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乘雅半偈》,明盧之頤撰,本草著作。初稿每藥按核、參、衍、斷四項內容加以詮解,后因戰亂,書稿散佚,經追憶,重新撰寫了核、參兩項,因得原數之半,故易名《本草乘雅半偈》。清順治四年(1647)刊行問世,釋藥354種,后于順治十五年(1658)增釋46種。增補后,全書共12帙,釋藥400種。所釋藥物以《本經》居多,兼取《別錄》《唐本草》《開寶本草》諸書所載。所釋各藥先標明出處,次列藥名、氣味、主治等。釋文部分首為“核曰”,對該藥產地、名稱、種類、形態、修治等內容加以詮解;次為“參曰”,對該藥功用特點加以詮釋,其中常引其父盧復以及繆仲醇、李時珍、王紹隆諸家之論,考據博洽,辨論明晰,間有經驗之談。本次整理以月樞閣增補本為底本。
·3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