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麻醉學的內容已經包括手術相關麻醉,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慢性疼痛診療,綜合及麻醉后重癥監護室和麻醉科門診,手術室外麻醉與鎮痛,如無痛胃腸鏡、無痛纖維支氣管鏡等診療操作和分娩鎮痛、無痛康復治療的麻醉等,全書十五章基本含蓋了麻醉學的各方面基本內容。從了解麻醉、到手術前選擇麻醉方法、手術麻醉前如何準備、各種合并疾病的處理和準備、特殊手術的麻醉、麻醉后恢復、術后止痛、各種無痛診療、麻醉科疼痛門診等等。
米衛東 王天龍 李天佐主編 ·外科學 ·17.9萬字
劉暴教授、李春民教授等組織國內多家著名醫院血管外科中青年醫師共同編撰《血管外科腔內操作教程》,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涵蓋了常見疾病的腔內治療規范和容易忽略的操作技巧。編者針對不同疾病的介入治療流程,從術前的藥物和器械準備、術中的具體步驟和技術要點、以及如何防范潛在的風險,均有著深入淺出的詳細闡述,特別是配合附帶的手術錄像和即時講解,更有利于讀者理解體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給正在從事或有志于從事血管外科專業的醫生帶來幫助。
劉暴 李春民主編 ·外科學 ·15.6萬字
主編曾在我社出版“基于現代精細解剖的腹盆腔外科指導:膜解剖求源與思辨”在業內反響較好,發行4000冊(庫存465),被很多醫生應用于臨床,指導手術開展。作者也開展了多次會議交流和培訓項目。在兩年的使用過程中,吸取更多專家加入,內容更加充實、完善。本書作為上一本圖書的進階版本,對膜解剖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填補了國內解剖專著的一個空白。本書將把膜解剖內容從起初的結直腸外科擴展到胰腺、胃腸、疝和腹壁外科。內容編排上首先簡單介紹背景知識,主要論述爭議點以及臨床手術碰到的解剖困惑,然后通過實體照片結合文獻闡釋和解惑。著重落實普外科、婦科、泌尿外科解剖術語的統一。編排上貫穿兩條線:1、從胚胎學的發展演變—解剖學的原創觀點—臨床手術的實際運用;2、膜-間隙-層次。讀者對象涵蓋普外科、婦科、泌尿外科各層次的醫生。
林謀斌 李健文 姚宏偉主編 ·外科學 ·18.7萬字
本書將全面系統介紹危重燒傷救治新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自體皮源構建技術、自異體小塊皮膠連制備大張皮修復大面積燒傷創面技術、異體頭皮膠連制備大張皮聯合自體微粒皮修復大面積燒傷創面技術、保守性-超大面積切削痂手術、四肢切削痂--彈力加壓止血法、燒傷換藥新技術、燒傷創面動態管理法、導管膿毒癥的防治技術、全胃腸營養技術、內環境調整和支持治療技術、立體式康復技術等新技術新業務,并以大量的真實病例,詳細講述新技術體系在危重燒傷中的綜合應用。
申傳安主編 ·外科學 ·14.4萬字
本書是一部闡述膝關節運動損傷與下肢力線不良的教科書,集合了豐富的病例和大量精美的圖片,將現代成熟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全面詳實的呈現給讀者。本書通過將筆者豐富的實踐經驗與讀者分享,使更多從事運動醫學和關節鏡外科專業的骨科醫師能進行完整的學習和系統提高。本書系統的介紹了:前交叉韌帶與膝內翻、前交叉韌帶合并骨關節炎的挽救性截骨術、髕骨關節運動軌跡異常與下肢扭轉畸形的治療、多發韌帶損傷后過伸膝的骨性矯正、股骨滑車發育畸形的臨床評估與手術矯正等專題,將“基礎、經典和提高“融于一體,對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專科醫生、骨科住院醫生和專科進修醫生有非常大的幫助。
馮華 張輝主編 ·外科學 ·11.5萬字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不斷進步,骨科醫療逐漸向專科化、精細化發展,相應的對骨科護理需求越來越高。北京積水潭醫院是我國著名的以骨科和燒傷科為特色的三級甲等醫院,脊柱外科醫療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本書包涵了脊柱外科各種常見的疾病、手術、診療的護理知識與技術,內容詳實,圖文并茂,是脊柱外科護理人員學習的最佳教材與日常工作中的最好參考書籍。
高小雁 韓冰 ·外科學 ·13.7萬字
以《中國黑色素瘤診治指南2013版》為基礎,推陳出新。用豐富的表格和精煉的文字介紹腎癌從診斷到治療的指南,特別強調指南中的注意事項,對診斷和治療的疑點和難點做詳細解釋,并結合中國參與的循證醫學研究的數據。
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 ·外科學 ·4.2萬字
本書將全面涵蓋人體肩關節、肘關節、手腕部、骨盆、膝關節及足踝部等6個部位的超聲引導下介入操作,包括液體抽吸、藥物注射、肌腱腱鞘穿刺、神經卡壓松解、神經阻滯等等。各項操作均從相關解剖知識、適應癥、要點和操作步驟進行全面地介紹,并插入了大量的解剖示意圖、實物圖和超聲圖像便于讀者理解并遵照進行實踐,對于初學者和有一定經驗的操作者都非常實用,廣泛適用于超聲科及相關臨床科室如骨科、疼痛科、麻醉科、康復科等的醫生。
盧漫主編 ·外科學 ·4.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各種冠狀動脈支架的特性和參數,分為六十三章,配以圖片,資料真實,方便臨床醫生了解,從種類繁多的支架中作出最佳選擇,并作出相應的臨床決策。本書主要供從事心血管內科介入治療的醫生尤其年輕的介入醫生參考和查閱。
崔連群 ·外科學 ·6.3萬字
壓力治療是血管疾病傳統的治療方式,尤其是在下肢血管疾病治療方面。本書由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壓力學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李春民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鄭月宏教授組織專家編寫,在總結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今國內外對壓力治療和下肢靜脈疾病的認識,對壓力治療在下肢靜脈曲張、靜脈潰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相關疾病中的應用及相關進展做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涵蓋了當前壓力治療的主要血管疾病,以及血管壓力治療的主要方法。
李春民 鄭月宏 王璐主編 ·外科學 ·19.6萬字
