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經亨頤學院是杭師大創辦的國內首家教師教育榮譽學院,自2010年成立以來,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效,其教育改革成果榮獲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本書以紀實加研究的方法,系統闡釋了經亨頤學院的創辦背景、培養模式、課程教學改革、文化育人模式以及實踐成效。本書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實踐的策略,還有豐富的案例,融理論性、紀實性和資料性于一體。
王利琳 ·綜合 ·14.7萬字
作者在學習借鑒國外翻轉課堂改革的基礎上,從心理學、系統論、控制論、協同論的角度分析翻轉課堂的存在價值,創造出適合中國教育情況的本土化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法,本書將全面論述有關翻轉課堂的理論和在高校的具體實踐方法,提供豐富的案例和詳細做法。
王勇 ·綜合 ·13.6萬字
本書闡述了數據中心與云計算平臺的架構、虛擬化技術與數據采集,詳細講述了大數據的批處理和流計算兩種處理技術,并研究了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的工具,通過應用實例,進一步展現了大數據架構的技術優勢。本書專注于研究與大數據處理有關的互聯網架構,總結了大數據相關技術,提出了大數據在采集和處理上的一些技術改進辦法,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劉輝 ·綜合 ·13.5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科學的政治哲學的論著,討論科學哲學的實踐轉向,以及與此相關的物的政治問題。這個問題是庫恩之后法國人類學家拉圖爾研究的重點。書中還涉及福柯對規訓問題的討論,基于微觀政治學來探索科學規范性的來源。
孟強 ·綜合 ·13.5萬字
《程曾厚講雨果》主要以20世紀后半期新的視角,介紹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多方面的文學創作成就。我們既考慮國內對雨果已有的認識,也關注半個世紀以來國外雨果研究新的發展及成果。因為我們目前對雨果的認識仍然有限,所以我們立足于雨果本人的著作和思想,介紹重于研究,文本多于評論。這是我們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書,也希望對研究外國文學的專業工作者能有所幫助。我們更希望從《程曾厚講雨果》里走出來的雨果形象是一個有所更新的形象。
程曾厚 ·綜合 ·12.9萬字
本書立足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系統地總結了作者職教生涯中對職教及會計專業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研究和實踐成果,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活力課堂模式構建、中職會計學生潛能激發及心理健康教育、中職教育創新發展等方面。本書對提高會計專業教學成效和中職教育水平具有良好的借鑒作用。本書為作者評特級教師的成果。
嚴水荷 ·綜合 ·13.3萬字
2016年是北大八六級本科入校三十年。《博雅漫記》收錄51位86級同學共54篇散文,大約18萬字,分為七大部分:一、大地的種子(4篇):描寫四位同學來北大之前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反映了86級同學所代表的社會底蘊。二、燕園內外(11篇):描寫北大學生記憶里的北大校園內外和軍訓生活的片段。三、心靈的家園(9篇):描述了同學們在校期間思想和精神上的發展。四、告別理想國(3篇):畢業后走向社會的轉變過程。五、精神的傳承(12篇):離開北大后同學們在各方面對北大精神的延伸。六、在世界面前(5):以游記、歷史、社會學、人和事、以及意識流的方式闡述北大人眼里的世界和中國。七、生命的贊禮(10篇):紀念不幸去世的同學,表達對同窗之情的眷念和對生命的珍惜。《博雅漫記》以承傳北大精神為主旨,忠實記錄了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成長心路。
汪浩 翟躍文 ·綜合 ·17.1萬字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走出中世紀的歷史,是自強與開放這兩大主旋律合奏的歷史。在有志之士不斷尋找救國良方的過程中,“師夷”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國內外形勢的推動下,中國派出了第一批海外留學生,這些人將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強勁動力。容閎,黃寬,詹天佑……這些中國第一批海歸精英,他們究竟是如何踏上留學旅程的,又是如何慷慨歸來報效國家的,而他們,又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記?且聽本書娓娓道來。
葉克飛 ·綜合 ·13萬字
本書由中共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牽頭,重點介紹了陜西省政法系統工作在第一線的二十五位英模的先進事跡。每位英模的介紹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英模的個人簡歷,二是英模的事跡詳細介紹,其中配有大量其工作在一線照片。這些英模有政法系統三位,法院系統五位,檢察院系統五位,公安系統七位,司法系統五位。
中共陜西省政法委員會 ·綜合 ·18萬字
現代教育對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聯系愈來愈重視,尤其是中職學生心理現象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教師的教育教學對重構學生心智模式的引導作用更為明顯。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塑造學生完善的心理結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培養完全的人的保證。本書以心理學為基礎,從夢想規劃喚起信心,潛能激勵鼓舞信心,創設活動提振信心,讓學生心動起來,手動起來,以“心”教促“技”教,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嚴水荷 ·綜合 ·11.2萬字
本書描述了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20世紀間對人類文明的開拓與傳播起了巨大作用的230位大師(巨匠或天才)。簡述他們的生平及主要貢獻,以及對當今的影響。每位大師一個章節,從人物生評到相關知識都有介紹。時間幅度大(2500多年)、地域面積廣(歐、亞、美)、學科領域多(數學、物理、天王、哲學、文學、思想)。適合于理工科本科學生閱讀,以及對科學知識感興趣的中學生和社會年輕讀者群體。
陳志謙 陳樂濛 ·綜合 ·42.3萬字
