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理真傳(大字誦讀版)
會員

《醫理真傳》刊行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唐步祺先生認為:該書以理論指導臨床,從臨床來驗證理論,其卷一除約述祖國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外,有辨認一切陽虛癥法,辨認一切陰虛癥法二目,分辨陽虛、陰虛病情、病象各異,隨即于卷二、卷三分別列舉陽虛癥問答、陰虛癥問答各數十條實例,一一加以說明,卷四更就雜問及認病捷要總訣、用藥金針,一一指出,均極切實用而便于掌握。因其所長尤在治陽虛癥,屢用大劑量姜、桂、附治愈許多群醫束手的重病患者,被人們尊稱為“鄭火神”。今讀其書,陽虛、陰虛各立專卷,病況不同,方藥亦異,而各盡其圓通之妙,故雖長于治陽虛癥,實亦不能以偏概全。鄭欽安序言堪稱醫學絕唱: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癥。亦不難于識癥,而難于識陰陽。陰陽化生五行,其中消長盈虛,發為疾病,萬變萬化,豈易窺測?診候之際,猶多似是而非之處,辨察不明,鮮有不誤人者也。余蜀南臨邛人也,遷居于成都省城,學醫于止唐劉太老夫子,指示《黃帝內經》、《周易》太極、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潛于斯二十馀載,始知人身陰陽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覽醫書七十馀種,每多各逞己見,亦未嘗不講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參差間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近閱閩省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準今,論深注淺,頗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略而未詳者。余不揣鄙陋,以管窺之見,謹將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極,與夫氣機盈縮,內因、外因,陽虛、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諒之。

(清)鄭欽安著 李瀟整理 ·中醫 ·6.8萬字

中醫論說集
會員

本書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第五期,即“醫論篇”?!夺t學衷中參西錄》全書共八期,該書緊密結合臨床,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深奧為淺顯。其為文直抒胸臆,酣暢淋漓;縱橫捭闔,新意頻出;而又生動活潑,親切感人。《中醫論說集》乃張錫純發表在諸多醫學報刊的醫論之匯編。該書醫理與文理并茂,于探幽索隱,窮究博考之際,透徹論述中醫臨床奧旨。其醫論邏輯縝密,說理透徹,舉一反三沒,啟發思維。本書適合中醫臨床醫生、醫學院校師生、中醫研究人員閱讀。作者簡介:張錫純(1860—1933),河北鹽山縣人,近代具有革新精神的著名中醫學家。張錫純所處的時代,西醫學剛傳入中國,張錫純采擷參驗,取其長處,力圖溝通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名曰“衷中參西”。他把畢生精力投入中醫學術的研究和實踐,深入鉆研《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又廣搜博采后世諸家之說。他一生的學術經驗,薈萃于《醫學衷中參西錄》。是書立意新穎,見解獨特,注重實踐,講求療效。善用其方藥者,效驗異常,故能流傳海內外。張錫純還創造性地開展師承教育,“不敢徒慕高遠,唯授以拙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以期達到“三年期滿,皆能行道救人”。

張錫純 劉觀濤 ·中醫 ·19.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海口市| 黎川县| 长宁县| 西安市| 沛县| 万源市| 长垣县| 高尔夫| 麻城市| 特克斯县| 鹤山市| 宁津县| 木里| 宁蒗| 山西省| 曲阜市| 龙陵县| 马鞍山市| 金乡县| 扶绥县| 万安县| 元阳县| 北川| 松原市| 利辛县| 城口县| 桓仁| 常州市| 定兴县| 屯留县| 克山县| 吴江市| 喀喇| 璧山县| 安乡县| 赞皇县| 洱源县| 临沧市| 胶州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