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與戰略論文集(2):治理與發展卷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陸續提出和付諸實踐,是中國領導人立足國情、世情,預防可能的“中等收入陷阱”風險和“修昔底德陷阱”風險而進行的戰略判斷和積極籌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階段性成功,中國自2010年以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進出口國,可以說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處在世界市場舞臺的中心,從來沒有像今天成為世界治理的重要成員,從來沒有像今天更廣泛深入地參與世界治理,中國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起關注。另一方面,中國大而不強的底色仍在,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發展等諸方面仍體現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顯著特點,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仍處于經濟起飛階段,總體基本方向沒有變,但必須清醒認識長期制約中國發展的深層次因素,以及現實所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處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期、社會矛盾凸顯期、人與自然矛盾凸顯期,必須積極應對、妥善處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進入到更加密切、更加敏感的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在加速轉型,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戰略走向更為敏感,隨著中國新的大戰略框架的逐步顯現,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國際制度的構想與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中國是否正在試圖改變既有國際秩序,成為既有國際秩序的塑造者乃至挑戰者,已被視為國際社會觀察和看待中國崛起的重要標尺。
·3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