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高智商動物。這種種類比陸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動物種類總數還要多的神秘物種,在3億年的漫長歷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千百年來一直不為人知。它們有意識,有情感,能夠交流,會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討好與欺騙。在這本書中,作者借助動物行為學及生物學領域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水底深處的秘密。
(美)喬納森·巴爾科姆 ·生物科學 ·12.5萬字
本書融合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蟲記》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蒼蠅等。
(法)法布爾 ·生物科學 ·18.6萬字
本書簡要地介紹了什么是昆蟲、昆蟲綱的特征、昆蟲的營養、昆蟲的食用方法、昆蟲的藥用功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對我國100種常見的食藥用昆蟲進行了形態特征描述,并配有360余幅彩色圖片供識別鑒賞。該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強,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可供昆蟲愛好者、烹飪愛好者和從事醫藥工作者參考使用。
車晉滇編著 ·生物科學 ·5.4萬字
《基因傳》是穆克吉繼《癌癥傳》后的另一部著作。這本書罕見地完整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未來,按照時間順序和故事情節展開,是一部反映基因發展史的傳記。《基因傳》也是一部科學家們在探究基因奧秘的過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像偵探小說一樣,以科學家們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淺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論的脈絡,又真實記錄了科學家們的合作與斗爭、成功與失敗。而這本大部頭傳記該如何閱讀呢?這本小冊子旨在讓讀者能夠更好的更有目的性的去閱讀并理解《基因傳》。
見識城邦編輯部 ·生物科學 ·1.6萬字
通過梳理記載的類人猿自然歷史,發現各類人猿之間,以及其與人類之間存在相似性,由此,發出人類從何而來的疑問。緊接著,利用胚胎學成果和“人類——大猩猩”解剖結構比較,推論出“人猿同祖”的結論,并借助古人類化石比較,試圖尋找到人類與猿類最接近的化石證據。以進化論為視角,使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類起源。當然,本書同樣強調,即便如此,“文明人與獸類之間”仍有巨大差異……
(英)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生物科學 ·12.3萬字
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里程碑式著作,插圖注釋本珍藏巨獻!3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全景展示DNA雙螺旋結構波瀾壯闊、激動人心的發現歷程!全景講述DNA雙螺旋結構發現歷程的經典之作,有著好萊塢式的戲劇張力,又保持了歷史敘事的真實性!
(美)詹姆斯·沃森 ·生物科學 ·13.6萬字
《種子的勝利:谷物、堅果、果仁、豆類和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國,塑造人類歷史》是一本有關種子的書,一本有關種子的自然史與文化史的書。你想了解生命是如何在這個星球上工作的嗎?你想了解種子在人類進化和文明繁盛中的作用嗎?來讓小小的種子回答你大大的疑惑吧。我們居住在一個充滿種子的世界里。種子早已遠遠超越森林與原野,遍布人類歷史與生活的各個角落。它們化作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化作舒適柔軟的棉衣;或是激發人類的探索欲望,用肉豆蔻與胡椒的香氣,誘發人類開啟地理大發現的新時代;或是為人類帶來靈感,爪哇種子那優美的外殼曲線,啟發美國人設計出了史上很有殺傷力的轟炸機;或是左右人類文明的進程,看中東植物小麥如何影響了幾個國家的生存與命運……在本書中,《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生物學家、野生動物保護者索爾·漢森帶領我們跨越全球,去追尋種子在這個星球上的故事。從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圖的咖啡館,從花圃園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來,我們會經由園丁、植物學家、探險家、農民、歷史學家和修道士的引導,體驗一段充滿趣味又有著智力快感的科學冒險,共同見證生命的優雅與奇跡。
(美)索爾·漢森 ·生物科學 ·15萬字
本叢書對各種動物長期以來與適應環境生存的外形特征、吃住、活動等行為特點進行藝術創造,用繪本的形式妙趣橫生地展現在兒童面前。既滿足兒童喜愛動物的興趣,又能引導兒童了解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態,從小養成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心理品質,為其一生形成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打好堅實基礎。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8449字
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物種,且其社會群體生活習性突出,社會組織嚴謹,群體性強.人類經濟發展,環境改變對其金絲猴生活領地影響很大.本書作者團隊,將近20年野外觀察金絲猴的研究經歷,并廣泛參考國外動物社會習性研究成果,完成本書.書中主要介紹了:1金絲猴群體的社會等級形態,2金絲猴的群體生活習性,3國外相關動物關產研究,4人類活動與野外動物生活的交互關系,并就今后的野外動物保護提出合理建議.
