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陳遠吉等編的'一看就會的小魔術(彩色印刷經典魔術一點通)'是專為魔術初級愛好者量身打造的。通過輕松活潑的語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一個個奇妙無比、別具風格的魔術展現在大家面前。本書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xuan取了生活中簡單易學的各種小魔術通過直觀的圖解和簡潔的語言讓你一看就懂一學就會更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魔術高手成為受朋友歡迎的開心果。
陳遠吉等 ·戲劇藝術 ·5萬字
昆曲溯源際上進北京已經有五百多年了,在此期間也曾幾經興衰而立于不敗之地,這都是因當時儒家治國的封建社會體制所造成。具有儒家思想的文人們,他們創作的那些傳奇文本是符合當時社會需要,而后則是不受儒家以及封建社會的制約時代,昆曲的振興也就自然無力回天,現僅憑劇作者或藝人的努力,是不能改變它衰亡的命運?……續編還在與昆曲有關的藝術邊緣作些介紹,特別是對昆曲是禮樂文明的延續做出總結,這些觀點也是對昆曲美學上的新突破。面對儒學藝術教育,作為昆曲研究者的張衛東先生也是不斷實踐,有些對讀古書吟誦的文章深入淺出,道出民間教育與當代社會需走的一條中庸之道。
張衛東 ·戲劇藝術 ·15.1萬字
本書通過中國之非洲、非洲之非洲、非洲與世界三個維度探索電影藝術在當代非洲文化發展與國際交流中的作用,為讀者呈現一個過去鮮少了解的非洲光影世界。
張勇 ·戲劇藝術 ·14.5萬字
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韓國電影憑借自身較高的完成度、豐富多樣的類型、富有魅力的演員以及能夠引起東方觀眾共鳴的題材為人們所稱道。這與20世紀90年代韓國電影政策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書嘗試突破傳統文化政策研究的二分法,多角度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電影政策的轉變與演進、各階段主要特征及其產生的經濟效應與文化效應進行系統性研究與分析,以探究韓國電影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異軍突起的過程中電影政策發揮的重要作用。
孫晴 ·戲劇藝術 ·14萬字
蘇州評彈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前正處于衰退之中,政府部門和有識之士一致認為,要保存和發展這門有著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說唱藝術,加強理論研究是關鍵措施之一。《表演視域下的口頭文學研究——以蘇州評彈為例》一書借鑒了美國多位民俗學大師的經典理論,將蘇州評彈還原為存在于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內的、動態的表演事件來加以考察。首先,作者全面地梳理了評彈研究的歷史,從中尋覓出從文學層面、技藝層面、戲曲和曲藝理論層面的多種研究成果,由此引發出撰寫本書的核心問題:評彈作為一種表演藝術的本質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對此來進行研究,要闡述哪些重要的問題?作者首先引介了西方民俗學表演理論的發展背景,并對其基本概念進行了仔細的介紹和辨析,以此作為本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在這一理論框架下,作者進一步探討了蘇州評彈這一主要是以語言來演繹故事的曲種本質,分析了評彈的構成要素(演員、聽眾、書場、文本),及其表演行為(說、噱、彈、唱、演)的全部進行過程。
段靜 ·戲劇藝術 ·17.8萬字
本書是一本舞臺演出化妝發型的實用教程。全書分為五部分,分別是“為舞臺燈光塑造的精致底妝”“舞蹈演員征戰舞臺妝發教戰”“歌手氣場滿分妝發教戰”“走秀模特閃耀T臺妝發教戰”和“主持人美麗零死角妝發教戰”。書中有40余款化妝造型案例,均為舞臺演出最常見的類型,以主題造型為主線,并將每一種造型的化妝和發型結合在一起講解,讓化妝師可以一氣呵成地掌握每種演出造型的整體技巧。本書適合從事舞臺演出化妝造型的化妝師使用,同時可供非專業舞臺表演者參考。
摩天文傳 ·戲劇藝術 ·4.4萬字
本書以越劇流派的演唱藝術為重點,回顧越劇發展的歷史,總結各流派的演唱特點,剖析當下越劇流派的客觀現狀,分析越劇的發展趨勢,提出發展越劇的建議和設想。對越劇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作了系統的闡述。特別對越劇傳統流派創始人的演唱特點及發展至今的演唱特色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越劇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個人見解。
陳丹丹 ·戲劇藝術 ·12.2萬字
