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系列“兒童情感體驗與情商啟蒙”叢書以“昆蟲日記”的形式,分為螞蟻、蜻蜓、蝴蝶、蜜蜂、瓢蟲、蟬、螢火蟲、蚊子8分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透過情景故事般的再現,將擬人化的情感與科普知識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童趣與真情。根據故事情境,本書配有精美的原創漫畫,圖文并茂,讓孩子們在故事里領略科學知識,了解昆蟲世界,體味各種人際情感,提升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自己的情商修煉。
張洋 ·生物科學 ·2013字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種古老的機制,它可以消除有害物質,啟動脂肪燃燒,并保護我們的細胞免于功能失調或癌變—它被稱為“自噬”。當自噬開啟時,一系列復雜的操作不僅可以幫我們延緩衰老過程,還可以從整體上優化生物功能,使我們遠離各種疾病,擁有健康與長壽。這是身體中生命終極開關。我們如何才能積極激活這個開關呢?我們應該多久禁食一次,每次禁食多久?哪些食物會促進自噬,哪些食物會降低自噬?多少運動量和什么類型的運動是合適的?間歇性禁食、蛋白質循環和生酮飲食之間的最佳平衡點是什么?這本書基于大量科學研究解答了上述問題,內容既專業又淺顯易懂,有助于我們掌握身心健康之道。
(美)詹姆斯·克萊門特 克里斯廷·洛伯格 ·生物科學 ·11.2萬字
微生物提高石油收率技術(MEOR)以其費用低、適應性強、作業簡單、對產層無傷害和無環境污染等優勢,成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采油工藝技術。本書從介紹微生物的采油概況到分子生物學在油藏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了油藏微生物的多樣性,可為微生物采油技術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王君 ·生物科學 ·7.1萬字
本書通過系統闡述生物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發展前景,引領讀者深入探索生命的奧秘與科學的魅力。首先,本書從結構功能觀、物質能量觀、穩態平衡觀到進化適應觀,逐一揭示了生命現象背后的統一性與復雜性,展現了生物學如何以獨特視角理解世界。其次,書中介紹了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邏輯與非邏輯思考方式,以及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學研究方法,幫助讀者理解科學家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書中展望了生物學的未來發展與就業前景,鼓勵讀者在生命科學的新紀元中探索無限可能,為生物學的繁榮貢獻力量。本書適合中學生和對生物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和淵 ·生物科學 ·8.3萬字
《武漢南湖藥用植物圖鑒》針對武漢南湖之濱的藥用植物進行普查,編寫成冊。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實習的前期準備;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方法;植物種類識別與鑒定技巧以及野外實習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載武漢南湖周邊高等植物284種,簡明介紹植物的名稱(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隸屬的科屬、形態與分布、藥用價值(個別植物未列出),并附有彩色圖片。本書中所包含的284種高等植物,隸屬于224屬,95科;優勢科為菊科(23屬26種)、薔薇科(14屬23種)、豆科(13屬17種)、百合科(9屬9種)、木犀科(5屬8種)等?!段錆h南湖藥用植物圖鑒》可作為植物知識及其藥用價值的科普書籍,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學生用書。此外,本書可為華中地區有意進行植物普查的單位提供參考。
楊新洲 楊光忠 ·生物科學 ·13.3萬字
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高智商動物。這種種類比陸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動物種類總數還要多的神秘物種,在3億年的漫長歷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千百年來一直不為人知。它們有意識,有情感,能夠交流,會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討好與欺騙。在這本書中,作者借助動物行為學及生物學領域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水底深處的秘密。
(美)喬納森·巴爾科姆 ·生物科學 ·12.5萬字
