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海戰事典005:二戰德國的巡洋作戰》選取了“巡洋作戰”這樣一個異常精彩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對大西洋海戰這場世界戰爭史上歷時最長、戰況最復雜的海戰進行了精華回顧,全面追溯了“巡洋作戰”這種遠程破襲作戰的誕生背景、起源、經過和最終破產,包括“北方出巡作戰”、柏林作戰、萊茵作戰、雷霆-瑟布魯斯行動等內容。本書絕非單純枯燥的史料堆砌,作者筆調輕松、風趣,尤擅旁征博引,使這段徒勞卻輝煌的歲月充滿了魅力又耐人回味。
查攸吟 ·軍事史 ·14.5萬字
本書記述了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為了遮人耳目,在各個國家斡旋,并在希特勒的策劃下發動了吞并中歐和北歐國家的一系列活動,從而為德國最終展開對法國和英國的入侵做好了鋪墊。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20萬字
《海戰事典006》為全景式專著《日俄戰爭全史》視角的延伸,為讀者精心準備了以下三篇精致圖文:《東方的陸與海:日俄戰爭前的俄國海軍》記錄了俄羅斯帝國海軍進擊遠東的強大動因,以及怎樣步步為營,狂刷在東北亞地區的存在感。《帝國海軍的無畏艦時代:日俄戰爭后俄國海軍力量的重建》圍繞俄國海軍戰后取得的海上經驗,敘述了俄國海軍無畏型戰列艦的設計、建造、發展與覆滅,以及與其命運息息相關的俄國造船廠的歷史。《維也納體系的破裂:納瓦里諾之戰》為連載文章,本輯只收錄了其上半部分。此篇為讀者梳理了納瓦里諾大海戰對維也納體系造成的影響和沖擊,記錄了木質帆船在地中海的最后一次大海戰。
查攸吟 ·軍事史 ·13.1萬字
“湘軍”是晚清時期對湖南地方武裝的稱呼,初稱“湘勇”,后稱“湘軍”,中國近代史上令中外側目的一支武裝力量。而本書就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軍通史。晚清,以太平天國為首的農民運動風起云涌,朝廷維穩不力。在緊迫的情勢下,咸豐皇帝破格從草根階層中提拔文臣武將,于是一代湖湘讀書人從鄉野間崛起,左宗棠、江忠源、劉長佑、羅澤南等人投入了保衛朝廷的戰斗,而曾國藩、左宗棠、駱秉章、郭嵩燾等一班前朝的文武官員,也將經受戰火的洗禮。本書以紀實的手法,從史實出發描述了湘軍將帥百戰百勝的傳奇人生,全景再現了湘軍金戈鐵馬的壯闊歷史,同時也展示了一場深刻影響中國近代去向的重大變局。
王紀卿 ·軍事史 ·88萬字
全景展現英國情報機構崛起歷程現象級作品,一手資料,內部檔案,當事人口述。這是一部描寫英國情報機構從20世紀20年代至20世紀50年代演變的作品。從1917年至1955年,英國情報組織由弱小到強大;由單一部門到龐大機構組合;由單兵出擊到聯合作戰,在軍事、政治、經濟多個方面與對手進行了無數次交鋒,也影響著世界的格局。英國的情報特工們更以專業的素養和出色的戰績,成為世界各國情報組織的翹楚。這是一條隱蔽的戰線,它記錄下的一切,就是一部隱藏在世界格局演變背后的博弈史。
(英)西蒙·鮑爾 ·軍事史 ·16.4萬字
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是籠罩在20世紀亞洲歷史上的黑暗陰影,它也是二戰時期中國戰場上最廣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較之下,發生在這場惡名昭彰的屠殺之前的那長達一個月的戰爭卻從未被人完整地講述。何銘生的《南京1937:血戰危城》填補了這個空白。這本書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贏得淞滬會戰之后的日本軍隊如何以破竹之勢向南京推進,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證明了其野蠻程度。
(丹)何銘生 ·軍事史 ·23.4萬字
西諺有云,陷阱上不要忘記放一塊金幣。1944年末的西線戰場,盟軍節節進逼但已成強弩之末,德軍步步后退但精銳尚存,西線戰場出現了非常微妙的局面,盡管盟軍實力雄厚,但不小心犯下的錯誤依舊會讓他們在陰溝里翻船。對信奉為力量在于進攻的希特勒而言,如果能抓住機會奮力一搏,突然出擊在盟軍的軟腹上狠狠打上拳,讓盟軍來個內出血,也許會讓西線戰場出現對德國極為有利的局面。與自信的希特勒相比,盟軍領導人就很難樂觀起來;意大利戰場膠著,荷蘭方向的作戰行動在“市場一花園”之后已經陷入泥潭,在阿登高原南北方向展開的攻勢困難重重,躲在西墻背后的德軍猶如一支蜷縮的刺猬,令人無處下嘴。如果能讓德軍在西線后的機動力量走出西墻,盟軍只要反應及時就完全可能將其在運動中消失,通往本土的大門將轟然打開。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對攻守雙方都是危險的想法。希特勒看到了金幣,拿下安特衛普或者消滅盟軍大批有生力量,都能讓德軍在西線處于有利態勢,但他沒有看到金幣下面的巨大陷阱,或者他認為自己可以在陷阱起作用前將金幣撿走。于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在阿登高原的冰天雪地中拉開了序幕……
董旻杰編著 ·軍事史 ·57.6萬字
自核武器誕生伊始,保密就如影相隨。從科學家們因恐懼納粹德國獲得核武器研制信息而進行自我審查,到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與反保密展開激烈辯論。這本書講述了從20世紀40年代原子彈誕生之初直至今天,美國核保密制度演變的完整歷史。這本書以核保密制度的演變為主線,結合大量解密文件與檔案、公開資料、若干歷史事件參與者與當事者的故事,詳盡追溯了二戰背景下美國核保密制度的緣起、二戰后期和二戰結束后美國原子能立法過程、冷戰時期核保密制度的建立,以及20世紀60年代以來核保密制度面臨的種種挑戰。呈現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問題的博弈,揭示了近一個世紀的核保密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
(美)亞歷克斯·韋勒斯坦 ·軍事史 ·28.9萬字
本書描寫人民空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紅軍時期一架繳獲的飛機,發展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世界第三大空軍的光榮戰斗歷程。以厚重的歷史感、恢宏的氣勢,呈現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空軍故事,體現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