作者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為經,以聚焦城市的影像(電影和先鋒藝術)作品為緯,以“體感”和“生產”為勾連和編織方法,鋪展中國當代城市的影像地圖。在這一影像地圖上,《穿城觀影:中國當代影像的空間生產與體感》尤其側重對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空間的精細雕琢,通過立體化和深度化的個案分析,探討空間與影像二者的交織與互動。所謂“穿城觀影”,不僅意指通過城市空間來觀看和分析影像作品,更強調借由城市影像的“穿針引線”“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飾”來了解中國當代的城市化發展。
陳濤 ·戲劇藝術 ·16.2萬字
本書是浙江傳媒學院視頻監測及滿意度研究團隊的成果。團隊獲取網絡新聞、微博、論壇、彈幕、微信公眾號、視頻網站、豆瓣電影網站等用戶評論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語義分析,計算得出褒貶值,成為用戶對影視產品滿意度的量化指標。本書對2018年上星頻道播出的電視劇、電視綜藝,主要視頻網站的網綜和網劇,院線上映的電影,100位明星的褒貶值進行深入研究。
浙江傳媒學院視頻監測及滿意度研究團隊 ·戲劇藝術 ·15.6萬字
本書是繼《京劇大家絕藝錄·武生篇》《京劇大家絕藝錄·旦行篇壹編》之后第三本對前輩老藝術家們的采訪。通過16位著名老生表演藝術家的講解,使我們對于老生這一行當及其代表人物和劇目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例如書中有安云武示范講解的《白蟒臺》,蕭潤增示范講解的《斬經堂》,以及李伯培對“錯骨而不離骨”的奚派聲腔和表演的解析。此外,劉元鵬將余叔巖留下來的“十八張半唱片”詮釋示范得非常精準,高元升將富連成科班的劇目演示清晰,孫國良把南派藝術風格表露無遺。
封杰 ·戲劇藝術 ·9.5萬字
本書在多個部級和國家級科研項目支持下完成的,教育部2012年社科項目“3D電影剪輯的新理論研究”(10YJA760039)、國家廣電總局2012年部級社科項目““視差”與3D電影視覺舒適度與健康安全研究”(GD1236)、科技部兩項“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基于眼科生理和腦功能檢測的立體圖像視覺舒適度與健康評價標準研究”(2012BAI23B07)和“3D圖形圖像編輯與包裝關鍵技術研發”(2012BAH84F01)。在全球范圍內,本書第一次全面系統化闡述了3D電影美學,首先從接受者角度論證3D電影存在的必要性,第一次提出空間融合、納入式體驗、觸覺觀影等觀點,第一次系統化闡述3D電影的視覺舒適度和健康安全的表征和發生機理,并引入大量眼科學、腦電等物理和醫學實驗方法和數據,大大區別于傳統的人文學科純粹的文學描述和哲學思辨的研究路線;其次系統化分析了3D電影空間的構成元素,包括極近點、正負弧度、衰竭點等概念,3D電影空間的構成模式等,其中大量的數據和觀念都是第一次被提出來;再次從電影剪輯的角度分析3D電影空間的連貫性,包括深度一致、景別融合、鏡頭節奏等觀點,也都是原創的,并輔以大量科學實驗的方法和數據;最后,梳理了3D電影發展的歷史,分析3D電影為什么一直被擋在主流之外。
邱章紅 ·戲劇藝術 ·14.1萬字
陳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城市電影和新媒體藝術。著有《電影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底層再現: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城市游民》(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譯有《高行健與跨文化劇場》(與鄭杰合譯,香港大山文化出版社,2015)、《銀色金屬戀人》(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一只鳥的選擇》(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再見,西方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等,并在《文藝研究》《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藝術百家》《當代文壇》《韓中言語文化學報》《文化研究月報》,以及InterdisciplinaryStudiesofLiterature,NantahJournalofLanguageandCulture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
陳濤 ·戲劇藝術 ·19.3萬字
