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學習進行時”是新華網策劃的互聯網專欄。專欄為廣大網民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生動的精神食糧,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本書主要以“學習進行時”播發的“不忘初心”系列稿件為基礎,還收錄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和謝春濤教授的專訪,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深刻內涵進行了闡述。全書論述客觀準確、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可作為各地區各部門黨員干部的學習讀物。
編寫組 ·中國政治 ·29.2萬字
《國際關系精要:第七版》對國際政治的基礎話題和基本概念進行了精練、透徹的闡釋,并因此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作者不偏不倚地介紹了國際關系的主要理論范式——自由主義、現實主義、激進主義和建構主義,為學生在個人、國家和國際體系三個層次上理解世界政治事務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工具。并具體分析了21世紀世界政治面臨的主要問題——安全、經濟、人權和跨國問題。
(美)卡倫·明斯特 伊萬·阿雷奎恩-托夫特 ·國際關系 ·32萬字
本書審視了美國奴隸主的興亡歷程。書中指出:美國奴隸主興起于英屬北美殖民地開拓時期。獨立建國時期美國的國父們容留了奴隸制。建國后奴隸制在北部逐漸消失,成為南部地區性制度。為了維護奴隸制,內戰前經濟上處于順境的南部奴隸主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爭斗,他們在林肯當選總統后領導蓄奴州做出了脫離聯邦的抉擇。南部的分裂聯邦行徑引發了內戰,而戰爭的進行恰恰導致了奴隸制的毀滅和南部奴隸主的滅亡。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一手文獻和二手資料,系統梳理了美國奴隸主史的情況。
王金虎 ·世界政治 ·49.1萬字
從唐后期到北宋,一群掌管宮廷事務的內職近侍、"陛下家臣",因其"結構性孤立",在特定的歷史機緣下,逐漸成長壯大為一個新的官僚群體--武選官。邊防軍的統兵官、管理基層經濟事務的監當官,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卻是武選官最具代表性和最大宗的兩類職位。武選官的存在,有效地分割了統兵權,而這個群體卻被"隔離"在政府行政決策權力之外。宋代的官僚結構、官僚生態因而發生重大而微妙的變化。本書所呈現的,是武選官的"前世"與"今生",是成長過程與變化機緣,是皇帝、官僚群與制度互動的生動細節。
趙冬梅 ·中國政治 ·30.7萬字
《美國政治與外交決策》圍繞美國對外政策的決策機制全面介紹決定和影響決策的政治制度、各方因素及其作用,其中包括美國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聯邦政府的三大部門、軍隊、情報機構、地方政府、思想庫、媒體輿論、利益集團、非政府組織和宗教勢力等等。實際上,就是從外交決策的角度展現了美國政治的方方面面。
熊志勇 ·國際關系 ·22.4萬字
本書緊密結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到的“十二五”時期公務員隊伍能力建設計劃,以及政府管理創新和公務員知識更新的實際需要,涵蓋了MPA教育涉及的大部分內容,特別注意汲取了現代公共管理的最新理論發展成果。本書共13講,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政治學、行政學基礎理論以及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管理相關理論與操作性知識等,適合作為EMPA教材和公務員知識更新工程培訓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供各類公務員培訓與公務員自學參考。
朱光磊主編 ·政治理論 ·42.4萬字
農村是中國社會之根,農村基層黨建乃“中共黨建之根”。本書以農村基層黨建為主題,以論文為主體,記錄作者20年黨建村建經歷感受觀點,全書分為六個部分: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談工作見解和生活感受;就農村基層黨建進行綜合論述;就農村基層黨建某項工作或某方面內容進行專門論述;對黨的建設進行總體論述;結合黨員專題教育、黨建理論培訓、先進典型教育等,闡述思想認識和感悟。
劉文勝 徐勛平 ·中國政治 ·22萬字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一百年的輝煌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本書選擇一百個黨史上的生動故事,展現中國共產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的艱辛歷程,揭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的歷史奧秘。講故事不是講奇聞軼事,更不是獵奇,而是運用權威的資料,選取一些讀者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描述鮮活的歷史過程和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現黨的奮斗史、理論創新史和自身建設史。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艱苦奮斗,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輝煌壯麗的歷史篇章。