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七十年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東至珍珠港、西至印度、南至瓜島、北至阿留申群島的廣闊海上、空中范圍內逞兇的舊日本海軍航母機動艦隊,是如何產生、發展乃至壯大起來的?本書將為讀者詳細解析日軍航母從建造到服役直至覆滅之過程和日軍在航空母艦的設計、改造及武器裝備等方面所做出的各種研究與嘗試,并記錄有諸多令人感同身受的親歷回憶、許多不曾披露的點滴技術細節,還收錄有大量珍貴照片、精美線圖。
潘越 ·軍事史 ·22.4萬字
本書由《日不落帝國崛起的先聲:1588-1667年英國海軍戰術演進》《天崩地裂扭乾坤:侯景之亂與南北朝格局之變》《駿河侵攻:武田家謀攻的頂點》《孫臏的奇謀決斷:全新解析桂陵、馬陵之戰》《由扎馬至比提尼亞:漢尼拔與阿非利加那·西庇阿的后半生》構成。通過剖析英國海軍戰術演進、侯景之亂、駿河侵攻、桂陵和馬陵之戰等,使歷史愛好者、軍迷更好地了解真實的歷史,從而了解歷史的脈絡。
指文烽火編委會主編 ·軍事史 ·16.7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遼闊的南方大地》承接上部《東線:巴巴羅薩與十八天國境交戰》,主要講述了國境結束交戰后,德軍攻入蘇聯境內,面對蘇軍的頑強抵抗和各地戰局,德軍統帥部圍繞戰爭下一步的展開方向進行了激烈辯論,最后,夏季和秋季戰役的決戰焦點由中部轉向南部,相繼爆發了規模巨大的斯摩棱斯克和基輔戰役。德軍雖然取勝,卻失去了進攻莫斯科的寶貴時間。圍繞這一戰役方向改變的得與失,史學界爭論至今。
朱世巍 ·軍事史 ·11.9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烏克蘭到羅馬尼亞》承接上部《東線:決戰第聶伯河》,主要講述了1944年上半年蘇聯紅軍發起的進攻,重點介紹了上半年東線南部的幾次合圍戰役。這幾次戰役后,蘇軍收復克里木并推進到羅馬尼亞境內,而德軍裝甲部隊的大量精良戰車則遭到了不可恢復的損毀。出的巨大貢獻。
朱世巍 ·軍事史 ·12.2萬字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的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甲胄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脈絡,對代表性的甲胄裝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龔劍 ·軍事史 ·34.5萬字
龔劍 ·軍事史 ·1.3萬字
一百三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中日海戰幾乎貫穿了戰爭的全過程,是戰爭爆發、轉折和最終結局的突出標志,牽動著整個戰局的走向,對于雙方的勝負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清廷為什么會戰敗?誰是責任人?教訓是什么?這些問題引發了國人百數十年的反思,時至今日,“雪恥甲午”仍是國人揮之不去的情節。本書以北洋海軍的軍事行動為主線,從豐島海戰、黃海海戰、旅順之戰、威海衛淪陷、北洋艦隊覆滅五個部分全景展示甲午海戰的整個過程。書中利用中外稀見史料、水下考古成果和歷史圖片,配合嚴謹的歷史敘事,還原戰爭場景細節,生動再現瞬息萬變的戰爭態勢、驚心動魄的海戰場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本書還對中日雙方海軍戰略戰術問題予以精彩分析,并清晰呈現了晚清政府的制度弊病、派系斗爭,以及參戰將領的內心活動和抉擇,深刻揭示了北洋海軍慘敗的真相和奮力一搏的無畏勇氣。
陳悅 ·軍事史 ·33.5萬字
龔劍 ·軍事史 ·33.2萬字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0:從德黑蘭到羅馬》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7萬字
本書由《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上)》構成。講述了三個不同時期的歷史、戰爭故事。其一,長達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不僅腰斬了盛唐的繁華,還拉開了唐朝中后期藩鎮割據的帷幕,為宦官專權提供了溫床。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誰忠,誰奸,誰人獲利?其二,當活在青銅時代的千萬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時代的百余名西班牙殖民者,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詳細講述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國大肆劫掠,征服這個古老國家。其三,普魯士海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制式的海軍軍官佩劍卻出現于1849年。從軍刀的諸多細節出發,描繪普魯士海軍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前的軍官佩劍情況。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4.9萬字
記述了二戰中期日本對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相關國家的侵略,以及美英兩國對此做出的不同反應。經過長期準備之后,日本在亞太地區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讓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使英國在東南亞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當時,世界局勢正進入一個異常焦灼的時期,從中國到緬甸,從馬耳他到馬達加斯加,都被卷入了這場局勢難測的混戰。此外,書中也反映了中國在抵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1.8萬字
