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統講述藥學領域所涉及的化學概念與計算、藥物制劑中的計算、藥物分析中的計算、臨床用藥計算、數理統計方法在藥學中的應用、測量不準確度等內容。各章節收載大量公式和例題,例題來源于藥學科研和生產實踐,書后還編制了例題索引,便于參考應用。本書供廣大藥學工作者、醫藥院校教師和學生查閱,也可作為臨床醫師、護師、檢驗師等的參考。
高原 樂智勇 張先洲 ·藥學 ·18.8萬字
本書是由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15家全國頂級醫院的甲狀腺合理用藥權威專家精心編寫,共7章,主要從系統性、科學性、普適性出發,以提問解答的形式對甲狀腺疾病合理用藥常見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地梳理和詳細地解讀,覆蓋面廣、內容豐富、重點突出、通俗易懂。
李國輝主編 ·藥學 ·5.3萬字
本書從抗癌這一核心出發,列舉出近百味中草藥及處方,每味中草藥至少有兩張彩色圖片,一是生藥圖片,一是藥材圖片。每味中草藥分別從正名、異名、基源、生境、形態、功效、應用、處方、宜忌等進行描述。旨在幫助中醫藥從業人員、廣大癌癥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中醫藥在抗癌方面的實用知識。
姚勤 陳孟溪 ·藥學 ·29.8萬字
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理論篇、實踐篇、發展篇。理論篇介紹國內外的醫院管理制度和中國醫院藥學管理模式變革及現狀、中國總藥師制度產生的背景,闡述總藥師制度的基本內涵與職能。實踐篇以案例的形式介紹目前總藥師制度在北京市、寶雞市、青島市、深圳羅湖、北京市醫管局、廣東、湖北、新疆等地的實施情況,介紹具體做法及運行效果。發展篇提出問題,引出發展方向,從國家層面、體制、具體實施的任命、獎勵、發展方向、如何看待新生事物等展開。本書特色為理論探討與實踐內容相結合,既完整展現總藥師制度在中國醫療機構內實施的背景條件、理論基礎,又能提供可供借鑒的試點模式及經驗,為政策制定、運行推廣提供依據。
劉麗宏主編 ·藥學 ·5.9萬字
由臨床一線的名醫執筆,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常見疾病的藥物選用原則、每一種藥的用藥方法、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涉及該病的其他治療提出建議。旨在為本專業醫生提供實用性強的臨床常見病用藥指導,促進本專業常見病診療的規范化。
陳玉國 徐峰主編 ·藥學 ·33.7萬字
本書是一本集識藥、采藥、用藥為一體的精編彩色圖譜。編者將多年積累的千幅植物照片傾情奉獻給讀者。書中介紹了我國南北方常見中草藥近600種,分別從形態特征、采收加工、藥用功效予以詳細介紹;每種中草藥附多圖展示植株、葉、花、果等植物特征;彩色大圖清晰,正文和圖片的識別要點一一對應,一目了然,便于讀者識別和使用。書后附品種索引。本書可供從事中草藥學教育、資源開發的人員及醫藥工作者和中草藥愛好者參考使用。
劉春生 張麗霞 白貞芳 ·藥學 ·16.4萬字
《中藥分子鑒定技術與應用》上篇總論分4章,介紹中藥分子鑒定的現狀、常規的分子生物技術方法、中藥分子鑒定的生物信息學知識、中藥分子鑒定的應用前景與發展趨勢等。下篇各論按中藥部位分6章,主要介紹110余種常用中藥DNA分子鑒定應用實例。附錄部分包括論文題錄(收集截止于2015年底國內外的有關文獻資料)、索引(中文藥名、拉丁學名等)。
曹暉 邵鵬柱 畢培曦 ·藥學 ·35.5萬字
本書將比較系統的闡述藥物基因組學以及其在臨床個體化治療方面的應用,包括藥物基因組學的概念、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方法、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技術、藥物基因學與個體化治療中的種族差異、藥物基因組學在臨床個體化治療方面的應用(包括靶向抗腫瘤藥物、抗腫瘤化療藥物、心血管疾病藥物、抗凝藥物、降脂藥物、降糖藥物、消化道疾病藥物、抗神經精神病藥物、鎮痛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病原微生物藥物個體化治療等)等。由于藥物治療種族差異的存在,因此在本書中著重強調了中國人群的多態頻率及研究成果,并對實際臨床用藥決策提供參考。
陽國平 郭成賢 ·藥學 ·15.1萬字
《本草發揮》為元末明初醫家徐彥純編著。徐氏集朱丹溪、成無已、王海藏等諸家之言,訂說補缺,匯粹成編,命曰《本草發揮》。全書共分四卷。卷一包括金石部、草部,金石部收錄23種藥物,草部收錄33種藥物;卷二為草部,收錄87種藥物;卷三為木部、人部、獸部、禽部、蟲魚部、果部、米谷部、菜部,收錄131種藥物。卷四主要輯錄藥性理論與組方用藥原則的相關內容。書中每藥均先敘述藥之性味、功用及其主治,然后博采成無己、張潔古、朱丹溪、王海藏等諸家之說,兼取《珍珠囊》《用藥法象》《本草衍義補遺》《湯液本草》等書之精華,闡發了藥物性味歸經升降之性及君臣佐使、臟腑補瀉的法度原則。本書征引《政和本草》與金元諸家文獻而成書的特點對后世成書頗有影響,是金元時期本草學研究的重要文獻。
(元)徐彥純 ·藥學 ·6.6萬字
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是藥品供應保障決策的重要技術工具。作為促進藥品回歸臨床價值的基礎性工作,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是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的重要措施,是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的具體要求。本書主要根據國家衛健委《關于規范開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等相關工作的要求,結合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涉及多學科、多維度、多角度及多方法的工作屬性,對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的實施背景、評價的方法及研究設計、評價內容與流程、質控與結果應用等進行了系統闡述,對多來源、多類型、多中心證據進行了科學綜合與評價,并輔以對慢病、腫瘤等多領域的最新實踐案例進行深度剖析,以期有序推進我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規范開展。
林能明等主編 ·藥學 ·11.3萬字