《浩氣振青云——蘇振云傳》是一部由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介紹陜西省榆林市治沙英雄蘇振云模范事跡的作品。蘇振云于新中國成立初期擔任綏德專署的建設科長,是霍祝三專員“駕下”很得力的一員虎將。綏德榆林專署合并后,擔任新的專署的第五辦公室主任,負責農林水牧和交通運輸專口。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陜西省榆林市,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為了能擁有一個美麗家園,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榆林兒女堅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植樹造林,憑著一股誓將沙漠變綠洲的干勁兒,最終實現了“人進沙退”“林進沙退”的大逆轉。治沙英雄蘇振云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他是一個不計較個人恩怨和利益,為人民的福祉奔波一生的真正的共產黨人;他是未來的治沙志少不了大寫一筆的榆林地區造林治沙的“急先鋒”。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 ·綜合 ·19.5萬字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在自我認知結構下用他們擅長的繪畫、手工、音樂等獨有的方式表達表現一切美的事物。教師通過提供適宜的環境、多層次的材料、積極的互動等方式,引導兒童感知體驗、探究表達,以達到豐富體驗、提高認知、促進審美的目的。本書為作者在近十年的園本課程研究中,從美術到美訴發展歷程的不懈探究成果,每一個結論、每一個案例都經過認真實踐,并進行理論總結,是把幼兒認知發展特點與兒童審美發展相結合的一部有理論深度并具操作實踐的著作。
黃蓉蓉 ·綜合 ·10.9萬字
本書以中國歷史學術名師的訪談為重心,就其求學經歷、治學心得、理論和方法的探討、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著作“生成史”等進行訪談,旨在追尋大師們求學問道的足跡。這批成就卓然的第一流學人與第一線學人的學術履痕,凸顯出20世紀以降中國史學界頂尖學者因應主客觀環境之變化,為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傳統之賡續與發揚,為推進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獨特性所做出的努力,并為之提供了重要論據。透過學術名師的夫子自道,或能砥礪并啟迪后學,追求純真而超凡的學術。
刁培俊 ·綜合 ·39.3萬字
《理工好故事》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思想引領,堅持實踐育人,結合學校“人才培養應用型、科學研究服務型、社會服務區域型”的發展定位,編寫和出版的一本反映理工師生精神面貌和好人好事的書籍。
黃光杰 ·綜合 ·9.9萬字
本譯著精選近年來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評論文章,其中包括當代俄羅斯陀學專家В.Н.Захаров,Т.А.Касаткина,К.А.Степанян,Б.Н.Тихомиров,美國研究者D.Martinsen,日本研究者木下豐房等著名陀學專家的論文,代表了當代國際最新陀學研究成果,向國內學術研究界介紹陀學研究的前沿動態。這些文章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當代世界的意義、陀學研究理論方法、各國最新研究情況、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的俄羅斯文化精神以及作家文本細讀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展示當今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張變革 ·綜合 ·35.3萬字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涌現了哪些新的理財方式?傳統的理財方式有了哪些變化?《我的第一本互聯網金融理財全書》從理財規劃入手,依次介紹了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支付平臺、基金、債券、期貨、股票、外匯、信托、保險、網絡理財產品、P2P、移動客戶端理財等理財方式,不僅詳細梳理了各種新型理財方式的特點,而且對傳統理財方式的變化也進行了總結。同時,《我的第一本互聯網金融理財全書》還特別強調了各種理財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并提供了應對策略。《我的第一本互聯網金融理財全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各種理財方式的特點,有助于其敏銳地捕捉各種賺錢機會,以實現財富增值的夢想,走向財務自由。
盧明明 ·綜合 ·8.7萬字
本書圍繞“夏季常用花材應用和搭配”“新娘手捧花設計”兩大主題,展示英國、法國、荷蘭、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花藝設計潮流和知名設計師的經驗技法。另外還包含“白色花藝設計要點”“夏威夷名流酒店的度假風花藝”“餐桌設計圣經”等豐富內容。全書包含豐富的案例,并且大部分案例都提供詳細的制作過程步驟圖和文字解析,為讀者的夏季花藝設計提供花材應用、色彩搭配、形態設計等多方面的靈感。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編輯部 ·綜合 ·5540字
本系列是作者在各家報刊雜志連載的專欄文章的集合。主要內容是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趣味品讀中外文化史上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作者主張為文亦正亦邪。崇尚思想,亦關注生活細節,尤擅長從“另類”角度入手,以小見大,挖掘生活細節的哲學、文化及歷史內涵。
寇研 ·綜合 ·8.2萬字
本書是徐特立獎學金30周年紀念文集,分為30周年總結回顧、獲獎學生回訪訪談、獎學金歷史文獻和新聞報道、獲獎學生名單五部分,主體部分是獲獎學生回訪訪談,計166篇。北京理工大學徐特立獎學金是北理工的最高榮譽獎學金,設立30余載,共獎勵了優秀學子1245名。30余年以來,每一名獲獎學子都在學習科研、社會實踐等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回訪的167名獲獎學子更是各個領域的杰出代表。文集回顧了徐特立獎學金發展歷程,用文字記錄了獲獎學子的獲獎感受和心路歷程,徐特立獎學金對他們人生發展的重要影響。文集的出版對弘揚和傳承徐特立精神和教育思想具有重大意義,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北理工青年學子踐行、傳播徐特立精神,成長為“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新時代領軍人才。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 組編 ·綜合 ·3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