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靈光殿到武梁祠:兩漢之交帝國藝術的遺影
會員

漢代畫像研究是中國美術史中的顯學。武氏祠及其所屬的孝堂山祠—武梁祠派畫像,同時也是漢代研究的顯學。繆哲教授近年的研究集中于利用考古出土的墓葬材料,重建西漢中后期及東漢早期的漢代帝國藝術,對現存漢代畫像藝術進行了全新的歷史詮釋,本書是其集成之作。書中在集中探討了《天帝圖》《祥瑞—災異圖》《孔子師老子》《周公輔成王》《樓閣拜謁圖》與《車馬(鹵薄)圖》等一系列核心主題之后,更進一步得出結論:中國早期藝術史上,商周紋樣傳統向漢唐狀物傳統的轉折,完成于兩漢之交;轉折的外部動力,是漢帝國的意識形態構建與傳播。此后以人物敘事為主要內容的狀物性繪畫,成為統治近千年的新藝術傳統。戰國至漢代的數百年,是中國繪畫傳統的“軸心時代”。其發生、發展、確立的過程,仍是一個未被講述的故事。本書是作者計劃中的“中國繪畫傳統的誕生”三部曲之第一部。它所呈現的,是這故事的高潮:繪畫傳統在兩漢之交確立的經過與制度機制。通過辨認、擷取山東平民墓葬畫像中的“皇家因素”,作者對漢代新興的帝國藝術的基本輪廓,作了可信的復原,并探討了其背后的政治、禮儀及意識形態動力。

繆哲 ·藝術理論 ·37.3萬字

中國電影產業資本化進程研究
會員

本書就中國電影產業資本化進程進行全面考察。主要從兩個方面構建框架:一方面是劃分和考察1978—2018年40年資本化進程經歷的市場化、產業化、證券化三個階段,把握期間演進的脈絡和螺旋式上升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此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章。另一方面是總結40年資本化進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推動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并對新時代資本化進程做出初步展望,以此形成第四、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本書從“資本化進程”觀察40年的發展,從市場化、產業化、證券化三階段把握40年資本化進程,揭示其由淺入深、不斷遞進、螺旋式上升的邏輯進程,在學術研究上填補了一項空白;從產業與資本的博弈入手進行分析,指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效統一”是觀察中國電影“資本化進程”的一個本質性把握;研究方法上融合歷史學、金融學、電影產業理論于一體。本書認為,40年資本化進程有力推動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進入新時代,充分吸取資本化進程呈現的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黨對電影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將更加充分,在把握和運用金融杠桿的“度”上將更加精確,這必然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電影產業資本化的空間和質量,推動中國實現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轉變。

周子鈞 ·戲劇藝術 ·25.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鄂尔多斯市| 易门县| 乐都县| 富锦市| 南岸区| 油尖旺区| 东海县| 红安县| 连平县| 资源县| 武汉市| 万山特区| 杂多县| 运城市| 柳林县| 专栏| 探索| 拜城县| 云浮市| 奉化市| 苏州市| 林西县| 疏勒县| 剑阁县| 隆回县| 嘉善县| 富蕴县| 肇庆市| 淮北市| 达尔| 通海县| 东辽县| 永顺县| 昆明市| 巴彦淖尔市| 噶尔县| 怀仁县| 浦县| 湾仔区|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