本書以新穎的視角、豐富的內容、獨特的交流形式為廣大胃腸道腹腔鏡外科專業的醫師提供一個十分有效的平臺,對我國腹腔鏡胃癌手術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第一版出版后,已經得到市場認可。由于腹腔鏡技術發展較為迅猛,故重啟第2版修訂工作。
黃昌明 鄭朝輝 ·外科學 ·8萬字
主要內容:腹腔鏡脾臟外科手術學的內容包括了:脾臟的基礎解剖,功能,脾臟相關疾病的病理生理改變,快速康復理念在腹腔鏡脾臟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處理,該書的內容包括了所有腹腔鏡手術的范圍(腹腔鏡脾切除術,單孔腹腔鏡脾切除術,腹腔鏡脾部分切除術,腹腔鏡巨脾切除術,手輔助腹腔鏡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脾切除聯合門奇斷流,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選擇性門奇斷流等)。特色(創新、權威、實用、可操作性等)介紹:目前市面尚無腹腔鏡脾臟外科手術的專著,面對的讀者范圍廣,包括醫學生,各級的普外科工作者,特別是富有創新特色的腹腔鏡脾臟部分切除術和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選擇性斷流術等。同時腹腔鏡脾臟外科手術學的出版對腹腔鏡脾臟手術的規范及推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造福于廣大患者。
彭兵 ·外科學 ·7.9萬字
本書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長期在臨床一線工作的、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完成,以生動而豐富的病例資料展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的各種臨床類型的心力衰竭,其臨床表現的特點、病情發展的規律、實驗室和影像檢查的發現、治療的選擇及效果等,讓讀者深刻認識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的心力衰竭是如此紛繁復雜和豐富多彩
張健 韋丙奇 張宇輝 ·外科學 ·13.2萬字
脊柱和四肢畸形是發生于骨關節或軟組織的畸形它造成機體的軀干和四肢在形態上和功能上的異常狀態,脊柱和四肢畸形既可以是原發的疾病或損傷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
梁克玉 鄧小川 何承建編著 ·外科學 ·18.6萬字
內容:本書擬介紹各種類型膝關節置換病例(包括復雜的初次和翻修病例)為主線,附以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病例完整影像及實驗室資料,對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證、手術方法、并發癥處理以及高齡患者的圍術期處理等膝關節置換的熱點話題進行詳細論述,分享作者的經驗以及教訓。特點:本書從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術前準備展開,詳細論述膝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入路、假體選擇、假體取出、假體周圍骨溶解、高齡患者的圍術期處理特點、圍術期鎮痛等有關膝置換的技術要點,對膝假體周圍骨折、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及膝關節動脈損傷等業內關心的問題給予編者自己的經驗。全書附有大量的臨床病例對編者的觀點及手術操作加以說明,使骨科專業讀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沈惠良 郭艾 ·外科學 ·7.7萬字
本書共分7章。分別從胸外科機器人日間手術的發展史、體系管理、麻醉要點、手術護理及肺微小結節術前規劃與術中定位、手術方案及典型病例等方面進行闡述。針對胸外科機器人日間手術的特點論述縱隔腫瘤切除的體位、切口設計及術中操作要點;肺葉及肺段切除的體位、切口設計及術中操作要點。本書選取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切除及肺段、肺葉切除日間手術典型病例,詳解其從門診評估、術前檢查、手術執行、術后護理到出院隨訪的全病程管理流程,便于讀者對于胸外科機器人日間手術有完整、系統的認識。
張春芳主編 ·外科學 ·10.8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CT定位微創手術室的建立、影像定位技術、脊柱微創技術、CT定位技術的原理和方法、CT定位微創治療脊柱骨折、CT定位經皮穿刺性微創治療椎椎間盤突出癥、CT定位經皮脊柱內鏡治療脊柱感染、CT定位經皮脊柱內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CT定位經皮頸椎前路內鏡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本書可供各級骨科醫師使用。
關家文 ·外科學 ·10.1萬字
《有聲有色心臟書》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專家編寫,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解答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屬最想問醫生的問題。本書收錄了超過300多個問題,回答簡單明了。同時本書還配有專家講解視頻和音頻,共100多個,讀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觀看和收聽。本書適用于關注心臟健康的讀者。
孫宏濤 吳薇 ·外科學 ·10.5萬字
關于脊柱各種內固定的詳細解剖學及其數據,與臨床緊密結合,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實用性極強。脊柱內固定技術在脊柱外科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廣泛應用于脊柱疾病、創傷的治療,是脊柱外科醫師必須具備的專科技能。脊柱內固定技術的應用必須具備良好的解剖學基礎及生物力學知識。
王向陽 ·外科學 ·11.6萬字
本書內容系統地論述了如何在燒傷臨床實踐中開展康復治療,并詳細介紹了壓力療法、矯形器療法、物理療法及功能訓練等多項技術的應用原則和具體方法。全書堅持以康復醫學理論作指導,力爭從燒傷康復臨床實際工作出發,總結具有臨床特色、實用性強的燒傷康復治療新技術。結合我國康復醫學治療的特色與國情,理論聯系實際,為廣大燒傷醫護從業者提供參考和學習。
胡大海 易南 朱雄翔 ·外科學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