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書”隨筆
“四書學”是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進行闡釋的學問。它奠基于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至明清時代,由于最高統(tǒng)治者倡導尊孔讀經(jīng),將“四書學”列為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故“四書學”成為社會顯學。影響所及,窮鄉(xiāng)僻壤也出現(xiàn)了許多汲汲于“四書學”的學者。河北靈壽人傅士逵即是這樣一位學者。傅士逵,字鴻漸,乾隆乙酉科拔貢生,出身書香門第。其家族出了兩位尚書——傅永淳和傅維鱗,他們?yōu)榧易宓陌l(fā)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傅士逵賦資醇篤,莊重不佻,潛心理學,諸名儒著述靡不悉心玩索,有所得即隨筆記錄;并“于圣賢心法咸克鉤元扼要而闡其精微,積久遂成《讀書隨筆》全策”。本書稿既是傅士逵研讀“四書”的心得,也是他多年設(shè)館教書的結(jié)晶,在當時即得到部分直隸學者的肯定和稱贊。本書稿原為抄本,現(xiàn)將其標點校注后出版,使讀者見證清代直隸地區(qū)“四書學”研究的“熱潮”。
·27.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