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馬基雅維利的巔峰著作。書中的諸多觀點自問世以來頗具爭議,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世人對作者本人也褒貶不一,恨之者斥其為“暴君的導師”,愛之者尊其為“民族主義國家的理論先驅”、“近代政治學之開山鼻祖”。在本書中,作者表達了驚世駭俗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并不可取,但可批判性地吸收其精華。為方便讀者的閱讀與理解,本書譯本在保持原著風貌的基礎上,語言更加通俗精練,力求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本書精髓。
(意)馬基雅維利 ·經典著作 ·5.7萬字
尼采曾說:哲學家經常“向未來伸出創造性的手”——未來之哲學家即為立法者。尼采也曾提出“上帝之死”“主人—奴隸道德說”“永恒回歸”“超人”及“權力意志”等創見概念,并對諸多知識領域發出批判,他的思想深具影響力,卻也讓當代哲學界爭論不休。尼采為何成為對后世深具影響力的哲學家?而究竟要用什么角度解讀尼采思想,又如何才不會誤讀尼采的作品?已故法國重量級思想大師德勒茲在《尼釆》這本小書中,除了針對尼采哲學有深刻的分析外,為使尼采的思想脈絡更清晰,亦詳盡介紹尼采生平、爬梳整理了尼采作品主要角色說明,并收錄由德勒茲所挑選出的尼采文摘。透過德勒茲的詮釋,對尼采這位哲學大師的思想面貌,將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法)吉爾·德勒茲 ·經典著作 ·5.6萬字
為什么有些經濟體表現如此搶眼,能夠提供令人矚目的財富與繁榮,而有些經濟體卻不能做到這點?不同類型的政府是如何阻礙或者促進經濟增長的?在本書中,奧爾森認為政府在市場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私人契約與個人財產權利的可靠保護,取決于政府要足夠強大以保證這些權利的實施,同時政府又要受到足夠的限制以避免這些權利受到侵蝕。他在本書中提出的“強化市場型政府”概念是分析經濟增長的一個前沿性概念,并且為金融危機后的亞洲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治理演變和經濟政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分析框架。
(美)曼瑟·奧爾森 ·經典著作 ·13萬字
《君主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馬基雅維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毀譽參半的奇書,一直被奉為歐洲歷代君主的案頭之書、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斗爭技巧獨到精辟的解剖。本書自1532年開始印行,迄今480多年,從西方到東方,在政界、宗教界、學術界等領域引起巨大的反響,與《圣經》《資本論》等一起被西方評論界列為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
(意)尼科洛·馬基雅維里 ·經典著作 ·8.4萬字
《社會契約論》又譯《民約論》、《政治權利原理》,是盧梭重要的政治學著作。想了解國外政治、歷史的人,不可不讀的一本書。盧梭在書中為我們描摹出了理想之國的樣子。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一個理想的社會應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之上,國家則是自由協議的產物,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還認為,一切主權和立法權都屬于人民的集合體,政府只是這個集合體事務的執行者,并不擁有主權;一旦政府濫權,人民就有權推翻它。《社會契約論》一問世,便在歐洲引起巨大震動。法國大革命中,《社會契約論》更被當時的革命者奉為寶典,《人權宣言》與法國憲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盧梭思想的產物,美國的《獨立宣言》及“1787年憲法”亦深受其影響。
(法)盧梭 ·經典著作 ·13萬字
本書介紹了東、西歐的絕對主義國家:西班牙、法國、普魯士、波蘭等,試圖通過對歐洲絕對主義國家的性質與發展的比較研究,揭示其在向資本主義轉變過程中的不同角色。在作者看來,絕對主義是一種歐洲特有的現象,從本質上看仍是基于貴族的政權形式,但是西歐和東歐各國的資本主義各有不同的歷史特點和發展軌跡,從而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
(英)佩里·安德森 ·經典著作 ·41.2萬字
