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央日常政務運行研究
本書以北宋中央日常政務處理方式的變化為中心,以北宋君臣共同參與、常見且關鍵的政務活動(即聽政、奏對、集議、文書)為線索,觀察這一時期皇權行使方式的變化、中央權力格局的調整與士大夫政治演進的具體表現。北宋長時期承平狀態下政務運行的特點是,在保持整體制度結構不變前提下,對政務決策與運行進行臨時或局部的調整以應對突發事件。不少政務領域變化或通過不斷重復而逐漸鞏固;或限于臨時、局部;或數次反復。在此過程中,某些新因素、新做法會有所選擇地保留,在此后逐漸影響到一些具體的政治觀念和做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塑造了北宋乃至其后南宋政治史的整體面貌。通過調整政務運行方式,北宋君主逐漸從禁中走向外朝政務前臺,其政治角色逐漸從“天子”這一國家領袖,擴展為政府行政首腦。能夠通過奏對或文書形式與君主進行直接政務溝通的官員群體范圍拓展。但總體來說,當時君主、宰相、官僚群體三方,仍然維持著穩定的政務合作關系。換言之,宋代的君主“集權”,是與中樞宰相機構和士大夫政治共同存在而且相互牽制的。
·2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