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197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書可供藥物研究、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及科普等領域人員參考使用。
葉華谷 張麗霞 馬小軍 管燕紅 ·生物科學 ·1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基于飛秒激光技術的生物光子學領域的部分研究工作,特別是基于飛秒激光的成像方法、精密手術和刺激方法、分子調控方法等,并簡要介紹了飛秒激光在實際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在盡量涵蓋基本技術原理、研究領域的基礎上,本書較為深入地探討了飛秒激光作為一種物理方法,對細胞和生命系統在測量、刺激過程中所帶來的變化和機制。由于任何測量手段對被觀測系統都是一種擾動,因此本書從物理、生物和分子的不同角度探討了飛秒激光在研究過程中與生命系統相互作用的物理與生物過程,希望引起讀者對這個本質問題的重視。特別是生命系統,它是一種非常精密而脆弱的、易受到擾動而變化的復雜系統,對這個系統的觀測、調控都比對客觀世界的研究復雜、艱難很多。本書介紹了飛秒激光一系列技術思路和研究進展,希望能以此為基礎,提煉整理出背后的研究思路,為此領域的初學者提供參考。本書適合生物光子學領域的學生、教師參考,可作為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光學工程等學科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參考書。
賀號編著 ·生物科學 ·11.3萬字
你知道哪種恐龍長著鸚鵡嘴嗎?哪種恐龍戴著漂亮的頭冠?什么恐龍的蛋最大?什么恐龍的腦袋最硬?……讓我們翻開沐之主編的《恐龍百科全書》,一起進入神秘的恐龍王國吧!本書既縱向介紹了不同時期恐龍的生活狀況,也橫向介紹了每個時期存在的不同恐龍;既有分門別類地對恐龍不同科屬的介紹,也有對某一恐龍成員的詳細描繪。書中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向人們展示了神秘的恐龍世界,系統講解形形色色的恐龍,以及恐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羅萬象,信息海量,你最想知道的、最想看到的還有意想不到的所有關于恐龍的內容,盡在其中!
沐之 ·生物科學 ·4.5萬字
近年來我浙江省從歷年審定通過品種中篩選一批品質、抗性、產量協調,符合綠色發展需要、生產中表現優異、發展潛力較大的品種作為全省主導品種,并通過浙江省農業廳予以公布,用于指導全省農業生產。同時這些品種也代表了浙江省當前農作物育種水平。本書將2017年篩選發布的品種特征特性、栽培要點和適宜種植區域等內容予以匯編出版,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施俊生 ·生物科學 ·4.9萬字
本書以筆者前期研究為基礎,系統闡述了鐵營養與缺乏、鐵營養強化措施和鐵生物有效性評價等內容,并利用當前國內外廣泛認可的腸道細胞模型對大部分鐵強化劑和主要食物鐵源進行了生物有效性評價。本書對當前鐵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并對指導人們合理選擇鐵補充形式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何萬領 李曉麗 ·生物科學 ·10萬字
本書是房龍的成名作,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寫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歷史巨著。在書中,作者保持了一貫的輕松平易的風格,從人性的角度來描述歷史,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艱深的內容,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揭示人類的智慧。由人類的起源講起,房龍在本書中講述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源起、希臘與羅馬時代的輝煌,沿著宗教興起的線索講述到中世紀社會的發展和演變,從城市的興起、文藝復興講述到世界性的宗教改革和各國的革命,一直到近代,為讀者展示了人類歷史的浩蕩長卷。書中有宏大而流暢的“大歷史”敘述,也有微妙精彩的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細節描寫,因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把這本書當做最好的通史類入門書。
房龍 ·生物科學 ·10.3萬字
本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收錄我國野生及栽培的藥用植物共200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主要從植物資源利用的角度,介紹了每種植物的中文名、別名、拉丁名、形態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等,有些種類還有附方。為了安全起見,在一些有毒植物的性味功能后面標明“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等字樣,提醒讀者慎用。本書可供藥物研究、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及科普等領域人員參考使用。
葉華谷 易思榮 黃婭 曾飛燕 ·生物科學 ·9.6萬字
大自然豐富多彩,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小生命。它們和人類一樣,種群個體之間有獨特的交流方式,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生老病死,有出乎我們意料的頑強生命力。大力士螞蟻搬運食物、螳螂捕蟬、蜜蜂采蜜、屎殼郎滾糞球,這個小小的昆蟲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演繹著精彩的故事,讓我們化身科學家探索其中的奧秘吧!昆蟲記你不可不知的螳螂王國通過精彩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圖片,展現了魔花螳螂、枯葉螳螂、蘭花螳螂和非洲綠巨螳螂的奇妙生活,比如螳螂獨特的求偶舞、高超的偽裝技能、恐怖的血色婚禮及強悍的獵殺活動等。除了有趣的故事、豐富的知識外,zui后還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讀者在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螳螂的知識后,可以嘗試制作螳螂標本,這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打開書閱讀了?提醒一下,眼睛累了的時候可以掃碼聽取隨書附帶的音頻哦,“音樂劇式”的有聲故事將帶你一起探秘神奇的昆蟲世界!
