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作為一代文宗,博學多才,詩、詞、文創作和學術著述都成就卓著,為當時和后世所欽仰。他在文學創作上不但幾乎是全能的,而且幾乎是全優的,其詩、詞、古文、辭賦、四六等創作在宋代都領風氣之先,藝術水平均臻于一流。
(宋)歐陽修著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4.4萬字
《掌故》一向歡迎“老先生”的稿件,為本集撰稿的文化老人鄭重先生已是第二次出手支持我們。他記下與高二適先生的一面之緣,于他而言是一段“長久的牽掛”,于《掌故》又正好呼應了集中朱銘先生為《蘭亭》論辯五十周年而寫的《天下一高吾許汝》。陶潔女士作為在現代文學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編輯家陶亢德之女,以豐富的家庭檔案與親身經歷,勾勒出父親與周作人之間近乎完整的交往過程。韓天衡先生藝事之余,近年來常有憶舊妙文見諸報端,此番再度追懷恩師謝稚柳,細節歷歷,十分精彩。
徐俊主編 ·文化史 ·11.3萬字
截取了同仁堂、瑞蚨祥、馬聚源、內聯升等北京老字號在其百年傳承中的精彩片段。在那個商人地位還有待提高的年代,這些商販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守護,構成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家族傳承史,而這些家族傳承史交織在一起,就是老北京的文明傳承史。
趙敏編著 ·地域文化 ·8萬字
說到“學習教育”,你會聯想到什么?是再熟悉不過的校園,最親密不過的同學,還是可親可敬的老師?在書中,我們陪你穿越時空,走進古人的學堂,一起探訪古代的私立學校,拜會古人的家庭教師,了解那時的同學們如何給漢字注音。我們也會把你帶回現實生活,告訴你“大手筆”的用法,“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的典故,老師何以稱“老”……學海無涯,我們以“樂”為舟!
牛冠恒撰 ·中國文化 ·7.8萬字
本書為版權引進圖書,堪稱是韓國的一張文化地理名片。第1-3章是江原道、包括首爾在內的京畿道、慶尚南北島及東南海岸的游記。第4-6章主要是曾屬三國時代百濟林兔的忠清道和全羅道、西南海岸的多島地區和古耽羅王國:濟州島等景點的游記。本書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全面介紹了韓國境內知名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令人印象深刻。本書的韓文版由韓國國學資料院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韓國文化部的資金資助,翻譯成中文。
(韓)趙永子 ·各國文化 ·21.8萬字
上古神話是中國歷史、文學、藝術、哲學的源頭,是中國最本色的名片之一。中華先民通過一個個瑰麗的神話,告訴我們民族是怎么誕生的,先民們是怎么生存的、怎么探索世界的……這些神話是先民對自然和人生進行探索、思考后開出的美麗花朵。中國神話看似是神的故事,其實是人的史詩。每個神話都代表了一個歷史階段,每個故事都對應了一個時代的認知和文明,反映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歷程。
張小泱 ·中國文化 ·10.5萬字
什么是摩西“十誡”?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投身飼虎”是一個怎樣的故事……這些我們都應該知道點。
汪淼 ·各國文化 ·13萬字
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人們對色彩追尋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那么,每一種色彩的歷史命運如何?人們的色彩觀念又有著怎樣的文化演變?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值得我們探索。本書共四章,分別從大自然、動物、礦物和生活4個方面講述了100多個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書中以顏色為核心,結合可愛的插畫,用詼諧的文字講述了顏色的由來、相關的名人故事、制作工藝和文學詩詞等文化知識,讓人們在感受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與顏色相關的文化知識。全書圍繞中國傳統色拓展自然科普、歷史人文知識,與人們身邊的萬事萬物密切結合。內容豐富,語言詼諧,圖片有趣,適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懂懂鴨 ·中國文化 ·2.9萬字
人一成為雕像,注定繁華消歇,默默無言了。但是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常常念起梅貽琦一九三一年就職演說中的一句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如今,大師之出,遠不如當年之盛。當年的大師,如梁思成、葉企孫,在清華園里也都有了雕像,作者在文中曾為他們的雕像放置非地而抱不平,其實大可不必。早年清華國學院的四位大師,不是至今還沒有一座雕像嗎?
