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北大附小構建學校生命發展課程體系中“博雅語文”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博雅語文”的命名不僅僅只是簡單指向這個漢字詞語的字面意思,而是一種承載著兩千多年歷史、貫通中西、跨越古今的教育觀念和范式。本書的具體內容包括尋源博雅語文、閱讀的階梯、寫作新思維、生命的對話、與傳統文化相遇、語文理想國,形象而生動地介紹了“博雅語文”的特色、博雅教育的傳承、內容框架、教學策略等內容。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語文教學案例,集趣味性和生動性于一體。
尹超 ·總論 ·16.2萬字
《科學與方法》除“引言”和“總結論”外,共有四編十四章?!耙浴备攀隽巳珪幕己蛢热?,使讀者一開始就對作者的意圖和總體架構一目了然。第一編圍繞與“科學和科學家”有關的問題展開論述。本編除全書精彩的兩章(下面將述及)外,第二章“數學的未來”通過數學的歷史和現狀的考察,對數學各分支的未來做了某些預見;該章對數學和物理學的關系、反功利主義、事實及其選擇、思維經濟、數學美、嚴格性、語言革新的意義等問題的論述也令人矚目。第四章“偶然性”討論了偶然性的定義、關于偶然性的三種方式或三種觀點、概率計算等論題,彭加勒作為混沌學先驅的形象在對偶然性之一的分析中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法)彭加勒 ·總論 ·12.7萬字
本書按照歷史、現狀與未來的邏輯思路對國內外創造學發展進行了探討。通過國內外創造學發展比較,以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學發展的先進理念與經驗,為我國創造學發展提供借鑒。首先,考察了國內外創造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國內外創造學理論研究的相關重要內容。其次,以中日、中美與海峽兩岸創造學實踐為典型案例,從側面探析了中日發明創造、中美創造教育及海峽兩岸創造學傳播等現實概況。最后,立于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西思維互補的綜合創新觀,瞻望了建設與發展中國特色創造學的前景與思路。
簡紅江 ·總論 ·29萬字
本書總結了設計師系統技術管理的一種模式——鏈式管理。通過設計師系統的崗位鏈,有序運行任務鏈、指標鏈、計劃鏈、程序鏈、資料鏈、編審鏈、規范鏈、質控鏈和培訓鏈。合理操控各種科研管理鏈條,可確保科研工作有序、規范地運行。設計師系統的鏈式管理不僅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掌控科研過程的重要方法,更是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措施。
高烽著 ·總論 ·3.7萬字
《博物人生》內容簡介:博物學涉及人類生活史、人類科學史中的一個重要傳統。中國古代的學問基本上處在博物層面,它雖然沒有數理科學深刻,但適應本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筆優秀的遺產,我們可以也應當繼承它們。過去科學傳播比較重視數理科學,比如宣傳陳景潤、玻爾、愛因斯坦、克里克、霍金,而不大介紹竺可楨、林奈、布豐、法布爾、威爾遜。其實,數理科學相對難懂,普通百姓要理解其中的奧妙不是很容易,有時必要性也不很大。相反,博物類科學門檻相對很低,與百姓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值得優先傳播?!恫┪锶松窂牟┪锏慕嵌汝U釋了中國古代“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紹了普林尼、格斯納、懷特、盧梭等開創的西式博物學進路。博物學需要從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同時推進,后者是少數人的事情,而前者人人可以嘗試并做出自己的貢獻?!恫┪锶松愤€結合草木這一切入點,通俗示例了公眾如何參與博物學,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劉華杰 ·總論 ·13.4萬字
暢銷科普圖書作者西奧多·格雷是一名瘋狂的業余化學家,在1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為美國《大眾科學》(PopularScience)雜志構想、嘗試、拍攝和撰寫各種新奇的科學實驗,深受讀者喜愛。在2009年和2013年,格雷以這些專欄文章為基礎相繼出版了《瘋狂科學》和《瘋狂科學2》,中文版分別于2011年和2013年出版?!动偪窨茖W2(第二版)》延續了《瘋狂科學(第二版)》一書的風格,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近40個精彩的科學實驗,如怎樣制造發光二極管,如何從常見的胃藥中提煉金屬鉍,如何把手安然無恙地伸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和零上260攝氏度的熔融焊料中,如何用汞制作固體小物體……通過這些讓人腦洞大開的實驗,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對科學的癡迷和熱愛。在這次出版的新版圖書中,作者對部分實驗進行了完善并補充了一些新的實驗內容,相信熱愛化學或者科學的讀者會喜歡上《瘋狂科學2(第二版)》。
(美)西奧多·格雷 ·總論 ·4.6萬字
科學課已經納入小學必修課程,針對這一現狀,本書通過列舉科學課堂的十個課型,匯集一線教師課堂教學成果,引導科學課新教師思考課堂設計,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實現科學課啟發學生科學思維、激發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教學目標。
王天鋒 曾寶俊 ·總論 ·19.7萬字
在《昆蟲記》一書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在書中,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以蟲性反應社會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和散文的筆調,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既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和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體現了作者觀察細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
(法)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 ·總論 ·11.2萬字
《讓事物"說話":后現象學與技術科學》是作者2004年訪問北京大學時發表的有關后現象學和技術科學的系列講座的演講稿,是將美國的技術哲學這一全新領域介紹給國內讀者的初次嘗試。作者融合了現象學和美國本土的實用主義,從一種“后現象學”的詮釋學出發,來考察技術在知識生產中具有的建構性作用——它是如何使“物”或者物質性的東西“說話”的。
唐·伊德 ·總論 ·5.7萬字
“學習”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大課題,特別是孩子在課堂上應該如何學習?更是中國教育直面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書討論了什么是學習以及教育學與學習學的差異,闡述了人類對大腦的認識過程以及大腦在學習中的基本功能,探討了在學習科學指導下的友善用腦課堂教學的基本范式和課堂教學基本策略。
李薦 方中雄 ·總論 ·14.7萬字