企鵝童話 ·生物科學 ·2.6萬字
本書收錄了800多種公園、街道、郊外、田野和山區常見的、有藥用或食用價值及有毒的野花,按照花的顏色及花的特征分類,為便于讀者快速識別各種野花,以花的局部特征圖為目錄。文字內容包括各種野花的科屬、識別、藥用、食用及毒性等知識,并配有植株、花、果、葉等形態特征圖。該書適合植物學專業、植保專業、中醫藥專業人士及植物愛好者、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楊輝霞 岳桂華 于愛華 ·生物科學 ·17.7萬字
《滇東南地區硬葉兜蘭多樣性與保護》以滇東南地區特色花卉——硬葉兜蘭的資源保護為目的,翔實地記錄了滇東南地區硬葉兜蘭的歷史和資源分布現狀,并調查了該地區少數民族對其資源開發利用形式,從保護生物學的角度開展了硬葉兜蘭群落樣方清查,分析其分布群落特點。在此基礎之上,結合種群的保護開展了不同區域種群表型和DNA水平的遺傳多樣性的分析,結合當前國內外蘭科植物的保護現狀,對當前該地區人為干擾對該地區硬葉兜蘭種群的影響進行初步評估。全書由兜蘭資源組成、硬葉兜蘭的葉解剖形態和花形態、滇東南地區硬葉兜蘭分布與生境、滇東南地區硬葉兜蘭種群的遺傳變異、瀕危蘭科植物的保護、蘭的植物文化和開發利用幾部分組成。《滇東南地區硬葉兜蘭多樣性與保護》可作為高等院校園藝、園林、林學、農學、植物保護、植物學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科研、管理、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李宗艷 郭榮 ·生物科學 ·9.3萬字
花卉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花藝是生活的藝術。本書作者以30多年花卉、花藝領域的豐富專業經驗,以長期跨越中歐多國的知識與閱歷,以豐富的國際市場運作業績,輔以專業團隊的經驗積淀,完成了這部百科全書式的以花卉、花藝為主題的書籍,涵蓋了花與環境、花與養生、花與飲食、花與文藝、花與名人、花與社交、花與名花、花中皇后——郁金香、花藝、花節花展、婚禮花藝、花卉產業等內容。本書圖文并茂,兼具專業性和文學性、學術性和藝術性、欣賞性和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既有實用知識的傳遞,又給人以美的享受。
姜泳 ·生物科學 ·10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神秘的動物世界、動物的不同家族、奇特生存本領、奇妙的動物行為、人類身邊的動物。
青少科普編委會 ·生物科學 ·16.8萬字
《基因論》于1926年出版,是一部開創性的著作,全面闡述了摩爾根的染色體遺傳理論,其內容包括遺傳學的基本原理、遺傳的機制、突變的起源、染色體畸變、基因和染色體在性別決定方面的作用等。本書是經典遺傳學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著作,并持續影響著現代遺傳學。摩爾根對遺傳學的貢獻也讓他獲得了193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摩爾根 ·生物科學 ·15.3萬字
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物種,且其社會群體生活習性突出,社會組織嚴謹,群體性強.人類經濟發展,環境改變對其金絲猴生活領地影響很大.本書作者團隊,將近20年野外觀察金絲猴的研究經歷,并廣泛參考國外動物社會習性研究成果,完成本書.書中主要介紹了:1金絲猴群體的社會等級形態,2金絲猴的群體生活習性,3國外相關動物關產研究,4人類活動與野外動物生活的交互關系,并就今后的野外動物保護提出合理建議.
