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將從古至今道教立教的過程,劃分為十個演變時期。首先簡述周、秦以前儒道等學不分家的要點。其次,略述周末學術分家,神仙方技與老、莊等道家思想混合,為漢末以后道教成長的原因。復次,引述魏晉南北朝以后一直到現代道教的發展,和它與道家不可或分的微妙關系。書末附錄有海內外各派道教徒人數統計資料、臺灣道教會章程,以及南先生為藝文印書館所出《道藏》所寫推介文字。
南懷瑾 ·理論 ·6.8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道教史著作。全書分為八章,對道教的學術淵源,道教的建立、成長、擴張和演變,道教的流派、人物與經典,帝王與道教的關系,以及道教的研究情況等,做了簡練系統的敘述。書末附有道教資料和《道藏》介紹,可資參考。
南懷瑾著述 ·理論 ·6.8萬字
作為中國宗教史、敦煌文獻研究的專家,作者在本書中對絲綢之路沿線及敦煌寫本中有關佛教儀典的文本做了與以往不同取徑的研究。對佛教儀禮的歷史傳承軌跡,用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進行了跨學科、跨文化的探討。作者具體考察了敦煌文獻中用于療治病人的寫本“患文”,通過對“患文”的文式、文體、措辭和實施場所以及參與者等文獻資料的詳細分析,梳理出本土化儀禮中貫穿的佛教基本觀念及儀禮邏輯和儀禮結構。
(美)太史文 ·理論 ·6.7萬字
《阿賴耶識論》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黃梅,脫稿則在三十四年秋。本書是一本宗教哲學論著。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作者在本書里說“我選擇阿賴耶識做題目,卻是從我的友軍儒家挑撥起來的。我歡喜贊嘆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賴耶識的教義,覺得印度圣賢求真理的習慣與歐西學人一般是向外物出發,中國儒家則是向內,前者的方法是論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詩言志”。究其極儒佛應是一致,所謂殊途而同歸,歐西哲學無論唯心與唯物卻始終是門外漢未能見真。”
廢名 ·理論 ·4.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佛教的傳入與傳播》為叢書之一,系統全面介紹了佛教史相關歷史知識。《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佛教的傳入與傳播》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理論 ·3.4萬字
金開誠、杜永剛編著的《中國禪學》禪學對佛學教義的把握并非義學式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點,參禪者開悟時稱其感受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成為禪師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禪學看來,所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禪悟的某個階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視山為山、視水為水。《中國禪學》講述中國禪學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傳統文化思想之中,并對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金開誠主編 ·理論 ·3.1萬字
本書是有關藏傳佛教哲學和辯論術基礎內容的綜述著作。書中包含藏傳佛教哲學大部分重要名詞的定義解釋,介紹了邏輯辯論的主要原理和技巧。它可以作為一本佛學入門教材或是佛學小詞典使用。本書內容邏輯性強,說明簡潔通俗,適合初入佛門且有志于系統學習佛教哲學的朋友使用。特別是對于那些有興趣了解藏傳佛教嚴謹的邏輯學的朋友,本書可謂不容錯過的入門書。而對于一些正在學習藏文經典且有志于未來直接閱讀佛教邏輯學藏文典籍的朋友,本書也可用作翻譯參考書。
毛爾蓋三木旦等著 羅勁松編譯 ·理論 ·0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