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儒學的義理建構與思想論爭
長期以來,清代有學術無思想,有思想無哲學,有哲學但很粗淺等看法似乎已成學界定論。本書是重新審視這些似是而非之定見的一部力作。作者通過在哲學史、思想史、學術史和新文化史多元寫作方法之間自如切換,多維立體地勾勒了乾嘉儒學聲音低沉的義理建構與思想論爭,以此呈現出乾嘉儒學生動豐贍的另一面。第一編側重于哲學思想,通過重點梳理戴震“道賅理氣”的新道論、“血氣心知”的人性論和“以情絜情”的倫理學,揭示乾嘉儒學的義理新詮。第二編側重于學術討論,以戴震與揚州學派、漢宋之爭、經史之爭、儒釋之爭、中西之爭五組學術問題中心,展現了乾嘉儒學獨特的問題意識與時代風貌。第三編側重于政治思想與社會觀念,指出在文綱繁密的年代里,諸如戴震、錢大昕、袁枚、龔自珍等乾嘉一流學者其情也郁積,其思也幽深,其言也曲折,令人唏噓,也更可為今人鏡鑒。然而他們弦歌不綴、維新儒學的努力,終使中國文化生命不絕如繼,誠屬不易,理應昭彰。本書作者對于前近代的“乾嘉新儒學”的框架性思考,蘊含著巨大的學術討論空間,值得學界關注。
·35.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