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侃帶領科學早教專家團隊編撰而成,向廣大中國0~6歲兒童的家庭普及科學早教的意義、方式及做法,全方面解讀0~6歲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體能、智能、心理的特點,并給父母提出切實可行的育兒和早教技巧,促進父母自我學習和成長,幫助父母讀懂孩子、愛護孩子、高質量陪伴孩子。
張侃 ·音樂 ·15.4萬字
本書以懷特海的過程哲學為方法論,采用教學設計的范式呈現“從感知入手,以視唱練耳訓練帶動樂理學習”和“學科綜合”的教學理念,重構應用模式下的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課程的內容以及結構、過程和方法。本書從課程實踐的角度,對該整合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文化內涵予以補充和發展,為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課程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以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職業發展尋找課程整合的新思路
黃鷹 ·音樂 ·15.4萬字
《清華匯智文庫:數字音樂的產業價值鏈研究》通過對比國內外數字音樂產業發展狀況,總結出中國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的發展特點。以音樂社會學、傳媒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理論為指導,針對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的現狀及問題,分別提出完善在線音樂產業價值鏈和無線音樂產業價值鏈的途徑與建議。并深入分析音樂版權在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上的作用,構建了三網融合后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模型,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解決數字音樂盜版的辦法?!肚迦A匯智文庫:數字音樂的產業價值鏈研究》對于提升學術界和產業界對數字音樂產業的認識,推動音樂產業的經營者與決策者打造成熟完善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有所裨益。
佟雪娜 ·音樂 ·15.4萬字
《村寨里的紙文明——中國少數民族剪紙藝術傳統調查與研究》項目為中央美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前后歷時十五年之久不間斷地進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記錄整理的搶救性檔案成果。全書共計8卷本,首次收錄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的調查文本,共計200多萬字,近萬幅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多樣性。本書為第七卷,介紹了滿族、鄂溫克族的剪紙。
喬曉光主編 ·民間藝術 ·15.4萬字
V&A博物館收藏的大量時裝和紡織品中包含著特殊的材料和技術信息,而且從當今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這些展品往往能夠激發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梢宰匪莸?600年以前的服飾少之又少,所以本書及相關展覽探討和展示的服飾始自17世紀。以時間先后為軸線,本書共分為四章,每一章均依展覽的各個部分內容進行介紹。本書的研究內容橫跨400余年時空,深度探討了時尚與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史,以及人類以自然為飾的歷史。此外,本書還探討了當今設計師正在為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時尚產業而作何努力,他們正在嘗試將時尚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放在歷史的語境下去探討。
(英)埃德溫娜·埃爾曼 艾瑪·沃特森 ·設計 ·15.3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西方歷史上人類斗獸習俗的起源、發展和衰微的過程,分章節論述了埃及、亞述、希臘、羅馬和西班牙人的斗獸習俗和相關的風俗掌故,并針對斗獸習俗對于人類文明(主要體現在建筑、藝術、文學和哲學)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詳細論述和深入探討。
曹昊 ·各國藝術 ·15.3萬字
本書列入2020年度浙江省后期資助成果。上海是一個極為獨特的城市,是研究近、現代中國的一把“鑰匙”,我國現代意義上的室內設計正是起步于此。本書以翔實的歷史資料結合實地調研中的真實體會,在“西風東漸”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對近代上海(1843-1949)不同階段室內設計的本體研究,從當代視角來解讀近代上海室內設計所呈現出的空間特征與風格流變,并通過這些文化現象總結論述近代上海室內設計的多樣性、創新性、敏銳性、復雜性的時代特征,以及對我國現代室內設計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朱松偉 ·建筑藝術 ·15.3萬字
本書從生態學視角切入,對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進行研究,詳細探討教育生態學的基本概念、音樂教學相關理論以及音樂審美教育理念,闡述中外音樂教育的發展歷程、近現代中國音樂教學觀念的歷史變遷和當代音樂教育的生態化走向,概述當前中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現狀和問題,重點對高校音樂教育生態系統建構、高校音樂教學設計生態化、教學評價生態化和生態課堂建構進行探究,最后探究高校音樂生態化教學的實施策略和發展路徑。本書可供高校音樂教師以及各級音樂培訓教師閱讀。
楊曉 ·音樂 ·15.3萬字
本書在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大框架下,將極易混淆的兩種音樂風格(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風格和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風格)進行系統、細致、嚴謹的分析和比較。全書以具體作品為例,通過專業性讀譜、和聲曲式分析,完成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對同一體裁的作品,分析出兩位作曲家在創作元素、手法和演奏處理方面的異同,形成對兩位作曲家創作風格方面的認識和辨析;對不同體裁的代表性作品,進行個案分析,加深對該作曲家的藝術特性的認識和辨析;列出參考的音頻資料,使讀者更加直觀的理解音樂演奏方面的特殊要求。
王迦勒 ·音樂 ·15.3萬字