本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按照黨的兩個歷史決議的基本精神,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主線,遴選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關鍵節點,以一個個具體而又鮮活的歷史事件,展示杰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展現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風貌,反映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與艱辛。每個故事是一個“小切口”,體現的是黨的歷史進程、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歷史轉折和重大理論創新。本書語言生動,可讀性強,可以作為黨史教育的普及讀本。
王炳林主編 ·黨政讀物 ·24.9萬字
中國古代官德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是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斷總結為官從政的經驗教訓而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國家治理和官員道德建設的基本規律,凝聚了中華民族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是當代干部為官從政和修身養德的有益資材。作者立足現代視角,以虔敬、辯證和揚棄的理念,梳理了中國古代官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歸納了古代官德的培養與建設方法,總結了古代官德的積極作用,分析了繼承古代官德應有的態度,探討了古代官德建設的啟示和當代新型官德建設的途徑,從而發揮古代官德文化資政育人的作用。
吳黎宏 ·中國政治 ·23.4萬字
“貿易的猜忌”是指一種政治與經濟的特定結合,當國際貿易中的成功變成國家的軍事和政治生存的重要因素時,它就出現了。如今,它經常被稱為“經濟民族主義”,而在本書中,洪特將民族主義的商業政治學和18世紀的全球化,與商業社會的理論和政治的經濟限制的啟蒙思想聯系在了一起。洪特不僅重構了市場社會性的支持者與其最尖刻的批評者之間沖突的顯著特征,而且幫助歷史性地定位了影響現代性出現的最為重要的觀點。洪特的目標就是要回到大衛·休謨和亞當·斯密,因為通過重構他們的政治學,而無需參照當代意識形態,我們就有可能“在18世紀的國際市場競爭理論中發現政治上的洞見,而這對于21世紀仍舊是有意義的”。
(英國)伊斯特凡·洪特 ·世界政治 ·32.7萬字
書稿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編輯記事與編輯心得,一部是學術研究文章。編輯記事與心得的文章主要寫了作者在編輯毛的著作時所得的各種經驗,如:版本的考證與選擇,文章的取舍,文字的辨認和事實的考訂等,這些文章不僅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更值得相關研究者與從業者借鑒。學術研究文章為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對一些歷史爭論或應相關要求,經過一定的思考與史實的考證所寫,這些文章不但對歷史存有爭論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闡述與辯駁,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更從中可見作者的治學之道。
馮蕙 ·中國政治 ·24.7萬字
《擔當使命開天辟地: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一書從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去認識黨、理解黨,探究追尋中國共產黨的創始初心,回味品讀中國共產黨的擔當作為,深入感悟其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和意義,深度剖析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的品格氣質,清醒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現實定位及其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從創始到發展、從弱小到強大,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表明:中國共產黨生為救難人、使命在肩;長為領路人、頂天立地;勇做擔當人、改天換地;未來開拓人,世界可期!通過本書的出版,希望透過歷史真切認識黨,并引導新時代廣大黨員為黨的奮斗擔當鼓舞,為黨的歷史貢獻自豪,傳承黨的基因品格,擔當黨的當代使命。
孫家榮 劉盍松主編 ·黨政讀物 ·23.1萬字
