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孫樹椿編的《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骨傷疾病分冊》,是在2012年發布的《中醫骨傷科常見疾病診療指南》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新進展,對其整體內容進行的釋義。本書編寫目的在于對骨傷常見病證的中醫臨床診斷、治療進行深入分析,為臨床醫師提供切實可行的中醫常規處理策略與方法,力圖提高各級中醫院骨傷科臨床療效和科研水平及規范化意識。本書可作為中醫骨傷科臨床實踐、診療規范和質量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
孫樹椿主編 ·中醫 ·10.5萬字
中醫學中素有“醫食同源”之說,飲食文化與中醫學追本朔源,二者息息相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飲食文化和中醫學的關系,介紹了飲食文化與中醫學源流、儒釋道飲食觀與中醫學、《黃帝內經》與飲食文化、民俗、二十四節氣、飲食文化與中醫學以及食品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與中醫學,并重點介紹了中醫食療學,遴選出了經典實用的中醫食療食譜。本書集科學性與實用性于一體,既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為研究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持;又具有實用價值,提供的益壽延年、防病治病的食療方法制作起來簡單易行;更具有文化價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意義重大。本書適合社會各階層人士閱讀選用,特別是從事飲食文化與中醫學研究的人士閱讀參考。
張鐵忠 裴曉華 ·中醫 ·14.9萬字
本書邀請國內高端相關醫學專家參與編寫,具有權威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受眾為二級以上醫院的脂肪肝科及相關科室臨床醫生為主。體現國內高端專家在脂肪肝疾病中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臨床診治經驗。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在各科醫生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為使臨床醫生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時,更加規范合理,以及得到相關領域專家的正確指導,2015年中華醫學會合作項目。
王融冰 范建高 ·綜合 ·15.7萬字
本標準規定了人體耳穴的名稱和耳穴的標準定位。包括耳郭方位術語、耳郭表面解剖名稱及有關術語、耳穴名稱與定位的說明、耳穴名稱與定位、耳穴名稱與定位命名原則及定位原則、耳郭基本標志點、線的劃定及耳郭分區說等內容。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中醫 ·1.3萬字
本書共分四章。第一章針路歷程,為作者學醫成才及行醫歷程之回顧。第二章談針論道,是作者對一些針灸理論的探討,涉及針灸的療效、刺法量學、針灸心理學、火針療法及三通法的認識和理解。第三章臨床醫話,對一些臨床敏感話題如中醫與巫術的區別、針灸治病的機理、灸法可否治療熱證、針灸減肥的機理等做解答,還介紹了一些疾病的治療經驗和體會,涉及面較廣。第四章醫案精選,選擇46個疾病50余個案例,涵蓋內、婦、外、五官、骨傷科,介紹了針刺治療經過并附有按語。
楊光編著 ·中醫 ·11.7萬字
《傷寒活人指掌補注辨疑》是明代傷寒學家童養學為糾正元代醫家吳恕《傷寒活人指掌》之訛繆而著之傷寒學術著作。書凡三卷。首卷述六經傳變。卷二列傷寒諸證(實際上包括溫病、疫癘和一些雜病),是其主要內容,以先列吳恕的賦文,然后分句詳解的體裁寫成。其內容包含注解、辨證法、診脈法、用藥法(內含方劑)及總論等內容。作者分別闡述自己觀點,對《傷寒活人指掌》“論證用藥”之諸“錯亂”一一駁正。卷三列方劑114首,是作者所“集得之古方”,其所選方劑與前兩卷病癥相對應。各方先出方名,次述主治,再列藥物組成及劑量,最后說明制劑方法。本次整理以明崇禎五年壬申(1632)金陵刻本為底本,以清順治十八年辛丑(1661)醉耕堂刻本和清光緒十年戊子(1888)刻本為校本。
(明)童養學 ·中醫 ·3萬字
本書繼承博客文章特色,在科學知識普及、趣味生動性中給讀者以閱讀的享受。有人說,醫院里的產房是生與死最近的地方,每天,在這里,都充滿著故事,生與死的較量,情與仇的對抗,有趣的,感人的,生氣的,無奈的。天堂地獄誰人見,兩者都在人間。無論你是準備懷孕,沒有懷孕,已經懷孕的人,都需要閱讀這本書。