李峰 ·軍事史 ·26.6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同盟國的美、英等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呈現日本軍國主義興起至敗亡的全過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作者文字流暢,行文脈絡清晰,引經據典,還原史實,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見解。書中戰爭場面宏大、進程細膩;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突出;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九部《困獸之斗》,主要敘述了雅爾塔會議、硫黃島戰役、東京大轟炸、“大和”號之死、沖繩戰役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50.8萬字
詳析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在古代發生的摩擦與戰役,揭秘唐、元、明、清跨越千年的中日兩國戰爭史——唐代白江口戰役,元代元軍登陸戰,明代戚繼光抗倭戰,明代萬歷抗日援朝戰,中日甲午海戰。本書為詳述中日五個特定歷史時期注明戰役的紀實著作。
尹劍翔 ·軍事史 ·13.8萬字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回憶錄,二戰美軍戰略規劃及決策的權威著作。威廉·丹尼爾·萊希,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美國參加二戰后,擔任新設置的總統參謀長職務并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事實上的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參與了二戰時期盟軍的一系列重大軍事決策。1944年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獲五星上將軍銜的軍官。《身歷其境》是萊希將軍的回憶錄,根據其日記整理撰寫而成,是研究美國在二戰期間戰略規劃和決策過程的一部權威著作。書中極為詳盡地記錄了萊希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和參加盟國最高級政治會議的情況,極具史料價值。
(美)威廉·丹尼爾·萊希 ·軍事史 ·44.7萬字
懺悔、頑抗、認輸、甩鍋……打開本書,洞察一個瘋狂的日本軍國主義末日24小時。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24小時里,天皇、首相、大臣、軍官……各自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日本人面對失敗的不同選擇,至今仍在影響日本的政治走向。本書全景展示了日本戰敗投降之前的8月14日中午至8月15日中午,圍繞《終戰詔書》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清晰地講述了日本在最終覆亡的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各方勢力、各個階層對待投降這個問題的不同態度。1945年8月15日中午12:00前的24小時,圍繞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發布向美、英、蘇、中四國無條件投降的《終戰詔書》所發生的種種:難以接受的現實和無法想象的未來,政壇、軍界各色人等的情感表現和行為選擇,終戰程序執行的爭議和變數,《終戰詔書》表述的含混與刻意回避,航空隊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陸軍省少壯派軍官的決死兵變……日本在最終覆亡背后發生了什么?本書作為二戰主題經典著作,曾兩次被改編為電影,有很大的影響。
(日)半藤一利 ·軍事史 ·15.3萬字
900個日日夜夜,是列寧格勒軍民與納粹德國軍隊苦戰的歲月,是一場意志與耐力的殊死較量。從希特勒密謀進攻列寧格勒到展開瘋狂攻擊,進而長時間圍城,從斯大林調兵遣將到朱可夫決死守城到軍民團結一致死磕德軍,本書詳盡地為讀者再現了當時戰斗情形和相關人物的一言一行。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6萬字
浩瀚的大西洋,暗流涌動,因為“狼群”在行動。德國的潛艇群在二戰中有一個陰森恐怖的名字——狼群。正是“狼群”的出沒,讓蔚藍色的大西洋硝煙滾滾,成為二戰時期的特殊戰場。從本書中,你將看到“狼群”的形成、“狼群”的橫行無忌、英美聯手圍捕“狼群”,激烈的場景將不斷沖擊你的眼球。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8萬字
核襲日本是世界歷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日本法西斯的負隅頑抗,給美國的原子彈提供了難得的試驗場。核攻擊前令人窒息的準備工作,攻擊時的緊張與興奮,攻擊后令人瞠目的毀滅畫面……本書將以獨特視角為讀者詳細講述事件經過。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3萬字
柏林戰役是由蘇聯紅軍組織實施的最后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此役慘烈程度不遜于二戰任何一次大戰。艾森豪威爾為何將攻克柏林的歷史重任讓給了蘇軍?朱可夫是怎樣率領百萬大軍重重包圍柏林的?面對大軍圍城,希特勒做了什么?本書真實、生動地為讀者揭秘納粹德國終結戰。
阿登戰役是納粹德國在西線戰場發動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攻勢,耗盡最后的精銳。此役,對于美國人來說更是刻骨銘心,是二戰中美軍遭遇的最血腥的一次戰役,陣亡人數超過任何戰役。本書語言明快,真實地再現了阿登戰役的場景。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7萬字
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后一次航空母艦大對決。日軍在該海戰中首次有組織地發動了神風敢死隊自殺式攻擊,令美國人一時手足無措。作戰中,由于美軍將領判斷失誤,迫使美軍驅逐艦不得不與日軍重型戰艦貼身肉搏,以便為美軍爭取更多的空中作戰時間。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4萬字
馬里亞納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航空母艦決戰,美軍飛機輕易便擊落了大量日軍飛機,因此該戰役又被美國人稱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日軍深知敗局已定,但是仍拼死一搏,讓美國人頭疼不已。本書全景展現了馬里亞納海戰的激烈戰況,比如航空母艦如何大對決等。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