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旨在研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礎性問題,分析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內涵、構成及特征,研究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方法與路徑,并提出國家治理的評估指標體系,著重從國家建設、政黨建設、政府建設和社會建設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當前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構建的重要任務和改革方向。本書不僅有利于推進中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相關理論研究,而且對于深化中國國家治理改革的實踐探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燕繼榮 ·公共管理 ·22.5萬字
經濟發展是政治發展、社會發展的基礎,經濟的調整和變動必然影響和擴展到其他維度,經濟“新常態”也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發展的態勢。進入新常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形成了“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本書著眼于經濟新常態,對新常態下社會治理涉及的諸多方面,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際關系等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陸衛明 鄭冬芳 宋永平 ·公共管理 ·34.5萬字
本書從動態權力分析視角,以橋村的征地事件為例,探討了在新政策環境下,農村權力關系結構的變化,并進一步揭示了這種農村權力結構變化所反映的農村微觀治理過程的改變。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作者試圖脫離具體個案,嘗試性探究宏觀規則的改變如何引發農村治理的變化。本書為管窺我國的農村社會治理提供了一個獨特、有效的研究視角,也對理解轉型時期的農村治理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周晶晶 ·公共管理 ·13.3萬字
本書收錄了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研究中心2016年度開發的典型案例,如廣東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2015年北京首次發布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事件、福建泰寧“5·8”泥石流地質災害等,從隱患排查與風險治理、預警發布與響應、應急指揮與搶險救援、應急處置與協調聯動、新聞發布與輿論引導、輿情管理等方面,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度復盤和專題剖析,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編 ·公共管理 ·22.2萬字
本書基于城鄉一體化的理論,從價值導向、供給能力和需求主體的三維角度,建構了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基層政府公共服務的理論模型,以江蘇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等的三個鄉鎮(街道)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模型進行了較為詳盡系統的分析和比較,并在綜合考察相關地區基層政府均等化服務模式的現實形態基礎上,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公共服務的相關經驗,提出要著力推動城鄉一體化中基層政府服務均等化。
陸道平 ·公共管理 ·19.7萬字
《公共管理評論》常設“論文”、“評論”、“教育”、“書評”四個專題,“論文”專題發表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章;“評論”專題刊登對學術流派、學術理論、學術觀點和學術發展狀況的評論文章以及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教育”專題刊登探討公共管理學科與教育發展方面的文章;“書評”專題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關領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紹和評論。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2.5萬字
按照扶貧政策設計的既定邏輯,扶貧資源應該向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傾斜,但實踐呈現“扶富不扶貧,扶強不扶弱”的特征,即扶貧領域出現了典型的“精英俘獲”現象。理解扶貧的應然邏輯與實然邏輯的差異,僅從宏觀的扶貧政策出發是不夠的,“精英俘獲”乃是扶貧制度、地方權力和社會結構在多重互動中衍生的,要在地化與情境化地開展扶貧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講,扶貧并非純粹的政策執行,更應是一場全面系統的社會改造運動。
邢成舉 ·公共管理 ·22.6萬字
社會創新作為社會問題新的解決之道,在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之間跨界、合作以至融合的趨勢下迅速發展起來,日益成為滿足被忽略的社會需求以及更多社會新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書以友成十年發展評估為例,對社會創新在中國的發展進行歷史階段性的、案例影射式的研究,剖析了公益組織的生態系統:體制、組織和運作,提出了非公募基金會的五大戰略定位:社會價值的引領者,社會行動的實踐者,社會資源的整合者,社會伙伴的倡導者,社會成效的管理者。
藍煜昕 李勇 ·公共管理 ·17.1萬字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展開并回答“城市為什么是一個復雜自適應系統”;第二部分結合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創始人霍蘭德對CAS的基本分析,從主體一致性、要素流動性、功能關聯性,提出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公共服務等四大基本的子系統的劃分;第三部分指出了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下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觀察、理解以及應用城市作為復雜自適應系統的本質特性。
