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人類理解論”(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一書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唯物主義者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的主要哲學著作。這部書從1671年寫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人類理解論”這一著作在西方哲學史上曾經發生過承前啟后的作用,洛克作為唯物主義路線上的一個哲學家是西方唯物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
(英)洛克 ·經典著作 ·52萬字
《人類的知識(其范圍與限度)》中我曾試圖以我所能達到的最廣闊的眼界來研究一個很大的問題:既然人們和世界接觸的時間短暫,觀察事物又不免帶有個人偏見和局限性,那以人們又是怎樣得以獲知他們的全部知識的?相信我們的知識這種信念有一部分是幻覺嗎?如果不是,那么我們除了依靠感官之外,還必須知道些什么?我在以前寫的一些書中談過這個問題的某些部分,所以我只好在較大的文章結構中重復我在別處已經考察過的某些問題的討論。但是我已經在不妨礙我的主題的條件下,對這類重復做了最大的壓縮。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39.6萬字
該書根據科利和蒙提那里考訂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譯出,并根據第14卷補譯了相應的編者注釋。第12卷和第13卷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收錄尼采作于1885年秋至1889年初之間的全部殘篇遺稿,包括了后人編輯的所謂尼采“主要著作”即《權力意志》諸版本的內容。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62.7萬字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重要代表之一,費希特的主要哲學著作。在費希特的哲學體系里,《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的地位和作用,約略相當于《邏輯學》在黑格爾的哲學體系里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構思成熟于1793年,當時費希特正在蘇黎世撰寫為法國革命辯護和爭取思想自由的政治論文。費希特自稱《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是上述政論文章的額外收獲。所以說,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樣,《全部知識學的基礎》表明德國古典哲學乃是法國革命在德國的反映。但是,由于種種歷史的原因,費希特只是作為德國的民族英雄為我國各界人士所熟知,他的哲學思想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更不用說對費希特哲學思想的深入研究了。
(德)約翰·歌特利布·費希特 ·經典著作 ·17.7萬字
本書收有海德格爾不同時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屬于前期海德格爾的重要作品,如《現象學與神學》、《形而上學是什么?》、《論根據的本質》等,分別出版過單行本。后九篇為后期海德格爾作品,如《論真理的本質》一文,標志著海德格爾思想“轉向”(Kehre)的開端;《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一篇,最明確地表現出后期海德格爾對于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與現代生存主義(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的自覺劃界,亦被視為海德格爾思想“轉向”的完成的標志;而《面向存在問題》一文對后現代(主義)思想產生了卓著的影響,尤其是海德格爾在其中首創的“涂劃法”,對于法國激進思想家雅各·德里達的“消解論”(deconstruction),有著直接的啟發作用。與后期海德格爾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較,我們可以說,《路標》一書最具有“學術性”——這當然并不意味著海德格爾的其他作品算不上嚴格的思想著作;我...
(德)馬丁·海德格爾 ·經典著作 ·36萬字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為了推進我國的黑格爾研究,特此出版歷史考訂版《黑格爾全集》。這本書是《黑格爾全集》第27卷的第I分冊。世界史哲學講演錄是黑格爾1822—1823年冬季學期在柏林大學第一次講授世界史哲學的學生課堂筆記,它在1996年首先作為講演錄試行本第12卷出版。黑格爾的世界史哲學起源于他宣告自己的思辨體系的《哲學全書綱要》(1817年),正是依據這個綱要,黑格爾運用他的思辨邏輯,利用當時所能掌握的大量文獻,寫出了第一本世界哲學手稿,講授給他的聽眾。黑格爾的世界史哲學講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世界史的概念。第二部分世界史的進程,黑格爾詳細評述了國家的三種形態,即東方世界、希臘世界和羅馬世界、日耳曼世界。黑格爾非常重視他的世界史哲學,此后在1824-1825年、1826-1827年、1828-1829年和1830-1831年冬季學期講了這門課程。他每次講授,都會補充新的史料,使所講的內容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和修訂,以至于第五次講授的理論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德)黑格爾 ·經典著作 ·33萬字
(德)黑格爾 ·經典著作 ·26.3萬字
自資本家和勞動者出現在世界以來,沒有別的書比我們當前這本書還對于勞動者更重要了。我們今日的社會體系全部,是建筑在資本和勞動的關系這一個軸心上。對于這種關系,這里還是第一次的科學的說明。這個說明的根本性和透辟性,只有一個德國人能夠有的。歐文、圣西門、傅里葉之流的著作,是有價值的,但現代社會關系的全部范圍,卻是到一個德國人手里,方才把那待要攀登的高點一覽無遺地、明白地陳列出來,像許多小山,羅列在一個立在最高點的觀察者面前一樣。
(德)卡爾·馬克思 ·經典著作 ·164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生存意欲的特征、論肯定生存意欲、否定生存意欲的理論、生存意欲的肯定和否定學說的補遺、論生活的虛無和痛苦、論生存的痛苦和虛無、生存空虛說的幾點補充、論自殺、我們的真正本質并不會因死亡而消亡、論死亡極其與我們的自在本質不滅性的關系、解脫之道。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13.7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性愛的形而上學、種屬的生命、論本能和遺傳、素質的遺傳、論女人、論面相、論精神失常、心里散論、論命運。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12萬字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何在?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每個人都會追問自己這些問題。本書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重要代表作,分為兩部分:“一種人生觀”和“人生與哲學”,共計21篇文章。第一部分是其20世紀20年代的馮友蘭重要著作《一種人生觀》一書,第二部分“人生與哲學”是馮友蘭文章精選,是對《一種人生觀》所闡述的人生哲學觀念的補充。在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從哲學角度進入,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血脈之中攝取養分,為我們提供了人生觀問題的一種答案。