本書由《經略龜茲:從西漢設西域都護到唐兩征龜茲》《西域與唐代騎兵:武備、戰馬與戰術、戰例分析》《獨橫長劍向河源:河隴之爭與歸義軍的興亡》《奠基者的傳奇:馬其頓的腓力二世》構成。講述了唐朝時期在西域發生的戰事,主要是唐同龜茲的戰爭、沙州歸義軍政權的興衰,以及期間唐軍騎兵使用的武器裝備和戰術;回顧了馬其頓早期歷史和亞歷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的崛起、征戰歷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0.1萬字
暢銷50余年,全球再版40余次的二戰史經典。在汗牛充棟的二次大戰史著中,利德爾·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無疑是其中的權威作品。他憑借個人的軍事經歷、豐富的資料文件、與當事人的訪談紀錄,以及二十多年的殫思勤耕,終于完成這部翔實精辟的成熟巨著。本書不僅是對事件的敘述與鋪陳,更是對這段慘烈歷史的現實研究與客觀分析。作者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序曲到尾聲進行了全面回顧,從戰術戰略、政治等角度來客觀分析戰爭起因、事件過程、導致的后果,尤其是對每場戰役的戰術特點和戰略細節分析,給讀者帶來諸多經驗和啟示。
(英)利德爾·哈特 ·軍事史 ·51萬字
本書由《跌落神壇的不列顛尼亞:布爾戰爭簡史》《棋局上的僵持:卡萊戰后羅馬共和國與帕提亞的西亞激斗》《橫掃千軍:“波斯拿破侖”的征戰簡史》構成。講述了19世紀末期,非洲大陸南端,英國人、祖魯人、布爾人之間的戰爭;介紹了卡萊戰后,羅馬共和國與帕提亞在西亞的三次激斗;回顧了18世紀波斯梟雄納迪爾沙的崛起和征戰歷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0.5萬字
本書由《奧丁與基督之戰:維京人的英格蘭征服史》《南亞次大陸的命運轉折點:莫臥兒皇位繼承戰爭》《雪域猛虎的怒吼:唐代吐蕃王朝簡史》《太建北伐預演:南陳平定江州豪強叛亂》構成。回顧了千年前不列顛群島上,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維京人之間爭斗;講述了吐蕃的發跡、崛起、強盛和衰落;再現了莫臥兒帝國第5位皇帝沙賈汗統治晚期在他的4個兒子之間爆發的皇位爭奪戰;記敘了南朝陳文帝平定豫章熊曇朗、臨川周迪、東陽留異、晉安陳寶這四股地方豪強勢力的過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5.6萬字
《戰爭電影中看歷史2》將延續《戰爭電影中看歷史》的精彩,以《鳴梁海戰》、《傭兵傳奇》、《無畏上將高爾察克》、《天國王朝》及15部羅馬相關的電影為切入點,與讀者一起回顧、探討真實的歷史。
指文烽火工作室主編 ·軍事史 ·19.4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莫斯科的秋與冬》承接上部《東線:遼闊的南方大地》,主要介紹了東線戰爭戰局的變化。戰爭由夏季進行到了秋季,德國軍隊開始集中力量去奪取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自邊境交戰后,蘇德戰爭史上再度爆發數百萬人規模的激烈交戰。德軍在最初的勝利后,攻勢逐漸陷入停頓。
朱世巍 ·軍事史 ·19.1萬字
遠程戰略航空兵(ДальнейАвиации-簡稱ДА),按照前蘇聯軍語定義是:蘇聯空軍中以轟炸機為基本裝備,對敵戰略縱深和戰區內重要目標實施突擊的兵種。2014年12月23日,俄羅斯遠程航空兵即將迎來自己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日。在將近一個世紀中,她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歷經多次戰爭洗禮,成為了一支同美國和北約相抗衡的有效威懾力量。本文旨在就其一個世紀的歷程做完整回顧。
吳榮華 ·軍事史 ·17.4萬字
本書由《后的拜占庭帝國:1461年奧斯曼征服特拉布宗始末》《爭奪遼東的鐵蹄:秋山好古與日俄戰爭中的日本騎兵部隊》《龍與狼的后較量:17到18世紀的清朝準噶爾戰爭簡史》《唐刀的真容:從復刻繪制竇皦墓出土唐代環首刀說起》構成。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特拉布宗作為拜占庭帝國的殘存勢力之一在1453年后又堅持了數年之久。它是何時出現,又是怎樣消亡的呢?在日俄戰爭中首次登場,這個存續時間不長卻又經歷頗豐的兵種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呢?他們在日俄戰爭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唐刀作為中國古代代表性兵器,其真容如何?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皇帝三次親征,乾隆皇帝將之納入“十全武功”的平定準噶爾之役,是怎么個經過?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7.3萬字
《日俄戰爭:現代激烈的軍事沖突》是西德尼·泰勒深入日俄戰場的“生命”結晶。日俄戰爭結束后,他依托于自己的戰地采訪、拍攝,博采日本帝國、俄國參戰軍官的戰地日記、回憶性文章,研究日軍、俄軍的戰報,去偽存真,費時六年寫成。詳細記錄了日俄戰爭爆發的背景、列強在遠東的外交博弈、陸地與海洋兩個戰場、歷次戰役,以及其他大國介入、日俄媾和的全過程。本書記錄之詳細,敘事之客觀,評論之公正,結論之新穎,是有目共睹的,被《泰晤士報》譽為“解讀遠東局勢的重要作品”。
(英)西德尼·泰勒 ·軍事史 ·2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