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享譽海內外的佛學大師一行禪師經典作品,一套寫給普通人的佛學入門書,讓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學的真諦。無論有沒有佛學根基,閱讀這些書都是一次充滿感動、受益匪淺的修行。他沉穩迷人地講述了佛陀80歲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與奧妙,就這樣在您面前徐徐展開。無論你有沒有佛學根基,閱讀本書,都是一次充滿喜樂和感動,受益匪淺的修行。
一行禪師 ·普及讀物 ·39.7萬字
這是一本能斷人生各種執著,給身心帶來強大正能量的生命開示錄。只要你掌握了哪怕其中短短一句的智慧,苦不苦什么的都會無所畏。當然,假如你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它也并非對你沒有利益。當自己遭逢磨難、疾病、不順時,單單是抄寫或念誦一遍此經,就有助于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甚至只是把它放在家里,或帶在身邊,此處也相當于有了佛塔,能化解諸般災禍,增添無邊吉祥。這一點,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會如此!
索達吉堪布 ·普及讀物 ·9.7萬字
《禪宗與道家》全書分為兩編。上編為“禪宗與佛學”,對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禪宗的傳承,奠定后世禪宗思想基礎的六祖惠能的事跡,禪宗的語錄、公案、機鋒和棒喝,參禪的方法,禪學與理學的關系,禪宗對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影響,以及聞名遐邇的叢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論述。下編為“道家與道教”,對隱士和方士的由來,養神、服氣、餌藥、祀禱的派分,老莊之學,齊燕之風,陰陽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與演化,以及道家與道教對古代天文、歷算、地理(堪輿)、物理、化學、醫藥等自然科學的貢獻等,作了深有見地的剖析。
南懷瑾 ·普及讀物 ·19.8萬字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參加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理查德·戴維森主持的實驗研究,被測出大腦中的快樂指數在禪定狀態中躍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讓科學家以為儀器壞了,被《時代周刊》雜志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享譽世界心靈導師、禪修大師明就仁波切,在本書中,闡述了他是如何通過佛法禪修克服童年時代的恐慌癥,獲得內在真正的快樂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禪修困境與狀態,然后通過個人體驗以及現代的科學研究,揭開快樂的秘密,最后給出具體的方法,以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體感官知覺去做各種禪修練習,達到非比尋常的快樂。
(尼泊爾)詠給·明就仁波切 ·普及讀物 ·14.8萬字
“禪”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徹人的心性;“禪”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自適的安心方式;禪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學著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鎖,然后才能海闊天空地任意翱翔;禪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練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兑蝗找欢U(超值金版)》所擷取的佛學故事,篇篇雋永,字字珠璣,每個故事就是一道頓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現實人生的鑰匙。以禪養性,以禪修身。旨在幫助你借助禪這面鏡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禪這盞明燈,清凈自己的心靈,明心見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諧性情,舒適身心,從而達到修身的目的。
馬研姝 ·普及讀物 ·22.9萬字
引領都市禪修風潮,慰藉心靈的靈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羅俊英 ·普及讀物 ·12.6萬字
釋然是個剛剛經過了成人禮的小和尚,對他來說,佛法和塵世全部一股腦兒擺在了尚未準備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煩惱也就接踵而至。但是釋然要學著去分辨好壞,去從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所以,釋然一直在修行,一直在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和尚。
清虛山人 ·佛教 ·15萬字
本書介紹了世界七大宗教傳統,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種原初宗教。作者透過個人的觀察,以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實的態度,以及深入淺出的語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傳達給大眾。書中匯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學與研究的新成果,特別是在對兩性觀點與語言的運用、各宗教的內在層面分析,以及藏傳佛教、蘇菲教派與歷史上的耶穌等方面做了詳細述說。
(美)休斯頓·史密斯 ·理論 ·28.8萬字
大圓滿法是佛法中的精髓,猶如無價之摩尼寶,是超越輪回涅槃的究竟之法,而大圓滿前行則為其登堂入室之階梯。其內容是以吉美林巴大師所作的“不共前行”,和他的弟子多竹欽一世所撰寫的“共同前行”,兩大主軸合而為《大圓滿龍欽寧體能顯遍知妙道前行儀軌》,也就是通稱的《大圓滿前行》。大成就者巴祖仁波切為利益后世行者,特別闡述“大圓滿前行”,而成《普賢上師言教集》,作者即根據此《普賢上師言教集》及宜闊嘉扎仁波切的釋義而講述,于一九九六年完成初稿,后又參考阿格旺波尊者的《前行備忘錄》等前行釋論及資料,形成較完整之論述。
噶瑪仁波切 ·普及讀物 ·38.2萬字
《淡定·從容·心安》是民國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師、虛云大師的佛法啟迪套裝書,書中大師親述人生經歷,給人探索生命真諦的經驗與智慧、改變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師、虛云大師兩位高僧的思想代表著近現代佛學界的權威思想,《淡定·從容·心安》將兩位大師的思想精華結集出版,把深奧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話,使人以讀書的方式親近高僧大德善知識,啟迪大眾思維,喚醒世人迷夢,是一套值得細細品味、永久珍藏的經典之作。
