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金一南將軍全新著作,以廣闊全面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激昂的氣勢,向讀者生動客觀地闡述了中國從百年滄桑到民族復興的輝煌道路。全書以歷史為脈絡,將從甲午中日戰爭至21世紀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間的歷史事件為研究材料,尋道問路,深入分析近現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岐路惶恐間的掙扎徘徊,解讀闡釋共產黨人的偉大歷史自覺、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鳥瞰鉤沉中國崛起征途中的較量,理性瞻望改革強軍的挑戰與機遇、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
金一南 ·政治理論 ·13.3萬字
本書立足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合同式治理”等當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話語體系,將兼具平等協商價值導向與治理工具效應的政府績效合同作為研究對象,在對政府績效合同內涵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政府績效合同評估體系的理論分析框架,具體涵蓋了政府績效合同本源性影響因素分析、政府績效合同通用型評估指標體系構建、戴明循環系統視角下政府績效合同評估體系的具體運行分析、實現政府績效合同治理的制度安排等內容,這對我國公共部門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績效管理理論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卓萍 ·政治理論 ·17.4萬字
本書秉持推動中國地方政府治理研究,助力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學術宗旨;倡導規范嚴謹的研究方法,鼓勵理論創新,注重經驗研究;回應地方治理實踐,構建本土化地方政府治理理論;跟蹤國際理論前沿,開展建設性學術對話;弘揚公共精神,服務我國地方政府治理實踐。
黃其松主編 ·政治理論 ·14.8萬字
美日同盟是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重要支撐。冷戰結束后,美日同盟如何經受國際秩序重構的考驗,將在國際舞臺扮演何種角色,是當前亟需研究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美日同盟是影響中國安全與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本書立足于作者國防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之上,分析闡述了冷戰結束后美日同盟轉型的歷史背景與現實因素,剖析預測了可能前景及影響,研究提出了中國的戰略選擇,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
衣昭杰 ·政治理論 ·19.6萬字
《新文化運動百年祭》一書除了介紹了學生愛國運動,更以“新文化運動”揭開了現代中國思想變革的序幕。在五四百年之際,重新思考新文化運動以及同一時期“舊文化”的跌宕起伏,便成為我們重建當前思想文化認同的重要資源。全書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了中國傳統學術在新文化運動沖擊下的際遇,揭示了所謂“舊文化”暨傳統經學在近代的轉折過程,呈現出不同于西式“新文化”敘事的另一種聲音,揭示了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型的若干面相和傳統士人的精神傳統,為傳統文化如何煥發生機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鄧秉元 ·政治理論 ·10.9萬字
《民主新論》是美國當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薩托利耗費十年心血撰寫而成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便得到了廣泛贊譽。學術界盛贊薩托利在民主學說上“堪稱我們時代最為強大的頭腦”,“他的論證沒有真正的對手”。該書至今仍是民主理論研究的權威著作。薩托利希望以西方傳統政治理論為基礎,恢復其所謂的“主流民主學說”。
(美)喬萬尼·薩托利 ·政治理論 ·18.3萬字
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由雪萊編著的《雪萊政治論文選》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過去以單行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
(英)雪萊 ·政治理論 ·10.9萬字
《互聯網使用與政治參與》探索中國的公民是如何通過互聯網的使用影響現實政治參與和網絡政治參與的。在選舉現實政治參與和群體性事件現實政治參與中,互聯網的使用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這是由于不同類型政治參與情況在中國發展的不同情況導致的。在網絡輿論監督型政治參與、網絡獻言獻策型政治參與、網絡另類政治參與的分析中,本書發現其受制于現實政治參與的制度安排與影響,并認為互聯網的使用影響的現實政治參與和網絡政治參與這兩方面的政治參與是互為補充、互相影響、此消彼長的。
曾凡斌 ·政治理論 ·18.5萬字
人們時常聽到并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但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么呢?詹姆斯·富爾徹借助生動詳盡的案例——從17世紀初的東印度公司到1995年的巴林銀行破產案——對此進行了研究。他考察了資本主義在英國、日本、瑞典及美國的不同形式,探討了資本是否已經擺脫國家的界限,正走向全球化。他還以17世紀荷蘭的郁金香狂熱、近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的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訊公司事件為例,在《牛津通識讀本:資本主義》中指出了資本主義潛在的危機傾向,并由此討論了資本主義的未來:資本主義是否正在走向某種終極危機?取代資本主義的社會體系在哪里?
