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溫帶森林昆蟲多樣性研究
會員

森林是昆蟲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棲息地,是維持昆蟲多樣性的重要保障。但隨著天然林被砍伐、大量種植人工林造成了森林植被種類組成和森林景觀格局的改變,森林結構的變化對林下昆蟲種類、分布和功能產生了什么的影響?為此,本書在毀林率最高的溫帶地區內(北京百花山自然保護區、河北省承德市豐寧壩上地區、河北省平泉市遼河源自然保護區、遼寧省橫跨義縣和北鎮市的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省彰武縣章古臺自然保護區、遼寧省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海林市張廣才嶺原始林保護區和黑龍江省尚志市帽兒山老爺嶺地區)開展調查植被和步甲的調查,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溫帶森林步甲多樣性變化及影響因素。本書共7章: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生物多樣性現狀和影響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第二章介紹了昆蟲的重要性和研究現狀,以及跨類群的一致性和本書的替代類群;第三章介紹了目前我國溫帶森林步甲多樣性的研究現狀和不足,并闡述了本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第四章介紹了本書包括的研究地區概況和研究方法;第五、六、七章分別開展了森林植被種類組成、森林氣候特征和森林景觀格局對步甲多樣性的影響;附錄包括動植物樣本調查采集到的植被和步甲的種、屬、科名,以及采集地和經緯度信息名錄。

孫曉杰 ·生物科學 ·9.3萬字

簡明實用速算法:高位分段累加算術(第2版)
會員

本書以高位分段累加計算的方法,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實數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在普遍情況下的簡化計算法則,實現了數的運算在通常情況下即能順利通過心算速算來完成的目的。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介紹了高位分段累加算術的思想方法,及其在實數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中的一般心算速算應用;第九章介紹了特殊條件下的心算速算方法,并運用高位分段累加算術解讀了古印度吠陀數學乘法五式和除數是九的除法速算方法。第二版增加了直寫答案式簡化計算方法,更有利于大眾應用。介紹方式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并詳細講解了方法的論證過程,有益于讀者理解和掌握應用,利于普及。掌握了本算法不僅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心算能力和計算速度,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方法若能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中,即能明顯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學習效果;若能廣泛應用于財會、商業、科研活動中,更能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益。本書可作為中小學校、財會、商貿及師范院校的教輔參考用書,也適用于青少年及從事財會、商業、科研等活動的成人自學。為了方便我國小學各年級讀者學習,在2018年美國版《高位分段累加算術》(HIGHORDERPIECEWISEARITHMETICS)的基礎上增設了減法運算中的退位速算法和“附錄三:速算基礎習題(小學一至六年級分階段基礎練習題)”供小學讀者速算訓練用。

端木寧 ·數學 ·1.6萬字

奇妙的物理世界 (原點閱讀)
會員

奇妙的物理世界目前不少大學面對文科生,開設了文科物理類的通識選修課,不過選用的教材,還是太抽象、哲學化。這本課外讀物,就是對流行文科物理教材的補充。它沒有公式,只有大量的圖片,展現了繽紛奇異的物理現象。假如你粗略讀過以后,感覺到物理居然還有這么有趣的一面,不是死背公式狂做題,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達到了。人的一個天性是對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的東西,有強烈的喜好,譬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對于這方面的題材,我強烈推薦我的好友張軒中的三部曲,《相對論通俗演義》《日出》和《魔鏡》。我個人的寫作風格是不喜歡啰唆和浮夸,盡量寫得簡約直接。所以你閱讀本書的時候,感覺文字干巴巴、索然無味的話,不妨直接看圖片,興趣來了,再找找文字說明。對一些生活中簡單的物理現象,我也作了詳細分析,不過仍舊沒有公式,只是數據獲取和分析。我平時喜歡在網上找各種有趣的物理新聞,長久以來,積累了大量的圖片、動畫和視頻。我選了最精彩的部分,寫到這本讀物中,限于書本表達方式,更多的動畫和視頻,只有我在上課的時候才能充分展現。這本書也不單單面向高中生和大學文科生,它也適合師范物理專業的本科生,物理教學論的研究生以及中學物理教師選讀。我還在書中提出了不少問題,有的給了回答,有的沒有回答,希望有挑戰能力的學生作專題研究來解決。我設想的讀者主要是中學生和大學文科生,書中對于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是簡單化的,專業術語上肯定有不確切的地方,歡迎有專業背景的讀者指出。書中的很多圖片,其實是一篇篇專業文章。我計劃寫一本經典物理專題研究,專門詳細解釋這些圖片的內容,希望你們繼續喜歡。

邱為鋼 ·物理學 ·4.6萬字

西方博物學文化
會員

博物學是一門古老的綜合性學問,體現了人與自然互動中多方面的智慧。本書基于新的知識觀、歷史觀和生態觀,依據博物學、科學史、文化史、環境史、思想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方面的大量文獻,較系統地探討了西方博物學文化的發展脈絡。具體研究了塞奧弗拉斯特、約翰·雷、林奈、布豐、格雷、班克斯、伍德、埃莉斯、梭羅、繆爾、利奧波德、卡森、譚衛道等十多位有典型意義的西方博物學家及相關的博物學文化,首次勾勒出西方博物學文化的概貌,也涉及環境史、環境倫理、科技史、認知與性別、生態文明等問題。本書包含相當豐富的信息量,可供哲學、自然教育、環境保護、科學文化研究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學者參考。本書試圖揭示這樣一種理念:博物學始終平行于自然科學存在和演化,博物學與自然科學有交集但并非其真子集。在這種新的定位中,博物學的價值、意義并不完全由自然科學來評定。博物學歷史悠久,經受了持久檢驗,適應于天人系統的可持續生存。博物教育是一種“成人”教育,將有助于使人成為人,時刻體認自己是生態共同體中的一員:知道自己的限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態度和情感上進而在理智上和操作層面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協同演化。

劉華杰 ·總論 ·48.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新干县| 牡丹江市| 九江县| 和田市| 巨野县| 叙永县| 时尚| 和平县| 富源县| 新疆| 卢湾区| 克拉玛依市| 金川县| 满城县| 五大连池市| 桐柏县| 陆河县| 衡阳市| 宝丰县| 巴青县| 武定县| 江津市| 若羌县| 司法| 城固县| 保定市| 囊谦县| 宜宾市| 辉县市| 白山市| 疏勒县| 册亨县| 溆浦县| 潜山县| 崇文区| 荔浦县| 古田县| 北京市| 平南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