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根據中醫目前臨證現狀,加強臨床思維能力培養,體現中醫從采集信息到辨證施治整個過程理法方藥一致性,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系統總結中醫名家臨證經驗和體會,是廣大臨床中醫師、西學中醫師、中醫愛好者以及中醫院校學生參考書。主要內容:精選的100篇李燦東教授的臨床醫案醫話特色:臨床案例教學實景,體現師生教學互動。醫案四診信息采寫規范,理法方藥一致,療效追蹤,思路清晰,病案分析有理有據。處方美觀大方,圖文并茂。
李燦東 ·中醫 ·12.8萬字
呼吸系統疾病作為常見病和多發病在臨床中占居重要地位,嚴重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而廣大群眾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認識理解還十分有限,常導致延遲診病,給患者個人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甚至不可挽回的損失。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全面地告訴大家如何辨別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常見癥狀及檢查方法,以糾正在普通百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錯誤觀點和認識,從而幫助大眾正確認識呼吸系統疾病、科學防治,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疾病的檢查及治療。
張偉 張波 高占成 ·中醫 ·12.8萬字
《嬰兒論》作者為清代醫家周士禰,全書一卷,分八篇。第一篇論述初生嬰兒的各種體征、脈象及常見疾病的辨證和處方用藥。第二篇論述小兒熱病及各種厥逆病。第三篇論述急慢驚和其它一些急癥的搶救治療。第四篇論述外科疾病和急性傳染性疾病。第五篇對小兒疳病作了詳細的分析歸納。第六篇主要是小兒五官科疾病,包括頭部及嘔吐、咳喘、肺痿、肺癰等上焦疾病。第七篇主要是論述小兒腹部、脅下各種疼痛性疾病及癖塊、癥結等病。第八篇主要是論述小兒大小便異常及疝腫、陰部疾患和四肢痹痿等。其對兒科常見疾病辨證準確,立法處方精當,用藥合理,所載方對發驚、疳、癖等小兒疾病有較好療效,被認為補充了仲景論兒科病辨治之不足。《嬰兒論》目前國內刻本尚無以得見。此次校注以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圖書館館藏的日本寬政九年丁巳(1797)刻本為底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的日本寬政九年丁巳(1797)刻本為主校本,并參考其它各種有關書籍進行整理。
周士禰 ·中醫 ·5萬字
《萬氏家傳幼科發揮》,成書于1549年,明代萬全著。全書4卷。首卷論小兒生理、診斷和肝經主病等;卷二論急驚風、慢驚風及心經主病;卷三論脾經主病;卷四記述瘧、疳、疸病和肺、腎經主病及五臟虛實補瀉之法、五邪所致病等。
萬全 ·中醫 ·6.9萬字
兵學與中醫藥學同為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本書試將二者融合起來,對兵學與中醫學共同的形成發展背景、哲學思想源流等進行了梳理,探討了兵學戰略戰術同中醫學理論之間的聯系,回顧了古代名醫借鑒兵學思想拓展中醫學思想的歷程;并以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為綱,通過臨床舉例來說明“用藥如同用兵”之道,還對高度凝煉兵學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計》在中醫學的運用重工以飾。綜觀全書,兵學與中醫學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兵法醫學,追求的是思想交融,講究的是戰略戰術,冀望藉此書之述,使兵學與中醫學之聯系具體化,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張介眉 ·中醫 ·15.1萬字
山田正珍(1749—1787),姓菅,氏山田,名正珍,字玄同,又字宗俊,號圖南、杏花園主,人稱圖南菅公。著作有《傷寒論集成》《金匱要略集成》《傷寒考》《新論》《敗鼓錄》《桑韓筆語》等多種。本書收錄山田正珍醫書二種《傷寒考》《桑韓筆語》。《傷寒考》撰于1779年,為《傷寒論》考釋之作,記載著者研究《傷寒論》心得四十五則,內容大體可分為文獻考訂、臨證應用兩部分。本書雖篇幅不多,若學者藉此以研究《傷寒論》原文,可受啟悟。本書以日本永安8年己亥(1779)刻本為底本進行校注整理。《桑韓筆語》撰于1764年,是在朝鮮通信使團出使日本的背景下,記錄山田正珍與朝鮮通信使團中眾人的唱和筆談活動,涉及醫學、文學、民俗、宗教等多方面內容。其中醫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本草方藥、病證診療及醫事活動等方面。現僅存1764年稿本一部,本書即以此稿本為底本進行校注整理。
