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是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同屬于三大卷本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首卷。在本書中,韋伯專注于探索中國社會里那些與西歐不同的地方,以此突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發展呢?韋伯所著手探討的對象,特別是中國與印度,都是既龐大復雜又源遠流長的文化體。身為西歐近代文明之子的韋伯遂以“理性化”作為其研究世界各大文化的“利器”。
(德)馬克斯·韋伯 ·普及讀物 ·26.5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中的第三冊。收錄星云大師199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的日記,記錄了星云大師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全書分為“片葉片金”、“不負西來意”、“受得起也給得起”、“萬事如意”四部分。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內容不僅是大師個人生活點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星云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9萬字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書通過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做一個寬容的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7萬字
《圖解曼荼羅:獲得生命能量的無上秘法》內容簡介:曼荼羅又稱作壇城,通常表現為一種圓形的彩色繪圖。佛教認為曼荼羅是諸佛、菩薩的匯聚,是觀想修行與儀軌修持時的重要工具。隨著曼荼羅的轉動,人身上的一切業障都能夠在佛菩薩的護佑下消除。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曼荼羅描繪的是一種平緩、穩固的精神軌跡,具有尋找內在、激發靈感、增進個人成長及治療創傷等作用。在物質化生活的今天,你是否感到自己的心緒越來越混亂,對生活的掌控越來越弱?曼荼羅能夠引導心緒進入平靜、穩定的狀態,逐漸整合我們失序的精神,紓解壓力、提升思維能力、激發生命活力,全面提升精神意志力,洞察力和行動力,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唐頤 ·普及讀物 ·12萬字
該書凝聚中觀大師近年來的佛學論文精選,以正能量的視角看待世間百態,以佛法解讀世界局勢,以佛法來評析金融危機,以佛的智慧來談如何應對心理疾病,由此獲得社會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將佛法與現實緊密聯系,展示給讀者一個全新的佛學世界觀。
中觀大師 ·普及讀物 ·3.5萬字
正定是以正念為前導的禪定,可以進入非常深而有力的層次。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所使用的便是正定法門。在佛教中,修行者可以在正定中明心見性,開悟成佛;而在世俗生活中,人們也可以通過這種專注于一心的練習來培養自己堅固的定力,從而培養笑對人生成敗得失的平和心態。正定是以正念為前導的禪定,可以非常深而有力的層次。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所使用的便是正定法門。在佛教中,修行者可以在正定中明心見性,悟成佛;而在世俗生活中,人們也可以通過這種專注于一心的練習來培養自己堅固的定力,從而培養笑對人生成敗得失的平和心態。
藍梅 ·普及讀物 ·11.1萬字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書通過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讓人歡喜的道理。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4.9萬字
本書分為政治人的胸襟、處眾、認知世間等三卷,探討了社會價值觀以及如何處眾融和等問題,講佛家之經意,又融合修身治國平天下之實踐,通俗而易懂。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萬字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本書主要從這“八苦”著手,結合一些幽默詼諧的小故事,在理性的佛學思想研究與感性的宗教信仰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并立足于此點,詳細敘述了南懷瑾先生科學的佛學觀,力求將南先生心中生動、簡單、真實的佛的真義傳達給世人。
張笑恒編著 ·普及讀物 ·13.1萬字
當世大德、《佛陀傳》作者一行禪師專為職場人生而寫的職場修行書。工作就是修行。工作中的一切磨礪,都是你修行的助緣。一行禪師將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壓下磨煉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工作、事業在平和喜樂中獲得成功。翻開《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樂地成就事業》,跟隨一行禪師的腳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樂地成就事業。
一行禪師 ·普及讀物 ·4.3萬字