小紅姐 ·婦產科學 ·13.4萬字
老年病、婦科病、男科病、小兒疾病……本書介紹了50余種常見病的傳統療法,簡便實用。按照虛、寒、熱等體質,介紹了相應的日常保健法。
查煒主編 ·中醫 ·6.4萬字
本書摘錄了毛天東教授六十年臨床診療過程中的部分經典病案,所錄病案分門匯輯,附有圖片并加以按語。本書所撰醫案歸納為正骨技術、骨病筋傷、驗方病案舉例、人文病案舉例四大門類,內容全面、病例真實、說理簡要、按語明確,有助于讀者領悟毛天東教授醫案精華,學習其治療要點。毛天東教授善手法正骨,治療合理有效,操作簡易明確,便于在臨床中推廣;且善療骨病筋傷,把握辨證要點,方藥靈活化裁,療效獨特。本書專業性強、內容實用,可作為骨傷科及相關專業人員臨床、教學及科研的參考用書。作者簡介:毛書歌,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主任、主任醫師,名老中醫毛天東之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樂正骨”第七代傳人。從事中醫骨傷科臨床、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35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分會副主委。出版《中西醫結合骨傷科》《頸肩腰腿痛》《骨傷康復知識》《名醫醫案》《中西結合內科診療學》。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五項。
毛書歌主編 ·中醫 ·6.6萬字
本書是一本適用于現代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與技術操作的手冊,參閱了衛生部制定的行業標準及《消毒技術規范》,結合工作經驗及操作技能編寫而成。本書分為三個篇章,上篇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建設;中篇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下篇為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技術。本書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適用于醫院CSSD和為醫院提供消毒滅菌服務的社會化消毒滅菌機構的各級各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護理人員及護工等。
張玉桂 李成云 陳玉鳳主編 ·預防醫學 ·15.4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組織管理、病理生理學、操作技術、微創監護、常見病癥、心肺復蘇、倫理和臨終關懷問題、循證醫學在危重病醫學中的應用等內容。
張世剛 ·臨床理論 ·15.7萬字
根據人體解剖結構實際彩繪,能較好地顯示皮膚及隱現于皮下的肌肉、骨骼背景,具有立體感。圖面凈潔淡雅,便于清楚顯示經絡與穴位。描繪的是中國成年男性,具有靈氣、活力,既能使經絡穴位清晰,又能得到美的感受。由14幅經絡穴位彩圖組成,配以適量的文字說明。
靳士英 靳樸 劉淑婷 ·中醫 ·2018字
本著作介紹及論證了從生活習慣干預到心理干預、從經絡原理到經絡治病術、從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相關人體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藥物原則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是文獻可考證的我國現存最早的、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所以被稱為醫之始祖。內容豐富廣博,被譽為綜合性百科全書。
李楠編著 ·中醫 ·8.9萬字
本書由臨床治療、藥學及護理學專家共同編寫而成。書中介紹了化療導致惡心、嘔吐的機制、影響因素和治療原則,重點講解了護理措施、評估及患者健康教育等內容,對臨床護理實踐的規范化、患者健康教育的標準化具有指導意義。
徐波 ·預防醫學 ·3.1萬字
高血壓是我國第一大慢性病,危害著數億人的生命健康,高血壓的防治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俗話說得好,恐懼緣于未知,雖然高血壓已經是一種常見病,但是我們仍然必須做好有關高血壓的宣教工作,做到了解高血壓,知道高血壓的危害,更要知道如何控制高血壓來避免危害,才能真正預防高血壓,治療高血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了解對手,才能戰勝對手!
