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真實記錄了中國社會轉型的歷程,從理論上闡述了中國社會轉型的特點與規律。作者認為:社會結構轉型是影響經濟發展和資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見的手,它既是經濟增長的結果,也是社會變革的推動力量。在整個社會轉型期,結構轉型作為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將以它特有的方式規定著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資源配置的方向,這種力量用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都是無法概括的。
李培林 ·中國政治 ·26.2萬字
本書分別以21世紀以來國產電影中的主流電影、現實電影、藝術電影、動畫電影、公路電影、武俠電影、都市電影、青春電影、微電影、賀歲電影等作為研究對象,在抽取了300多部國產電影的基礎上,對國產電影作品做逐一分析,集中討論國產電影與國家形象塑造之間的互動關系,對建構民眾對于民族、國家的歷史記憶與集體認同,從而不斷樹立中國大國形象、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李娟 ·中國政治 ·23.2萬字
本書導論明確了研究的內容,界定了相關概念;第一章從思想史的角度對政治合法性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梳理;第二章從理論層面對極端個性與公共性的缺失進行了分析論證;第三章主要圍繞“價值、績效與懲戒”三個概念展開;第四章論述了強制與認同、績效與強制之間的邏輯關系;結語部分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總結。
趙滕 ·中國政治 ·22.1萬字
黨的十九大報告鄭重提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立法工作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本書從中國立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三個方面,對中國立法情況和人大制度,進行多維度、立體式的分析研討。
田禾 呂艷濱主編 ·中國政治 ·29.3萬字
本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組織編寫的反映我國信息化發展狀況的最新的一份年度報告。報告以“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為主題,力圖反映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歷程和整體架構、反映電子政務在推動政府創新、政府信息公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巨大作用,反映基層電子政務的發展情況和電子政務公共服務模式創新情況,并從全球視角分析電子政務安全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各國在電子政務發展方面的戰略、經驗和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編 ·中國政治 ·20.7萬字
中國古代官德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是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斷總結為官從政的經驗教訓而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國家治理和官員道德建設的基本規律,凝聚了中華民族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是當代干部為官從政和修身養德的有益資材。作者立足現代視角,以虔敬、辯證和揚棄的理念,梳理了中國古代官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歸納了古代官德的培養與建設方法,總結了古代官德的積極作用,分析了繼承古代官德應有的態度,探討了古代官德建設的啟示和當代新型官德建設的途徑,從而發揮古代官德文化資政育人的作用。
吳黎宏 ·中國政治 ·23.4萬字
本書初版于1909年,正值風雨飄搖的滿清王朝行將崩潰之際。作者在中國生活了半個世紀,幾乎與各階層的人都有過交往。他從當時英國傳教士的角度對中國和中國人進行了描寫,表明了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些用文字織成的記憶,如照片般將三教九流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盡管作者站在曾經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國的角度,看著封閉的古中國文明,字里行間卻流露出傷感與同情。在這個友善而又自以為是的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完全擁有作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品質。
(英)麥嘉湖 ·中國政治 ·20.3萬字
馬天堂同志將近兩年寫的評論文稿整理成冊,定名《固原發展縱橫論》,請我作序,我欣然接受。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想表達對他勤奮耕耘、愛崗盡責的支持和鼓勵;二是固原近年所走的發展道路和所發生的諸多變化,我是親歷者見證者。因此,這篇序言,主要想就書中的主要觀點,闡述的相關發展戰略、發展政策等談點看法。
馬天堂 ·中國政治 ·32.7萬字
統一戰線以大團結大聯合為永恒主題,以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根本任務,以一致性和多樣性為重要基石,涉及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新階層關系和海內外同胞關系等諸多領域和方面。保持和促進這“五大關系”的和諧,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事關黨和國家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可以說,統一戰線本身就是和諧的象征,就是在做和諧的工作,統一戰線的和諧是全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馬金虎 ·中國政治 ·23萬字
本書收集了作者在固原、石嘴山地區工作時所寫的思想工作總結、講話摘要及調查報告,內容涉及多方面,全篇貫穿作者“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樸素追求。
馬金虎 ·中國政治 ·30.5萬字
寧夏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部長與國家》一書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結合實際工作寫了體會文章,目的是讓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創業中燃燒,共同開創寧夏跨越式發展的藍圖。