蘇彥捷 ·生物科學 ·20萬字
本書為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的麋鹿百科。全書分為遠古起源、身體探秘、行為百態、科學保護、麋鹿之友、歷史文化、相關詩文等章,全面而細致地展現了麋鹿的方方面面,包括體貌特征、生理習性、保護措施、文學作品等。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對麋鹿產生全新的認識,從而有興趣深入挖掘麋鹿的各種知識,產生對麋鹿的保護熱情。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組織編寫 ·生物科學 ·2.8萬字
本書收錄了野外較常見的植物500種,主要包括有文獻記載可食用的植物、據研究證實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藥的植物等。每一種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識別特征的彩色圖片,并對植物的識別特征、分布、藥用、食用、毒性等信息進行了簡要的文字描述。本書內容按照野外觀察植物的感官認識的層層深入進行編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陸生等進行大體分類,再根據葉的形態進一步分類。讀者可以通過查閱本書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圖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對植物進一步鑒別。本書適合中醫藥、植物學、農學、園林學等專業人員及植物愛好者參考閱讀。
岳桂華 王以忠 于愛華 ·生物科學 ·14.5萬字
本書主要由水鳥調查與監測、水鳥基礎知識、長江中下游常見水鳥和附錄四部分組成,本手冊介紹了水鳥調查與監測的基礎知識,并著重以250幅(其中80%以上的照片拍自長江中下游地區各類型濕地)水鳥照片介紹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常見的120種水鳥野外識別主要特征。
朱兆泉 ·生物科學 ·2萬字
注意了,注意了!這陣子,森林世界有一些神秘的事情發生,請“小偵探”們快快動用自己的智慧去偵破!小松鼠家的果子被盜了,是誰偷吃了呢?小豬的生日禮物不翼而飛,哪兒去了呢?小螞蟻們去參加山野俱樂部的舞會,怎么都失蹤了呢?小白兔發現一條長長的、棕黃色的大尾巴,那是誰的呢?……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蘊藏了哪些奧秘呢?等待小朋友們去探索!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8439字
本書用立體概念介紹木材的基礎知識,引入三視圖原理幫助讀者理解三維的木材微觀結構。本書全部使用實木原色顯微圖片解釋木材解剖學名詞。本書介紹的標本制作方法、氣味識別方法、密度測定方法、熒光測定方法、便攜式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估算方法都是獨特而實用的方法。本書用表格和圖片的形式介紹了45種木材,其中包括紅木國標30個樹種。表格加數據和顏色標識讓讀者一目了然。圖解的45種木材實木原色顯微圖片與相同倍數顯微鏡下觀察一致。
田汝嶺 田汝雁 田汝松 ·生物科學 ·2.1萬字
《生物工程專業實驗指導》根據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將相關核心課程實驗內容編寫在一起,力求結構更緊湊,內容更合理,實用性更強,更好體現人才培養方案的意圖。內容主要包括生物工程實驗室管理和要求、生物化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實驗、發酵工程實驗、分離工程實驗共38個實驗。使專業學生一本在手,可以解決專業上很多問題。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大大提高了指導書的使用效率。本書同時也進行了專業特色融入實驗內容探索,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實驗。本書可供高等學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工程、制藥工程等專業作為實驗指導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科研工作者作為參考書使用。
李加友主編 ·生物科學 ·5.8萬字
這本書從四個角度闡釋了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基因科學知識。解讀植物的演化:植物在這顆星球上的歷史很多都超過人類,我們應從它們的演化中體會生命的神奇與力量。揭開動物的奧秘:食鹿茸真的有益健康嗎?失落的恐龍世界還會重返人間嗎?“三級”動物的生存史給人類帶來哪些啟示?我們與動物一樣,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互相尊重、和諧相處,才是人類的長存之道。關注人類的健康:新冠病毒與蝙蝠到底有何關系?現實中真的存在超能者嗎?遺傳會帶給人類怎樣的厄運?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遺傳與環境中。與其他前沿學科不同,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糾正誤區正是科普的價值所在。憧憬基因科學鑄就的未來:基因編輯真的可以創造“新人類”?用免疫療法治療癌癥是“天使”還是“魔鬼”?如何給生命進行備份?“人人基因組時代”日趨接近,這是人類攻克疾病戰役中的集結號,也是科技引導下值得期待的未來。雖然相較于過去,我們對“我”的理解,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可這依然未必是生命的真相。探索未知是科學的意義,也是人的獨特性所在。如果說生命不過是一套復雜的代碼,那么相信人類的代碼中有愛。
尹燁 ·生物科學 ·14.4萬字
微生物提高石油收率技術(MEOR)以其費用低、適應性強、作業簡單、對產層無傷害和無環境污染等優勢,成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采油工藝技術。本書從介紹微生物的采油概況到分子生物學在油藏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了油藏微生物的多樣性,可為微生物采油技術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王君 ·生物科學 ·7.1萬字
本系列“兒童情感體驗與情商啟蒙”叢書以“昆蟲日記”的形式,分為螞蟻、蜻蜓、蝴蝶、蜜蜂、瓢蟲、蟬、螢火蟲、蚊子8分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透過情景故事般的再現,將擬人化的情感與科普知識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童趣與真情。根據故事情境,本書配有精美的原創漫畫,圖文并茂,讓孩子們在故事里領略科學知識,了解昆蟲世界,體味各種人際情感,提升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自己的情商修煉。
張洋 ·生物科學 ·2013字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觀察和分析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整理成書。《基因編輯嬰兒:小丑與歷史》是這個系列叢書的第一本。王立銘教授梳理了這一年當中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的26個生命科學大事件,重點剖析了其中8個。他用內行的專業眼光撥開迷霧,還原事件的真相,使讀者從這些生動事件中明白其中的科學邏輯,了解人類的生命科學探索已經達到何處,又將走向何方。
王立銘 ·生物科學 ·11.3萬字
《神經科學講什么》講述了你以為你知道,但其實你并不知道的神經科學。心智是怎樣工作的?我們動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類的大腦,這科學嗎?如何得出靠譜的結論?《神經科學講什么》將教你以正確的方式思考科學發現的普遍性問題!《神經科學講什么》帶來的視角令人吃驚,羅伯特·伯頓在科學發現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學思考,引領讀者動用批判性思維去了解人類心理的真相。在理解自我方面,沒有比批駁神經科學領域更大的挑戰了。羅伯特·伯頓以一個懷疑論者的身份,給過熱的神經科學研究與應用潑下一杯冷水,對神經科學提出挑戰,并提供了一個新的愿景,帶我們去思考心靈可能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美)羅伯特·伯頓 ·生物科學 ·1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