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辯證法
《否定的辯證法》是德國哲學家、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重要代表阿多諾的主要代表作。在《否定的辯證法》中阿多諾首先批判了哲學對同一性的追求,強調(diào)辯證法的本質(zhì)是否定。他認為,古往今來哲學對“同一性”的追求是行不通的,根本不存在絕對的第一性,任何想尋找原初事物或概念的哲學都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從而加強了社會上的極權(quán)主義和盲從主義傾向。辯證法的根本特征是否定性。其次,阿多諾繞開辯證法的矛盾法則,落腳于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主題。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辯證法不單是考察矛盾,而且還拒不承認矛盾是解釋每一事物的圖式。社會既不是個體主體的總和,也不是一種客觀的事物,而是人類主體和物質(zhì)客體的相互作用。自由的唯一意義在于否定,在于反思地否定各種具體的奴役。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弊端是商品交換價值法則的肆虐,把人和物降低到同一水平上和同質(zhì)的無名地位上。隨后,在《否定的辯證法》中,阿多諾還舉起“反體系”的旗幟,全力批判第一哲學。他深刻意識到,真理的不變性是第一哲學的幻想。本體論是對現(xiàn)狀的辯解,是維護秩序的工具。此外,阿多諾認為,“否定的辯證法”是自由方便的立場,兼收并蓄的混合。“否定的辯證法”不僅與邏輯標準或事實標準無關(guān),而且完全無視這些標準。這種無視實際上是“否定的辯證法”的本質(zhì)。
·2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