依據不同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藥學監護措施,明確藥學監護重點。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評價并正確實施,遴選適宜藥品,隨著疾病治療的進展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監測與杜絕用藥錯誤;監測與防范藥品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等。本書概述了靜脈藥物治療的現狀、常見的并發癥以及藥學監護的意義,同時也闡述了靜脈用藥的藥學監護原則、特殊人群及中藥注射劑的藥學監護要點,體現了臨床藥學的關注視角。本書重點介紹了臨床常見病的靜脈用藥治療原則、靜脈藥物啟用時機、常用的靜脈治療藥物使用與注意事項,以及不同系統疾病靜脈藥物治療的整體監護計劃和要點。
張健主編 ·藥學 ·30.8萬字
心衰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本書作者從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治療臨床工作30余年,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書圍繞當前心衰治療的難點與熱點問題,對西醫、中醫治療的關鍵措施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思路與方法作了詳細介紹,對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培影 ·藥學 ·18.5萬字
本書以神經外科鎖孔手術的發展歷程為起點,對神經外科鎖孔手術的發展、現狀及其前景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重點介紹個體化地應用鎖孔微創技術治療各類神經外科疾病的適應證及其技術細節,包括鎖孔手術所需的各種特殊設備和器械、不同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神經內鏡輔助手術及在功能神經外科的應用等。本書可供各級神經外科醫生使用。
蘭青 康德智 ·藥學 ·32.6萬字
傳統中醫藥需要傳承更需要科技創新,現代醫藥設備的應用與創新發展對于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系列叢書由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牽頭組織醫藥相關領域專家和藥監部門專家共同編寫,作為醫藥高等院校、醫療單位、中藥生產企業等的培訓用書。本書以智能裝備為出發點,通過系統性、綜合性介紹智能制造框架和技術、典型應用及成功案例。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制藥智能制造的本質及智能制造的實施、數據支持、創新驅動力。本書中的案例從制藥智能制造出發,明確了每個案例在制藥智能制造系統架構中的位置,并通過梳理案例的實施步驟,對智能制造在制藥企業工廠建設、信息安全、互聯互通、智能服務等領域的標準化需求進行了分析。
王健 羅香主編 ·藥學 ·18.8萬字
本書第一版出版后深受專業讀者和大眾歡迎,故而根據市場和讀者需求,本次修訂再版新增了15個臨床常用中藥品種,同時對第一版中數據進行更新和補充,可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應用。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系統總結了歷代醫家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認識,對近年來中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況進行了全面解讀,分析發生中藥不良反應的原因,并提出了應對中藥不良反應的正確態度;下篇選取四十一種臨床常用中藥,具體講述了發生不良反應/事件的次數、用藥情況、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治療的結果與預后、發生原因的初步分析以及合理用藥的建議等內容。
吳玢 ·藥學 ·12.9萬字
本書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臨床實際出發,以病類方,對指導臨床科學、合理、快速地對證選用方劑大有裨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共列舉了40余種臨床常見病證,選用方劑近400首。將不同病證所選方劑的功效特點,用比較的方法予以簡括,并根據常見兼癥提示最佳辨證加減。不僅為臨床醫生辨證選方提供參考,更是醫學院校學生實習的重要參考書。
王思洲編著 ·藥學 ·18.1萬字
在簡要介紹該類藥物的來源、特性和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介紹該類藥物的研究思路和研制方法技術及在研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介紹該類藥物中研制成功的實例,并介紹該類藥物在臨床的應用情況包括評價、需求和發展前景等
王鳳山 ·藥學 ·30.1萬字
全書分總論和各論兩篇,收載毒性中藥100種左右,按藥用部位分類。每味中藥在品名之下分別按藥材規格(包括來源、采制、品質)、飲片生品炮制規范(包括古代炮制規范、現代炮制規范、功效)、炮制品炮制規范(包括古代炮制規范、現代炮制規范、功效、現代炮制工藝研究)以及中藥飲片長生產實踐學習(以心得和照片、視頻等方式呈現)。
林華 曹暉 鐘燕珠主編 ·藥學 ·40.8萬字
本書在簡明梳理重癥感染的發病特點、常見病原菌與耐藥性產生的基礎上,針對常見的重癥感染從抗感染的藥物治療原則、合理用藥、不良反應應對、藥物治療監測、特殊情況處理(包括肝腎功能不全、妊娠期、老年人、新生兒)等方面進行系統闡釋。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新技能、新材料、新設備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開胸手術、復雜的腹腔腫瘤手術、大關節的置換手術、大器官移植手術等,讓越來越多的重癥患者重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但潛在的感染常常是其邁向最終康復的“攔路虎”。
何清 伍俊妍主編 ·藥學 ·35.7萬字
本書首先對中藥化學成分及其分離純化技術進行了概述,然后每類化合物按照概述、化合物結構與性質、提取分離純化的思路,分述優選了195種中藥化學成分的分離制備。書中特別引用了大量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從提取、富集與純化,步驟清晰,重現性好,達到“程序化”分離制備的目的。本書匯集大量的實例,突出實際應用,適用于從事中藥研發與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相關專業的高校教師和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植物化學、食品、天然產物資源研究的技術人員進行閱讀和參考。
王曉 楊濱主編 ·藥學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