《基因傳》是穆克吉繼《癌癥傳》后的另一部著作。這本書罕見地完整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未來,按照時間順序和故事情節展開,是一部反映基因發展史的傳記?!痘騻鳌芬彩且徊靠茖W家們在探究基因奧秘的過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像偵探小說一樣,以科學家們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淺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論的脈絡,又真實記錄了科學家們的合作與斗爭、成功與失敗。而這本大部頭傳記該如何閱讀呢?這本小冊子旨在讓讀者能夠更好的更有目的性的去閱讀并理解《基因傳》。
見識城邦編輯部 ·生物科學 ·1.6萬字
在不到五百年的時間內,科學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人類起源以及人類與宇宙關系的看法。這本敏銳深刻又啟人深思的書,介紹了進化生物學中某些最為重要的發現和觀念,如物種的形成和分化、適應、突變、自然選擇。兩位作者自140多年前達爾文和華萊士發表第一批作品起,直到近期由對分子級進化的研究所提供的證據,追溯了進化思想的演進過程。在尾聲部分,本書表明了進化觀念如何照亮現代生物說中那些最難解的問題,如衰老為何發生、某些動物為何有利他行為。
(英國)布賴恩·查爾斯沃思 德博拉·查爾斯沃思 ·生物科學 ·7.2萬字
實驗前該準備哪些試劑?怎么配制實驗試劑?實驗前該準備哪些儀器?怎么培養海馬神經元?怎么觀察神經元的形態學?怎么鑒定神經元?怎么培養小鼠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怎么培養神經干細胞?怎么培養原代神經膠質細胞?怎么測定小膠質細胞趨化、遷移、吞噬功能?怎么測試實驗動物的學習和記憶?怎么檢測基因芯片?怎么做神經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熒光染色?怎么應用ImageJ神經生物分析軟件、GraphPadPrism6.0軟件、SPSS軟件?……本書圖文結合予一一介紹。實驗流程嚴格按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立老化研究所(NIA)的標準、規范執行。內容實用,具有可操作性。本書適合從事神經病學研究的人員,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研究生、醫學院校基礎研究人員,特別適合初學者閱讀參考。
潘曉東 ·生物科學 ·14萬字
《生物標本采集與制作》簡要介紹動植物標本采集基礎上,重點闡述干制標本制作、浸制標本制作、動物剝制標本制作、骨骼標本制作、透明骨骼標本制作以及生物玻片標本制作,還介紹作物病蟲害標本、鳥卵和鳥類胚胎標本等特殊生物標本的制作,也涉及了生物標本的保管和維護、組織培養與常用實驗動物飼養等內容。書中對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步驟和操作方法作了詳盡闡述,圖文并茂,便于初學者學習掌握。本書可供大專院校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或研究參考,也特別適合生物標本制作初學者查閱。
李典友 高本剛 ·生物科學 ·13.6萬字
生物世界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機制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是基因。億萬年來,細菌在與病毒經久不息的鏖戰中,演化出了一套適應性免疫系統:CRISPR。換言之,細菌會“記住”病毒的DNA序列,等后者再次入侵時予以反擊,切斷其DNA。億萬年后,生物圈的后來者——人類——認識了基因,解析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會了“閱讀”基因?,F在,有了CRISPR這把利器,人類又更進一步,可以輕松“編輯”基因了。這意味著,在未來,理性設計將逐漸取代自然選擇,成為生物演變的動力。人類已經有了重塑生物圈(包括人類自己)演化的驚人力量,但我們要如何承擔這份責任?CRISPR的發現與發展,是生物學進入21世紀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故事,沒有之一。CRISPR技術的先驅杜德娜與親歷者斯滕伯格,回顧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史,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并梳理了相關社會與倫理議題。本書值得所有關心生物技術與人類命運的人閱讀。
(美)珍妮佛·杜德娜 塞繆爾·斯滕伯格 ·生物科學 ·13.7萬字
隨著免疫學的飛速發展,抗體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在本實驗室多年從事抗體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參考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我們編寫了本書。本書分為八章,詳細地介紹了抗原、抗體的相關理論,三代抗體的制備原理、方法,抗體的處理,抗體在體外檢測及抗體藥物在定向治療中的應用。本書可作為生物學和醫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
馮仁青 ·生物科學 ·18.4萬字
本習題集主要依據人衛出版社第八版《病理生理學》(王建枝殷蓮華教授主編)內容編寫,并參考了其他具代表性的病理生理學教材和題集。習題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問答題,附有答案。本書適合于病理生理學教師備課、輔導、命題及學生復習考試時使用,亦可供相關臨床和基礎專業人員學習病理生理學知識以及研究生考研時參考。本書中的題目涉及面廣,覆蓋教材全部重要知識點,且內容與最新版教材同步。