為什么國家原本可以維持和平,卻走向了戰爭?為什么國家原本可以合作,卻選擇了沖突?為什么國家間的敵意如此容易升溫,而友誼卻如此難以維系?在《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書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羅伯特·杰維斯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對這些國際政治的重大問題做出了解釋。羅伯特·杰維斯認為,為了追尋戰爭和沖突的原因,不僅要分析國際體系和國家體制,而且要研究決策者個人的認知心理,探尋決策者知覺形成的原因,分析錯誤知覺可能產生的后果。
(美)羅伯特·杰維斯 ·經典著作 ·39.4萬字
本書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學問題:人們為什么有時候會積極參與像游行、示威、罷工這些公共活動,而有時候卻把更多時間投入到私人事務中?他發現了這個在私人參與和公共參與之間的循環,即人們有時候會將幾乎全部時間投入到私人事務中,有時候會拿出較多時間參與公共事務,并重點對原因加以解釋。他給出了一個看上去簡單,但卻非常重要的解釋:失望。赫希曼通過引入失望概念解釋了私人一公共一私人的循環。
(美)艾伯特·O.赫希曼 ·經典著作 ·9萬字
盡管本書距首次出版已有30多年,但它仍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冷戰發展的全方位視角。首先,作者全面展現了冷戰時期出現的新的體系性穩定要素,包括不干涉內政原則,超級大國如何避免發生直接沖突,對敵我陣營的內部分化的研判和利用,容忍相對安全等。其次,《長和平:冷戰史考察》在指出重要的體系性穩定因素的同時,也避免了對歷史的簡單化處理,展示了歷史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最后,通過反思美蘇關系的遺產及冷戰時期“長和平”的各種機理,加迪斯事實上指出了當今美國外交失敗的核心原因,即一方面放棄了先前長期堅持的“不干涉內政”原則(當今美國推行民主輸出);另一方面放棄了冷戰時期得到良好貫徹的容忍相對安全的原則。
(美)約翰·劉易斯·加迪斯 ·經典著作 ·27.2萬字
《論法的精神》是一部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被伏爾泰譽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書從自然法、法律與政體的關系、商業、貨幣、貿易、人口及宗教等社會因素,全面分析了君主政體、專制政體、共和政體的優劣,探究三權分立制的西方國家得以建立與維系的原則。孟德斯鳩認為在政治體制背后有一套“原則”存在。這套“原則”會驅動人民來支持該政權并為其效力。民主共和的原則為“崇尚德性”,將公共利益置于個人之上。君主制的動力則是“熱愛榮譽”,對于更高位階、特權的渴望。專制政體的原則便是“對統治者的恐懼”。
(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鳩 ·經典著作 ·51萬字
R.H.托尼(R.H.Tawney),英國20世紀早期著名的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批評家。《論平等》是托尼闡述其思想的代表作,一部經典著作。托尼指出:古老的不平等已采取了不易覺察、更加復雜的形式,得到更好的掩蓋,在統計數據上變得更令人誤解;而社會不平等的兩大支柱——財富與教育,仍未受到撼動。托尼尤其關注教育平等問題,他的思想,在今天依舊鮮活而具有意義。
(英)R.H.托尼 ·經典著作 ·19.7萬字
本書圍繞國家構建這一命題,在國家治理和世界秩序兩個層面上進行了討論。本書的主要觀點:國家構建是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因為軟弱無能國家或失敗國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嚴重問題的根源;應當精簡國家功能的范圍,但是應同時加強國家功能范圍內的能力;如何把強有力的制度移植到發展中國家;國際社會在對他國進行干預時應當重視事后國家構建的藝術。簡而言之,建設小而強的國家不僅是民族國家自身的目標,也是國際社會援助或干預的目標。從國家概念的辨析,到組織理論的介紹,再到政治現實的反思,福山完成了關于國家構建的完整論述。
(美)弗朗西斯·福山 ·經典著作 ·9.4萬字
本書作者深刻探討了自利動機,同時作者廣泛應用了黑手黨仇殺、世界各地殘酷的種族屠殺和沖突等例子,展現了被自我利益扭曲的普世規范釀成的駭人聽聞的后果。作者認為通過改善政府結構、完善社會機制,使得個人能夠更加便于獲得個人利益,群體沖突可能得以緩解。
(美)拉塞爾·哈丁 ·經典著作 ·23.3萬字