蘇彥捷 ·生物科學 ·20萬字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觀察和分析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度整理成書。《如何理解一種全新疾病》是本系列叢書的第二本。2020年,因為一個小小的病毒,注定被所有人銘記。“新冠病毒”也成為了本書的必然主角。王立銘教授從病毒的發現、疾病治療、疫苗研發等方面入手,梳理了全球科學家在疫情爆發的短短一年里所做出的突破性貢獻,加深了讀者對病毒和傳染性疾病的理解,也厘清了許多對病毒、對傳染性疾病的錯誤認知。同時,他把視線延展在更廣闊的人類進程中,從而讓讀者更好理解人類與病毒的關系,啟發讀者思考我們未來應該如何與病毒共生共處。2020年,除了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仍然有非常多的生命科學進展值得被關注,王立銘教授對18項生命科學事件進行解析,包括能夠治療治療二型糖尿病新的食物、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讓豬的器官適合人使用、能夠延緩衰老的“運動員血液”等等,他用內行的專業眼光撥開迷霧,還原事件的真相,讓讀者能夠跨越知識壁壘,得以一瞥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的無限風光,實時了解生命科學的探索已經達到何處,又將走向何方。
王立銘 ·生物科學 ·12萬字
本書共列出了浙大校園草本花卉及水生植物近500種,其中草本花卉300余種,水生植物200余種。用全彩方式刊印。
徐正浩 ·生物科學 ·8.6萬字
行為中的慣性,是人們常說的“習慣”,是大腦的“自動化”運行狀態。很多科學家認為,習慣行為是源自本能,形成后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經過23年持續研究,斯坦福大學的波德拉克教授找到了習慣的底層邏輯,并提出具有開創性的“習慣認知框架”和“習慣改善8步驟”,被稱為“人類行為研究的重大突破”。波德拉克認為,主動認識和關注行為中的慣性,改變觸發慣性產生的場景,利用8個步驟,就能有效掌控習慣。他花費數年撰寫本書,以扎實的知識、通俗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案例,讓讀者清晰理解習慣的底層邏輯、改變方法以及“習慣認知框架”的實踐步驟。
(美)拉塞爾·波德拉克 ·生物科學 ·11.7萬字
這是一群令人稱奇又感到恐怖的動物,恐龍曾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在一場未知事件中它們全部離奇死亡、消失,只留下一些殘骸斷片作為生命的證據,令人浮想聯翩。《恐龍星球——肉食恐龍大揭秘》這不僅對肉食恐龍的出現、繁衍及分類進行了系統描述,同時詳盡介紹了來自不同肉食恐龍家族的頗具代表性的恐龍,并從生活時期、棲息環境、食性、化石發現點、獨特事件等方面對恐龍進行了全面、詳盡的介紹;全套書采用寫實手繪圖,全景生動地展現了各種恐龍及其生活環境。
張玉光主編 央美陽光繪圖 ·生物科學 ·3.7萬字
本書依據野外采集和飼養的觀測經歷,遴選了90余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常見原生魚類,通過精美的原創水彩畫展示,結合短文介紹物種、飼養體驗等方式,展示中國原生魚的美艷和獨特,讓大家在鑒別魚種、了解中國小型淡水魚常識和體驗互動樂趣的同時,領略中國原生魚帶給我們的美感和享受,倡導物種保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張國剛 彭作剛 張志鋼 ·生物科學 ·5萬字
《中國植物志》第27卷(1979)中的唐松草屬收載了67種,英文版FloraofChina(2001)的唐松草屬收載了76種。至今我國唐松草屬的種已經增至98種,急需進行修訂,此即為編寫《中國唐松草屬植物》的主要目的。本書作者王文采院士對中國唐松草屬的演化和分類方面的新貢獻,與過去德國專家Prantl(1887)、美國專家B.Boivin(1994),和日本專家M.Tamura(1995)關于此屬的演化、分類上的觀點、方法都有不相同。著名植物科學畫家孫英寶先生為本書繪制了101幅精準的圖版(其中對花部器官萼片、雄蕊、心皮都有放大的插圖),這在國內植物學著作中是罕見的。并且王文采先生為每一種編寫了中名,拉丁學名,文獻引證,中、英文的形態描述,地理分布,生長環境、經濟用途等介紹。本書研究了唐松草屬的重要形態特征及其演化趨勢,理清了唐松草屬中原始種、原始群和進化群之間的關系。可充分幫助中外讀者了解此屬植物間的親緣關系和同等的演化水平,以及對此屬植物的鑒定,是對中國植物學基礎研究領域的一次非常有價值的補充和完善。正因為其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書獲得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的資助。
王文采 ·生物科學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