汪洋 ·生物科學 ·8.5萬字
在《基因機器》中,獲獎記者邦妮·羅徹曼以故事形式、情真意切地深入探究了以上這些熱點難題。她從攜帶者篩查到基因組測序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前、產后測試出發,引導我們認識了基因技術是如何影響醫藥研究、生物倫理、醫療保健以及塑造家庭的因素的,同時敏銳地全方位探討了在基因組測序和干預時代,分享和解讀個體基因信息對醫療、生育以及社會結構的影響。本書是其摘要總結,為你快速梳理原書脈絡,掌握關鍵內容。
利民·鄧 ·生物科學 ·1.9萬字
用輕松幽默而不失嚴謹的漫畫方式,從癌細胞的角度切入,為讀者圖解癌癥知識,將癌細胞的誕生及發展、癌癥的發病原因、哪些人屬于癌癥的高危人群、癌癥的治療現狀及預防方法等內容展現給讀者,還給出了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癥數據。同時,還介紹了中醫防癌抗癌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
鄭紅剛 ·生物科學 ·2.3萬字
1、本書分王、候、僧、隱、醫、儒、勇、情、智、丐十個部分,基于作者野外考察的真實經歷和科學的調研數據,為讀者講述一個個精彩紛呈的鳥類故事,展現出一個與人類國度類似的、多姿多彩的鳥類國度,在這個國度,有殘酷的生存斗爭、有溫暖的母子親情、有花式的求偶、有不畏路途遙遠的遷徙、有令人驚嘆的生活智慧......2、本書每個故事都配有精美的鳥類實拍圖片和部分手繪圖,圖文并茂,趣味性強,給讀者美的閱讀享受。3、本書介紹的每種鳥類,都附有其瀕危程度和保護級別,為讀者科普這些鳥類的生存狀況,激發大家對這些有血有肉的地球上的精靈們的保護意識。
趙序茅 ·生物科學 ·9.1萬字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以全新的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把生物學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提出了震驚世界的論斷:生命只有一個祖先,生物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不錯逐漸發展而來的,它所闡述的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英)達爾文 ·生物科學 ·14.5萬字
這是一套面向8~12歲青少年的科普讀物,以神奇的自然及人文現象為切入點,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物理、考古、醫學、氣象、建筑、昆蟲共6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本分冊主要介紹昆蟲知識。形容這是一本傳統的關于昆蟲的科普讀物,卻也不盡然。它色彩鮮艷、語言生動,不僅囊括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更是介紹了不少有趣的小實驗:制作簡易蜂巢、觀察屎殼郎幼蟲的生活習性等,不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更是培養了小讀者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看書更是樂趣多多。
于秉正 ·生物科學 ·3.1萬字
蘇·布萊克每天都要面對死亡,作為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她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實驗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謀殺、分尸現場,以及因戰爭、事故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大規模死亡事件。在這本書中,她為我們揭示了她親眼見證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過自己參與的真實案例探索了法醫學科的發展與進步,也將法醫人類學這一學科對其工作及生活的影響與感悟和盤托出。人們總以為關于死亡的書就會讓人悲傷或驚悚,但這本書卻不同。書中有悲劇故事,也有幽默風趣的故事,更有如懸疑小說一樣的真實案例。雖然不能讓我們了解死亡的所有面目,但是作為在死亡前線的專家證人,蘇·布萊克是更智慧、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引路人。
(英)蘇·布萊克 ·生物科學 ·18.5萬字
《極端生存》是一部關于生存與進化的“新博物學”,一部海洋世界版的“博弈論”,一個別開生面的“生物學思維大課堂”。它在展現大量生物學和生態學前沿性知識的同時,提供了一系列海洋生命在極端環境下的瘋狂生存策略和創新案例,這些案例讓我們稱贊叫絕的同時,也給身處不確定性和復雜度極高的商業環境中的我們帶來靈感火花和深刻的洞察力。海洋生命的成功生存策略也帶動了商業產品的創新,比如,以座頭鯨鰭為原型,人們制造出了風扇葉片;從南極冰魚體內發現了抗凍蛋白,我們才吃到清爽可口不會融化的冰激凌。但作者同時指出,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能會將這些令人驚嘆的海洋物種推向邊緣,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美)史蒂芬·帕魯比 安東尼·帕魯比 ·生物科學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