楊勤兵 ·臨床理論 ·6.4萬字
《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在編寫內容上主要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標準和規范,參考國際相關標準,并結合手術室專科護理近年來出現的新技術、新方法和實踐經驗,是手術室專科護理指導用書。《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共分為九篇,增加了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手術室感染防控技術規范(含防護服穿脫視頻)、手術無菌物品管理、手術室感染防控監測、職業暴露與防護、手術室核心制度共五部分內容,并對第二篇的手術體位等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其中,每篇內容均包含概述,即對本指南涉及的內容及范圍進行說明;術語用于對本指南的理解;專業內容分別介紹無菌技術、手術體位、電外科安全、手術隔離技術、患者安全管理、儀器設備管理、手術物品清點、感染控制管理、手術室人員管理等相關操作的原則、方法與注意事項;規范性引用文件依次列舉所參考的標準與規范。同時,增加了主編說、無菌技術操作及手術體位擺放等數字內容。使讀者更直觀、全面、透徹的了解和學習此書。
郭莉主編 ·護理學 ·11.6萬字
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疾病診斷、嚴重度評估、療效及預后判斷的重要檢查方法。本書共十一章,包括肺功能檢查概論,肺功能室布局、設備維護及物資管理,肺功能室組織架構、崗位設置與職責,肺功能室管理規章制度,肺功能檢查流程,常用儀器標準操作規程,意外處置及應急預案,質量控制與管理,數據庫管理,肺功能檢查培訓,兒童肺功能檢查。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臨床理論 ·12.8萬字
外科醫學也發展迅速,各種治療手段不斷創新,使得護理人員要有更專業的知識,同時要有健康宣教能力,滿足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信息的需求,從而提高護理品質。本書作者團隊通過深入、系統、規范的臨床實踐,與臨床醫生討論、改進、總結和梳理,編寫了本書。本書通過圖片、文字方式闡述了普外科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健康指導、治療手段等內容,同時結合了患者共識、檢查內容,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有助于護理人員臨床實踐。
張佩君 ·基礎醫學 ·6.5萬字
睡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發展狀況。邁入人工智能社會后,研究者更應該考慮如何更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居民改善睡眠狀況,使人工智能惠及社會中的每個人和每個群體。本書運用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理論,主要基于2023年中國居民睡眠狀況線上調查,研究中國居民的睡眠狀況、心理和行為,并對不同年齡段群體、不同就業狀況群體、不同主觀社會經濟地位群體和互聯網數字工作者的睡眠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以及不同群體的睡眠改善傾向與消費需求、不同群體對人工智能的態度和智能睡眠產品的使用傾向與使用意愿等進行了分析,并編制了睡眠指數來綜合衡量居民的睡眠狀況及其發展變化,進而為改善居民睡眠狀況、促進睡眠平等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張衍 王俊秀 劉娜等 ·基礎醫學 ·14.1萬字
應對癌癥,臨床雖有很多方法手段,但效果卻不太理想,其根本原因不只是高科技的“缺失”,更是智慧的“離場”。我們從癌癥本身的錯綜復雜性、臨床數據分析、正反經驗教訓等著手,結合傳統醫學、現代醫學、哲學、心身醫學、人文醫學等多門學科,強調防癌治癌,既要掌握中西醫知識技能,向前努力探究高科技,也要不時向后尋求歷史智慧照耀,擇善而從,有選擇、有評估地從容應對。我們中醫學和合學派,已經幫助數以萬計癌癥患者緩解病痛延長了生命!從容面對老而死,盡量避免未老先死,力戒過度/不當治療而死。癌,既要積極診療,也須避免過度及不當之治,采用綜合措施才算是優雅而有智慧的活法。相信我們獨創出探索、認知及合理、深化、細化、全程應對癌癥的新知,對所有關心癌癥的患者、家屬及相關者,都意義重大,開卷有益!
何裕民主編 ·臨床理論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