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根據已有平衡膳食營養研究的成果,根據日本食物交換份理論,參考加拿大糖尿病協會推薦的食物手測量法則,結合我國人民的食物消費習慣和常用餐具,介紹了適合一般糖尿病人平衡膳食一日所需熱量及其食物的快速估算和手測量法,方便了病人日常生活中進行個性化的熱量計算和營養素攝入,適合臨床醫生和糖尿病人使用。
方躍偉 仝振東 ·中醫 ·4.9萬字
本書旨在把“五行針灸”這一特殊針法介紹給大家,使人們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過書中的一些病案,認識五行針灸的極大益處,繼而愿意體驗五行針灸,造福于自身健康。
(英)諾娜·弗蘭格林 ·中醫 ·4.9萬字
《本草便》,明·海陽張懋辰撰。懋辰,字遠文,今安徽省休寧人。其人履跡未詳,嘗另撰《脈便》二卷與《本草便》同行于世。作者以王綸《本草集要》為藍本,精選出384味藥物,參以李東垣關于藥物的論述以及《本草綱目》對藥物的發明,進行刪節、編撰而成。本書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版本信息,具有傳承性,不失為中醫專業臨床醫生以及中醫藥專業在校學生常備、實用的“口袋書”。作者簡介:李心機,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秱摗费芯糠矫娴膶<?。師從傷寒巨匠李克紹,從事《傷寒論》研究40余年,見解獨到,跟從雜病大家劉獻琳侍診3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連續出版三部《傷寒論》研究專著——《傷寒論疑難解讀》《傷寒論通釋》《傷寒論圖表解》,標志著李心機教授的《傷寒論》詮釋嶄新體系的構建。校注、出版多部古籍。
(明)張懋辰 ·中醫 ·4.9萬字
本書由“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多為醫家推崇,尊為必讀經典醫籍,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所選醫籍均為各位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謹校堪,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修訂擬從開本、裝幀形式、用紙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并改寫導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說明等。本書為內科專著,由明代胡慎柔編撰,成書于明崇禎九年(1636)。分師訓、醫勞歷例、虛損、癆瘵和醫案5卷闡述。其中以論述虛勞類病證為主,其及其他雜病證治。作者論治虛勞、雜病多宗李東垣脾胃學說,有論、有方、有醫案,其中頗多作者的獨到見解,對后世醫家影響較大。如認為損病最終傳至脾腎,勞病最終傳至脾肺,二者不可混治等,對當今仍有較大的臨床指導價值。本次整理采取最精良的版本,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明)胡慎柔撰 鄭金生整理 ·中醫 ·4.8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錢先 郭云柯 ·中醫 ·4.8萬字
用耳朵學中醫經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誦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讀全文,以小64開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頻文件,讓讀者能邊聽邊看,邊聽邊讀,邊聽邊背。讓磁性的聲音、優美的文筆、深邃的經義結合在一起,從多個角度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醫經典。本套叢書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冊,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冊。本次再版將原來的光盤改成以二維碼掃碼收聽音頻的形式。靈蘭中醫署名并進行推廣。
靈蘭書院組織整理 ·中醫 ·4.8萬字
本草中藥,春華秋實,汲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幾千年來,中藥本草為護佑華夏子民身體安康,免受病痛之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專家老中醫施,選擇和整理了近50種大家非常熟悉的中草藥,比如人參、黃芪、當歸、天麻、蟲草等,和大家分享他在40多年行醫實踐中看病用藥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心得體會和一些真實的案例,帶領大家了解中醫,走進本草。
施仁潮 ·中醫 ·4.8萬字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之快,以及食品衛生的安全問題,不斷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諸如疲勞工作,飲食不節,生活壓力,情緒壓抑等危險因素無時不刻都發生在我們身上,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能夠正確的認識很多生活常見疾病。所以本書選取的都是現代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選用單味中藥巧治疾病,輕松解決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通俗易懂的語言,更貼近大眾百姓,親切的詞匯一定會使你對本書愛不釋手。同時,本書受眾面廣,不僅可以作為中醫愛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業余生活讀物,也可以作為青年醫師、醫學生的課外拓展讀物。
王富春 王朝輝 ·中醫 ·4.8萬字
《醫學輯要》四卷,該書首論望診、聞診,次論診脈及各種脈象,其中諸病宜忌脈、趺陽少陰脈說為他書所略。最后列桂枝、麻黃、小柴胡、續命湯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治療八法與雜錄等。全書論述四診,內容齊全,而于切脈尤為詳明。認為浮、沉、遲、數、滑、澀為脈理大要,據此可以提綱挈領。除傳統的二十八脈外,還記敘了毛、鉤、石、濡、清、濁脈,以及五臟死脈、婦人脈與幼孩脈法等。
(清)吳燡 ·中醫 ·4.8萬字
《東皋草堂醫案》,清初醫家王式鈺著,不分卷,凡四十三門,每門載醫案若干則,涉及寒、中風、暑、霍亂、濕、燥、火等病證,并夾有醫論。此次校注,以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圖書館所藏康熙刻本為底本,??眳⒂盟Ec理校。
