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有關2012年寧夏的一些重大、突出的社會問題以及社會建設領域的改革探索進行的調研思考,內容包括總論篇、領域篇、專題篇、調查篇和區域篇,有對2012-2013年寧夏社會形勢的分析與預測,有對寧夏醫改、教育、保險、食品安全、生態移民的考察與研究,較為全面地反映了2012年度寧夏社會的概況。
張進海主編 ·中國政治 ·16.5萬字
本書研究了奧運會的舉辦對北京市民幸福指數的影響,揭示了城市發展的成就與不足進而動態地把握民意志向,為我國城市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重大改革。
李衛平 王智慧 ·中國政治 ·6.8萬字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編撰,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綜合性評價指數分析報告,共3篇,其中《“一帶一路”發展成效綜合評價體系》旨在制定相關的評價標準;《“一帶一路”國別融合度大數據評價報告2016》《“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大數據評價報告201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各省市進行綜合排名,為國內首發。下篇為重點專題報告,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重要領域、重點國別進行分析。全書以數據說話,特別引入大數據分析手段和技術,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圖文并茂,前瞻性強,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 ·中國政治 ·11.6萬字
《中國禮賓接待手冊》是一部黨政機關禮賓接待工作的工具用書。旨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使黨政機關公務禮賓活動更加專業化、規范化,促進禮賓接待體系建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書共分八編:公務接待概述、接待方案、禮賓活動、禮賓統籌與接待保障、任務先遣、禮賓排名、席位安排和附錄。該書集專業性、實用性為一體,既有公務接待理論闡述,又有禮賓活動實踐總結。具有學術沉淀、體系完備、操作性強、引領作用明顯的特點。
張建國 ·中國政治 ·12.8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對中共浙江建黨、井岡山革命、中央蘇區革命余響、陜北公學、中共革命對制度變革的影響等紅色文化歷史的梳理,探討紅船精神、紅色制度、紅色文化概念、紅色文化研究方法等紅色文化理論,弘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獨特歷程和所秉持的不變初心,對于豐富學界關于紅色文化的歷史和理論,增進大眾對于紅色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都有著積極意義和價值。
游海華 ·中國政治 ·17.6萬字
本書為中國著名教育家、理論家、社會活動家錢亦石先生的遺著。全書共六章,講述了中國政治史的分期和研究方法,分述中國自原始社會至唐朝的政治發展史。除緒論外,其余五章按政治制度劃分,即無政治制度時期、氏族政治制度時期、封建政治制度時期。全書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分析了無政治制度的原始社會、產生政治制度的氏族社會、封建社會(涉及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政治,高屋建瓴地探討了中國政治史。文筆流利,生動有趣,分析絲絲入扣,填補了中國政治史理論研究的空白。
錢亦石 ·中國政治 ·14.4萬字
《戰時的鄉村社區政治》將源于歐美的“社區”概念與中國傳統“鄉”這一基層社會組織結合起來,從歷史文化、制度習俗、農商生計和人情世故等方面分析了中國鄉村社區政治制度的形成與變遷。作者長期在中國鄉村地區進行田野調查,細致描繪出轉型中的鄉村社會政治及當地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書將現代國家政治制度、行政區域的劃分、市場區域的界定、鄉土人情的影響綜合起來,從科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國家政治與鄉土社會在中國傳統“鄉村社區”中的變化機制。
蔣旨昂 ·中國政治 ·14.5萬字
本書共七個章節,第一章為鄉村振興戰略及鄉村社會治理概論,主要介紹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概念、數字鄉村治理的內容及意義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社會治理提出的新要求;第二章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優化,主要闡釋了我國現代鄉村社會治理的發展階段及相關理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優化的推進策略以及鄉村社會治理的實踐路徑;第三章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體系,通過對新時代我國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的理論基礎的分析,論述了鄉村社會法治化治理的主體體系與法治體系、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會治理保障體系,進一步構建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會法制化治理體系的構建;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村民自治、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產業建設發展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社會環境治理研究提供了具體路徑;第五章分別從完善農村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及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分析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礎資源建設路徑研究提供路徑依據;第六章為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實現鄉村有效治理路徑研究,主要分析了實現鄉村有效治理的困境及原因、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實現鄉村有效治理的時代趨向以及以治理現代化推動鄉村有效治理的主要路徑;第七章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結合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并滲透到各個領域,詳細梳理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的相關理論,分析了數字化技術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現狀,進一步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助推鄉村治理高質量發展路徑及對策。本書適用于力圖從事“三農”工作及學界、業界人士,特別是縣鄉基層工作者,為各級領導和廣大建設者,提供較為系統的鄉村振興與鄉村治理實踐支持,提供具有一定實用性和輔助性的參考資料,為實現偉大的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一份智力支撐。
馬香品 ·中國政治 ·18.9萬字
中國電視節目最高獎“星光獎”獲獎節目同名圖書。張維為教授繼“中國震撼三部曲”之后的“新三部曲”收官之作。“這就是中國三部曲”從“磅礴之力”到“何謂民主”,再到“中國心勝”,層層推進,引用大量的最新民調數據、調查報告、網絡電視媒體采訪、學者著述等,以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方式闡釋中國模式在國內的巨大成就、在國際上的重大意義,重塑對西方的認知,講透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觀。
張維為 ·中國政治 ·16.8萬字
大學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群體,也是培育和踐行友善價值觀的重要群體。本書作者立足高校教學實際,對大學生友善價值觀教育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研究后,分章從友善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可能性、原則與基本途徑等方面作出了闡述,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大學生友善價值觀培育的研究積累,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培育研究作出了拓展與積累。我們認為,本書稿具有較高的現實指導意義,應當出版。
江傳月 ·中國政治 ·16.6萬字
