲共15個國家的語言狀況與語言政策,涉及各國語言狀況、語言政策、語言教育、對中國的啟示和借鑒等內容。
王輝主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本書是關于方以智《圖像幾表》的校注。《圖象幾表》是方以智編著的《周易時論合編》的第一部分。方以智承襲朱熹《周易本義》以來的象數易學注《易》著作的一般體例,將易圖及其說明文字作為第一部分,將《周易》文本的批注作為第二部分。《圖象幾表》正是其第一部分,即易圖及易圖的說明文字。《圖像幾表》共分八卷”,是以采錄《周易古今文全書》“易學啟蒙”五卷之圖為主,旁及諸家易說或易圖,分“圖書”、“卦畫”、“八卦”、“卦變”、“蓍策”、“卦序”、“旁徵”七部分,集圖二百余幅。方以智的《圖象幾表》,從所集易圖之多及闡述之深刻來看,是對漢唐宋元以來易圖書學的一次總結,亦是闡述方氏象數易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明末憂患之際產生的易圖學三大奇書之一。《圖象幾表》將當時的哲學知識與象數易學相結合,企圖從易學中尋求萬法之根本,以“貴為時用”為宗旨,亦大有力挽狂瀾之意。《圖象幾表》對后來清代易圖學的發展影響頗大,是一部歷代象數易學的總結之書。
(明)方以智編 彭戰果等校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對話;以理性考量塑造未來中國文化和學術思考。本刊現為采取匿名評審制度的年刊,登載國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札記、學界動態等文稿。
王曉興主編 ·中國文化 ·23.4萬字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會發現處處豁然開朗、字字明明白白。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孫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書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全書通俗流暢,精彩紛呈;背水一戰、圍魏救趙等經典戰例,更是講解得令人身臨其境,猶如置身戰場上空,看交戰雙方兵馬調動,浴血奮戰,在震天的廝殺聲中演繹著兵法的深邃思想。
華杉 ·中國文化 ·23.3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學,而儒學的基本表現形式一直是經學,也就是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就是十三經,即《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本書即以這十三部儒家經典為對象,對它們進行闡釋和導讀,梳理它們在中國歷代的傳承與流變,分析它們對中國歷史、文化各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依據篇幅和內容,書稿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介紹的是《周易》《詩經》《尚書》和三禮,下卷介紹《春秋》三傳和《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姜海軍 ·中國文化 ·23.2萬字
本書選取了一百個耳熟能詳的成語,講述故事,縷連歷史,別開生面,新穎有趣。時光是歷史形成的金線,成語是歷史凝結的珍珠,本書用金線連綴珍珠,猶如一條中華文明的閃光項鏈。通讀這本書,熟識所選成語,說到中國歷史就會如數家珍。
喬忠延 ·中國文化 ·23.2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文化的要義,對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成就與缺陷,以及歷史上的文化論爭都進行了精確的論述,并提出了自己“綜合創造論”的文化主張。本書是學習中國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提高中華文化修養的優秀讀物,本書也是極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普及讀物。
張岱年 程宜山 ·中國文化 ·23.2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大眾語文全書》收錄了大量從古至今人侗耳熟能詳的語言,分為對聯、謎語、歇后語、俗語諺語四大部分,在四大部分下又分為若干條目。全書分類清晰,內容全面。這些鮮活的語言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大眾語文全書》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閱讀《大眾語文全書》,既能提高語言能力,也能開闊心胸,激活思維,領悟到傳統文化中的深邃智慧。《大眾語文全書》實為一座語言寶庫,一位良師益友。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23.2萬字
本書不僅探討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中的現實問題,如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共識的構建之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喜與憂,而且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探討了美國民眾的“一帶一路”觀與中國策略,以及孔子學院的機遇與挑戰、中華傳統文化的跨文化傳播等,為我國當前的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本刊作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研究領域的高端學術平臺,既有嚴肅的深度學理探討,又有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研究。
劉宏 張恒軍 唐潤華主編 ·中國文化 ·23.1萬字
本書是站在陽明心學的立場上,對《論語》做出了深層解讀,對《論語》中的每一條語錄進行注釋、翻譯和問答。本書的精華在問答部分。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讀者在弄懂《論語》語錄的字面意思以后,還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深意。《論語》被稱為中國人的《圣經》,受到國人的推崇。但是,由于文字障礙和思想隔閡,社會一般讀者閱讀《論語》有畏難情緒。本書是為這類讀者服務。本書稿解讀《論語》不掉書袋,用簡潔明白的語言,將古代經典與現實生活進行互詮。讓更多的人喜歡優秀傳統文化,愿意來閱讀經典,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王陽明心學,賦予我們社會以正能量。