(清)王式鈺 ·中醫 ·4.8萬字
體表常見腫瘤編寫要點:1.淺表腫瘤早期診斷:如何早期發現這些淺表腫瘤呢?體表腫塊在診斷明確前通常需要哪些檢查?2.淺表腫瘤規范治療:可以不做手術的淺表腫瘤有哪些?需要手術來確診的淺表腫塊有哪些?3.淺表腫瘤康復管理:身體方面、心理方面、社會方面
重慶市腫瘤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組編 ·中醫 ·4.7萬字
本書選擇的病種都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匯集了生活中常見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其他疾病常用的“一艾一灸”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分為“小案例”“小妙招”和“小提示”三個板塊開展,覆蓋面廣,實用性強。
王富春 徐曉紅 ·中醫 ·4.7萬字
《醫法征驗錄》,中醫診斷學專著,清·李文庭原著,清·王名聲補注并附醫案。全書共兩卷,卷上論脈,分浮、沉、遲、數脈四門,每門專論一脈,每脈分述兩手寸、關、尺所見該脈及兼脈之主病、病源、治法;卷下論舌苔,分白苔總論、黃苔總論、黑苔總論等三篇。李氏所論七十五舌,王氏附錄兩種,共七十七舌。每種舌象均繪圖示,并補論藥方,使脈、舌、證、方集于一書,于臨證較為實用。
(清)李文庭 ·中醫 ·4.7萬字
《金匱要略》系漢末張仲景所著,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為歷代學習、研究中醫學的必讀書之一。全書共25篇,介紹了40余種疾病的診治,介紹方劑260多首。該書對后世中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方書之祖,為治療雜病的典范。
(漢)張仲景著 何任 何若蘋整理 ·中醫 ·4.7萬字
《小兒推拿廣意》,又名《推拿廣意》或《幼科推拿廣意》,清代熊應雄輯,陳世凱重訂。成書于清康熙15年(1676)之后。是現存較佳的一部清代兒科推拿專書。全書三卷。上卷總論推拿之理,及兒科疾病診斷方法,推拿手法并附圖20余幅。中卷分述各種兒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以推拿療法為詳;此外,還列舉了“少兒壞癥一十五候”和“小兒面色惡癥死候”。下卷為附方,選錄小兒病藥方180余首。本書既是一部推拿學專著,更是一部研究小兒生長發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專著??晒┽樉耐颇门R床、研究和教學人員以及兒科醫師閱讀。作者簡介:熊應雄,清代醫家,字運英,生卒年不詳,東川(今屬云南)人。精于醫術,又擅于兒科及推拿。認為用推拿的方法治療小兒的疾患,收效快而痛苦少,故留心此道。后偶得小兒推拿一書,反復研習,輯撰成《推拿廣意》三卷。
熊應雄 ·中醫 ·4.7萬字
本書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維德在總結自己40余年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參以祖傳秘方編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論證、治法、醫方、雜證、制藥、醫案六部分論述。其中介紹常見外科病證治法65種,常用外科效方75首,內、婦、兒科雜病驗方48首,200余味藥物的性能及炮制,醫案15則。作者以治療外科瘡瘍而擅長,創立了以陰陽為主的外科辨證論治法則,重視瘡瘍陰陽辨證,治療上提倡“以消為貴,以托為畏”,臨床治病療效卓著,自詡“治病歷四十余年,用藥從無一誤”,備受后世醫家推崇,所收錄的家傳秘方,如:陽和湯、犀黃丸、醒消丸、小金丹等,至今仍是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本次整理,精選底本,增加導讀,編制方劑索引和藥名索引附于書末,便于讀者查閱。本書不僅是外科醫生的臨床必備書,也是臨床各科醫生的重要參考書。
(清)王維德撰 胡曉峰整理 ·中醫 ·4.7萬字
錢先 郭峰 ·中醫 ·4.6萬字
本書共3章,包括基本手法、分部手法及練功功法?;臼址ㄕ撌隽嗣现嗅t崔述生常用的十八個基本手法,包括每個手法的定義、具體操作、要求、主要施術部位和注意事項。分部手法共十一節,由十個部位手法及兒科手法組成,各節按需要由基礎手法、其他手法、臨床手法應用辨證舉例組成;其中重點論述了頭部推拿十法、頸部七線撥筋法、腹部推拿八法等崔老獨創性的推拿手法與治病理念以及崔老在兒科方面的治病特點。練功功法介紹了練功十八法、床上八段錦、放松功的練習方法,有助于增強人體體魄及防治疾病。書中所提到的疾病涉及傷科、內科、婦科、兒科等。本書可供推拿醫師,各級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人員,醫學生以及廣大推拿愛好者參考使用。
崔述生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編著 ·中醫 ·4.6萬字
本系列叢書共26本,涵蓋中醫臨床各科常見及優勢病種。每個分冊圍繞一個常見病,內容主要包括:西醫概述,中醫概述,古籍研究,現代文獻研究方法,中醫治療(某?。┑慕Y果,針灸及相關療法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其他中醫藥療法,其他證據總結,中醫藥治療證據總結等。本系列專著以中英雙語發行,這將為全世界的臨床醫生、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現有的證據以指導他們的臨床決策。專著的出版也是中醫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為全世界中醫循證實踐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盧傳堅 薛長利 ·中醫 ·4.6萬字
中醫適宜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療效確切應驗的特點,因此目前國家倡導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大力推廣。本書將小兒推拿、穴位敷貼、香佩療法、藥浴療法、耳穴壓豆療法等五個適合應用于小兒的外治法,從作用機理、常用部位、藥物選擇、操作要點及其在各疾病治療和保健中的具體應用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用詞科學嚴謹,內容簡明扼要,技術易于掌握,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適合在基層兒童醫療保健機構推廣。
張世琨 李敏主編 ·中醫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