(日)山田正珍 ·中醫 ·2.9萬字
本書是祝光禮主任醫師近30年心血管系統疾病治療經驗的總結,主要就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睡眠障礙、疲勞綜合征、亞健康狀態、消化系統疾病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本書從理論闡釋到科學研究,并精選了部分典型病案,對于提高中醫臨床工作人員的臨床技能及膏方診治疾病水平大有裨益,亦是總結和傳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重要內容和補充。
陳啟蘭主編 ·中醫 ·11.9萬字
中西醫學是當今世界并存的兩大醫學體系,兩者來自于不同的地理環境、語言文字、人類的歷史活動和文化傳統,兩者經歷了完全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兩者在理論體系、思維方式、認知方法、價值取向、行為規范、診療模式乃至審美意蘊等多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本書從文化源頭、核心精神、思維方法、文化特征等方面介紹中西文化的不同,并挖掘在各自文化孕育下的中西醫學之間區別,探討中西醫學的互融性。
周亞東 ·中醫 ·12.6萬字
浙江省著名老中醫鐘一棠先生已走過足足一百年的生命時光,他憑著高尚的醫徳、精湛的醫術,執著的職業精神,已在醫療、科研和教學戰線上耕耘了八十余個春秋,被譽為“甬上中醫泰斗”。當這位百歲老人端坐在人們面前時,他的鶴發童顏無不讓人重新審視生命的態度。他耳聰目明,步履輕健,文思敏捷,無半點龍鐘之態,雖過百歲,仍對上門求治者,無一推拒,望、聞、問、切,四診周詳,頭腦清晰,親書病歷,蠅頭小楷,工整規范,無不嘆為觀止。帶教學生,述說前事經歷,抑或剖析病案,緩緩道來,條理清晰,讓人驚嘆聚集在他身上的生命奧秘。他在長期生活、學習、工作中積累的養生經驗對每個人都有所裨益。全書分8個章節,對鐘老的事業觀、運動觀、精神觀、生活觀、飲食觀、疾病觀、食療觀、膏方觀等作了全面的闡述。
王邦才 ·中醫 ·12.6萬字
本書包括常見病癥臨床經驗精選、中藥優選應用、脈診經驗談和舌診經等內容。臨床經驗精選內容包括20多種臨床常見病癥的辨證施治、方劑治療等;中藥優選應用重點介紹了功效類似中草藥在臨床應用中如何根據病癥的不同進行選擇和配伍等內容;在特色舌診中作者將自己幾十年臨床總結的舌診方法和經驗從舌苔、舌色、舌形等基礎知識到舌體應內臟反映點、具體病例解析等逐一詳細闡述。本書實用性和學術性均較高,創新內容較多,為名老中醫幾十年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的總結,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適合中醫師、中醫藥專業學生及研究人員閱讀。
黃英儒 黃國東 黃曉 ·中醫 ·12.2萬字
《內經評文》由清末醫家周學海所著,本書系其《靈樞》部分。是書按原本分為十二卷,斷句分節,并用圈點、旁批、夾批和總批形式,對各篇的布局格式、文法筆勢等一一作了評點。書中還對部分內容加以校注,校勘精而錯誤少,注疏則兼顧文理和醫理,堪稱精校善本,尤為后人所稱許。原文經過周氏析篇解構,提綱挈領,各段落文字的血脈聯絡、竅奧要害都清晰地展現。此次整理以清光緒戊戌(1898)皖南建德周氏藏版單行為底本,以四部叢刊影印趙府居敬堂本、日本經絡學會影印明刊無名氏本為參校本。
周學海 ·中醫 ·12.5萬字
凌老師一生致力于中醫事業,傳道授業讓她桃李滿園,懸壺濟世使她倍受愛戴。凌老師有高尚的醫德醫風,嚴謹的治學態度。值此凌老師從醫七十周年之際,整理了凌耀星教授歷年的臨床跟師醫案、醫話、心得、論文。非常適合臨床工作者閱讀參考。
吳士延 ·中醫 ·12.5萬字
防治糖尿病對于糖友本人、家庭及社會都有重大意義,希望通過健康知識的普及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糖尿病,幫助糖尿病患者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能夠與常人一樣享受人生,長壽延年,同時降低個人和社會的醫療費用支出。共同努力,助糖友奏出幸福心聲,實現他們的百歲夢想。這本書從糖尿病的防治、保健等注意事項,靈活地加入了生活常識小貼士和中藥治療小藥箱,并配有豐富的圖片,語言平實易懂,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全面的讓老百姓了解糖尿病的治療、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科普教育知識,對人民群眾增強健康意識,調控管理糖尿病,具有很深遠的意義。希望這本書能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健康長壽顧問,防病治病的寶典。
