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帶有分解步驟的線描畫。含有太空、外星人、宇航員等激萌形象。
塔納科恩·蘇瓦納瓦特(tanakorn suwannawat) Fiberead ·天文學 ·108字
本書介紹了李群和李代數的基本概念、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及其約化,并討論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與物理學的概念和原理之間的聯系,李群和李代數在粒子物理和基本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多粒子系統的代數研究方法及其在原子核、分子、超導等系統中的應用,在實際科學研究與基礎理論學習之間架起橋梁。全書內容分八章,第一章介紹李群和李代數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紹半單李代數及其根系,第三章介紹典型李代數的實現,第四章介紹典型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第五章介紹典型李群和李代數的表示的約化,第六章討論時空對稱性及其在粒子和場的性質研究中的應用,第七章討論典型李代數在強子結構及基本相互作用規律研究中的應用,第八章討論典型李代數在多粒子系統性質研究中的應用。
劉玉鑫編著 ·物理學 ·0字
《我是生物王》收錄了中學生物全部課程,將中學教科書以漫畫的形式講述。書中通過漫畫講述了中學老師的生物教學過程,并使用了豐富的地圖和圖表。對比較復雜的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并補充了教科書中不足的內容,學生們可以獨自學習。另外書中還收錄了中學全部實驗課程,并將實驗結果用表格和圖示詳細整理。
(韓)善友教育出版社編輯部著繪 ·生物科學 ·0字
系統地介紹了近紅外光譜分析理論、近紅外分析儀器和近紅外光譜化學計量學方法,并重點介紹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現代農業領域中的應用研究。為便于讀者的理解和應用,在附錄中提供了近紅外分析中常見的預處理方法和建模方法的源代碼及相關的參考資料。
張小超 吳靜珠 徐云著 ·化學 ·17.9萬字
本書以數學實例揭示數學潛在的規律,同時探索用美學原理指導數學創造和發現的途徑。內容包括:數,科學的語言;形,數的伴侶;數與形,相得益彰;曲線,大自然的寫真;抽象,數學的靈魂;無窮,艱難的旅程。
吳振奎 ·數學 ·14字
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當今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綠色化學是利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設計合成對人類健康、社會安全、生態環境無害的化學品及其工藝。它是從源頭上消除污染的化學,從根本上確保化工清潔生產,從而使對環境的治理從治標轉向治本,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綠色化學基本原理、原料的綠色化、過程的綠色化、產品的綠色化及能源的綠色化為主線,分別介紹了綠色化學的產生和發展,綠色化學的概念、原理、方法、應用及主要研究動向等內容,并結合實際,重點介紹了綠色化學品實例。全書分七章,主要包括緒論、綠色化學基本原理、綠色化學研究內容和任務、綠色化學品的設計原理及應用、綠色有機合成方法和技術、綠色化工生產技術、綠色能源。本書內容豐富,選材新穎,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創新,論述前后呼應,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知識性。本書在附錄中列出了“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獲獎項目及內容,可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綠色化學的實用性。本書可作為化學、化工、環境及制藥等領域的研究生、本科高年級學生教學用書,亦可供相關科研、管理、生產人員和愛好者閱讀參考。
李清寒 趙志剛 ·化學 ·19.1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上古時代的植物傳說到當下的植物科學研究,詳盡的梳理了人類歷史上對植物的認識和應用過程。第一章為上古時代植物傳說和植物的醫學應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別論述了中世紀、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植物文化變遷,從第六章到第九章,論述了十九世紀和當下迅速的植物科學發展歷程。
孟凡 張琳 媚道設計編著 ·生物科學 ·0字
本書從磁流體力學理論基礎出發,介紹托卡馬克中的磁流體平衡、磁流體Alfven波,以及幾種主要的理想與電阻磁流體不穩定性的理論及其推導過程,闡述傳統磁流體力學理論與托卡馬克磁流體物理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之間的關系。
(美)朱平編著 ·力學 ·0字
本書深入系統地論述了NMR譜學的幾乎全部內容,作者主要參閱了近幾年來國外這方面的諸多文獻,對氫譜、碳譜、二維譜、蛋白和核酸的NMR分析等問題作了深入的闡述。在1HNMR中,對氫譜涉及到的自旋-自旋耦合,核間奧氏效應(NOE),分子立體結構和手性中心對相鄰質子的作用等作了詳細說明。對13CNMR譜的去耦技術和在非去耦條件下的13C-1H耦合、13C-13C耦合等問題作了概述。用一章的篇幅對2DNMR作了專門的論述。本書還對蛋白、核酸生物大分子的核磁共振研究進展作了詳細的介紹,并給出了大量參考文獻。本書最后附了大量譜圖供大家參考,特別是對許多譜圖作了表征。
王乃興 ·化學 ·17.5萬字
本書用500余幅圖片和少量文字詳細介紹了鼠類被皮系統、肌組織、骨組織、軟骨、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雄性生殖系統、雌性生殖系統、血液、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內分泌系統的組織學結構。全書圖文并茂、文字簡潔并通俗易懂,適合生物學、動物學、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李健 文鳳云 賈艷艷 ·生物科學 ·4.2萬字
本書除了收錄有競賽簡介、競賽章程、內容提要之外,還收錄了2021年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復賽、決賽試題及參考解答。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編 ·物理學 ·0字