楊春光 ·中國政治 ·20.4萬字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寧夏解放60周年之際,由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主持編寫的《執政中國(寧夏卷)》正式出版了。這本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用專題方式編寫,以豐富的內容、翔實的資料、珍貴的圖片,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地反映寧夏解放60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奮力推進寧夏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奮斗歷程、輝煌業績及歷史經驗。
黨史研究室 ·中國政治 ·39.8萬字
這本文件匯編收入了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任務;關于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土地管理的政策文件;關于鞏固稅費改革成果,推進建設新農村的政策文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醫療衛生的政策文件;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教育事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戰略地位;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事業和精神文明的政策文件;關于中國農村醫療保險的相關政策;關于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等九方面文件,可供從事農村、農業、農民工作的同志學習參考。
王勁松 ·中國政治 ·29.1萬字
本書共收入作者從1978年到2008年30年間公開發表的文章和演講49篇,這些文章和演講多是作者針對所從事的經濟工作領域的問題發表的見解和建議,對制定這些領域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產生過重大作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改革開放方針,沒有現成的模式供我們照搬照抄,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前進。可以說,每前進一小步都意味著跨越。今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還會不斷遇到新問題、新矛盾、新障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努力,繼續撰寫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篇章。
弋輝 ·中國政治 ·25.5萬字
本冊文獻集編纂收錄了《大公報》對李頓調查團的報道和評論。作為民國時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報刊之一,《大公報》對李頓調查團的派遣、在中國兩國的調查活動、報告書的出臺,以及中日之間的外交斗爭和國聯討論中日沖突的歷次會議情形,有大量的報道和評論,是了解和研究李頓調查團的重要參考資料。?
宋書強 馬海天 蘇凱 ·中國政治 ·38.4萬字
本冊文獻集編纂收錄了《大公報》對李頓調查團的報道和評論。作為民國時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報刊之一,《大公報》對李頓調查團的派遣、在中國兩國的調查活動、報告書的出臺,以及中日之間的外交斗爭和國聯討論中日沖突的歷次會議情形,有大量的報道和評論,是了解和研究李頓調查團的重要參考資料。
宋書強 郭欣 徐一鳴編 ·中國政治 ·38.6萬字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努力實現多方面工作重點轉變。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調整產業結構,要更加注重加減乘除并舉。推進城鎮化,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
蔣文俊編 ·中國政治 ·22.4萬字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主要內容:中華帝國的官僚政治是以文士兼為官僚的“士大夫”為治國者,士大夫階層的存在,是一種獨特政治文化形態的體現。《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就這種“士大夫”政治的演生過程展開敘述,由此來對這種政治文化模式的特點和機制加以解析。作者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態追溯至周代的“士”與“大夫”,戰國以來分化為“學士”和“文吏”兩個群體,最終在漢代的儒生與文吏、儒家與法家的合流的過程中,奠定了中華帝國“士大夫政治”的牢固基礎。適用于歷史及政治文化研究工作者,大專院校文科師生。
閻步克 ·中國政治 ·31.9萬字
本書是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專著。全書分九章,對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歷史階段紛繁繚亂的變化,逐一作了細致考證與論述。主要特點是:1.對歷代宰相究竟握有什么權力,提出了與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看法。歷史上頻出現的皇帝、宰相、秘書咨詢官員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就制度言,全可通過這一新看法得到解釋。2.不同意長期以來流行的宰相制度變化發展主要出于君相權力之爭說。3.詳細探討秘書咨詢官員的職掌、任務,特別是其出現、演變的歷史背景。4.將政治制度與宮廷內外的建筑布局聯系起來分析,這是一個前人很少留意的新視角。本書對整個兩千年政治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啟發性。
祝總斌 ·中國政治 ·24.8萬字
本書旨在擺脫"東方主義"的窠臼,重新考察作為一種政體或曰政治組織形式的"專制",有著怎樣復雜的內涵和豐富的形態。作者主要選取古代羅馬、古代中國、俄國和西歐(尤其是法國)作為研究對象,縷析其專制主義的背景、起源、演變、形式和特點;在此基礎上,對這四種專制形態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異同,使得我們對"專制主義"這一司空見慣的名詞有了更加具體、深入,也更具歷史感的細膩理解。作者多年從事封建社會發展比較研究以及世界通史的研究與教學,本書即是其研究心得的一份總結。以對"專制主義"的考察為切入點,本書對于自古代希臘羅馬而下的世界歷史,也提供了一種視角獨特的梳理與呈現。
馬克垚 ·中國政治 ·2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