位于舊法租界的蘭心大戲院,因其在交響樂、芭蕾、歌劇、話劇、舞蹈、民族音樂等諸多藝術領域所擁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成為20世紀上半葉上海租界的藝術文化殿堂。這座原由西方人所建、為西方人所擁有并為西方人服務的劇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獲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間,不僅為英法以外的各國僑民團體增加了出演機會,更為中國的演出團體大開方便之門,呈現出東西戲劇音樂文化奇葩并放的景象?!渡虾W饨缗c蘭心大戲院》一書由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文學系教授大橋毅彥等文學、音樂、歷史領域的中日學者組成的蘭心大戲院研究會撰稿,本書是蘭心大戲院研究會的論文集,通過對中、日、英、法、俄、德等多國語言的第一手資料的調查研究,從歷史、文學、音樂、話劇、舞劇等各個藝術領域全方位、多視角地分析再現蘭心大戲院的歷史面貌。
(日)大橋毅彥 榎本泰子 井口淳子 趙怡 ·戲劇藝術 ·12.7萬字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眨眼之間,神魔井社團已經成立十周年了。《尋蹤神魔井十周年COSPLAY集》精選了神魔井社團成員十年間的古風COSPLAY作品,將江湖中的愛恨情仇,化作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呈現于您的眼前。其間穿插了人物訪談、成長路上的掌聲與淚水、社團背后不為人知的趣事以及合作人的心里話,讓您更加了解這個社團,愛上這個社團,從而去感悟神魔井是用怎樣的堅持和信念。滿滿的心意皆凝于書中,品一茗幽香,讀一段文字,帶您找回zui初的那份感動。
周想 孤星雪 ·戲劇藝術 ·5.2萬字
戲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戲臺之于戲劇,則相當于茶器之于茶藝、樂器之于音樂,不可分割,是戲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見證我國戲劇文化的源遠流長。喬忠延在戲劇和戲臺方面造詣尤深,曾遍訪晉地古戲臺。在《戲臺春秋》中,他用優美從容的筆調記述了探訪古戲臺的經歷,他帶領我們穿透歲月的迷霧回眸戲劇漫長的漸進過程,在已然荒蕪靜寂的戲臺上聆聽一出出戲劇的絕響?!盎仨恍Π倜纳@是白居易筆下的名句?;仨葱Π倜纳@是我對古代戲臺的評價?!彼跁腥缡钦f。
喬忠延 ·戲劇藝術 ·11.3萬字
“京劇名宿訪談”是本書作者封杰自覺做起的一項文化搶救工程,旨在為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記錄資料。本著談史簡、說藝細的思路,使他們的精湛技藝得以保留,立此存照。書中對每一位采訪者均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成就、經歷和不同的藝術風格有所側重、有所不同。四十余訪談錄,內容包括京劇名宿宋寶羅訪談錄、京劇名宿趙炳嘯訪談錄、京劇名宿王金璐訪談錄、京劇名宿李金泉訪談錄、京劇名宿張春秋訪談錄等,都是非常珍貴的采訪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戲曲學習與研究的資料性質。
封杰 ·戲劇藝術 ·19.1萬字
本書是一部莫里哀喜劇在中國的接受史研究論著。它力圖考察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代表作品——莫里哀喜劇,是如何通過各種文化中介,深刻地影響到20世紀中國話劇的生成與發展的,從而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思考中國現代文學史、戲劇史中的某些跨文化問題。
徐歡顏 ·戲劇藝術 ·18萬字
本書以作品類型為橫軸,以時間節點為縱軸,將莎士比亞的39部作品分為“喜劇”“英格蘭歷史劇”“羅馬歷史劇”“悲劇”“傳奇劇”五大部分進行講讀評議。陌生的戲,聊聊有趣的情節;熟悉的戲,分析精妙的設計;題材近似的戲,比較對照中見異同;膾炙人口的戲,另類品讀中解深意。
張沖 ·戲劇藝術 ·11.2萬字
本書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晚清民初戲劇傳播研究,除學界研究較多的文本、表演傳播之外,本書注重考查文體間傳播、圖文傳播、報刊傳播及出版傳播等問題,包括小曲對戲曲的傳播、小說作為戲劇傳播的軟媒介、圖畫類期刊對戲劇傳播的影響、民國初期戲劇類書籍的出版發行分析等;二、晚清民初戲劇批評研究,主要對清末民初的劇話體戲劇批評文獻、批評群體、批評載體等問題進行研究,包括劇話文獻考辨、劇評家專題研究、作為批評載體的報刊研究等。
朱崇志 ·戲劇藝術 ·19.3萬字
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本書主要圍繞近代宮廷演劇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傾向宮廷演劇史上所發生的重要事件來進行探討與研究。本書所用史料,大部分是作者近年考證挖掘的最新文獻,部分來自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文獻資料。時間上,本書上限為道光朝,下限至光緒三十四年,以近代宮廷不同時期所出現的重要活動與重要事件始末為章節進行展開。內容涉及清代帝后關于戲曲演出的諭旨、演出后賞賜物品錢糧數額、戲臺修繕、昇平署內外節令、宴戲、大戲等等。
楊連啟 ·戲劇藝術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