享譽全球的政府管理權威作品,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特別推薦:“美國每一位當選官員都應該閱讀本書。我們要使政府充滿新的活力,就必須對政府進行改革。本書給我們提供了改革的藍圖?!薄冻霭婕抑芸贰都~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柯卡斯書評》《華盛頓郵報》專門撰文推薦。政府的改革是當今世界共同的課題。在自詡其政府“民主有效”的美國,同樣如此?!陡母镎芬粫鵀閺V大讀者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美國的官僚主義弊端,同時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和措施來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陡母镎芬粫赋?,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無效率的機構,政府完全可以擺脫傳統思維,通過挖掘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真正的重大改革。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說明只要政府官員有事業心和創新精神,是可以嚴格按照預算來投入公共服務與設施,為廣大公眾服務,提供優質公共產品的。無論是在學校、貧民窟,還是在環境衛生治理等方面都大有可為,而且削減稅收、提高服務機構效率也是可為可行的。當時美國副總統戈爾受委托主持美國的政府改革,大部分思路來自此書。政府官僚主義在全世界上普遍存在,書中這些改革途徑都是很值得其他國家和地方參考借鑒的。
(美)戴維·奧斯本 特德·蓋布勒 ·公共管理 ·24.6萬字
本書為《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二書的姊妹篇,分“文書性質與日常政務”“制度因革與政治理念”“地方軍政與中央決策”“儀式空間與政治文化”“周邊關系與內政措施”五個部分,對宋代政治史進行動態考察。諸文作者自過程和空間兩個視角出發,關注政治史的演變“路徑”,考察宋代政治史的不同議題,探索制度運行與人物活動的實態,以期豐富對于宋代歷史的認識,從而讓對古代歷史的面貌,產生更加真切的了解。
鄧小南 ·中國政治 ·36.6萬字
本書是一部介紹當代國際政治學的主要理論和范式的理論專著,經出版、再版,在國內國際政治學界擁有極高的地位,受到廣大師生和研究者的好評。第六版基本延續了第五版的篇章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國際政治學理論、國際安全與全球問題、對外政策與國際戰略。第一部分介紹國際政治學科的產生與發展、學科研究的方法與途徑、國際關系理論演進的不同學派與爭論,以及作為國際關系基本概念的“行為體”和“國際體系”。第二部分討論各種國際問題,涉及國際安全和當代全球問題的若干方面,這些中觀層面的探討包括國際安全研究、沖突研究、環境問題研究等。第三部分討論的則是行為體的對外政策與戰略應對。在第六版中,作者根據當前國際關系研究的新發展和國際形勢的新變化進行了部分修訂,訂正過去版本中的一些錯漏之處,增添了一些新的參考閱讀文獻和其他新內容。
李少軍 ·世界政治 ·34.6萬字
本書運用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探討列寧和毛澤東外交思想及其實踐,通過比較兩位偉人的國際戰略思想,分析有關帝國主義理論、和平共處思想、民族自決思想、國際體系思想、國際統一戰線思想、反對霸權主義思想等的時代意義;全面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根據當時國際形勢和中國國內環境,制訂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強調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為保衛世界和平作出積極貢獻的偉大意義。通過對列寧與毛澤東外交思想的比較研究,為當代中國外交戰略的制訂和實施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及教訓。
徐海榮 仇華飛 ·國際關系 ·24.6萬字
本書把1913-1945年的美國對外關系視為解決(國家)身份困惑與追求(國際)新秩序的過程。作者在文中指出:美國在1945年以前實際上并沒有執行與其實力相稱的積極的對外政策,對國際事務的參與是相當有限的。如果從19世紀90年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算起,美國經過半個世紀的猶豫和搖擺,并兩次拒絕英國讓與的領導地位后才把其強大經濟實力轉化為全球性的政治權力,確立起領導世界的決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美國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躊躇,甚至有些不情愿的霸權。
王立新 ·世界政治 ·39.3萬字
本書從自然環境、人口狀況、農村經濟發展、區域貿易與市場網絡、傳統手工業與近代工業、統治結構與地方秩序、教育、社會組織、社會生活及傳統文化等多個角度,對1644—1911年間以四川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區域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情況,作了系統分析研究。全書綜合運用社會學、計量學、都市學、心理學等多種方法對廣大區域進行長時段、整體性的研究,被學術界視為具有開創性、突破性的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經典著作。本次再版,作者根據近年來歷史學研究的進展,刪繁就簡,使全書內容更加凝練、清晰。
王笛 ·政治熱點 ·38.8萬字
用大開大合的筆法將復雜多變的世界全景呈現出來;并從政治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角度對以上這段歷史加以回顧和剖析;將其中所隱含的背后規律一一展現;使讀者能夠了解當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來以及未來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為未來的中國找出一些啟示。正如江曉原先生所說:“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為了開創明日屬于中國的新格局?!?/p>
王偉 ·世界政治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