曾昭奮 ·文化評述 ·24.1萬字
本書以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湘西大地為背景,以地域飲食文化為線,解讀獨特的湘西飲食文化里的典故、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本書共七部分,分別為野蔌山蔬次第嘗、山野肉珍饈外香、小梅風韻最妖嬈、吊腳樓內味猶爽、千嬌百媚濃家常、樂如疏食曲肱眠、溫馨漫溢沁心間等,將地域文化與特色食材相結合,呈現湘西的魅力生活畫卷。
彭梁心 ·地域文化 ·10.2萬字
本書是一部《山海經》畫集。畫師選取了《山海經》中100余種有代表性的神仙異獸,根據《山海經》的原文描述,發揮豐富的想象,以唯美大氣的國潮畫風,對神仙異獸進行活靈活現的展現。文字作者則根據自己對《山海經》多年的研究,并參考多部相關古籍和學術著作,以詳細準確的注釋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對書中的100余種神怪形象進行闡釋。二者相結合,使神怪的形象躍然紙上,既直觀又震撼,帶領讀者打開《山海經》奇異的神怪世界,感受《山海經》中遠古的神怪文化,欣賞原始的東方神靈;讓讀者真正讀懂《山海經》,喜歡《山海經》。
鹿溟山繪 藥丸子編撰 ·中國文化 ·2.6萬字
邦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北京的“食文化”、老味道,不僅是宮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的集合體,還是塞北江南、東海西域各地風味聚集之所,經時代變化、風俗傳遞,逐漸融為一體,展示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
趙敏編著 ·地域文化 ·9.2萬字
《世說新語》中的魏晉風度和名士風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人們也常常津津樂道于名士們的故事。這本關于《世說新語》的“通識”,不止講這些趣味盎然流傳千載的故事,更通過對《世說新語》一書來龍去脈的爬梳,講作者編纂故事和設置門類的巧思;不止講魏晉風度,更進一步揭示《世說新語》所隱含的魏晉時代精神和重大議題;不止講名士風流,更描繪了一幅魏晉名士的全景圖卷。從而引領讀者真正進入《世說新語》的世界,構建閱讀《世說新語》的知識骨架,親身融入鮮活的魏晉文化,捕捉名士們早已逝去的流風遺韻。
劉強 ·中國文化 ·9.3萬字
本書根據歷史資料追溯了中國文化書院的創院經過及創院人物,詳細介紹了中國文化書院在八十年代“文化熱”中所處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以及所經歷的內部分裂和動蕩。其中許多事件為第一次公布,如《梁漱溟全集》的編輯過程,我國第一本《中國文化研究年鑒》的組織編撰與出版;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湯一介、龐樸等先生如何參與中國文化書院的創建以及他們在文化書院的角色和作用,甚至在內部分裂時的態度;梁從誡先生是如何離開體制和學術界的……對于如何界定八十年代,如何分析當時“文化熱”的形成和走向,如何看待當時民間文化團體與社會改革等問題,作者也提出了獨到看法。本書史料翔實,注釋多達五百余條,書后附有五個歷史文件的附錄,并配以六十六幅歷史照片。
陳躍光 ·隨筆 ·20.1萬字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多種文化生態村落繁衍生息的家園?!镀放茝V西(中國知名村鎮卷)》介紹了廣西144個入選國家評比的品牌村鎮,分為四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入選中國村落名錄村落”,圖文并茂地介紹了這些村鎮多彩的文化、豐富的民俗、富饒的物產、新奇的節慶,是廣西村落風貌的具體呈現。
本書編寫組 ·地域文化 ·11.9萬字