弘一法師 虛云大師 ·普及讀物 ·23.6萬字
該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與美國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的對話錄。兩人談論的話題非常寬泛,涉及東西方文化的異同、生命的起源等問題,南師還講解了佛教禪宗修持的基本方法。下編是南師為彼得圣吉等國外友人講解生命科學、認知科學方面的知識。圣吉的提問簡潔明了,南師的回答幽默、睿智,深入淺出,易于理解和把握;而這組跨文化的對談,也凸顯了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此外,南師關于銀行、企業的觀點與見解對金融家、企業家也頗有指導意義。
南懷瑾 ·普及讀物 ·9.8萬字
《維摩詰經》可以說是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佛經,不論是作為中國佛教代表的禪宗,還是成為現、當代佛教主流的人間佛教,《維摩詰經》中的“心凈則佛土凈”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經典依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于整部《維摩詰經》的一根主線-------“不二法門”,更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本次出版,以金陵刻經處本為底本,全書核校原文,約請專業學者為其出注、翻譯,以為讀者提供閱讀的較好的讀本。
賴永海主編 高永旺 張仲娟譯注 ·佛教 ·13.5萬字
每一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來無可預知,壓力不斷增大,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卻日復一日地減小。失落、孤獨、痛苦、困惑都在日復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極厭世,原本純凈的心靈被蒙上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灰塵。在這里,讓禪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訴人們處世的智慧,幫助人們祛除心靈上的塵垢,放下心靈的枷鎖,回歸寧靜的自在世界。
釋然 ·普及讀物 ·10.6萬字
本書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于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于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圣地、遺跡、建筑、文學、藝術等等。
許地山 ·道教 ·11萬字
在本書中,南師用各種版本的《藥師經》增加大家對這本經書的了解,繼而講藥師佛如何發十二大愿、如何教人“消災延壽”,并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情況,指導普通人怎么做才能正在利益自己及他人。這是南懷瑾講述中比較淺顯實用的一本書,易被讀者接受。
南懷瑾 ·普及讀物 ·15.5萬字
在書中,德寶法師以實際禪修經驗,解說了八正道每個道支的深刻內涵,并分析了人們對此可能產生的誤解或偏見。本書不僅讓人們明白何謂快樂的內在生活,而且還教導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八正道達到快樂。尤其重要的是,他融合了南傳佛教教理的詮釋和現代人的思考方式,精心解說,令人耳目一新。其辯證精辟,見解獨到
(斯里蘭卡)德寶法師 賴隆彥 ·佛教 ·13.9萬字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里,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缎娜羯徎ㄌ幪庨_(跟著南懷瑾悟佛學)》向讀者介紹了一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毫無古板的學究氣。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由路浩青所著。
路浩青 ·普及讀物 ·17.8萬字
《道藏源流考》,陳國符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對道藏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術專著,是學人研究道藏的第一梯航,是一部享譽國際的學術經典。本書初版于1949年,對三洞四輔經的淵源和傳授、歷代道書目及道藏的纂修與鏤板進行了考述,附有《引用傳記提要》、《道藏札記》。1963年出版增訂版,除了對上述內容有所增補外,又增入《道樂考略稿》、《南北朝天師道考稿》、《中國外丹黃白術考論略稿》、《說周易參同契與內丹外丹》諸附錄。此次新修訂版,改正了原版上的一些錯字,并根據陳國符教授在原書上的批示,補加了數百條新內容,對未及考據的疑點都盡量給出了確定的答案,又增加了陳國符教授《北宋玉音法事吟(線)譜考稿》和《明清道教音樂考稿》這兩篇研究道教音樂的文章。
陳國符 ·道教 ·34.6萬字
《其心無住》是《降伏其心》與《善用其心》的續集,也是我出關十年,開山創建東華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學佛法二十余年的總結。出版此書旨在闡述自己的學佛觀點,獲得廣大學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煙海,雖修學二十余年,仍難得法乳一滴。但終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書名所示,降伏其心為善用其心,用過不執著,不留戀,更不留痕跡,故、名“其心無住”。要將身口意之用發揮至極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繼而善用身口意,最終達至過后無痕。其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時包太虛,小時不容針。成事由其心,敗事亦由心。其心被動為奴隸,其心主動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為愚夫。事過執著,留戀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無住,則圣人成矣。
釋萬行 ·佛教 ·28萬字
煩惱,不在謹言慎行中,而在人我是非里;快樂,不在繁華鬧市中,而在內心寧靜處;胸襟,不在奇山異水中,而在生活智慧里。寧靜心安是內在的定力,能保持內心寧靜的人,才是zui有力量的人。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一個人心浮氣躁時,方寸已亂,必然會導致舉止失常,進退無據,會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反之,心靜神定,泰然自若,你便聽不到外界的喧囂和嘈雜,為人處世就不會失于輕率。每臨大事有靜氣,方為大家風范。靜下心來,駐足片刻,調整好呼吸,聆聽自己真實的內心!內容介紹生命起始之時,zui初的那顆心,除了清凈透明什么都沒有,可是在紅塵俗世中混得久了,這顆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
金文 ·普及讀物 ·1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