劉春成 ·公共管理 ·16.6萬字
本書全面回顧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歷程,尤其是“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成果、取得的主要成效、主要創新點和成功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展望了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將給電子政務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并提出了應對策略和建議。全書以全面、翔實的案例反映了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2015年電子政務發展情況,對于電子政務決策者、實踐者和研究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 ·公共管理 ·31.6萬字
本書以現代性的宏大敘事和行政國家的興起與發展為背景,以西蒙-沃爾多爭論為主線,以民主政治與理性官僚制之間的內在張力為主題,梳理百余年來公共行政學演進的內在邏輯、精神價值及其對行政實踐的影響,以論證史、以史明道,繪制公共行政學的理論譜系圖,剖析公共行政學的核心議題,以期推進公共行政學的學術傳承與累積性發展。本書有助于豐富公共行政學基礎理論研究、拓展公共行政學的思想資源,也有助于為當前的公眾參與、草根民主等社會實踐提供理論借鑒。
顏昌武 ·公共管理 ·25萬字
大數據與政策科學理論、方法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借助全樣本生成能力和分析技術,大數據正在與決策制定的智能化融為一體。針對“政策評估”這一政府公共政策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一直延續至今的傳統政策評估模式,將會因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發生改變,同時其內涵也會得到進一步擴充。本書主要關注基于大數據的公共政策評估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問題,屬于多學科的交叉型研究。全書主要內容包括理論篇和實踐篇兩部分。
王建冬 易成岐 童楠楠 ·公共管理 ·13.2萬字
本書通過對作為個體的自然人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結構、關系等進行自然科學上的梳理與分析,為后續該問題的法理學和社會學分析奠定基礎;論述了流動人口的流動原因、對城市文明的適應與融合、流動人口市民化和城市化的過程;提出了我國流動人口治理的基本范式:熵增治理范式,對其中的開放、自組織以及耗散等治理理念與機制進行了深入闡述。
李勇 劉國翰 ·公共管理 ·7.9萬字
本書對我國社會群體性事件基本情況和基本特點,進行了收集、分析、歸納和提煉,緊密結合我國當前理論和實際,概括性地提出九點結論,并對每個重點領域群體性事件的預防與化解,以及構建和諧社區,列舉和分析了兩至三個案例。這些案例,生動地體現了案例所在地區的基層政府在預防與化解社會群體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糾紛方面,可以為全國各地的縣鄉(鎮)基層政府治理與應對社會群體性事件提供借鑒和參考。
周松柏 胡曉登 楊婷 周超 ·公共管理 ·22.7萬字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5.5萬字
本書一方面以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為理論基礎,在生態殖民主義和消費主義兩大方面對資本主義所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展開批判;另一方面借鑒生態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積極因素,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總結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理論和實踐上的經驗教訓,在十七大提出的生態文明理論的基礎上,力求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分析和展望,以此堅定人民群眾對于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張劍 ·公共管理 ·4.6萬字
本書從不同側面對“華中鄉土派”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了初步展示,“論經驗研究”主要介紹了“華東鄉土派”對農村問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論機制研究”探尋在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路徑;“論熟人社會”和“論區域差異”揭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地域的關系與西方現代社會存在根本區別;“論農民分化”和“論小農經濟”針對當前我國的農村政策,提出“城鄉二元”的合理性。
賀雪峰 ·公共管理 ·25.8萬字
《公共管理評論》設“論文”、“評論”、“教育”、“書評”四個專題,“論文”專題發表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章;“評論”專題刊登對學術流派、學術理論、學術觀點和學術發展狀況的評論文章以及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教育”專題刊登探討公共管理學科與教育發展方面的文章;“書評”專題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關領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紹和評論。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3.7萬字
本書通過對國內外大型公共文化設施進行考察調研,探討大型公共文化設施運行機制創新途徑,無疑有助于構建我國現代公共文化體系。本書切實解決了公共文化設施“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管理,重條條塊塊、輕資源整合,重上級考核標準、輕群眾不同需要”等問題,提出要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的作用,提高公共文化資源的使用效益,形成真正長效、高效、靈活的公共文化設施運行機制。
高宏存 ·公共管理 ·19.5萬字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