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合稱為“開門七件事”。“開門七件事”是漢民族生活的基本內容和主要內容。本書以“開門七件事”題材的熟語(俗語、諺語、成語、慣用語、歇后語)、對聯、詩歌為考察對象,介紹了“開門七件事”的由來和多種民俗形態、民俗事象、功用價值,全面展示“七件事”熟語、對聯、詩歌中所表現的生活內容、生活感悟和思想情感?!伴_門七件事”熟語、對聯、詩歌是與所有人生活最貼近、感情最親近、行為最貼合的一種習俗,全書依據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個方面,分立七章,列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熟語、對聯和詩歌,深刻分析了“開門七件事”這一文化符號體系的文化含義,并揭示其深刻的生活哲理,反映了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世態人情。本書梳理和解析了上千條與“開門七件事”有關的熟語,并介紹了與“開門七件事”有關的對聯和詩歌,視角新穎,考據翔實,例證充分,語料豐富全面,語言生動活潑。書中配有與“開門七件事”主題相關的圖片,喚醒“開門七件事”的歷史記憶和現實的真切感受。
李樹新 ·民族文化 ·24.5萬字
“漢語四字經叢書”精選中華文史精華、世界文史精華、重要科學發現以及科學人文思辨等重要知識點,互相輻射,連點成面,架構出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科哲會通的基礎知識和思想體系,直接涵蓋成語典故100多個,詩詞歌賦100余首,中外名人近500位,重大歷史事件及科學發明創造等近600起,以及科學人文、思辨和創造思想。本書是叢書之一,精選中華文史精華,主干韻文部分采用少年兒童易讀的四字一句、通篇押韻的結構,韻腳整齊,文義體系完整精良。每句附作者親筆飽滿解讀,繪本彩圖,圖文并茂,將古典文言韻律美與人文基礎知識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集文學性和知識性于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鏗鏘悅耳,氣勢恢弘,感染力強。
里京 ·文化史 ·5.2萬字
浩然繼承子愷漫畫遺韻,創新融入當代色彩和味道,畫面充滿童趣與禪意,以真正的美跨越國界線,超越語言,也穿越時間。本書最具隱士氣質的國學讀物,帶領讀者一起深入中國最隱秘的終南山尋訪隱士,尋找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智慧。本冊內容除了繼續尋訪終南山隱居士之外,還涉及有女性心靈成長話題,與素黑一起在愛中修行,聽張德芬講述女性自我成長與夫妻相處的靈性法則!關注女性自我修持,關注現代人身心靈成長。
吳浩然 ·隨筆 ·7742字
東海道五十三次,指的是日本江戶時代從江戶到京都的驛道──東海道──途中所經過的53個宿場。東海道是當時日本最繁華的驛路,沿途風景名勝、名店特產眾多,歷來是浮世繪的經典畫題,著名的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葛飾北齋都曾進行過系列創作。本書以廣重經典版《東海道五十三次》為主,附以北齋、國貞等大師創作的東海道浮世繪,并一一對比,講解其中的風景故事、地方風俗及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廣重以安閑的筆調再現了東海道隨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呈現的種種景致,將各種人物活動融入自然風景,體現了日本和歌中特有的含蓄典雅的意境,洋溢著淡定悠遠的抒情氣氛。
(日)歌川廣重等繪 王紫著 ·民俗文化 ·6.6萬字
本書作者系高級工程師,退休以后隨子女移居加拿大,至今已經十五年。他從為什么移民,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談起,對所居住的城市,吃、住、行、看病等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及所見所聞所思娓娓道來,如同直白。他60多歲重返校園學習英語,參觀國會山,旁聽省議會會議,接觸、觀察、了解社會,看人們如何享受生活,管理社會,處理社會矛盾,以及反思歷史,處理曾經的過錯。加拿大有哪些原住民,他們從何而來?加拿大何以成為一個國家,以及所面臨的分裂危險。在加拿大這個“自由國家”生活有哪些“不自由”?最后,他提出一個問題:加拿大是一個富裕的發達國家,令許多人向往。但,它適合你嗎?
何之乎 ·隨筆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