《中國人,你要自信》是張維為教授呼吁“中國信心”的演講輯錄。張維為教授看到,中國發生了真正的“崛起”故事,但在國際、國內話語中,存在對中國崛起不了解、誤讀、與事實不符的貶低。他基于自己走訪中國的實地觀察,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聲,提供一種“中國故事”的新講述,使大眾更多維地認識到中國發生了什么變化,更多地看到中國崛起的事實、背后的原因、未來的前景。他特別提出中國不應該回避任何問題,“中國的問題都說得清楚,中國的問題都有解”,應該坦然面對質疑并給予實事求是的回答。于此,國人應平視、正視國際大背景下的中國發展,對中國模式抱以更大自信,堅定地實踐中國道路,推進進一步的中國崛起。
張維為 ·中國政治 ·13萬字
“中國崛起”是這個時代最精彩的故事,“中國模式”也成為了國際學界、理論界熱議的話題。張教授通過自己走訪一百多個國家的所見所聞,以國際關系學者的深厚學術背景,通過對現實的觀察和對數據的理性分析,豐富了“中國模式”的深刻涵義,更提出了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崛起的命題。在他看來,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文明型國家”崛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這種“文明型國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并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中國震撼》是“中國模式”論最堅實有力的理論表達,其總結的“中國模式”的八大特點、七大理念以及四大成就,是“中國模式”論強有力的理論總結,它將豐富關于“中國模式”的理論研究。同時,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語來解讀中國與世界,也讓國人以及世人更客觀地認識中國崛起的事實,理解中國崛起背后的文化內涵。
當前世界正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的本質與核心是什么?大變局給予中國現代化的是另一次歷史機遇還是另一次危機?如果是機遇,我們如何能夠抓住這次機遇?如果是危機,我們是否存在把“危”轉化成“機”的可能性?我們如何動創造這樣的機遇?我們如何逆轉“逆全球化趨勢,引領新一波全球化?我們如何促成全球化和現代化的再次大匯合?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回答構成了本書的主題。本書聚焦于厘清中國現代化進程與全球化的關系,探究大變局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及其對中國的繼續現代化構成的重大挑戰,尤其回答了“中國下一步怎么走”的問題,為讀者認清世界變局、把握中國未來提供了精深洞見與前瞻思考。
鄭永年 ·中國政治 ·14.3萬字
本書在梳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未來社會建設的基本思想基礎上,全面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建設的輝煌歷程,系統總結社會建設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入提煉社會建設的基本經驗。通過回顧歷程、總結成就和提煉經驗,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深刻內涵,剖析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社會建設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發展機遇,解讀總體工作思路和未來戰略部署,展望我國社會建設的新局面。本書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既注重對發展歷程的回顧梳理,又注重對偉大成就和豐富經驗的總結概括,還注重對未來社會發展前景的憧憬。本書對于正確認識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探索和新時代的社會建設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郝清杰 魏進平 ·中國政治 ·11.1萬字
書劍雙修的毛澤東一生酷愛閱讀,其讀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讀書之法給世人以深刻的啟迪。著名黨史專家陳晉根據毛澤東研究的最新成果,生動講述毛澤東把書讀活的故事,細致呈現毛澤東閱讀政治、哲學、文學、歷史等中外典籍的心得體會,彰顯了閱讀對毛澤東判斷形勢、制定政策、與人交流、表達心曲等的重要意義。全書內容豐富,事例典型,表述生動鮮活,是廣大讀者深入了解毛澤東如何將書本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認識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軌跡的經典讀本。
陳晉主編 ·中國政治 ·17.7萬字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產業是基礎,人才是支撐,文化是靈魂,生態是根基,組織是保障,五大振興是一個內在聯系緊密的有機整體,彼此互促互進、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互為內因、互為一體。在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有效將鄉村資源與市場需求匹配銜接,推動三生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產居融合、三產融合、主體融合、利益融合,探索可行的路徑,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愿景目標貢獻力量。
聶軍維 ·中國政治 ·12萬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為了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堅定篤行新發展理念,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編寫本書,深入闡釋了新發展理念形成的背景、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創新發展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體現永續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開放發展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強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的全面領導。本書說理透徹,行文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理論性和指導性。
徐兆榮 潘梅芝編著 ·中國政治 ·11.1萬字
打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要義。本書是一本介紹清廉中國建設的專題論文集,作者從清廉中國理論建設參與者的角度,剖析了各地在廉政建設和紀律建設方面的好做法、金點子,梳理了我國反腐敗建設層層推進和提出建設清廉中國目標的歷程,提出了作為國家戰略的清廉中國建設的實現路徑。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包括清廉中國與反腐敗國家戰略、論反腐倡廉建設、論權力制約和監督、論堅守黨的紀律、論勇于自我革命。
李雪勤 ·中國政治 ·18.9萬字
中共中央統戰部組織編寫的《偉大的政治創造——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一書,以通俗的語言風格,配以經典的統戰故事,全面、系統梳理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來源于中國近現代的特殊國情,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生長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洪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發展完善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孕育到發展到成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底蘊的新型政黨制度,這期間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革、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政黨政治實踐、所積累的影響深遠的歷史經驗和制度成果。旨在回望過去,系統梳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深入總結歷史經驗;也是更好地展望未來,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趨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更大共識,貢獻新的力量。
中共中央統戰部 ·中國政治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