美國建國以自由理想為根基。然而,自由與奴役如同連體嬰兒,在美國革命領袖高呼自由和尊嚴的同時,奴隸、美洲印第安人和婦女卻被籠罩在從屬地位的陰霾之下,他們被奴役、被剝奪財產或只能從事低等工作。這就是美國自由的兩面性。如今,自由不僅沒有得到普遍化,反而被經濟利益和國家權力所吞噬。不同陣營的力量正在撕裂美國社會,自由已成為名存實亡的政治口號。一個激動人心的修正主義故事,重新詮釋從殖民地時期到現代的美國政治傳統,從而真正理解種族關系、移民、總統制和民粹主義等問題。
(美)阿齊茲·拉納 ·經典著作 ·33萬字
圣皮埃爾神甫是18世紀法國少數幾位以敢于議論時政而名留后世的教士之一。神甫的著述甚多,本書譯介的,是他經過盧梭摘編的《永久和平計劃》和《論各部行政會議制》及盧梭對這兩部著作的評論。
(法)盧梭 ·經典著作 ·7.5萬字
本書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西摩·馬丁·李普塞特的代表作,也是政治社會學領域的經典著作。本書以論述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為主旨,分析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特征之一的民主,廣泛涉及政治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如政治民主、政治參與、政治運動、民間組織的內部分析等。通過對全球范圍內的選舉狀況以及民意測驗的仔細研究,李普塞特探索了一個國家一級組織內部民主形成所需要的條件、政治參與和選舉行為的相互關系,以及支持和反對民主運動與價值的原始性和持續性力量。
(美)西摩·馬丁·李普塞特 ·經典著作 ·33.8萬字
美國開國元勛、“美利堅合眾國”的命名者托馬斯·潘恩經典作品合集。收錄《常識》《人的權利》和《理性時代》共三冊。《常識》一書內容確實如書名所言,全是常識,但這些常識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萊克星頓的槍聲打響之后的1776年1月,這本書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說它就是促使美國從不列顛帝國中獨立出來的出版物。《人的權利》曾被英國媒體評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與《資本論》齊名,是托馬斯·潘恩極為成熟與系統化的政治思想作品。書中駁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國大革命之反思》中對法國大革命的抨擊,點出了法國革命的劃時代意義,并成為啟蒙運動的指導作品之一。《理性時代》一書中,潘恩基于“自然神論”的觀點,揭露了形形色色宗教的所謂“天啟”的無稽。他認為“世界本身就是天啟,宇宙萬物就是神諭”,神是作為非人格的始因而存在,并不能支配自然和社會生活。潘恩揭穿了宗教欺騙人類的三種手段:神秘、奇跡、預言,并指出一切荒唐古怪的宗教都是在人類拋棄了理性的作用才產生的。
托馬斯·潘恩 ·經典著作 ·30.7萬字
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群眾動員力量,但對其歷史發展、具體內涵的差異認知已經變得相當模糊,人們往往不加分別地隨意使用這兩個術語。如何正確區分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重建這兩個術語的初始內涵,是本書作者力圖實現的目標。本書通過梳理和發掘歐洲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想發展史中知名和不知名的相關論述,重新區分了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內涵差異,提出了回歸到沒有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的獨到見解,為構建共和愛國主義的公民美德鋪平了道路。
(美)毛里齊奧·維羅里 ·經典著作 ·13.2萬字
西塞羅(公元前106—前43)是古羅馬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律師、古典學者和作家,也是名垂千古的著名演說家。他著述甚多,涉及面十分廣泛。他用拉丁文闡述了希臘文化,從而成為聯系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的橋梁,也成為歐洲人學習借鑒希臘文化的最重要的渠道。本書是西塞羅在政治法律方面最重要的兩部著作。他試圖用希臘的政治理論術語解釋羅馬的歷史。他鄙棄民主政體、寡頭政體和君主政體,主張由這三者結合而成的混和政體。閱讀此書,對于我們了解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對后世的影響是必不可少的。
(古羅馬)西塞羅 ·經典著作 ·1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