《圓覺經》顧名思義,就是“圓滿的覺悟”,據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后不久所說,屬于佛教頓悟大乘經典。它是說一切眾生的真心,猶如光耀璀璨的黃金,本自埋藏,卻因為不清凈的心所熏染下的無明愚癡習氣,而弊病橫生、煩惱常在,才呈現為“普通礦石”。如何走出平凡,回歸成為“黃金”的圣道,就需要從本經中悟出我們的真心,它是一切清凈、覺悟的智慧乃至佛法的發源地,是無盡的金礦——也唯有這里,閃耀著人性的至上光芒。本書保留了原經指點頓悟、方便漸次修習的特色,又強化了對于真心的圓悟,同時以圓潤美妙的經文、盡可能符合原味的譯文及對佛經要義的詳細圖文闡釋等,幫助讀者從“心”認識一切困境,徹底解脫煩惱,輕松完成讀經之旅。
釋心田 ·普及讀物 ·13.1萬字
佛教是什么?是一摞一摞的經書?是讓人望而生畏的佛像?還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詩偈?也許這些都是佛教中相當重要的部分,但是真正的佛教遠沒有你想象得那么遙遠。當夏季里第一朵蓮花綻放,當小昆蟲從洞穴里鉆出,在這些渺小的生命里,處處都有佛法,到處都是佛理。事實上,很多佛經中都不乏以動物或植物來喻示佛理的例子。佛眼觀處,小到一粒芥子,也能給人啟迪,令人開悟。因此可以說,隱藏在佛教經典中的動植物就是佛教文化的生動語者。《佛教動植物圖文大百科》從佛教經典中選擇了最有代表性的34種動物和55種植物,以寓言故事和佛教喻義結構全書,采用簡明生動的圖解方式,力圖為您呈現充滿智慧和啟迪的佛教動植物世界。
諾布旺典 ·普及讀物 ·13.6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二冊。收錄星云大師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平等的慈悲”、”打開心門”、“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7萬字
《博客心語:從心而生的誓愿》收集了五臺山尼眾佛學院院長如瑞法師2008、2009年博客上的文章,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收集了如瑞法師一些零散的文章,包括對母親的思念、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對身邊景物的描寫等。下篇收集了如瑞法師對《凈行品》(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的講解,《凈行品》是生活的祈禱文,通過通俗易懂地解讀,如瑞法師教大家用心體悟其中的勝妙功德,并付之于行,落實到生活的點滴中。
如瑞法師 ·普及讀物 ·13萬字
本書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師一生開示佛徒的講稿,和其晚年整理、輯錄的處事格言。忠實地體現出弘一法師的佛學思想體系: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他平生重踐履,講談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處處溢于言表。梁實秋曾稱譽其講稿“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堪稱最能啟悟世人的大德講談錄。
李叔同 ·普及讀物 ·6.9萬字
本書是計劃中的星云大師套書“人間萬事”中的第十冊,是臺灣星云大師目前仍在《人間福報》“人間萬事”專欄連載的部分短文集結。本書有別于過去傳統佛教讀物的寫作手法,是一種完全應世的、軟性的文章。風格情形,樸實有味;取身近物,道不遠人,體現出很強的人間性和普遍性。該書從最普世的角度談人生和社會,文字簡潔清新,沒有不合時宜的政治傾向,更無狹隘的宗教習氣,實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諧社會建設。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2.3萬字
妖怪學何以在日本是一門正正經經的大學問?何為物怪?何為心怪?何為理怪?答案盡在《妖怪學講義錄》。《妖怪學講義錄》是日本著名佛教哲學家井上圓了在哲學館教授的講義,發行后銷路看好,曾多次再版,“甚見重于其國人,甚有益于其民俗”。迷信是一種文化的產物.幾千年的歷史繁衍了成千上萬的虔迷者,而要破除這些違反科學的信仰和信念,只有通過科學與哲學。蔡元培試圖通過譯述《妖怪學講義錄(總論迷信與文化四書)》以振興教育啟蒙和推進社會道德,他指出反對迷信、建立健全的道德不可無健全的知識,“欲為國家拂拭迷云妄霧,必兼開智德二光”,必須“祛人心之迷妄”,普及科學知識。《妖怪學講義錄》被列入“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可見此書對近代中國影響之大。
(日)井上圓了 ·普及讀物 ·9萬字
《靜心的智慧》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日益增大,金錢、權力、欲望等誘惑不斷考驗著人類脆弱的靈魂怎么能夠離開靜心的智慧?在不斷地求索與掙扎中,人們逐漸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澤。人的心靈猶如一間倉庫,需要時常打掃和維護,拂去心靈上的塵埃,讓自己的身心處于一種寧靜祥和的狀態。掌握靜心的智慧,便能擺脫所有的喧囂與無奈,讓自己活在一個無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靜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給焦灼的人生尋找一片寧靜的棲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與快樂。
虛云大師原典 沈海然整理 ·普及讀物 ·8.9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三冊。收錄星云大師1993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的日記,分為“有力量才有未來”、“佛陀的工作”、“信仰的價值”、“有愿必成”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8.7萬字
中觀大師 ·普及讀物 ·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