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信任與組織信任的理論視角出發,通過界定信任與組織信任的內涵、決定因素與治理功能,構建了組織能力信任、組織善意信任、組織公正信任和組織公開信任的組織可信任度評估框架,并建立了總體組織信任與績效信息使用,以及四個組織可信任度因子與績效信息使用的理論假設關系。書中從政府績效評估組織機構的可信任度特征提升、評估對象績效信息使用水平提升以及增進兩者之間合作信任關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張紅春 ·中國政治 ·15.9萬字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瞄準“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實際進展及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開展富有學理性和前沿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為國內外“一帶一路”研究界提供一個良好的專業性學術交流和爭鳴的平臺。本書為第一輯,以“華僑華人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主題,設有歷史與當前、現實聯結、風險應對三個欄目,內容涉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華僑華人在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獨特作用、新的時代背景下海外華商的風險管理等內容。
賈益民 許培源 周興泰 何光強 ·中國政治 ·14.2萬字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瞄準“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實際進展及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開展富有學理性和前沿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為國內外“一帶一路”研究界提供一個良好的專業性學術交流和爭鳴的平臺。本書為第二輯,重點關注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安全與風險問題,設有海上安全、海上風險與南海安全問題三個欄目。
賈益民 許培源 ·中國政治 ·16萬字
作者從空間理論出發,提出“異域形象即空間化想象”的觀點,以較為新穎的視角建構了空間、媒介與形象的關系,進而從自我與他者、本土異域、民族性與全球化的角度構筑了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的基礎理論;在此基礎上,作者結合大量的文獻資料、事實案例,對中國如何以更好的方式進行國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構與傳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孫祥飛 ·中國政治 ·17.8萬字
本書是作者擔任全國政協委員15年的第三個提案小集,匯集了作者在過去兩年里提交的47件提案,這些提案涉及落實慈善法、推進稅制改革、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精準扶貧、購買服務、教育改革、環境、文化、生育、養老、兒童福利、社會救助、共享經濟、一帶一路、社會公正、軍民融合、社會服務、農村綜合改革等諸多方面。
王名 ·中國政治 ·13.2萬字
本書從縱向考察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歷程入手,揭示國際制度對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需求產生的影響。書中具體內容是從國際安全制度、國際經濟制度、國際人權制度和國際環境制度四個方面,探討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剖析中國與西方主導下的國際制度之間的矛盾能否在和平發展的框架內得到解決。
蒲俜 ·中國政治 ·18.5萬字
本書基于政府績效管理信息化的視角討論政府績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通過對政府績效管理的現狀、理論、實施、實踐的研究,以期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本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現狀篇,主要從國內外政府績效管理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著手進行介紹與分析。理論篇,重點介紹政府績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實施篇,主要從政府績效管理信息化的視角介紹政府績效管理的實施問題。實踐篇,對中國地方政府績效管理信息化的十余個案例分別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北京軟件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編著 ·中國政治 ·18.9萬字
本書是丹麥學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的研究。這些學者有些來自高校科研界,有些是行業從業者。他們不但研究中國,也與中國高校或者政府部門有著長期合作的豐富經驗。本書從歷史角度審視兩國的發展,嚴謹地分析了丹麥和中國戰略合作帶來的利益,以及未來伙伴關系發展中可能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丹)卡米拉·T.N.索倫森 約恩·德爾曼主編 ·中國政治 ·6.1萬字
《直面風險社會》一書,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出了全方位的危機預警,并試圖找尋獨到而可行的解決路徑。本書集作者思想之大成,矚目于轉型期中國改革,放眼于中國未來發展。本書告訴我們:“中國奇跡”的背后,是讓人不忍卒讀的種種艱難時世的故事預覽。面對“風險社會”情境,戰略轉型期的中國改革設計,不僅是事關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更是一次綜合協調社會各階層及利益群體的全局性、結構性社會改革。唯有全面改革與轉型,才能讓中國未來的發展實現華麗轉身,真正實現大國崛起的復興夢。
竹立家 ·中國政治 ·18.2萬字
中共十八大描繪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也指出了走向未來的途徑。其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或加快轉型,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的改革成為走向未來的主要途徑。那么,中國如何推進轉型和全面改革?當代中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漸進式改革歷程。預知中國改革的前路(到哪里去),首先要看清中國改革的源流(從哪里來)。本書帶你一起回顧那段改變中國命運的激蕩改革三十年,前瞻未來三十年中國改革的前景和路徑。