音樂始終在這里,選擇你的路,走進來就是了。古典音樂從來不會拒人于門外。再復雜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準備,只要對人的某些根本際遇有所共鳴,我們就能進入作品里。在這輯隨筆集中,楊照不僅僅是去賞介那些經典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帶領我們走進那個時代,走進音樂家的人生,知曉那些讓音樂變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從而能更好地感受樂曲中的動人之處。這本《呼吸》是一份明確的邀請,請大家來看看這明明廣大且自由開放的音樂花園。沒有圍墻,有無數多條路都通往這座花園,從哪條路都進得來,進來之后,任何一條路又都會將你帶往更多藏著驚喜的路。
楊照 ·音樂 ·15.3萬字
本書對中國書法的歷史淵源、書體沿革、風格嬗變等作了鳥瞰式的描述。作者吸收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個人對書法史的理解,闡釋中國書法史上的若干現象,著力介紹了書法史上重要的書法作品、書家、時代風尚和藝術流派,總結書法藝術發展的內在脈絡。本書除梳理中國書法中“碑”、“帖”的淵源外,還對歷代書風形成的文化環境、歷代書法著錄和刻帖、歷代書論等作概要描述。附錄歷代書論文獻舉要、中國書法基本書目三十種,便于讀者檢索,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書法藝術。全書圖文并茂,多見新意,被著名學者卞孝萱教授譽為“簡明書史之最新力作”。
朱天曙 ·書法篆刻 ·15.3萬字
《蘭亭》主要內容簡介:彭殤可齊——王羲之與《蘭亭序》、細讀蘭亭、羲獻之跡、語造精微——蘭亭圖像系統的重新審視、山陰修竹——從山川到山水等。
陳燮君 ·書法篆刻 ·15.2萬字
在歐洲藝術史上,印象派的產生成為了新舊兩個時代的分水嶺。印象派之后,現代藝術脫離了以再現對象為目的的傳統形式,變得自由豐富。印象派因而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價值。但是,在印象派的強烈光環之下,人們往往忽略了與之分享同一時代的學院派畫家。他們具有更嚴格的技術訓練,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個更高的地位——在一個具有悠久藝術傳統的國度中——這意味這他們絕非簡單的尸位素餐之輩。本書矚目與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學院藝術,主要使用圖像學、閘釋學以及文獻法,通過對當時法國學院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的解讀和梳理,簡介學院作為一個藝術機構的基本情況,同時探討其在社會轉型期承擔的重要職能。具體到藝術史的層面,本書對學院中的風格技法觀念的演變、學院藝術家之間的關系、他們與獨立藝術家的共同構成的藝術生態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以期再現一種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歷史語境。
馬蕭 ·繪畫 ·15.2萬字
本書為我國建筑學巨擘梁思成所著,作者宏微并重,系統講述了我國從上古到各朝再到近代時期中國建筑的各式特征及變化。此書首次把中國建筑史學納入了系統科學研究的領域,以歷史文獻與實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規律、技術要點,總結出中國建筑的成就和各時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國建筑史從蒙昧走向科學,形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向世人展現了一片嶄新的學術天地。本書在《中國建筑史》原文全書及手繪線稿圖的基礎上,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記錄,將實物建筑繪制成彩色手繪圖加入書中,更新補充了300余張高清精美插圖。
梁思成 ·建筑藝術 ·15.2萬字
一部民族志電影的生產過程,實際上就是影片制作者和被拍攝者之間相互遭遇、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過程。不過,習得民族志電影生產技能和方法的制作者,往往把這些技能和方法當作理所當然的常識,從而忽視制作者和被拍攝者之間潛藏的“看與被看,表述與被表述”的不平等關系。如何才能緩解或消除二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是本書討論的主題。
陳學禮 ·媒體藝術 ·15.2萬字
和田玉是中國傳統玉石,數千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傳統,和田玉以其溫潤、堅韌、內斂等特質升華為“德”的象征?!逗吞镉耔b定與收藏寶典》詳細介紹了和田玉的分類、色澤、紋飾、鑒定以及收藏等內容,結合中華幾千年的玉文化,將和田玉展現在讀者面前。本書適宜和田玉愛好者參考。
趙科鞅編著 ·工藝美術 ·15.2萬字
本書較為全面地講解了CanonEOS5DMarkⅣ的使用方法與拍攝技巧。內容涵蓋了相機各按鈕以及菜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高級曝光模式、景深、對焦模式、測光模式、白平衡、照片風格、柱狀圖、曝光補償、多重曝光、HDR等對拍攝而言至關重要的攝影知識。同時,本書對CanonEOS5DMarkⅣ常用附件,如三腳架、鏡頭、濾鏡等的使用和選購技巧也進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本書還針對攝影愛好者經常拍攝的攝影題材,如自然和城市風光、人像、花卉、樹木、鳥類、昆蟲、兒童、寵物等,講解了大量的實拍技巧。
FUN視覺 雷波 ·攝影 ·15.2萬字
本書以AutoCAD2016為軟件平臺,講述各種CAD家具設計的繪制方法??偣卜譃?1章,主要內容包括家具設計基本理論、AutoCAD2016入門、二維繪圖命令、基本繪圖工具、二維編輯命令、輔助工具、椅凳類家具、床類家具、桌臺類家具、貯存類家具、課程設計。
賈燕 ·設計 ·15.2萬字
本書作者寫作西方古典音樂賞析與評論經年,書中文字是作者的對古典音樂的心得匯編。首部分“創造瞬間的傳奇——西方古典音樂小史”是夾敘夾議的概說,從巴赫的“升華藝術”談到貝多芬的“英雄古典”,以至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并終結于近數十年出現的神圣微模主義。次部分“延伸隨筆”結集了作者對不同作曲家與音樂作品的一些看法,是結合主觀識見與客觀資料的賞藝散文。本書語調一如音樂愛好者分享感思,文字風格自然,不故作艱澀的學術討論。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讀者,無論剛入門還是已有相當體驗,本書皆可給予開卷之樂。
麥華嵩 ·音樂 ·15.1萬字
《當代中國民族管弦樂發展研究》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和歷史作用,研究了全國各地重點民族管弦樂團的成長經歷及對民族管弦樂的貢獻。對杰出人物的藝術觀點、創作特點、代表作品、樂器改革、理論研究及其在當代民族管弦樂發展史中所做出的貢獻和歷史地位進行了比較全面地剖析,全面、系統地對民族管弦樂的發展狀況在理論上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程巖 ·音樂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