本書作者在深入研究2017年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從“教育即生長”“語文即人生”的基本理念出發,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守正出新”,倡導生長式語文課堂教學主張:立足學情,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言語實踐活動為主線,構建有困惑、有結構、有活動、有生長力(語用力、思維力、審美力、文化力)的語文課堂。本書結合大量一線教學、課堂觀摩、評課議課的實踐與分析,從文本解讀、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觀評四個方面,將生長式語文課堂的理念貫徹到整個教學實踐,有助于教師理解新課程標準、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賈桂強 ·總論 ·17.6萬字
發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續到清朝中葉,伴隨著耶穌會士來華傳教而展開的西方科技傳入中國的歷史事件,被稱為西學東漸第一波。它讓東西方兩個原本平行發展的科技傳統開始交會,給中國科技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可惜的是,由于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西學東漸”后來逐漸蛻變為“西學東源”,中國喪失了這一科技轉型的機會。本書記敘和分析這一時而令人興奮、時而引人扼腕的歷史故事。
劉大椿等 ·總論 ·47.9萬字
《人人都該懂的科學簡史》是享譽全球的科學史學家肖恩·F.約翰斯頓的全新力作。約翰斯頓通過6個章節的內容,為我們描繪了科學的興起、發展、沖突、興盛直至黃金時代,揭示出只有讀懂科學發展的內在規律,才能讓人類找到通向無限未來的進擊之路?!度巳硕荚摱目茖W簡史》不僅是一本人人可讀的科學史通識讀物,也是一部描繪科學發展動蕩歷程的電影,更是一部警醒我們樹立正確科學觀的啟示錄。
(英)肖恩·F.約翰斯頓 ·總論 ·11.7萬字
基于大學語文課程性質和教學定位,本教材內容主要是以主題來編排的。立足于大學語文教學的現實,服務于高職高專院校。本教材在充分考慮使用者在知識儲備、接受能力、專業特點等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打破文體界限,以人文精神為主線,以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充分體現人文性,兼顧工具性、時代性,突出針對性、應用性、師范性,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語文能力培養,重人文精神建樹,重職業素質引導。
武際可 黃克服 ·總論 ·6.1萬字
科技場館和學校是培養青少年科學素質的主要陣地,肩負著推動教育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責任。如何充分調動科技場館和學校的優勢資源、有效促進科技場館與學校的深度融合,是館校結合科學教育工作的核心議題。本書是第十二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評審出的入選論文合集,以“新形勢下館校結合科學教育:無處不在的科學學習”為主題,內容涉及科技場館與學校合作的國際現狀、科技場館與學校合作的新思路與新模式、科學教育評測的內容與方法、校外科學教育環境下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科普研學與青少年科學學習等。
高宏斌 李秀菊 曹金主編 ·總論 ·29.1萬字
復雜多樣的自然界是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寶庫。《八堂自然課:大自然教給我們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學科的自然哲學書,堪稱一部現代版的《瓦爾登湖》。作者涉獵廣泛,引用生物學、醫學、化學、量子物理學、心理學和哲學的新近研究成果,教授我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八堂精品課。這些課有關相互依存、生物多樣性、雌雄平等、動物如何讓我們更聰明、年長的植物如何使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等內容,讀后令人刻骨銘心,足以改變人生。這本書就像一只手,牽著我們走進大自然。接著它又教我們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體會。書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靈,還有希臘神話、歐洲傳說、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國道教的養生之法。這是一部只有博物學家才能寫就的精彩之作。它將以科學的理性與人文的真誠,撼動你的心靈。
(美)蓋瑞·弗格森 ·總論 ·9.6萬字
本書為該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根據《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要求,全書分為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四大模塊。為了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消化理論知識,各模塊都附有拓展閱讀目錄和模塊自測題。本書結合中學不同學段的教學特點,針對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進行編寫。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最基本、最重要的考點出發,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點有足夠透徹的印象和理解。本書既可作為在校師范生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指導課教材,也可作為其他有意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復習參考用書。
柯漢琳 周小蓬 ·總論 ·27.8萬字
本書是高等工科院校自動化、計算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以及理工科各類專業本科與研究生公共課程與通識課程使用的“系統工程”教材。全書包括系統工程學科的對象和任務、系統工程思想與方法、系統工程項目從需求分析、建構、設計、集成到工程實施與評價的全生命周期之工作方法與步驟、系統的描述與建模、系統的結構模型、系統的靜態分析與優化、系統的動態建模與分析、隨機服務系統、網絡系統、系統可靠性、決策分析的概念與決策實用方法等內容。
王眾托編著 ·總論 ·29.8萬字
本書剖析了美國學業進步和評價科學素質測評設計系統,全面呈現美國學生科學素質評價結果,審慎分析美國科學教育的優勢與不足。本書對科學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科學素質測評與培養領域的研究者、科學教育專業的研究生以及中小學教師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和借鑒作用。
李秀菊 李高峰 ·總論 ·16.1萬字
該書簡明扼要的闡述了科學的定理,并旁征博引的解析了科學為何物,科學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及對當時物理學危機的看法。彭加勒在該書中提出了相對論的雛形及四維空間等超前的科學猜想,對今天的科學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法)彭加勒 ·總論 ·1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