馮友蘭 ·經典著作 ·3.8萬字
《幸福之路》是諾貝爾獎得主羅素的經典名著,全球暢銷980萬冊。羅素以深淺出的文字,分析了我們不幸福的原因,并指出了幸福之路。他將自身的觀察、經驗和理證過的建議歸納起來,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圍繞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高質量的幸福,從心理和哲學的角度,解讀幸福指數,讓讀者從娓娓道來的哲學故事中體味幸福的真諦,為讀者帶來一場有意義的“幸福課堂”。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9.3萬字
明明過得還可以,卻始終感覺不到幸福?羅素: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根治日常不幸。這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寫給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哲學,他通過剖析不幸福的原因與幸福的要素,為普通人找到一種根治日常不幸的藥方。在書中,羅素開門見山地指出本書是寫給這樣一類人——他們沒有遭受過來自外界的巨大痛苦,有足夠的收入來保證吃住,而且身體健康,沒有經歷過重大的災禍,也不曾當眾受辱。這類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日子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糟,卻總覺得哪里不對,該如何改善自己的生存處境?羅素用數學家的理性思維和哲學家的嚴密邏輯,條分縷析了讓我們不幸福的原因和讓我們幸福起來的方法,并給出了誠懇的建議。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10.5萬字
如果只讀一本尼采,就讀這本超人意志代表作!原北大哲學系主任趙敦華導讀,1380條注釋,附思維導圖。讀客三個圈經典文庫《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幾乎囊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給整個西方哲學帶來戰栗!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超人”誕生!尼采說:去重估一切價值,賦予事物以人的意義!去創造價值,在創造中不斷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之上,超越他人之外,成為自己的超人。
(德)尼采 ·經典著作 ·26.1萬字
這套書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最具代表性的三本哲學著作,分別為《幸福之路》《哲學簡史》《西方哲學史》,也是作者眾多作品中很受國內讀者喜歡的3本書。《哲學簡史》是作者寫給大眾的入門讀物,從蘇格拉底到維特根斯坦,與近百位哲學大師輕松對話!《西方哲學史》是作者重要代表作、我國哲學史著作累計發行量無法超越的頂峰!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學才情的哲學史,影響世界的西方社會文化結晶,超越派別和意見沖突的時尚經典。《幸福之路》是作者為大眾寫的一本以“幸福”為話題的通俗讀物,從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職業生涯、個人愛好等方面談論了獲得幸福的見解,也談論了嫉妒、自戀、無聊、孤獨等心理因素對幸福的影響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56.4萬字
《西方哲學史》寫作于二戰期間,源自羅素在美國費城的一系列哲學史講座。全書共分三卷,按時間順序依次講述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在本書中,羅素從一位哲學家的視角,完整地展現出他對西方哲學歷史發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對重要哲學家的哲學觀點的講述,也包含羅素本人對這些思想的批判。本書將羅素原著七十萬字的內容凝練為不到二十萬字,既保留了原著中最重要的思想觀點與分析論證,也更貼合當下讀者快速掌握、理解經典的閱讀習慣,便于讀者從多方面把握本書的精彩內容。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19.3萬字
《大希庇阿斯篇》是柏拉圖就“美是什么”的問題所作的一篇對話,它是西方第一篇系統地討論美的著作,后來許多重要美學思潮都源于此。對話以詭辯學者希庇阿斯與蘇格拉底對話形式展開。他們分別探討了當時流行的關于美的見解,如美是有用、有益、合適、快樂等,蘇格拉底對這些觀點一一進行駁斥,并提出“美本身”的概念,并認為“美本身”使一切分有了它的事物成為美的。但文中對“美本身”并未給出結論,而是以“一切美的事物都是艱難的”結尾。文中還涉及美與善的關系,認為“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美是善的原因”。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8.7萬字
本套裝包括《中國哲學簡史》+《思想的力量》:《中國哲學簡史》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于1948年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書,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為止覆蓋面最全的哲學史讀本,內容包羅萬象,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作者著重展現了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考察了哲學思想與人類歷史、日常生活的互動關系。本書作為美國大學經典哲學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廣受各類讀者歡迎。
馮友蘭 (美)布魯克·諾埃爾·穆爾 (美)肯尼思·布魯德 ·經典著作 ·76.6萬字
《人類的由來(上下)》是達爾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并且提出了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全書共分三編二十一章。原書第一編敘述人類的由來或起源,闡述人是不是與任阿一種其他物種一樣,是從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種生物類型傳下來的。第二、三編敘述性選擇,性選擇與人類的關系。
(英)查爾斯·達爾文 ·經典著作 ·66.1萬字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是當代著名西方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后期重要論著。這一時期,作者的研究重心從方法論擴展到知識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因而轉到對世界的性質和結構以及整個宇宙進化的闡釋。在本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識進化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爭論,對我們研究西方科學哲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英)卡爾·波普爾 ·經典著作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