李佐軍 ·中國政治 ·20萬字
本書是國際關系方面著名學者時殷弘教授的學術成果集,主要分為三部分“最晚近的巨變與中國的對外戰略”“戰略審慎的必需和相關重大問題”“關于戰略審慎的中外歷史借鑒”,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多年研究的脈絡,對于理解與推動國內國際關系學發展與面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時殷弘 ·中國政治 ·9.9萬字
2016年是“七五”普法開局之年。本書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尤其立足于“依法治國”的背景,致力于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對法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依法行政、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環境資源、國家和公共安全、互聯網、程序法這幾個方面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基本的歸納和闡釋,不僅有利于增長讀者的法律知識,提升自身的法律修養,更對讀者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編寫組編 ·中國政治 ·15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全書共九章,圍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展開全面論述,針對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的重點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對正風肅紀反腐的最新精神進行了分析解讀,理論方面論述詳實,兼有實踐工作的具體指導,實用性強,對于深刻理解和踐行全面從嚴治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邵景均 ·中國政治 ·12.1萬字
編寫組編寫的《做廉潔自律的好黨員好干部》緊扣廉潔自律主題,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八條規范為著眼點,分八章系統闡述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應當嚴格遵守的廉潔自律規范的科學內涵,且每章結尾附有典型案例,理論闡述與事例說明相結合,對新時期廣大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深刻領會《準則》的立意內涵、把握其精神實質,認真踐行《準則》,做廉潔自律的好黨員好干部有重要的意義。
本書編寫組編 ·中國政治 ·13.7萬字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本書主要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內涵、重要性、決定因素、方向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方面展開論述,全書內容緊跟黨和國家最新精神,并附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相關重要文件,是廣大黨員干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能力不可多得的理論學習讀物。
于建榮 孫自儉 逯士博編 ·中國政治 ·12.4萬字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大家談》圍繞政治生態這一重大課題,薈萃了相關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關于如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論述的思想精華,并分八個方面展開解讀。既提煉出了有關政治生態的核心觀點,又系統回答了還政治生態“山清水秀”需要把握的重大問題,還豐富了政治生態的理論內涵。
紅旗東方編輯部 ·中國政治 ·16.5萬字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原來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進而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不僅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還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
向洪 李向前編 ·中國政治 ·15.1萬字
《新常態新理念:踐行五大理念,決勝全面小康》依循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要求,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作了全面的解讀和論述,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深入而具體的闡釋對新時期繼續堅持黨的領導,順利實現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實踐參考和理論依據。“十三五”時期,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只有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才能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東方治主編 ·中國政治 ·14.7萬字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全程見證者和深度參與者,龍安志先生對中國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有著獨特而深刻的體會與見解。本書中,作者以其廣泛而豐富的閱歷,闡釋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深遠影響以及中國方案對全球發展的巨大貢獻,描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描繪了中國以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在向世界呈現一個全面、客觀、開放的中國新形象的同時,為世界各國思考、探索和平衡未來全球治理新模式提供了寶貴范例。
(美)龍安志 ·中國政治 ·9.1萬字
《從“110”到“民生110”》以福建省邵武市“從‘110’到‘民生110’”的社會治理創新為案例,探討怎樣通過“110”一個號碼的變革升級把市場機制引入民生領域,倒逼政府部門改革和公務員工作作風轉變,重鑄執政黨條件下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劉明輝編 ·中國政治 ·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