張實龍等 ·中國文化 ·23.1萬字
本書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結構、自身特質、國際條件等諸多方面,將中國文化的輝煌一一寫來,讓現代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增添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中國文化 ·23.1萬字
本書是袁珂先生多年來研究中國“廣義神話”,對古籍文獻中的文學性神話片段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分析的重要成果。初名《中國神話漫談》,袁珂先生于1989年修訂后,改名為《中國神話通論》,分“概論之部”與“分論之部”,合共九十九篇。“概論之部”從《山海經》談起,分析了上古神話的起源,神話與宗教、仙話、歷史、文學等的關系,神話的流變、發展、散亡和整理過程。“分論之部”則具體分析了傳世神話故事的不同版本,著名神話角色罕為人知的不同面貌。
袁珂 ·中國文化 ·23.1萬字
本書對《易經》中著名的憂患九卦——履、謙、復、恒、損、益、困、井、巽——進行了透徹的解析:“履”為腳踏實地歷練工作能力;“謙”為低調行事,化解紛爭;“損”為理性調節,精打細算,終于獲益;“困”為遭遇困難不改其志;“井”為研發創新,大獲成功;“巽”為靈活權變,主導一切。作者詳解憂患九卦,闡述消解世事迷津、轉換人生成敗之道,幫助讀者在復雜的環境中莊敬自強,提高修養,歷艱難困苦,終玉汝于成。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3.1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在在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3萬字
《山海無界:東方遇到西方》以《山海經》原文內容為母題,由奈目·鵬飛山海經工作室牽頭策劃,委托知名撰稿人執筆創作,對《山海經》內容進行深入解讀,由書中的珍禽異獸、上古神人、奇花異草演繹出情致動人的故事,再配以畫家賀鵬飛先生的精美油畫作品,令西方繪畫與東方故事交織碰撞,構思奇幻新穎,情節引人入勝,深入挖掘山海經文化,向讀者展示不一樣的“山海經”世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觀賞性。本書是奈目?鵬飛山海經工作室策劃推出的第一部關于《山海經》文化的大型圖書。
奈目·鵬飛山海經工作室 ·中國文化 ·23萬字
本書在分析我國各地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從多學科交叉研究的視角,運用系統分析、比較研究、綜合集成、計量分析等方法,圍繞民族文化產業經濟功能、文化功能與生態功能的提升,提出了民族文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概念,構建了其理論框架,研究了民族文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的具體路徑,并從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兩個角度探討了其制度保障,為民族文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向。
王雅霖 ·中國文化 ·23萬字
《輕松學國學》內容精簡,包羅萬象,涵蓋了禮儀民俗、稱謂由來、飲食起居、官政典制、學制科舉、國學經典、曲藝國粹、器皿用具、神話傳說、哲學宗教、字詞含義、文學藝術等十幾個門類。編者竭力以最輕松的語言、最簡單的話語、最通俗易懂的道理,為你講述國學的文化內涵。
金鴻儒 ·中國文化 ·23萬字
本書在繼承歷史學實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借鑒了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方法與理論,將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相結合,多維立體解析現代中國國家紀念日。國家紀念日是民國北京政府、國民黨宣傳政治理念、動員廣大民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政治文化作用于社會民眾的重要媒介。通過回答國家紀念日如何為政權建設服務,揭示其功能的復雜多面,分析國家政權是如何通過國家紀念日對社會民眾施加影響,解釋國家紀念日表象之下的深層次內涵與意義。
郭輝 ·中國文化 ·22.9萬字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這注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彈性與無所不在的影響力。本書作者以開闊的思路,少迂腐氣的論述,活潑生動的語言,獨到有啟發的觀點,從中國傳統內政、中國傳統外交、農業與農民文化、商業與商人文化、中國傳統婚姻文化、中國傳統喪葬文化等六個方面入手,講述了封建社會下中國歷史在這六個方面的意識形態和存在的問題,并著重闡釋了我們應從中引起的哪些反思。是一本輕松有趣、見解深刻的歷史知識讀物。
三糊涂(端木賜香) ·中國文化 ·22.9萬字
本套書精選“三百千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12種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經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準確釋義,同時根據每節內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識、文學典故,閱讀性強,文、史、哲涉獵廣泛,專注塑造國學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畫,或者相關的文物圖片,以反映傳統的生活情境,匯集豐富多彩的中華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國學盛宴。
蕭史 ·中國文化 ·2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