趙濤等主編 ·中醫 ·12.4萬字
《從容健康131》一書為科普讀物,介紹了通過非創傷性、非藥物的形式,幫助各類慢性病患者(包括癌癥患者)康復的切實可行的健康管理手段的經驗。
馮從容 ·中醫 ·12.4萬字
本書為常見婦科內分泌問題的健康科普,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短句”部分:按病種分類,把我們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失調、更年期、生育流產四類熱點咨詢問題整理后,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簡單明了地說明患者需要了解的內容,使用問題的中心思想為目錄,使讀者能夠按目錄快速尋找想要了解的內容,增加對疾病的認識和診療的順應性,也能夠給醫生借鑒相關知識核心點與溝通方法,每部分各有100問。第二部分為“長文”部分:是以門診實際情景式講解科普相關知識。
李艷 李慧玲 賈彤 ·中醫 ·12.5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20種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預防與調養知識,內容包括疾病的病因、癥狀、預防與調養方法,具體包括中藥方劑、藥茶、藥酒、藥粥、藥湯、保健菜肴、熏洗坐浴、搽藥法、貼臍法、灌腸法、按摩、拔罐、艾灸、刮痧、足浴等。本書從各方面綜合考慮,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既見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錢。“愛心小貼士”從醫生的角度,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針對讀者關心的預防、治療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其他方面的疑問給出解答,方便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預防及調養方案。本書可供所有關心自身健康的女性、婦產科醫生、醫學院學生等閱讀參考。
郭力 李廷俊主編 ·中醫 ·12.3萬字
河東流派少兒推拿以山西省河東中醫少兒推拿學校校長孫德仁為代表人物,在扁鵲推拿的基礎上,挖掘整理任化天、楊釗的手法技術,博采眾長,融會創新,首提“少兒推拿”概念,提出“經絡系臟腑,命根在腳上”的學術觀點。注重脾胃調理,手法輕、快、柔、實,獨創神闕靜振法、循經推拿法等手法。其首創的“德仁兒推”商標已注冊并取得國家專利,是少兒推拿的業內品牌。本書作者擷取該流派的精華,根據當下孩子常發多發的問題,給出特效推拿方案,可作為廣大中醫小兒推拿師和少兒家長的參考指導書,為少兒有效地療疾祛病、減少痛苦、維護健康。
孫德仁主編 ·中醫 ·7.1萬字
明·馮時可撰《眾妙仙方》,4卷,刊于萬歷二十三年(1595)。本書共分60門,多按病證分類,有補養、子嗣、稀痘、痰嗽、瘧疾、須發、齒牙、痢疾、泄瀉等。有按病因、治法、科別等分類,更有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衣服門、雜事門等。匯錄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及急救方、雜用方1600余首,多為簡便驗方。其中,癰疽、諸瘡、痘瘡、產門收方尤其詳盡,廣泛應用于臨床。
馮時可 ·中醫 ·12.5萬字
全書從“醫家小傳”、“治學理念”、“醫案精選”、“疑難病例討論”等方面,系統梳理了嚴潔教授的臨證經驗、學術思想,涉及內、外(皮膚)、婦、兒、五官病證。從“醫家小傳”、“治學理念”等章節可見嚴潔教授一貫主張的“辨證施治、針藥并用、選穴精當”的學術思想,從“醫案精選”以“臟腑病癥”、“經脈病癥”為綱,以中醫病癥名為目,體現了針灸學“辨證與辨經結合”的診療規律,“疑難病例討論”中又突出了“辨證與辨病結合”的中西醫并用的診治特點。
劉密 王超 ·中醫 ·12.2萬字
本書收錄了全國名中醫陳慧儂教授運用中醫藥治療婦科經、帶、胎、產、雜的醫案,通過這些醫案可以清晰地體會到老中醫的臨床思維活動,可以從中學習治療婦科的思路、方法和具體的用藥經驗;對婦科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本書適于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和借鑒。
陳慧儂 李衛紅主編 ·中醫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