(英國)詹姆斯·富爾徹 ·政治理論 ·7.6萬字
我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于社會之中?我們究竟為何需要政府?社會正義意味著什么?至善的現實政治真的只能是海市蜃樓嗎?這些問題離我們并不遙遠,每個人都需要考慮,因為它們關系到我們的人生幸福之根基。打開《牛津通識讀本:政治哲學與幸福根基》,它將帶你進入對于這些問題的追問與探索。
(英國)戴維·米勒 ·政治理論 ·7.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后殖民主義與世界格局》內容新穎而活潑,與其他后殖民主義的簡介大為不同。作者不是在談抽象的理論,而是從世界局勢、個人經歷和史實評述入手來審視非殖民化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影響。他將討論置于一個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所舉例子涉及土著人、無地農民、阿爾及利亞的籟樂、后殖民女權主義以及全球性的社會和生態運動。
(英國)羅伯特·J.C.揚 ·政治理論 ·8.9萬字
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他是英國1688年政變和資產階級與貴族聯盟的理論家和辯護人。《□□論(下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洛克的《□□論兩篇》(1690)的第二篇,也是洛克的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其□□篇,即《□□論上篇》(1680)主要批判君權神授學說。本書系統提出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基礎,其內容較□□篇為重要,故先譯出,供政法理論工作者研究參考。
(英)洛克 ·政治理論 ·9萬字
《人臣儆心錄》,簡稱《儆心錄》,是清朝初年王永吉撰寫的一部有關官箴方面的書籍。儆心,意思是警惕自己的思想,換言之就是要有自律意識。正如四庫全書《人臣儆心錄提要》稱:“蓋因勛臣譚泰、石漢,大學士陳名夏等先后以驕怙伏法,因推論古來奸臣惡跡,訓戒群臣,俾共知炯鑒也。”本書由植黨、好名、營私、徇利、驕志、作偽、附勢和曠官八個方面組成,大致概括了古代官場弊病的主要方面。譯注者修曉波為歷史專業出身,曾長期在中央紀委研究室工作。他在精校原文的基礎上,對此書進行了注釋和翻譯,力求使此書對今人特別是從政者起到警示和借鑒的作用。
(清)王永吉 ·政治理論 ·3.1萬字
作為《論美國的民主》一書的權威英譯者,哈維·C.曼斯菲爾德在這部關于托克維爾的簡短作品中見解深刻、言簡意賅,反映了他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反思。作者闡述了托克維爾的生平經歷(如出身貴族、投身政治、游歷海外)和情感傾向(如對美國的希望和疑慮、對法國的失望)如何體現于其思想中;敏銳地考察了托克維爾的著作,既包括舉世皆知的杰作,也包括只為傳諸后代而無意公開的《回憶錄》,以及他關于祖國的未完成作品《舊制度與大革命》。
(美國)哈維·C.曼斯菲爾德 ·政治理論 ·7.3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系列《馬基雅維里》中,馬基雅維里告誡政治領袖們,為了求得善果,必須有為惡的勇氣。從此他便成了狡詐與無德的代名詞。他果真該承受如此惡名嗎?昆廷斯金納在本書中力圖回答這個問題,主要考察了馬基雅維里的三部代表作——《君主論》、《論李維羅馬史前十卷》和《佛羅倫薩史》,并以令人欽佩的曉暢文筆將馬基雅維里的要旨呈現在讀者面前。
(英)昆廷·斯金納 ·政治理論 ·6.1萬字
本書收錄馬克斯·韋伯膾炙人口的兩篇演講:《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和《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這兩次演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后,昨日世界業已崩塌,新的社會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國年輕人中彌漫著一股迷惘的集體氛圍和左傾的政治浪漫主義。面對著渴求意義與先知的聽眾,韋伯刻意與紛亂的時事保持距離,將他的主題置放于思想史及社會史的脈絡中,從而對現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診斷,并將此診斷運用于德國所面對的政治局勢:在一個祛魅后的世界,學術及政治是否能成為一種志業?對世界有所知和對世界采取行動之間的統一,是否能在學術中或在政治中實現?韋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遠。而他提出的價值中立原則及責任倫理與心志倫理的對峙,迄今仍對我們的學術反省與政治實踐具有啟發意義。
(德)馬克斯·韋伯 ·政治理論 ·19.7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描述,從歷史的角度描述古典時期(古希臘、古羅馬和意大利城市共和國時期)重要思想家的政治德性論;第二部分是理論梳理,闡釋了自由與帝國、友愛與秩序、德性與教育這三個重要的共和主義政治德性議題;第三部分是比較視域,通過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比較中,來闡述共和主義公民身份、至善論等議題,并在現代框架下分析共和主義德性政治的困境與出路。
陳文娟 ·政治理論 ·18.2萬字
黃其松主編 ·政治理論 ·9.4萬字
哈貝馬斯在這本《合法化危機》中指出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系統中存在著四種形式的危機傾向。由于現代技術的高速增長,管理和控制的過度強調,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危機,除各種形式的經濟危機外,文化危機(包括人性的自由發展、社會成員對社會的信任和參與動機等問題),以及行政系統的合理決策和有效協調等問題,是更嚴重的危機。
(德)尤爾根·哈貝馬斯 ·政治理論 ·11.1萬字
社會保障是一種國家通過立法行為,將社會上的各種資源進行再次分配的保障制度,主要是確保那些低收入、無收入者或者是遭遇意外打擊的人能夠繼續維持基本生活。書稿《基層社會保障制度》共分為11章,對基層社會保障制度的定義,歷史發張,體系建設,具體分類進行了相應闡述,屬于科普類讀物,便于讀者的理解。本書屬于《中國基層干部制度實物叢書》當中的一本。
唐堅 ·政治理論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