本書為材料化學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叢書之一。全書共分為11章,分別是:緒論、不飽和聚酯樹脂、聚酯(醇酸)樹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有機硅絕緣樹脂、苯并嗪樹脂、萘雜環樹脂、絕緣薄膜材料、絕緣高分子材料的發展前景。本書以絕緣樹脂為主線來闡述其在絕緣材料領域的應用,按高分子材料的類別進行分章介紹,每章均介紹該類樹脂的合成原理、工藝路線和工藝流程,有利于科研人員掌握絕緣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和應用。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和材料化學等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高分子材料功能研究及生產開發的相關行業的科技人員,以及關注絕緣材料發展的人士參考。
張道洪 陳小隨 王晶 盧軍彩 ·化學 ·15.6萬字
《生物標本采集與制作》簡要介紹動植物標本采集基礎上,重點闡述干制標本制作、浸制標本制作、動物剝制標本制作、骨骼標本制作、透明骨骼標本制作以及生物玻片標本制作,還介紹作物病蟲害標本、鳥卵和鳥類胚胎標本等特殊生物標本的制作,也涉及了生物標本的保管和維護、組織培養與常用實驗動物飼養等內容。書中對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步驟和操作方法作了詳盡闡述,圖文并茂,便于初學者學習掌握。本書可供大專院校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或研究參考,也特別適合生物標本制作初學者查閱。
李典友 高本剛 ·生物科學 ·13.6萬字
本書對地震勘探儀器進行了全面論述。全書分為10章,第1~4章是電子信息方面的基礎知識,分別就現代地震勘探儀器所涉及的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和GPS技術等進行了介紹。第5章從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發,說明了地震勘探數據采集的過程以及對地震儀器的要求。第6、7章詳細論述了組成地震勘探儀器的主機系統和地面電子系統。第8章論述了產生人工地震的幾種震源和用于傳感地震信號的地震檢波器。第9章為地震儀器中的現場質量控制系統,第10章則簡要介紹了現代地震勘探儀器所采用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新的施工方法。
蘇振華等編著 ·地球科學 ·27.9萬字
本書在分析線性代數的歷年考研真題以及參考近年來各大考研名師模擬試卷中的精彩好題的基礎上,將線性代數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分成12個專題進行講解,每個專題都配有適量的典型例題及習題,力求做到讓考生“看一個專題,就吃透一個專題”,徹底學會線性代數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王凱冬編著 ·數學 ·0字
馬忠玉主編的《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內容分為三篇:適應篇、減緩篇、規劃篇。適應篇包括總報告和五個專題報告,主要展現ACCC寧夏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減緩篇聚焦“十二五”寧夏溫室氣體減排、碳管理戰略與低碳經濟發展問題。規劃篇明確了寧夏“十二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方向,提出了寧夏未來五年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總體目標、重點領域、重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對進一步推進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馬忠玉 ·地球科學 ·29萬字
《分析化學實驗》共七章,包含了20個方法類別的73個基本實驗和綜合實驗、10個設計實驗,涵蓋了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個方面的內容。為適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書中對Excel和Origin在實驗數據處理中的使用方法作了介紹。考慮到各院校儀器設備的多樣性,也為了使本教材具有普適性,每種分析方法盡可能多對應幾個實驗項目,以滿足各院校的實際需要。本教材可作為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工、農、醫等院校有關專業的實驗教材,也可供從事分析、檢驗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
李志富 ·化學 ·18.6萬字
寧夏固原巖鹽礦區位于寧夏南部,蘊含著豐富的巖鹽礦產,為固原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固原地區是我國嚴重缺水地區之一,地表水資源匱乏,且水質較差,位于巖鹽礦區東部的清水河平原蘊含著豐富的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是當地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寧夏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創新團隊編著 ·地球科學 ·3.8萬字
多相流測試技術及模型在化工、能源、冶金、環境、制藥和生化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本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工業生物技術過程科學叢書》中的一個分冊,系統介紹近年來先進的多相流測量技術和模型、模擬方法。測量方法包括光纖探頭、超聲多普勒測速技術、激光多普勒測速和粒子圖像測速技術以及過程層析成像技術等前沿的測量方法;模型方法中包括以傳統的雙流體模型為基礎的氣液、氣固體系模型和模擬,以及考慮離散相描述的CFD-DEM方法、介尺度的格子玻爾茲曼方法等。
程易 王鐵峰 ·生物科學 ·15.6萬字
《武漢南湖藥用植物圖鑒》針對武漢南湖之濱的藥用植物進行普查,編寫成冊。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藥用植物野外實習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實習的前期準備;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方法;植物種類識別與鑒定技巧以及野外實習中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保障。第二部分收載武漢南湖周邊高等植物284種,簡明介紹植物的名稱(包括中文名、拉丁名)、隸屬的科屬、形態與分布、藥用價值(個別植物未列出),并附有彩色圖片。本書中所包含的284種高等植物,隸屬于224屬,95科;優勢科為菊科(23屬26種)、薔薇科(14屬23種)、豆科(13屬17種)、百合科(9屬9種)、木犀科(5屬8種)等。《武漢南湖藥用植物圖鑒》可作為植物知識及其藥用價值的科普書籍,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學生用書。此外,本書可為華中地區有意進行植物普查的單位提供參考。
楊新洲 楊光忠 ·生物科學 ·1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